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氮腐铵是韶关地区工业研究所利用本区的泥炭及风化煤为原料,采用液相加压氨氧化的新工艺研究制造而成的新型有机——无机肥料品种。产品全氮含量12~14%,速效氮含量3~6%,水溶性腐植酸含量18~28%。我所于79年早、晚两造,采用田间和盆栽的方法。对四种水稻品种施用这种新型化肥多次进行肥效试验,目的是检验它在本地区的水稻土主要类型—黄泥田中施用后对水稻的增产效果,以便为进一步推广利用腐  相似文献   

2.
<正>山东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建10万吨/年液体肥装置2015年5月13日进行化工投料试车,成功生产出合格的尿素硝铵溶液产品,目前装置稳定运行,日产达到300吨。鲁西尿素硝酸铵溶液产品规格为32-0-0,是一种铵态氮、硝态氮、酰胺态氮三氮合一并存的高纯度液体氮肥,肥效迅速,作物可直接吸收,利用率高,是普通氮肥的2~3倍,适用于玉米、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和棉花、花生、烟叶  相似文献   

3.
防治水稻细菌性基腐病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安敏  陶秀珍 《农药》2003,42(2):32-32,37
田间试验表明,龙克菌、冠菌铜、克菌康、农用链霉素等4种杀菌剂防治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效果可达66%以上,优于消菌灵、多菌灵等,且可以大大降低病株率,增产效果明显,今后可在生产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试验表明,水稻、小麦穗分化后,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养分以适当比例配合施用,比单施氮肥增产,还能提高品质。水稻以19.85.6154(SiO2)2.5(ZnSO4)增产效果最好,比CK增产13.3%,N、K、Si对水稻穗分化后的营养最为重要;小麦以34.5013.52.5(MnSO4)增产效果最好,2年6个点平均增产14.1%,N、K、Mn对小麦幼穗分化后的营养极为重要。文中介绍了8种处理对小麦、水稻产量、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现代农药》2015,(4):8-11
研究了15%调环·烯效唑水分散粒剂的配方筛选和工艺,确定了助剂种类,得到了优化配方,并在水稻上开展了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润湿分散性好,悬浮率在80%以上,热贮合格,各项指标符合水分散粒剂的要求。在水稻拔节初期施用15%调环·烯效唑水分散粒剂18.0~22.5 g/hm2能降低水稻株高8.9%~14.6%,增产6.1%~8.0%,综合效果显著优于2种单剂,是值得开发和推广的水稻抗倒伏增产产品。  相似文献   

6.
硝酸磷肥是一种氮磷复合肥,主要成分是磷酸二钙、硝酸铵、磷酸一铵,次要成分有硝酸钙、磷酸二铵和石膏等。氮素形态包括铵态氮和硝态氮,两者各占1/2,磷素中非水溶性磷约占磷含量的1/2。硝酸磷肥在北方石灰性土壤上对多种作物都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为了探讨其在早春小拱棚西瓜上肥料效应及增产效果,我站布置了在双膜小拱棚西瓜上的肥效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土壤试验地块土壤肥力中等,上茬为水稻,排灌条件良好,试验土壤基本理化性状见表1。表1 供试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土壤层次/cmpH有机质/(g·kg1)w(N全)/%碱解氮/(mg·kg1)速效P…  相似文献   

7.
试验研究了硝基复合肥对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冬前群体、冬后群体的影响,并对不同土壤养分条件下的增减产原因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相近养分配比条件下,硝基复合肥与尿基复合肥相比,冬前群体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冬后群体2个试验点增长率分别为25.26%和25.80%;硝基复合肥5个示范点平均增产率为0.46%,示范点增产的土壤中铵态氮与硝态氮质量比分别为0.80、1.14和0.98,示范点减产的土壤中铵态氮与硝态氮质量比分别为1.71和0.50,表明土壤中铵态氮与硝态氮质量比接近1时可促进硝基复合肥对冬小麦的增产效果,而铵态氮与硝态氮质量比差异较大则可能会对硝基肥的增产效果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由于我国在化肥生产上,氮肥较多,磷肥少,钾肥几乎空白。致使农业上偏施氮肥,氮、磷、钾的比例严重失调。因此,近几年来,化肥效果下降,如六十年代每斤化肥增产粮食2~3斤,而现在仅增产0.9~1.0斤左右。又如我省金华地区大面积红壤水稻土试验证实,土壤缺钾(只有20~40 PPM使农业难以高产,增施钾肥有显著的增产作  相似文献   

9.
根据水稻生长发育特点、需肥规律及测土配方结果,以腐殖酸、味精下脚料和抗菌素药渣为有机物料,以氮、磷、钾大量元素和钙、镁、硼、锌等中微量元素及硅、硒等有益元素为无机物料,开发生产了有机无机生态肥。示范推广试验结果表明:有机无机生态肥具有显著改善水稻生育性状、提高产量和增加经济效益的作用;在同等管理条件下,比常规肥每亩(1亩≈667 m2)可提高水稻产量60.2 kg,增产13.8%。  相似文献   

10.
腐植酸尿素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验证腐植酸尿素产品的应用效果,在广东惠州开展了水稻田间效果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腐植酸尿素较普通尿素平均增产10.4%;在施纯氮75和112.5 kg/hm~2水平下,腐植酸尿素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在施纯氮75、112.5、150 kg/hm~2水平下,腐植酸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肥农学效率分别提高了3.7、8.2、5.8个百分点和45.1%、34.3%、78.0%。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有水稻肥颗粒强度低、颗粒不均匀、吸湿性大,应用于侧深施肥时极易堵塞施肥管。通过与高塔脲醛工艺和缓释掺混工艺对比讨论氨酸脲醛工艺的特点及产品质量,介绍氨酸脲醛工艺生产高强度水稻侧深施复合肥的生产流程及农学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该工艺生产的复合肥养分全面、具有缓释性,同时颗粒均匀、强度高,较常规肥料增产7%,有利于侧深施肥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12.
天然芸苔素是国际公认、生物活性极高的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 ,其主要成分为天然芸苔素内酯 ,属甾醇化合物 ,浙江省义乌市皇嘉生化有限公司生产的 0 .15%天然芸苔素 ,各地农业科技人员作了较为规范的药效试验 ,并在面上加以推广 ,现将天然芸苔素对水稻的增产效果、使用技术、增产原因简要报告如下。1 天然芸苔素对水稻的增产效果及使用技术1.1 浙江省义乌市农技推广中心试验示范结果近三年 ,该中心在廿三里镇深圹村、青口乡下王村进行了 39个小区试验。于水稻秧苗期拔秧前 5天用 2 0 0mg/kg、破口期 10 0mg/kg、二种浓度喷雾 1~ 2…  相似文献   

13.
1 引言氮、磷、钾化肥的推广施用对作物的增产起了巨大的作用。但是,近年来各地普遍出现化肥的效果逐渐降低,增产不增收等情况,我市也有类似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诸如施用方法不当,未能很好地因土因作物施肥等等。然而,其关键所在则是在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国内外钛肥的研究及应用技术进展,介绍了新型有机态钛肥的技术创新点及其增产机理。通过在水稻、辣椒、石榴等作物上进行的肥效试验,证实了该有机态钛肥是一种技术领先、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新型生物营养素产品,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对脲醛缓释肥料在水稻上的应用进行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脲醛缓释肥料可延长水稻生育期5~7 d;有效提高分蘖苗数、有效穗和株高,增加总粒数和实粒数,降低空秕率,提高千粒质量;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增产幅度达4.73%~10.22%,每667 m2增加纯收益21.52~86.62元。  相似文献   

16.
控释肥不同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水稻高产的施肥模式,解决水稻生产中多次追肥、用工多、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对控释肥不同用量下的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控释肥用量处理的水稻产量均高于对照处理,增产幅度在5.4%~8.1%之间,以K3处理最高;施用控释肥处理能提高分蘖成穗率,同时缩短稻株基部节间长度,利于提高水稻抗倒伏性能;与对照处理相比,不同用量控释肥处理的土壤无机态氮含量分别增加10.89%和3.12%,速效磷含量分别提高4.32%~10.23%(拔节期)和2.52%~6.57%(成熟期),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4.89%~23.56%(拔节期)和3.44%~13.21%(成熟期)。不同控释肥用量处理均对水稻产量、土壤养分含量有正效应,建议在水稻种植上用控释肥替代常规用肥。  相似文献   

17.
磷酸铵钾是一种高浓度氮、磷、钾水溶性复合肥料,总有效成份≥70%,肥效高而稳定,尤其适宜于叶面追肥。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和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等单位在三十多个试验点上进行了肥效试验,取得了不同土质、不同作物(大豆、玉米、水稻等)肥效数据,增产效果与磷酸二氢钾相似。生产工艺可行,可用国内中品位磷矿石作原料,具有原料适应性强,生产中排放物能综合利用,比磷酸二氢钾生产成本低,施用磷酸铵钾是经济而合算的。  相似文献   

18.
利用啤酒厂废渣开发出 1种水稻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 ,并将其对水稻的增产效果做了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本肥施用效果明显优于当地习惯施肥和无机复混肥 ,主要通过促进植株分蘖提高成穗率而增产 ,增产幅度达 14 %。  相似文献   

19.
一、试验目的应用本省生产的“氮肥增效剂”2——氯——6(三氮甲基)吡啶,进行对棉花增产效果的田间试验,以期明确“氮肥增效剂”的效果及施用技术,为今后生产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硅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营养成份,禾科作物尤其需要。特别是水稻,其植株含SiO_2达10%(干基),相当于水稻吸收N、P_2O_5、K_2O三要素总量的2倍左右。近20年来,国外对水稻施用硅肥已取得明显的增产效果,日本和朝鲜每年生产和施用的硅肥都在100万吨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