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某不锈钢弯头在使用中发生泄漏。通过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以及晶间腐蚀试验等手段对不锈钢弯头开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弯头外壁所在环境中存在腐蚀性介质,在环境介质、残余应力与工作应力的共同作用下,弯头产生了沿晶应力腐蚀开裂。  相似文献   

2.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金相分析、断口形貌观察和断口波谱成分分析等方法对1Cr5Mo钢工艺管线弯头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用有限元法计算分析了管线弯头的应力分布。结果表明,弯管材料成分中含碳量偏高,导致其塑性较差。在介质腐蚀下,弯管的上弯头内壁出现裂纹,在较高应力作用下裂纹不断扩展,最终形成穿透性裂纹,是典型的应力腐蚀开裂。  相似文献   

3.
通过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金相检验、断口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对某锅炉末级再热器用TP310HCb N奥氏体耐热钢弯头泄漏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弯头泄漏是因为其曾受到磕碰,破坏了钢管外表面的钝化膜;在腐蚀介质、管内压应力、弯管残余应力以及凹坑处附加内应力的共同作用下,弯头发生了应力腐蚀开裂。  相似文献   

4.
某公司304不锈钢弯头在使用5a(年)后出现周向裂纹而失效,通过宏观观察、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试验和晶间腐蚀试验等方法,对弯头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304不锈钢弯头裂纹为应力腐蚀形成的沿晶裂纹。弯头暴露在空气中并附着有长期因雨水、盐分产生的弱腐蚀介质,再加上管道输送的氧气对管壁外表面产生的拉应力以及弯头材料本身抗晶间腐蚀性差,最终弯头发生开裂失效。  相似文献   

5.
某化工厂中变废锅出口管0Cr18Ni9不锈钢弯头发生泄漏。为查明其失效原因,对泄漏部位内外进行表面检测,发现在焊缝附近出现了大量裂纹。在该区域取样进行化学成分、硬度、金相组织、断口形貌和腐蚀产物分析,确定了弯头产生裂纹的原因是存在组织应力、焊接残余应力以及内部介质中的Cl-共同作用下,发生了沿晶型应力腐蚀开裂。  相似文献   

6.
某12Cr1MoVG钢锅炉在投入使用数月后发现过热器管弯头处发生开裂.采用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对锅炉过热器管弯头开裂进行了失效分析.结果 表明:过热器管弯头失效的主要原因为碱性环境下的应力腐蚀和氢脆,过热器管弯头在运行过程中局部存在浓缩碱溶液,浓缩碱溶液在高温和水的作用下腐蚀管道内壁并生成微量的氢,氢在残余应力的作用下侵入金属内部并在晶界处聚集引发氢脆,这是造成弯头内壁形成大量沿晶裂纹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某电厂316L不锈钢输氨管道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开裂现象。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管道开裂的原因。结果表明:管道裂纹由内壁向外壁扩展,呈穿晶开裂特征,裂纹呈树枝状形貌,符合应力腐蚀开裂特征;腐蚀产物中存在Cl元素,在拘束拉应力和腐蚀介质的共同作用下,管道发生了应力腐蚀开裂。  相似文献   

8.
某余热发电锅炉低温过热器连接弯头在运行三个月后发生开裂.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金相检验和能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连接弯头开裂的原因.结果表明:该连接弯头开裂的原因是在锅炉安装后的煮炉过程中,碱液进入过热器,并在连接弯头内表面焊缝处聚集、浓缩,在较高的温度及管道自重、汽水振动、热应力和结构应力的共同等多种应...  相似文献   

9.
12crl MoVG锅炉高温过热器蛇形管弯头,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符合国标规定,且使用温度低于580℃但使用不到2 a就发生多处破裂,为此,对其开裂行为进行了理化鉴定.结果表明,管子发生的是应力腐蚀破裂,裂纹的形成与弯管应力状态、内表面质量和介质的腐蚀等有直接的关系.裂纹的出现将严重威胁机组的安全运行,所以,在电站锅炉应用中应对具体的环境条件、选材、设计和工艺进行研究,只要措施得当,开裂问题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0.
某厂乙烯装置的进料线管弯头在运行过程中多次发生泄漏。通过宏观分析、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石脑油中硫含量分析等方法对弯头的泄漏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温硫化物腐蚀是弯头泄漏的主要原因,物料的反复冲刷破坏了腐蚀产物膜,腐蚀产物膜的反复去除又加速了弯头的腐蚀。因此,弯头在高温硫化物腐蚀与物料冲刷的交互作用下,在弯头背弯处发生腐蚀穿孔,最终导致弯头泄漏。  相似文献   

11.
利用光学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能谱仪等方法对开裂铜管焊接弯头进行失效分析,发现该铜管焊接弯头久置于腐蚀性介质中,当在腐蚀坑处应力集中,便产生了开裂失效.同时,还发现该工件在弯制时易形成微裂纹.  相似文献   

12.
某纺织公司染缸热交换器在检修过程中发现焊缝及筒体附近母材出现裂纹。通过宏观分析、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金相检验和氯离子检测等方法对热交换器焊缝开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热交换器焊缝及筒体附近母材的开裂模式为应力腐蚀开裂。由于蒸汽冷凝水中氯离子质量浓度过高,在焊接残余应力和工作应力的共同作用下,焊缝发生应力腐蚀开裂。  相似文献   

13.
某公司生产的厨房用角阀在安装使用约4个月后,部分发生开裂。通过断口宏微观分析、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金相检验、氨熏试验等手段,对角阀开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角阀失效属于应力腐蚀开裂,角阀装配应力过大是导致其发生应力腐蚀开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某福建沿海地区用于电流互感器的铝合金法兰发生多处开裂,采用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分析、扫描电镜以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该法兰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法兰开裂均起始于螺栓孔处,为在腐蚀介质和应力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应力腐蚀开裂;法兰螺栓扭紧力高、服役环境氯离子含量高以及法兰所用铝合金材料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高等是造成该法兰开裂的主要原因。最后针对法兰开裂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分析、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方法,对某井发生批量开裂的G105钻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批钻杆硬度达到33 HRC,远高于NACE MR 0175-2009对抗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SSCC)材料最高硬度要求值22HRC,钻杆的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较高;钻杆开裂主要为硫化氢应力腐蚀而导致的脆性开裂,同时井底存在的CO2和Cl-加速了其腐蚀进程。建议在含有H2S气体的环境下使用抗硫钻杆进行作业,从而有效防止钻杆发生硫化氢应力腐蚀开裂。  相似文献   

16.
某型柴油机曲轴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开裂现象。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曲轴开裂的原因。结果表明:该曲轴表面在含有硫、氯元素等腐蚀性介质的作用下发生了点腐蚀,过渡R处的腐蚀坑成为疲劳源,在旋转和弯曲交变应力的作用下,腐蚀坑以疲劳的方式开裂并扩展,最终导致曲轴开裂。  相似文献   

17.
对某火力发电厂2号汽轮机组末级开裂叶片进行宏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以及断口扫描和元素成分能谱分析。结果表明:该叶片裂纹形成属于腐蚀疲劳失效,蒸汽中存在氯、硫等腐蚀介质引起叶片发生电化学腐蚀,在离心拉应力作用下发生沿晶应力腐蚀开裂,形成裂纹源。在腐蚀介质、拉应力和激振力综合作用下,腐蚀疲劳裂纹加速扩展,并最终发生瞬时断裂。  相似文献   

18.
某医院矩形脉动真空灭菌器内腔发生开裂事故,通过宏观分析、金相检验和光谱分析等方法,结合工作介质,对内腔开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灭菌器内腔与加强筋不连续焊接处存在焊接残余应力,且靠近内腔弯折处存在局部应力集中现象;灭菌器内腔的工作介质中含有氯离子,而氯离子水溶液是300系列不锈钢发生应力腐蚀开裂的敏感介质。灭菌器内腔在焊接残余应力、含氯离子介质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发生起始于靠近内腔弯折的焊接起始处的应力腐蚀开裂。  相似文献   

19.
奥氏体不锈钢外压轴向型波纹管膨胀节在使用较短时间后发生了开裂。采用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和断口分析等方法对开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波纹管膨胀节的工作介质过热蒸汽中含有腐蚀性氯离子,在服役环境下受到拉伸应力的作用,导致其发生了应力腐蚀开裂。  相似文献   

20.
钛合金螺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开裂,采用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分析、微观观察等方法对开裂螺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螺母的开裂是由于应力腐蚀造成的,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