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采用简单易行的操作方法对现有的5-氨基水杨酸的合成工艺进行改进。以2-氯苯甲酸(Ⅰ)为起始原料通过n(质量分数98%硫酸)∶n(质量分数65%硝酸)=6∶1的混酸进行硝化反应,得到2-氯-5-硝基苯甲酸(Ⅱ),化合物Ⅱ再与质量分数为15%的氢氧化钠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得到中间体5-硝基水杨酸(Ⅲ),最后由铁粉/锌粉与浓盐酸作为还原剂与中间体Ⅲ进行还原反应,得到最终产物5-氨基水杨酸(Ⅳ),3步反应总收率为61%,并且中间体及产品的结构均经IR、~1HNMR和MS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使用带水剂分水促进N-烷基化反应合成N,N-二甲氧基羰基甲基取代苯胺类染料中间体的新工艺。以间氨基乙酰苯胺(或2-氨基-4-乙酰氨基苯甲醚,统称取代苯胺)和氯乙酸甲酯为原料,碳酸钠为缚酸剂,溴化钠为催化剂,采用带水剂合成3-乙酰氨基-N,N-二甲氧基羰基甲基苯胺(或2-甲氧基-5-乙酰氨基-N,N-二甲氧基羰基甲基苯胺)。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为:n(碳酸钠)∶n(取代苯胺)=1.2∶1,催化剂溴化钠量为取代苯胺(质量分数)的10%,0.5 mol取代苯胺投料,取100g甲苯作为带水剂,回收带水剂(含氯乙酸甲酯)可用于下批合成(即套用)。  相似文献   

3.
郭建国 《上海化工》1997,22(5):22-26
成功地合成了三个未见报道的取代苯基膦酸,并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了研讨,为噻唑偶氮膦酸型显色剂的合成提供了有关键中间体。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活性嫩黄P-6GS及其中间体的合成路线进行了阐述,对其中间体的合成进行了深入研究.优化的工艺条件为中间体不经盐析析出,直接进行偶合、取代反应.合成的产品质量与国外样品相同.本工艺采用原浆喷雾干燥,属于清洁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5.
以取代的邻氨基苯甲酸为原料,经固体光气合环再经取代胺或醇开环制得邻氨基苯甲酸类中间体,然后与2,6-二氟苯甲酰异氰酸酯反应合成了12个具有邻氨基苯甲酸结构的苯甲酰脲类化合物.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进行了确证.室内生测结果表明化合物Ⅲ-2、Ⅲ-4在100 mg/L时对甜菜夜蛾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7-氨基-3-乙烯基头孢烷酸(7-AVCA)是合成头孢类药物——头孢克肟和头孢地尼的关键中间体。对7-AVCA的不同合成方法进行了总结,指出以7-苯乙酰氨基-3-氯甲基-4-头孢烷酸对甲氧基苄酯(GCLE)为原料的合成路线中由于酶解法具有对环境友好、反应条件温和等诸多优点,有逐步取代化学法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3-苯基-7-氨基香豆素是合成3,7-取代香豆素类型荧光增白剂的重要中间体.文章首先介绍了四种合成该中间体的工艺路线,再将该中间体7-位上的氨基缩合环化和取代构成一些含唑基的香豆素类型荧光增白剂和一些含三嗪基的香豆素类荧光增白剂.它们广泛用于纺织印染,塑料加工等的增白.  相似文献   

8.
付涛  郭英 《河北化工》2009,32(8):19-21
7-氨基-3-去乙酰氧基头孢烷酸是一种重要的头孢抗菌素医药中间体。讨论了青霉素G钾盐的氧化剂及扩环重排反应中的催化剂、扩环条件及头孢G酸的后处理,以优化其合成工艺。  相似文献   

9.
3-苯基-7-氨基香豆素和香豆素类型荧光增白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3-苯基-7-氨基香豆素是合成3,7-取代香豆素类型荧光增白剂的重要中间体。文章首先介绍了四种合成该中间体的工艺路线,再将该中间体7-位上的氨基缩合环化和取代构成一些含唑基的香豆素类型荧光增白剂和一些含三嗪基的香豆素类荧光增白剂。它们广泛用于纺织印染、塑料加工等的增白。  相似文献   

10.
《农药》2015,(4)
[目的]4,4,4-三氟丁烯酸乙酯是合成农药的重要中间体,开发出一种合成4,4,4-三氟丁烯酸乙酯的方法,并优化其合成工艺。[方法]以三氟乙酰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通过还原、脱水反应合成目标产物,考察不同还原方式、温度、微量水对反应的影响。[结果]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合成最终产品的收率达到91.0%,纯度达到99.0%。[结论]该合成方法原料价廉易得,每步反应条件温和,操作安全、简单、收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1.
张凌霞  黄山 《江西化工》2009,(3):100-103
研究5,7-二氨基-1-环丙基-6,8-二氟-1,4-二氢-4-氧代喹啉-3-羧酸(1)的合成路线和工艺。原料2,3,4,5-四氟苯甲酸经硝化、酰氯化、缩合,水解脱羧等多步反映得到中间体2,中间体2与叔丁胺亲核取代后,酸水解,氢化还原得到目标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以7-氨基头孢烷酸为原料,于绿色溶媒碳酸二甲酯反应溶剂中,以三氟化硼/碳酸二甲酯络合物为催化剂,与5-甲基四氮唑反应合成了中间体7-氨基-3-[2-(5-甲基-2H-四氮唑基)甲基]头孢烷酸,然后与2-(2-氨基-4-噻唑基)-2-(甲氧亚氨基)乙酸硫代苯并噻唑酯反应合成了头孢特仑酸。优化条件下头孢特仑酸纯度98.8%,总收率63.8%。该合成工艺具有反应周期短、收率和纯度高、操作简单等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曹巍  孙克  张敏恒 《农药》2013,(9):694-697
总结了文献报道的五氟磺草胺及其中间体的合成工艺路线和具体的合成方法。五氟磺草胺是由关键中间体2-氨基-5,8-二甲氧基[1,2,4]三唑并[1,5-c]嘧啶与2-取代-6-(三氟甲基)苯磺酰氯进行反应得到,主要有2条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4.
采用分子杂交策略,设计合成15个氨基酸结构的磺酰胺衍生物进行抗菌活性评价。首先,苯磺酰氯与氨基酸反应制得苯磺酰氨基酸(中间体Ⅰ),然后,以芳香醛、亚磷酸酯、乙酸铵和三氟甲磺酸铝为原料,一锅法制得α-氨基膦酸酯(中间体Ⅱ),最后,中间体Ⅰ与Ⅱ缩合,制得目标物,经1H NMR 、13C NMR和MS确认结构。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对大肠杆菌(E. coli)和耐氟喹诺酮大肠杆菌(FREC)活性最为显著。其中,化合物Ⅲb〔{(2-氟苯基) [2-(苯基磺酰氨基)苯丙酰氨基]甲基}膦酸二乙酯〕、Ⅲc〔{(2-氟苯基) [2-(苯基磺酰氨基)苯丙酰氨基]甲基}膦酸二乙酯〕、Ⅲh〔{(2-氟苯基) [2-(苯基磺酰基氨)异戊酰氨基]甲基}膦酸二乙酯〕和Ⅲm〔{(苯基) [2-(苯基磺酰基氨)乙酰氨基]甲基}膦酸二乙酯〕对E. coli的MIC(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均为16 μg/mL,化合物Ⅲn〔{(2-氟苯基) [2-(苯基磺酰氨基)乙酰氨基]甲基}膦酸二乙酯〕对E. coli的MIC为8 μg/mL,抗菌活性不低于对照药苯唑西林;化合物Ⅲb、Ⅲh、Ⅲm和Ⅲn对FREC的MIC分别为32、32、32和16 μg/mL,优于对照药苯唑西林和诺氟沙星。  相似文献   

15.
《化工设计通讯》2016,(8):83-85
雷尼酸锶药物对于治疗骨质疏松具有较好的疗效,是骨质疏松类药物中常见的药物成分,在进行该物质的合成时,需要柠檬酸这种基本的材料,通过浓硫酸的氧化作用,生成丙酮二羧酸,将该物质通过酯化、环合、烷基化反映,从而生成雷尼酸四甲酯,通过水解成盐,得到雷尼酸锶。因此,在生产雷尼酸锶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合成工艺,最终形成成品制剂,在进行制剂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制剂合成情况进行实验,并对制施工的工艺进行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合成与制剂方法。  相似文献   

16.
医药我国目前年产30万t化学原料药 ,居世界第二位。制约我国医药工业发展的问题是许多中间体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医药行业的要求。要发展的医药及中间体有 :半合成抗生素与全合成抗菌剂及喹诺酮类药物 ,维生素类 ,非甾体抗炎药 ,心血管用药及手性药物生产与提纯工艺等。中间体有无水哌嗪、氟氯苯胺、吡啶类化合物、三甲基氢醌、对氨基酚、吡咯烷酮、异植物醇、乙酰苯胺、乙酰丙酮、丙二酸二甲酯、苯甘氨酸、异丁基苯、6 -氨基青霉烷酸、7 -氨基头孢烷酸、氨噻肟酸、γ -乙酰丁内酯、β-氨基丙酸、6 -甲氧基 -2 -乙酰基萘等。农药目前…  相似文献   

17.
以N-苄基苯胺为原料,经亲核取代、酯胺交换和氨基取代3步反应得到依福地平关键中间体3-氨基-2-丁烯酸-2-(N-苄基-N-苯基)氨基乙酯(氨基片段)。酯交换一步采用碱性催化剂替代原工艺中酸性催化剂;氨基取代一步添加ZSM-5分子筛催化,并采用不锈钢曝气头取代原工艺中导气管。新工艺缩短了反应的时间,降低了氨气的用量,提高了反应收率。改进后的工艺,总收率提高至72.4%,较原工艺提高了9.0%,生产成本降低,操作简便易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8.
以对胍基苯甲酸盐酸盐和对羟基苯乙酸-N,N-二甲基甲酰氨基甲酰甲酯为原料、草酰氯为卤化剂、吡啶为缚酸剂合成了甲磺酸卡莫司他关键中间体N,N-二甲基氨基甲酰甲基-4-(4-胍基苯甲酰氧基)苯乙酸酯盐酸盐,总收率96.6%,并优化了其合成工艺。产物结构经1 HNMR、13 CNMR和质谱确证。该合成方法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9.
首先,FeCl3催化苯甲醚和对氯苯甲酰氯发生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生成4-氯-4’-甲氧基二苯甲酮(Ⅰ);接着,中间体Ⅰ水解生成4-氯-4’-羟基二苯甲酮(Ⅱ);然后,化合物Ⅱ与丙酮、氯仿缩合得到非诺贝特酸(Ⅲ);最后,中间体Ⅲ与异丙醇酯化生成产物非诺贝特(Ⅳ),进一步纯化后制备非诺贝特晶体。采用MS、FTIR、XRD、1HNMR和13C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用XRD解析了非诺贝特晶体结构。考察了反应条件对中间体及非诺贝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中间体Ⅰ的优化条件为:n(苯甲醚)∶n(FeCl3)∶n(对氯苯甲酰氯)=4.0∶0.0125∶1.0,145~155℃反应6 h;合成中间体Ⅲ的优化条件为:n(氯仿)∶n(Ⅱ)=2.5∶1.0,析晶温度为10℃,析晶溶剂为甲苯;合成非诺贝特的优化条件为:n(Ⅲ)∶n(异丙醇)∶n(浓硫酸)=1.0∶3.0∶2.0,用异丙醇精制得到非诺贝特晶体。非诺贝特的总收率可达56.17%(以对氯苯甲酰氯计),产物HPLC纯度达99.93%。  相似文献   

20.
利用甘油和苯甲醛为原料,通过缩合、氧化、水解三步法合成了1,3-二羟基丙酮(1,3-Dihydroxyacetone,简写为DHA)。对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改进,用对甲苯磺酸铜取代腐蚀性强、副反应多的质子酸作催化剂,用甲苯替换高毒性的苯作结晶溶剂,考察了不同阶段的影响因素。优化后单步反应累计收率从18.7%提高到34.6%,并且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工艺简单安全。用GS-MS、NMR、IR对中间体和目标产物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