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先合成了低平均聚合度端羟基不饱和聚酯(UP),再与异氰酸酯(PU)共聚反应,得到了一种异氰酸酯嵌段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UP/PU共聚体各合成反应阶段分子官能团的变化,醇酸比、二元醇种类对UP齐聚物的平均聚合度和粘度的影响,UP/PU共聚体中PU链段对固化后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其玻纤复合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UP/PU浇铸体及玻纤复合材的拉伸强度分别为75MPa,956MPa,弯曲强度分别为116MPa,1220MPa,UP/PU共聚改善了现有不饱和聚酯树脂脆性大、固化收缩率高及与玻璃纤维的粘结性差等缺点。  相似文献   

2.
RTM专用端羟基低粘度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端羟基低粘度不饱和聚酯树脂的配方、合成工艺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控制二元醇的摩尔过量百分率,选择合适的封端二元醇得到了一类粘度低、高端羟基的新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并通过IR动态跟踪了该不饱和聚酯树脂双键交联反应和端羟基与TDI之间的两类反应,结果证实了该树脂中两类反应能同时发生.研究结果显示通过该共混方法改性能有效的降低树脂的粘度,且能大幅提高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用天然松香与二元醇、二元酸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合成了不饱和聚氨酯树脂,再加入稀释剂苯乙烯配制成家具涂料。采用国标方法对家具涂料的柔软性、硬度、抗冲击性、固化收缩率、附着力等物理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不同二元醇对合成UP/PU树脂家具涂料的性能影响较大,其中乙二醇型UP/PU的聚酯家具涂料且具有优良的抗冲击性、硬度较高、附着力好、固化收缩率低等优越性能。  相似文献   

4.
以聚碳酸酯二醇(PC-2000)、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原料合成聚氨酯(PU)预聚体,再以PU预聚体、扩链剂、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及引发剂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备了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PU/PBMA)互穿网络聚合物(IPN)材料,并加入受阻酚AO-80进行功能化改性,分别采用热固化法和室温固化法制备了受阻酚AO-80改性的PU/PBMA IPN材料。讨论了固化方法、PU与PBMA的配比、受阻酚AO-80用量等对IPN材料阻尼性能的影响,通过动态机械热分析、热失重分析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IPN材料的阻尼性能、热稳定性和微观形态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热固法比室温固化法更有利于制备高性能阻尼材料;受阻酚AO-80的加入可以明显提高IPN材料的阻尼性能,并能够有效地拓宽阻尼温域;当PU与PBMA质量比为60/40、AO-80质量分数为28%时,所制备的IPN材料的阻尼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一种异氰酸酯嵌段共聚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UP/PU),并以玻纤增强制备了复合材料(GFRP)。通过接触角、拉伸性能、弯曲性能测定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了UP/PU GFRP界面的粘结性能。结果表明:UP/PU树脂与玻璃表面的接触角为20°,对玻璃表面的润湿性较通用邻苯型UP好;GFRP拉伸强度1 050 MPa,弯曲强度1 220 MPa,较通用邻苯型UP的GFRP分别提高了145%和78%,说明UP/PU与玻纤的界面粘结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6.
黄志雄  李建  梅启林  秦岩 《粘接》2005,26(3):1-3
利用“梯度升温”合成工艺合成了结晶熔点在45~89℃、范围内、结晶度高、热稳定性好、有良好的物化性能和力学性能、适用于低压片状模塑料(SMC)物理增稠剂的结晶性不饱和聚酯树脂。讨论了合成原料中饱和二元酸和不饱和二元酸的比例对树脂熔点的影响与原料中2种二元醇的比例对埘脂力学性能的影响情况。研究表明,通过调整配方中饱和酸与不饱和酸的比例.能控制树脂的熔点;原料二元醇中随新戊二醇所占物质的量比增加,树脂力学性能有一个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端异氰酸酯基PU增稠端羟基不饱和聚酯SMC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以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PU)预聚物为增稠剂对端羟基不饱和聚酯树脂(UPR)进行增稠,通过红外分析和相容性测试对增稠机理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备出以PU增稠端羟基不饱和聚酯的片状模塑料(UPR/PU—SMC),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PU预聚物的-NCO基与UP树脂上的羟基反应形成高分子量的线形氮基甲酸酯结构而增稠,随着WPU值变化,PU与UPR的相容性有较大变化,而当WPU=36%时,UPR—PU—SMC的各项力学性能都能达到较高值。  相似文献   

8.
采用混合二元醇、二元酸通过缩聚反应合成不饱和聚酯树脂(UPR),UPR与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经逐步加聚得到不饱和聚酯型聚氨酯树脂(UPPU),UPPU与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改性的纳米凹凸棒土复合得到不饱和聚酯型聚氨酯纳米凹凸棒复合材料。通过SEM、FT-IR、TG等方法对不饱和聚酯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KH-560用量及改性纳米凹凸棒土用量为UPPU质量的2%时,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韧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针对普通不饱和聚酯(UP)作为油田固砂剂存在的固化后收缩率大、抗压强度偏低等缺点,研究了使用不同型号环氧(EP)树脂复配改性UP树脂的工艺.通过选择合适的固化体系固化后,树脂的抗压强度达到12 MPa以上,相比使用纯UP树脂时提高了70%以上.固结砂的抗压强度随EP树脂比例的增加而线性增加,但渗透率下降幅度在30%以内...  相似文献   

10.
以乙二醇、季戊四醇(丙三醇)、反丁烯二酸为原料合成了含支化结构的不饱和聚酯(RP),对产物进行了红外表征,并通过GPC、DSC和TGA测试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季戊四醇(丙三醇)用量为反丁烯二酸物质的量的5%为宜,最佳反应温度为190~200℃,RP树脂数均分子质量为线形UP树脂的5倍左右。RP树脂相比UP树脂固化快,其最大放热温度、热稳定性和冲击性能均有所提高,其中冲击强度提高33%。此外,丙三醇型RP树脂较季戊四醇型反应易于控制,反应程度高。  相似文献   

11.
聚氨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相权 《中国涂料》2013,28(1):51-53
利用二步法由二元醇、二元酸及TDI合成一种聚氨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第一步由二元醇和二元酸合成以羟基封端的不饱和聚酯,第二步利用不饱和聚酯的—OH与TDI的—NCO反应合成聚氨酯改性不饱和聚酯,使得树脂分子链段上既有不饱和链节又含有聚氨酯基团,结合了聚氨酯涂料和不饱和聚酯涂料的优点,使其涂膜性能优异。试验发现TDI加入量为10%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聚氨酯改性不饱和聚酯的徽观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鲁博  张林文  潘则林  王才 《化工学报》2006,57(12):3005-3009
利用与天然纤维具有良好亲和性的聚酯聚氨酯(PU)改性不饱和聚酯(UP),通过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接触角和力学性能等,研究了改性不饱和聚酯的微观结构、反应程度和主要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引入PU提高了不饱和聚酯树脂的韧性,增加了与天然纤维的界面浸润性,降低了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收缩率.所得改性不饱和聚酯的冲击断裂截面表现为韧性断裂;与天然纤维的接触角随着聚氨酯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表明改性不饱和聚酯与天然纤维的浸润性增强.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当PU含量为5%时,其冲击强度可提高80%,弯曲模量降低小于20%,固化收缩率低于4%.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两步法由二元醇、二元酸酐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合成了一种聚氨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UPPU)。第一步由二元醇和二元酸酐合成出以—OH封端的不饱和聚酯(UP);第二步利用UP的—OH与TDI的—NCO的高反应活性由UP与TDI合成UPPU。同时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等对UPPU树脂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乙二醇:邻苯二甲酸酐:顺丁烯二酸酐物质的量比为1.2:0.7:0.3,反应温度为205℃,反应时间8 h,酸值在40mgKOH/g以下时,得到UPPU树脂涂膜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4.
以聚合MDI作为增稠剂改性团状模塑料(BMC),考察了聚合MDI用量增稠不饱和聚酯树脂(UP)和聚合MDI增稠不同质量比的不饱和聚酯树脂(UP)/环氧乙烯基树脂(VE)的混杂树脂对BMC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MDI的加入能改善BMC的物理性能,聚合MDI增稠VE时,当质量分数为6%时,BMC的拉伸、弯曲和冲击强度均达到最大,收缩率最小;聚合MDI增稠UP/VE混杂树脂时,UP/VE质量比在25/45到35/35时,能获得最小的收缩率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苎麻织物增强不饱和聚酯(UP)树脂复合材料的模压成型工艺以及提升其阻燃性能,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对树脂固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对苎麻织物克重、模压压力以及织物铺层层数进行探究,得出复合材料的最佳制备工艺;利用植酸(PA)对苎麻织物进行阻燃改性,研究PA含量对复合材料阻燃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UP的最佳固化工艺...  相似文献   

16.
设计并制备了可紫外光(UV)固化的耐热双马来酰亚胺(BMD)改性不饱和聚酯(UP)树脂。结果表明,纯BMD不能进行UV固化,但是BMD与UP组成的改性体系可以实现UV固化,并形成交联网络结构。UV固化的BMD改性UP树脂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摩尔比为3:1的多苯基多次甲基多异氰酸酯(PAPI)与聚丙二醇(PPG)合成了活性端基聚氨酯(PU)预聚体,并与自制端羟基不饱和聚酯树脂共混改性,制得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UPR).研究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PPG对改性UPR粘度的影响;研究了PPG相对分子质量对改性UPR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SEM对改性UPR冲击断面...  相似文献   

18.
GAP型PU/PMMA聚合物互穿网络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互穿聚合物网络技术 (IPN)对GAP粘合剂进行了力学性能改性 ,研究了组分比、引发剂用量、催化剂用量、固化参数、交联剂用量对以GAP为基体材料的PU/PMMA型IPN力学性能的影响 ;同时用动态力学谱 (DMA)分析了不同组分比下IPN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不饱和聚酯树脂是由饱和二元酸(或酐)和不饱和的二元酸(或酐)与二元醇反应,得到在分子链中含有不饱和双键和酯基的线型分子,再与活性单体分子交联,成为体型结构的热固性树脂。其中的绝大部分是借助于向树脂中添加大量的有机和无机阻燃剂达到阻燃目的。阻燃剂的加入影响了产品的力学性能,同时阻燃剂(特别是液体阻燃剂)有时会从产品迁移出来,致使产品在贮存过程中,力学性能变坏。选用含氯、溴和磷等元素的阻燃剂单体缩合而成的聚酯,称为反应型阻燃性树脂。国内70年代先后研究出由含卤二元醇、  相似文献   

20.
用一步法制备了受阻酚AO-80改性的聚酯/聚醚胺型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互穿聚合物网络(PU/P(MMA-St)IPN)。通过热失重分析仪、动态力学分析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IPN材料的热稳定性、阻尼性能和微观结构形态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AO-80可以提高PU与P(MMA-St)的相容性,从而有效拓宽阻尼温域;当聚氨酯中聚酯/聚醚胺=80/20,w(AO-80)=20phr,PU/P(MMA-St)=70/30时,所得IPN材料的阻尼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