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血糖是常见疾病之一,而在神经系统中由于高血糖而引起神经系统疾病多见于脑缺血性疾病,但引起锥体外系症状者少见.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收治1例由高血糖所致锥体外系症状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病-偏侧投掷症(HC-HB)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收治的5例非酮症高血糖诱发的HC-HB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患者年龄65~83(76.6±7.2)岁,其中女性4例、男性1例.结果 5例患者均为急性起病,4例表现为单侧肢体粗大的舞蹈样或投掷样不自主运动,1例表现为全身性舞蹈症.病程中最高血糖18.6~44.6 (26.6±10.5)mmol/L,尿酮体阴性.脑MRI检查显示4例对侧基底节T1加权像呈高信号、1例双侧基底节T1加权像呈高信号,无水肿或占位效应,T2加权像多为等信号.3例行脑脊液检查,蛋白水平均增高,细胞数正常;其中2例IgG指数或IgG鞘内合成率增高,经积极控制血糖和服用氟哌啶醇等药物治疗后症状基本缓解.结论 非酮症高血糖性HC-HB表现为非酮症高血糖、偏侧舞蹈症-偏侧投掷症,MRI显示对侧基底节T1加权像高信号,偶累及双侧;早期诊治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非酮症性高血糖偏侧舞蹈症( hemichorea asso-ciated with non-ketotic hyperglycemia,HC-NH)是一种少见的锥体外系疾病,由于对侧脑底部核团病变,尤其是丘脑底核、豆状核及尾状核病变所致,发病率不到十万分之一.现将我院神经内科2019年2月收治1例HC-NH患者病例资料...  相似文献   

4.
非酮症高血糖性舞蹈病是一组以非酮症性高血糖、偏侧舞蹈症及头颅 MRI T1WI 对侧基底节区高信号为特点的综合征[1]。由于对这一综合征认识较少,临床上常导致误诊。现将本院2013年9月收治的1例非酮症高血糖性舞蹈病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男,77岁。因口干、多饮、多尿、反应迟钝1个月,左上肢不自主运动2 d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应迟钝、口干、多饮、多尿、消瘦(体重下降明显但具体不详),未行任何诊治,入院2 d前无诱因出现左侧肢体不自主运动,每次发作持续数秒钟至数十秒钟后自行缓解,伴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多于变换体位、情绪紧张时发作,入睡后上述症状消失,发作1~2次/d。无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大小  相似文献   

6.
偏身舞蹈症是一种以一过性、随意的、不规律的肌肉收缩为特征的运动增多症,病因可能是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内深部结构损害,或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障碍、某些药物、激素等有关。糖尿病是继脑卒中之后的第二大引起偏身舞蹈症的病因,这是一种糖尿病的罕见并发症,与纹状体病变有关,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文报道一例糖尿病非酮症性偏身舞蹈症并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HC-NH)的临床表现以及发病机制。方法我院2000年6月~2009年6月收治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10例,对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发病机制。结果该组患者均为老年人,急性或亚急性发病,发病时血糖水平(16.3~27.5)mmol/L,检测尿酮体多为阴性。舞蹈样症状累及患者的单侧或双侧肢体或面部。CT显示为病灶对侧的尾状核头与壳核早期呈高密度,短时间内可消失;MRI于T1呈高信号,T2呈稍低信号,病灶部位区域中心混杂信号,而周边高信号。降糖治疗,联合应用氯丙嗪、氟哌啶醇等药物治疗效果佳。结论 HC-NH的MRI表现为T1纹状体高信号,可能构成偏侧舞蹈症临床综合征,采用氯丙嗪、氟哌啶醇治疗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病人,女,77岁,家务。因左侧肢体不自主运动、兴奋、睡眠差3d于2009年2月12日入院。既往患高血压、糖尿病10余年,近半年未监测血糖。血压140/90mmHg(1mmHg=0.133kPa),一般内科查体未见异常。神经科查体:意识清,语言清楚,面部表情较多,时有挤眉弄眼,左侧面、唇、舌不自主多动伴不自主眨眼,左侧上下肢不规则舞蹈样动作,表现为快速、不规则、无目的的不自主运动,且远端重于近端,持物、行走明显,静止也可见,睡眠时消失,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稍减低,以左侧为著,腱反射对称(+),病理征(-)。当天行头颅CT见右侧尾状核、豆状核高密度,CT值50HZ,边界清晰,无水肿征象,无占位效应,MIRT1像显示同CT,随机血糖26mmol/L,次日空腹血糖20mmol/L,尿糖(+++),尿酮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非酮症性高血糖偏身舞蹈症(hemichorea associated with non-ketotic hyperglycemia,HC-NH)的临床、影像学特征以及发病机制.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9月北京市海淀医院和开封市中心医院诊断为HC-NH的14例患者,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影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所致缺血性脑梗死的机制。方法 对16例MCA狭窄所致的急性闭塞性脑中风患者,应用经颅多谱勒超声(TCD)进行微栓子(MES)检测。结果 16例患者中,14例患者有中度MCA死(CI)6例;而深穿支动脉梗死(PAI)8例,为单发梗死。栓子检测结果:16例病人中,有4例(25%)MES,其中重度狭窄的2例患者均发现MES。结论 栓塞是大脑中动脉狭窄所致急性缺性脑中风的发病机制。交界区多发梗死多由于该区域血流灌注不足导致栓子清除能力的下降引起。狭窄的严重程度可能与栓子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常琳  吕友梅  臧程强 《安徽医学》2013,34(7):931-933
目的探讨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淮南东方医院神经内科近2年收治的3例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发病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3例均为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舞蹈症状均为急性起病,以一侧为主,头部影像学检查CT显示患肢对侧尾状核头和壳核呈高密度,MRI显示T1加权像呈高信号,T2加权像呈稍低或等信号,DWI像呈稍高或等信号。经降糖、补液治疗,并服用氟哌啶醇症状控制较好。结论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多见于长期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的高血糖症患者,病变部位以纹状体为主,影像学表现特殊,控制血糖,服用氟哌啶醇和氯硝安定有助于舞蹈症状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任榕 《疑难病杂志》2010,9(11):834-834
患者,女,62岁,汉族,已婚,工人。主因头晕伴左侧肢体舞蹈样动作15 d于2010年5月12日入院。患者无明显原因于2010年4月28日出现头晕、左侧上肢持续性舞蹈样运动,但动作幅度小,未予诊治,之后动作幅度渐加大,且渐出现左侧下肢持续性舞蹈样运动,影响站立及行走。以上症状清醒时出现,睡眠时消失。不伴颜面部抽动,无发热、头痛、恶心、呕吐,无尿便障碍及肢体瘫痪等。既往否认高血压病史。2005年曾诊断为2型糖尿病,但未正规治疗。入院时查体:生命征平稳,内科查体无特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药物及介入治疗对疾病转归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56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按治疗方法 不同分为两组,支架介入治疗组(n=21)和药物治疗组(n=35),支架介入治疗组进行大脑中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治疗,药物治疗组单纯应用药物治疗;两组病例观察疗效并随访1年,观察脑血管事件发...  相似文献   

14.
15.
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11例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翀  黄嵘  赵辉 《疑难病杂志》2010,9(4):281-282
目的探讨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影像学改变及预后,防止误诊和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1例均为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老年患者,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发病时血糖水平14.3~28.5 mmol/L,尿酮体多为阴性。舞蹈样症状累及患者的单侧肢体或面部。影像学表现:早期CT表现为病灶对侧的尾状核和壳核呈高密度影,1个月左右减弱或消失;MR示T1呈高信号,T2呈稍低信号或病灶部位区域中心混杂信号而周边高信号。采用降低血糖,联合应用氟哌啶醇、氯硝安定等治疗有效。结论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MR表现为T1纹状体高信号,可能构成偏侧舞蹈症临床综合征。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应用氟哌啶醇、氯硝安定等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分析鲁西南地区青年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3年2-4月在鲁西南地区生活的青年,根据经颅多普勒超声的结果,将患者分为狭窄组和非狭窄组,观察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发病率和危险因素。结果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发病率为3.65%,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吸烟、饮酒等是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结论我们应该重视青年人群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以降低脑卒中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鲁西南地区青年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3年2-4月在鲁西南地区生活的青年,根据经颅多普勒超声的结果,将患者分为狭窄组和非狭窄组,观察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发病率和危险因素。结果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发病率为3.65%,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吸烟、饮酒等是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结论我们应该重视青年人群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以降低脑卒中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19.
脑梗死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随访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梗死大脑中动脉 (MCA)狭窄的转归和预后。方法 采用德国DWL公司生产的经颅多普勒 (TCD)检测仪 ,对经CT或MRI证实的脑梗死患者进行TCD检查 ,依据TCD血管狭窄诊断标准 ,筛选有MCA狭窄的脑梗死患者 60例。间隔 6个月后复查TCD ,记录 6个月内任何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根据前后 2次检查狭窄MCA血流速度的变化 ,判断狭窄MCA的转归。结果 首次检查时有 73条MCA狭窄 ;间隔 6个月TCD复查时 ,73条狭窄的MCA有 1 5条 ( 1 5 / 73 ,2 1 %)狭窄好转或恢复正常 ,4 6条 ( 4 6/ 73 ,63 %)狭窄稳定 ,1 2条 ( 1 2 / 73 ,1 6%)狭窄进展或闭塞。 6个月内1 0例患者 ( 1 0 / 60 ,1 7%)有脑血管事件再发 ,在 1 0例再发患者的 1 0条症状性MCA中 ,7条狭窄进展 ,3条狭窄稳定 ,狭窄进展组患者再次发生脑血管事件的几率高于狭窄稳定组 (t =1 7 91 ,P <0 0 1 )。Kendall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脑血管事件的再发与血管狭窄的严重程度有关 (CI =0 2 96,P <0 0 1 )。 结论 TCD随访检查可用于评价狭窄MCA的转归和预后 ,并可预示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脑血管事件的再发与MCA狭窄进展有关 ,狭窄程度越高 ,再发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越大。  相似文献   

20.
1 病历简介 患者,男,50岁,主因言语不清,答非所问5天,以脑梗死收住院.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应均灵敏,混和性失语,左侧肢体肌力正常,右侧肢体肌力5ˉ级,余神经系统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行颈部CTA检查,结果:左侧大脑中动脉水平段狭窄、闭塞.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示: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95%以上,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后于2月19日13时在全麻下行左侧大脑中动脉支架置入术,术后进入神经内科监护室给予重症监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