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核酸疫苗的安全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现在为核酸疫苗制定生产规程为时尚早,但是围绕是一种新生物治疗剂使用问题的讨论永远不会嫌早。核酸疫苗接引起的主要安全性问题包括,在DNA疫苗接种者中出现转化的可能性,可能形成抗DNA抗体以及长期表达一种外源抗原所产生的意外的不良反果,本文检查了这些问题影响DNA疫苗安全性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核酸疫苗的作用机理,为优化核酸疫苗的结构,改进核酸疫苗的免疫途径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李海星  曹郁生  陈燕 《药学进展》2002,26(4):220-223
核酸疫苗以减毒和灭活疫苗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备受关注。综述核酸疫苗的研究现状、接种方法和途径,探讨核酸疫苗的优缺点、安全性及其可能的免疫机制。  相似文献   

4.
汉坦病毒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是我国重点防治疾病之一。针对汉坦病毒M和S片段的核酸疫苗对预防肾综合征出血热具有显著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用于预防传染病的核酸疫苗及其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2月5-8日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召开了用于预防传染现的核酸疫苗及其管理的国际会议,350名科学院、管理人员和制造商参加了会议。现将会议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1996年2月8日在美国召开了核酸疫苗控制与标准化研讨会,该研讨会由欧共体、国际生物标准化协会(NIBSC)、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美国国立变态反应与传染病研究所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主办.本次会议主要讨论核酸疫苗安全性、临床前评估、产品开发和生产等问题,为这些疫苗的临床试验提供指南.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核酸疫苗的作用机理,为优化核酸疫苗的结构,改进核酸疫苗的 免疫途径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将轮状病毒G1型Wa株的VP7基因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1(+)中,通过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免疫BALB/C及F1小鼠后,产生了抗轮状病毒Wa抗体,其中F1小鼠的抗体反应答强于BALB/小鼠,肌肉注射优于皮下注射。  相似文献   

9.
1996年2月8日在美国召开了核酸疫控制与标准化研讨会,该研讨会由欧共体,国际生物标准化协会,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美国国立变态反应与传染病研究所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主办,本次会议主要讨论核酸疫苗安全性,临床前评估,产品开发和生产等问题,为这些疫苗的临床试验提供指南。  相似文献   

10.
张园  李晓眠  王华 《中国新药杂志》2008,17(23):2031-2033
目的:构建仙台病毒核酸疫苗pVAXl-F,并在COS 7细胞中表达.方法:利用PCR法以仙台病毒cDNA为模板扩增出F基因,与pMD18-T连接,测序正确后用HindⅢ/EcoR Ⅰ双酶切,将F基因引入经同样酶切的pVAX1载体,构建pVAX1-F表达载体,用PCR法和双酶切法鉴定,并将此重组质粒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COS 7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抗原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外源基因的表达.结果:经PCR法和酶切鉴定,目的片段大小与预期相符,经测序目的基因序列与GenBank(EF679198)公布结果一致.重组质粒pVAX1-F转染COS 7细胞72 h后,能够表达抗原蛋白,流式细胞术检测达到58.3%,与对照组3.6%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且F基因mRNA明显表达.结论:成功构建pVAX1-F,并能够在COS 7细胞中瞬时表达,为仙台病毒F基因核酸疫苗进行免疫学评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婴儿免疫接种核酸疫苗的潜在优点与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婴儿的抗体应答由于细胞多糖诱导的有缺陷的B细胞活化,对蛋白抗原的缓慢的B细胞应答和辅助性T细胞活性降低而减弱。这些特性导致婴儿对有荚膜细菌的严重感染更加易感并需反复接种疫苗。  相似文献   

12.
顾凯  刘景晶 《药学进展》2005,29(9):385-391
从抗原基因的选择、质粒载体的优化、接种方法的优化和免疫佐剂的选用等方面综述核酸疫苗的优化方案。核酸疫苗虽然在小动物实验中取得成功,但对大动物、灵长类动物和人类的免疫原性却很低。许多试图增强和调节质粒DNA疫苗的免疫原性和效率的方案都在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13.
婴儿的抗体应答由于细菌多糖诱导的有缺陷的B细胞活化、对蛋白抗原的缓慢的B细胞应答和辅助性T细胞活性降低而减弱。这些特征导致婴儿对有荚膜细菌的严重感染更加易感并需要反复接种疫苗。通过识别新型保护性抗原,提供缺失的细胞因子,获得持久的免疫应答,或通过研制新型联合疫苗以减少注射次数,核酸疫苗能够使婴儿的抗体应答最优化。婴儿细胞免疫应答的缺陷使得他们对胞内病原体感染易感,但可能从核酸疫苗诱发强的辅助性T细胞(TH1)样应答的潜能中受益。最后,如果证明核酸疫苗能够克服母体抗体介导的抑制婴儿对疫苗抗原的应答,那么它将对婴儿免疫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乙肝核酸疫苗对小鼠和豚鼠的长期毒性.方法:健康小鼠和豚鼠分别按体重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剂量分别为0.5,1.5,4.5 mg·kg-1,豚鼠剂量分别为0.1,0.4,0.8 mg·kg-1)和溶媒对照组.2种动物均每周后肢肌内注射2次,共8周.末次给药后24 h和停药后30 d分别测血液学、血液生化、病理检查和小鼠的各项免疫指标(包括IgG 1和IgG 2a亚型血清水平、血清抗核抗体、血清抗体总水平、γ-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4(IL-4)血清水平、外周血中各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情况和染色体整合检测).结果:两种动物各剂量组的各项常规检测指标均未见有任何异常变化,与空白及溶媒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小鼠免疫指标未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改变.结论:受试疫苗在两种动物未观察到明显的生化、病理学、免疫学指标异常.小鼠和豚鼠肌内注射乙肝核酸疫苗的安全剂量分别为4.5和1.2 mg·kg-1.  相似文献   

15.
1996年2月5~8日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召开了用于预防传染病的核酸疫苗(NAV)及其管理的国际会议,350名科学家、管理人员和制造商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两个问题:(1)NAV是如何起作用的;(2)NAV是否可用于改进成功疫苗的接种能力以及有助于产生有效的疫苗.现将会议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基因疫苗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疫苗是近10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疫苗。自1990年Woff等发现直接肌肉注射裸DNA质粒,不经任何载体手段即可在肌细胞内获得有效表达蛋白以来,基因疫苗的研究不断深入。1993年Ulmer等率先应用流感病毒基因进行疫苗的研究,之后研究范围不断拓宽。目前基因疫苗的研究已涉及到病毒、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细菌、寄生虫以及癌症等诸多领域,一些基因疫苗的研究已处于Ⅰ/Ⅱ期临床研究阶段。基因疫苗与常规的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以及  相似文献   

17.
核酸疫苗的药动学与安全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核酸疫苗是将编码某种抗原蛋白的外源基因(DNA或RNA)直接导入机体细胞内,通过宿主细胞的转录系统合成抗原蛋白,诱导宿主对该抗原蛋白的免疫应答,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作为一种新型疫苗,核酸疫苗迄今已有10余种被FDA批准进入非临床和临床试验,但其应用于人体的有效性、安全性、可接受性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基于对乙肝病毒DNA疫苗药动学的研究基础,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相关研究,笔者对核酸疫苗的药动学与安全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进一步研究前期构建淋球菌NspA真核细胞表达质粒pcNspA作为淋病核酸疫苗的可行性。方法将pcNspA分别通过肌内注射(IM)、滴鼻(IN)和阴道接种(IVAG)等3种途径免疫BALB/c小鼠,对免疫鼠的血清、支气管肺泡和阴道洗液等样品分别用间接ELISA检测淋球菌特异性抗体的类型和效价,比较不同接种途径刺激小鼠体内特异性抗体水平的差异以及相应抗体的体外溶菌活性。结果 pcNspA质粒经滴鼻免疫和肌内注射均可在小鼠体内诱导产生较高的特异性体液免疫水平,尤其是滴鼻免疫途径不仅可诱生较高水平的血清IgG抗体(1∶1600),而且在支气管肺泡洗液和阴道洗液中均可检测到特异性sIgA的存在。而阴道接种pcNspA质粒仅能在阴道局部检测到较低水平的特异性sIgA。用pcNspA质粒诱生的血清IgG抗体做体外溶菌活性实验,证实滴鼻免疫小鼠血清具有溶菌活性。结论淋球菌NspA基因疫苗可在小鼠体内诱导产生特异性抗体,并对机体有免疫保护作用;滴鼻可能是淋球菌NspA核酸疫苗的一个有效接种途径。  相似文献   

19.
汉滩病毒核酸疫苗滴鼻免疫小鼠表达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永兵  诸葛洪祥  金东华  许菊  钱峰  张学光 《江苏医药》2004,30(6):425-427,M004
目的 构建汉滩病毒DNA疫苗,考查小鼠鼻内接种DNA疫苗后的基因组织定位及表达动力学,为进一步研究汉滩病毒DNA疫苗粘膜免疫的疗效作前期准备。方法 采用PCR法从PJSA1175-S质粒扩增汉滩病毒的S基因片段后装入PcDNA3.1B(-)载体,并以此候选DNA疫苗滴鼻免疫BALB/c小鼠,在不同时间、不同部位取其组织抽提基因组DNA和组织总RNA,用PCR及RT-PCR检测质粒的分布和表达动力学。结果 构建了汉滩病毒DNA疫苗PcDNA3.1B-S1.3。免疫接种该疫苗第1天后在小鼠鼻咽、肺、肾、肝、脾、小肠等组织中均有质粒分布;第1周内上述组织中均可检测到特异mRNA,第2周起小肠、肝及肾中特异mRNA消失。结论成功构建了PcD-NA3.1B-S1.3DNA疫苗,构建的疫苗滴鼻免疫后在小鼠体内得到广泛的分布及表达。  相似文献   

20.
仙台病毒HN基因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用于防治仙台病毒感染的核酸疫苗并初步鉴定。方法:使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新分离的仙台病毒天津株基因组中扩增出HN全部编码序列,将其插入pcDNA3的Pcmv下游,构建仙台病毒HN基因核酸疫苗。PCR、酶切和测序进行鉴定。结果:鉴定证实了核酸疫苗的构建。结论:构建好的核酸疫苗为下一步的体外表达和动物免疫实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