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43例儿童癫痫患儿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与脑电图及CT结果对比分析评价SPECT脑血流显像在癫痫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43例儿童癫痫发作间期进行了^99mTC-ECD SPECT,EEGEY及CT扫描检查。结果SPECT异常阳性率高达72%,明显高于CT阳性率14%和EEG的阳性率60%。  相似文献   

2.
SPECT脑血流显像定位诊断癫痫病灶的临床应用──与CT、皮质脑电图及病理检查对比分析[吴华,鲜于志群,赵明等.中华核医学杂志,1995,15(2):69]应用 ̄99mTc-ECIDSPECT脑血流显像对142例癫痫病人进行了研究,并与脑CT、MRI...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脑局部血流显像对癫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8例癫痫病人进行SPECT脑局部血流灌注显像,与CT,EEG比较。结果:SPECT阳性率高,结论:SPECT局部脑血流显像是诊断癫痫病有效方法,对制订癫痫的治疗方案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205例癫痫患者SPECT脑血流显像与CT,MRI,EEG结果的对比分析,旨在评价SPECT脑血流显像在致痫灶定位诊断中的意义,方法:205例癫痫患者于发作间期进行了^99mTc-ECDSPECT脑血流断层显像和EEG检查,其中103例和81例同时进行了CT和MRI头颅扫描,结果:SPECT阳性检出率为74.1%,明显高于CT的55.3%和MRI的59.3%(P〈0.005和P〈0.0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99mTc-乙撑双半胱氨酸二乙酯(ECD)-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对全身发作型癫痫(包括癫痫大发作和失神小发作)病灶定位诊断的临床价值,并分析其影像学特点,还与CT、MRI和EEG(脑电图)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分别进行ECT、MRI、CT显像和EEG检查。结果: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对本型癫痫病灶的阳性检出率为84.2%(64/76),显著高于MRI、CT和EEG。而EEG的阳性检出率也达52.6%(40/76),但它的定位诊断价值较小。从ECT检出的病灶在脑叶分布特点看:颞叶最多,其次分别为额叶、枕叶和顶叶。结论:ECT显像的探测灵敏度显著高于MRI、CT和EEG,定位诊断价值也优于EEG检查。全身发作型癫痫的脑ECT血流灌注影像表现为多个脑叶同时受累或一侧颞叶受累,其构成比例显著高于其它脑叶受累者  相似文献   

6.
在448例中做CT200例,异常率为54%;做289例脑电图,异常率为62.63%。我们发现脑电图对癫痫诊断价值大,而CT对占位性病变及脑发育的诊断价值大,CT对癫痫的病因诊断价值大。  相似文献   

7.
伴中央—颞区棘波灶的良性癫痫全夜睡眠脑电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例伴中央-颞区棘波灶的小儿良性癫痫(BECT)进行了全夜自然睡眠脑电图研究。结果表明,BECT的痫样放电在睡眠各期非常频繁,这种频繁的痫样放电持续存在于入睡后的各个睡眠周期中。自然睡眠脑电图检查对BECT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对20例伴中央-颞区棘波灶的小儿良性癫痫(BECT)进行了全夜自然睡眠脑电图研究。结果表明,BECT的痫样放电在睡眠各期非常频繁,这种频繁的痫样放电持续存在于入睡后的各个睡眠周期中。自然睡眠脑电图检查对于BECT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儿童光敏性癫痫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8例抽搐患儿进行CT、EEG检查,并采用过度换气、闪光、蝶骨电极或剥夺睡眠等诱发试验,提高EEG阳性率,结合看电视或玩游戏机时发病,作出诊断。结果CT异常2例,EEG异常2例,而诱发异常6例,经卡马西平、鲁料内治疗3~6月,发作控制。提示,儿童光敏性癫痫以大发作为主,EEG检查可确诊,头颅CT有助于定位诊断,通过避免免诱因及抗癫痫药物治疗较佳。  相似文献   

10.
小儿癫痫在小儿神经系统疾病中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而颞叶癫痫又最常见,好发于学龄期儿童。不同病因引起脑部的异常放电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各异,病理放电灶在大脑深部或脑裂、脑沟内,而癫痫放电区又没有脑结构变化,脑电图(EEG)检查,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常常是正常的。因此,给临床医生诊断造成一定的困难。现将我院43例诊断为颞叶癫痫患者进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SPECT)和EEG检查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25例,女18例;年龄<6岁9例,7~14岁34例,学龄期最多,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颅脑CT阴性的难治性复杂部分癫痫患者EEG和SEPCT的检查结果。方法 12例难治笥复杂部分癫痫患者均采用脑电图仪行EEG检查,^99Tc-HM-PAO行SPECT检查。结果 EEG和SPECT脑显像异常所见基本一致者为5例,不一致者为7例。其中EEG呈弥漫性异常5例,SPECT脑显像的发现病灶。结论 SPECT脑显像对颅脑CT阴性的难治性复杂部分癫痫的病灶检出率要高于EEG。  相似文献   

12.
地74例癫痫患者进行视觉保持测验,忧郁自评量表心理测验。结果BVRT异常率为63.3%,SDS异常率为32.8%。BVRT及SDS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与在同组癫痫病人的CT及EEG等检查的配对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提示BVRT在癫痫的诊断中可提供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3.
小儿癫痫是儿科神经系统常见病 ,它是一组以脑神经元过度异常放电而致的反复发作突然和短暂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在诊断癫痫中EEG和颅CT已广泛应用。我们于 1994年 3月~ 2 0 0 0年 3月 6年中对临床诊断为癫痫而头颅CT正常的发作间期 6 5例患儿进行了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 (SPECT)脑血流显像检查 ,并同时作脑电图 (EEG)检查进行比较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6 5例癫痫患儿 ,男 38例 ,女 2 7例 ;年龄 1岁 6个月~ 13岁 ;病程 3个月~ 10年 ,其中小于 1年者 2 5例 ,小于 5年者 31例 ,…  相似文献   

14.
张月华 《海南医学》1999,10(1):18-19
为了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头颈CT表现特点及评价CT对HIE的诊断价值;。对32例新生儿HIE进行头颈CT检查分析,结果:符合率84%。其中轻度HIE符合率为73%,中度,重度为100%,提示;脑CT对新生儿HIE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全身骨扫描与X线检查在骨肿瘤诊断上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ECT和X线在骨肿瘤诊断上的作用及相互关系进行对比观察。28例经病理证实的骨种瘤病人,经平片检查后,再生ECT扫描。在骨肿瘤诊断中,X线检查阳性率为57%,但当同时进行ECT检查时,阳性检出率上升为96%,X线检查在良性骨肿瘤的诊断上优于ECT。ECT是一种敏感有效的诊断手段,尤在早期发现骨肿瘤的诊断中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16.
笔者为探讨CT对散发性脑炎诊断而与脑电图(EEG)进行比较。1临床资料我院诊断散发性脑炎患者48例,男30例,女18例,年龄2~65岁,10~40岁19例,占61%;精神异常型17例,癫痫型10例,昏迷型6例,类脑瘤型6例,普通型9例。全部病例均经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仅有海马萎缩(硬化)的颞叶癫痫的诊断和手术治疗作一探讨。方法 对24例病人术前进行的EEG、MRI、SPECT检查及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病人均行前颞叶、杏仁核,前海马切除,其中对3例位优势半球语言区的致痫灶作了多处软脑膜下横切术(MST),术后随访12个月以上,癫痫发作消失者18例(75%),发作减少者6例(25%),无1例出现语言障碍。结论 海马萎缩可通过MRI检查量化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经过200例继发性癫痫的CT检查,探讨CT对继发性癫痫的诊断价值,并对大理地区继发性癫痫的病因进行分析,从而为大理地区脑囊虫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病例200,男106例,女94例,年龄2~70岁之间,以7~20岁为多,所有病例均有癫痫病史,均经CT扫描及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部分经手术及化疗后CT复查证实。结果:脑囊虫134例,颅内肿瘤47例,其中脑膜瘤21例,胶质瘤19例,蛛网膜囊肿3例,畸脑瘤1例,皮样囊肿1例。结论:CT对继发性癫痫的诊断很有价值。脑囊虫是大理地区继发性癫痫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ECT和X线在骨肿瘤诊断上的作用及相互关系进行对比观察。方法:28例经病理证实的骨肿瘤病人,经平片检查后,再行ECT扫描。结果:在骨肿瘤诊断中,X线检查阳性率为57%,但当同时进行ECT检查时,阳性检出率上升为96%。X线检查在良性骨肿瘤的诊断上优于ECT。结论:ECT是一种敏感有效的诊断手段,尤在早期发现骨肿瘤的诊断中有很大价值。但ECT在对骨肿瘤与良性骨病诊断中缺乏形态学上的特异性,X线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因此,同时进行X线及骨扫描检查可提高阳性符合率  相似文献   

20.
小儿病毒性脑炎42例脑CT与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率,对42例患儿的脑CT与脑电图(EEG)所见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总结分析:EEG异常占90.5%,主要表现为广泛弥漫性和局限性异常,CT异常占38.1%,多为病变区低密度灶,10例EEG与CT病变部位相符,14例EEG异常而CT正常,2例CT有病灶而EEG无异常,EEG病变范围比CT所见大。说明EEG与CT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EEG异常阳性率高,CT定位更精确,二者结合分析有助于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