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 (简称SLE)为自身免疫性多系统损害的疾病。在中医古代文献中没有与SLE相对应的中医病名 ,对SLE多系统损害及其变化发展内在的规律性也没有详细的论述记载 ,只是对其不同的阶段性表现有一些散在的论述 ,如《金匮要略》中的“阴阳毒”等。近年来 ,对其病机的论述报道各不相同 ,有以热毒而论 ,有以气滞血瘀而论 ,有以阴虚火旺而论 ,有以脾肾阳虚而论等。由于目前中西医对SLE的研究认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特别是在治疗方面 ,尽管中医界普遍认为应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用现代医学手段先进行诊断后施以辨证治疗 ,但在临床实际…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典型的可侵犯机体多系统多器官并以机体免疫调节异常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数SLE患者伴有明显的肾功能损害体征,部分患者则以肾脏功能损害为首发症状。其病因上为阐明。为此,作者对215例确诊的SLE患者尿液蛋白水平和肾功能损害水平进行了测定,其目的是初步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尿液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3.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脏损害是SLE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且近年来的献报道显示,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有上升趋势。临床上多数患呈亚临床进展而致活体狼疮性心脏损害难以估计。我院1998年6月至2002年6月住院的SLE病人中58例有心脏损害,较结合献分析SLE心脏损害的临床特点,旨在对SLE心脏损害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谢锐龙  徐伟 《广东医学》2003,24(10):1048-1048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临床上常见的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血液系统损害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 ,约 70 %的SLE患者出现血液系统损害[1] ,溶血性贫血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本文采用中医分期辨证论治 ,结合皮质激素治疗SLE并溶血性贫血 6例 ,疗效较理想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6例患者均为 2年来我院女性患者 ,其中 5例为住院患者 ,1例为门诊患者 ,年龄 2 8~ 6 6岁 ,平均 38 7岁 ,病程 1个月至 2年余。 6例患者均符合 1997年美国风湿学会修正的SLE诊断标准 ,其活动性积分按改良的 1992年欧洲SLE活动…  相似文献   

5.
系统性红斑狼疮16例误诊为血液疾病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组原因不明、具有免疫异常和多系统损害的疾病,其血液学改变较为多见,极易造成误诊。现对我院收治的16例SLE误诊为血液病患者的血液学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血液系统损害的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7月西安市儿童医院肾脏科收治的53例SLE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血液系统损害特点。根据患者有无血液系统损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多系统损害累及情况及免疫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53例SLE患者中,39例(73.5%)有血液系统损害,其中贫血33例(62.2%),白细胞减少14例(26.4%),血小板减少11例(20.7%)。与对照组相比,有血液系统损害的患儿,多系统损害显著,免疫学指标阳性率也越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样本数量少及受累严重程度有关,需做进一步研究。结论儿童SLE并发血液系统损害中以贫血最常见。存在血液系统损害的SLE患儿,其他脏器损害越多,免疫学指标阳性率也更高,提示血液系统异常可以作为SLE的诊断线索。  相似文献   

7.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多系统损害性自身免疫疾病。其特征性表现主要有皮肤、关节、肾脏、血液及神经系统损害等。肝损害并非SLE的特征性表现,一直未受到重视,本文就SLE的肝损害及类型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夏嘉  江春春  苏晓 《医学综述》2015,(3):500-50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病因不明、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除皮肤关节损害外,常累及内脏,尤以肾、心、肝损害为多见,危及患者生命和生活质量。究其病因病机,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是SLE发病的主要原因。该病属本虚标实之证,火热亢盛为标,肝肾阴亏为本,辨证当需分清标本虚实。该文对SLE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常见的多系统损害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常存在特异性自身抗体,是SLE诊断的实验指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Fas系统(包括Fas和Fas配体-FasL)参与淋巴细胞凋亡和自身免疫耐受维持,其异常表达在SLE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SLE患者血清中,常含有高水平的可溶性Fas(sFas)和可溶性Fas配体(sFasL)。为探讨  相似文献   

10.
SLE 为一累及多系统的全身性疾病,临术上尤以关节损害为多见,而且近几年来关于 SLE 残毁性关节损害的报告亦渐增多,予后亦较严重,故进一步提高对 SLE关节损害的认识实属必要。病因SLE 为一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免疫复合物的病理沉积  相似文献   

11.
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系统损害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液系统损害的临床分析。方法分析总结我院100例有血液系统损害的SLE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平均SLAID积分为13.5,分为单系损害和非单系损害2组,并对其有关免疫指标及常见临床表现进行比较。结果血液系统损害中贫血占83%,单系损害组31例;非单系损害组69例;2组在免疫球蛋白(Ig)、补体(C3、C4)、关节炎、皮疹、肾炎及SLAID积分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而肝、脾、淋巴结肿大以非单系损害组多见,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LE血液系统损害与病情活动密切相关,其中以贫血最常见,非单系损害多见,网状内皮系统功能亢进时会加重血液系统损害。  相似文献   

12.
风湿病中的弥散性结缔组织病( CTD)主要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类风湿关节炎( RA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pSS)、多发性肌炎/皮肌炎( PM/DM)、系统性硬化症( SSc)、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MCTD)等。常累及全身各个组织器官,造成多系统损害,根据本院资料统计[1],至少50%的SLE患者有1个以上的内脏器官损害,至少40% pSS患者有1个器官损害,而25%有2~3个甚至4个器官损害。这些多系统损害可以在病初表达,也可以在病程中陆续出现。受损器官和组织的部位决定其临床症状及预后。 CTD 一旦出现多系统损害,应积极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控制病情发展。风湿病属于中医痹病的范畴,早在《素问&#183;痹论》中就提出痹病是一个全身性疾病,其中的五脏痹与现代风湿病导致的多系统损害非常类似,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应用五脏痹的理论指导其治疗,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足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的自体免疫性疾病,发病机理主要由于免疫复合体的形成,导致多系统器官的病变。妊娠合并SLE增加治疗SLE的困难,对母体危害较大。对胎儿及新生儿均造成一定影响。本文仅就对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互影响及处理作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伟 《中国医药导报》2008,5(3):149-15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病。病因不明,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损害,关节肌肉疼痛,心肺肾功能损害。临床观察发现,SLE的预后与是否及时就诊及积极正规治疗有直接关系,因而如何使SLE的患者在有限的生存时间内恰当的配合辅助治疗和药物治疗。以获得最佳的生存质量,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对SLE的健康教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对内源性核物质免疫耐受的丧失,从而导致全身自身免疫,造成全身多组织和器官的损伤。狼疮性肾炎是肾小球肾炎的一种,也是SLE最严重的器官损害表现之一[1]。狼疮性肾炎是现代医学病名,其临床表现包括SLE的一般症状,又有肾脏损害的表现。根据其特征性表现,归属于中医“水肿”“肾着”“肾脏风毒”“虚劳”等范畴。马红珍教授为浙江省名中医,师从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叶氏内科传人李学铭教授,  相似文献   

16.
张然  张凌 《中国医药导报》2007,4(6X):101-101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以多系统、多脏器损害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可累及多个脏器或器官,而以假性肠梗阻(intestinalpseudo—obstruction,IPO)为首发表现的SLE罕见,常易误诊。现对华西医院2006年收治的2例以IPO为首发表现的SLE误行手术治疗的病例进行分析报道。  相似文献   

17.
刘娟 《中外医疗》2009,28(27):67-67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全身性多系统损害同时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有皮肤、肾脏、关节、血液、神经系统损害,但一些SLE患儿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误诊为其他疾病。我院2001年7月至2008年12月收治了10例SLE患儿误诊为血液病,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狼疮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引起的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炎性损害之一,是SLE的主要死因,也是终末期肾衰竭的常见病因,目前该病的10年死亡率在20%由于没有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近30年来,狼疮性肾炎导致终末期肾病的发生率没有下降.  相似文献   

19.
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国外在该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国内则相对较少,特别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研究更少。SLE是种多器官、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病,临床表现多样,血液系统损害并不少见。而血小板减少是其中最常见的表现。发生率约占26%。而且又是SLE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及时观察SLE患者外周血细胞参数,将有助于对该病的早期发现和疾病的发展、预后的判断。本文旨在分析SLE患者外周血细胞参数及其活动性指数与血细胞参数的相关性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刘磊  赵桂臣 《新疆医学》2007,37(6):130-133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侵犯全身结缔组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常累及多系统多脏器。美国统计显示,本病的发病率为50/10万,在我国约占人口的千分之0.7。SLE凡有肾损害者,即称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见的内脏损害,肾脏病变的严重程度直接影响SLE的预后。与成人相比,儿童SLE伴严重肾损害病例较多,且肾病进展更令人担忧,如治疗不力多将持续进展,在SLE发病2年内即可出现肾衰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