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比较了番茄斑萎病毒( TSWV)和番茄环纹斑点病毒( TZSV)感病植物叶片的细胞超微结构,发现两种病毒在病变细胞内的形态及细胞病理变化特征相似,但病毒含量及细胞受损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与TSWV相比,TZSV侵染细胞的病变程度更为严重,叶绿体产生大的囊泡,片层结构被破坏,线粒体也发生囊泡化,而TSWV侵染的细胞内线粒体保存相对完好。高压冷冻-冷冻置换制备的样品细胞病理结构与常规化学固定的相似,但对膜结构的保存更加良好。该结果从细胞病理学上证明了TZSV在田间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2.
番茄斑萎病毒侵染烟草的细胞病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ed wilt virns,TSWV)属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侵染900多种植物,是世界范围内分布的重要植物病毒原。烟草受TSWV侵染为害,引起黄化坏死斑点、斑块,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但我国大陆对Tospovirus研究较少,在花生上分离鉴定了  相似文献   

3.
棉铃虫质型多角体病毒在寄主细胞中的复制郝宏京(中国农科院原子能研究所,北京100094)应用电镜技术探讨棉铃虫质型多角体病毒(CPV)在寄主细胞内的复制过程。采用健康棉铃虫饲毒后不同时间取材、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直观地看到了棉铃虫CPV复制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水稻矮缩病毒(RDV)不同分离株侵染寄主植物的细胞病理学变化,验证RDV部分基因差异是否引起致病性差异,本文应用超薄切片电镜技术比较观察RDV云南分离株和浙江分离株侵染水稻的细胞病理.结果显示,RDV云南分离株侵染的水稻叶片中充满病毒粒体的细胞呈条带状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侵染中心.在充满病毒粒体的细胞周围,相邻细胞不同程度地病变,叶绿体膜系统消失,部分叶绿体中含有病毒颗粒,线粒体残体及细胞质中有分散或聚集的病毒粒体,细胞核中未见病毒粒体;离侵染中心较远的细胞中亚细胞结构较完整.RDV浙江分离株侵染的水稻叶片中部分细胞充满病毒粒体,无明显的条带状分布,其他细胞病理特征与RDV云南分离株侵染的水稻叶片相似.这些结果表明,RDV不同分离株侵染寄主植株的细胞病理特征无显著差异,对其致病性的差异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侵染烟草的番茄斑萎病毒(TSWV)电镜诊断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国际植物病毒命名委员会最近的报告中 ,TSWV属于番茄斑萎病毒属 ( Tospoviruses) ,目前已确定的该属病毒成员只有 2个 ,即 TSWV和 Impatiens necrotic spotvirus( INSV)。1 996年国际 tospoviruses研讨会曾报道有 8个可能成员或株系 ( R.de O.Resende,1 996 ) [1] 。Tospoviruses侵染多种作物 ,包括粮食、蔬菜、果树及花卉植物 ,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 ,深受国际植物病理学界的重视[2 ] ,但在我国大陆尚未有详尽系统的报道[3] 。我们在研究云南烟草病毒病原中发现 ,TSWV在云南烟区广泛分布 ,主要引起斑块状褪绿、黄化、坏死及灼烧状…  相似文献   

6.
莴笋是西藏昌都市露地栽培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近年来斑萎病发生普遍,发病率达到了80%以上,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前期研究表明发病植株受到番茄斑萎病毒(TSWV)侵染。为明确该区域莴笋感染TSWV不同时期病毒粒体分布与亚细胞病变的特征,为病毒病的精准诊断与绿色防控提供依据,本研究采集了西藏昌都市卡若区莴笋不同发病时期的样品,应用TSWV-N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扩增克隆与测序分析,根据N基因序列推导N蛋白氨基酸序列比对,明确采集样品受到TSWV侵染。采集不同发病时期的样品进行负染色和超薄切片制样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早期感病叶片(症状为轻微褪绿)中病毒粒体相对含量较少,TSWV粒体分布于细胞质中,叶绿体噬锇颗粒明显增加,线粒体嵴膜部分降解,少部分细胞的液泡内有较多TSWV粒体聚集于细胞质内的囊泡中;中期感病叶片(褪绿或黄化斑)中,病毒粒体相对含量较高,较多TSWV粒体聚集于细胞质内质网池中,叶绿体膜系统降解,噬锇颗粒增加,线粒体增多;后期感病叶片(坏死斑)中,病毒粒体相对含量高,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降解,有大量TSWV病毒粒体聚集于残存的细胞质内囊泡中。TSWV粒体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7.
植物病毒感染寄主叶绿体的形态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健  徐颖  徐正 《电子显微学报》2000,19(3):335-336
植物病毒侵染系统寄主后产生显著的花叶症状 ,细胞内叶绿体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在褪绿部位叶绿体发育不良 ,基粒类囊体垛叠差 ,体积变小、数量减少 ,有的发生团聚或接合 ,成熟叶绿体往往肿胀、片层松散 ,甚至整体瓦解。现已了解烟草花叶病毒 TMV、黄瓜花叶病毒 CMV、马铃薯 Y病毒 PVY的外壳蛋白 CP存在于被侵染的寄主细胞叶绿体中 ,特异性结合在类囊体膜的光系统 上 ,阻止了电子在传递链中的传递 ,推测电子传递链中断导致氧原子积累 ,降解叶绿体 ,是导致花叶症状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在植物病毒的细胞病理学研究中 ,对芜菁花叶病毒 Tu…  相似文献   

8.
呼肠病毒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SARS患者生前咽拭子和尸检肺组织分离病毒阳性的培养细胞超薄切片中,在电子显微镜下不仅发现了呼肠病毒,而且还查见具有超微结构形态特征的凋亡细胞。凋亡早期的感染细胞,其细胞核染色质浓缩、边集显著,胞浆内尚可查见病毒包涵体的残迹。多数凋亡细胞胞浆内未查见呼肠病毒及其包涵体。在早期,凋亡细胞胞核形状变化不大,核染色质呈不规则的边集、浓缩,或呈平台状。继而,凋亡细胞胞核形状高度不规则,染色质浓缩、致密,可见核孔残迹,但细胞轮廓尚保存完好,外周可查见含核质凋亡小体。到后期,凋亡细胞高度皱缩.核固缩并碎裂成细小的片块或颗粒,胞质稀少,胞体呈芽球状,细胞膜外围可查见大小不等、形状多样的含核质凋亡小体。此研究结果提示:与SARS相关呼肠病毒所诱导的细胞凋亡有可能在SAR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国际病毒分类学委员会(ICTV)最新发表的病毒分类第七次报告中新增植物病毒的科与属,重点描述了这些科(属)病毒的形态学和细胞病理学特征,目前被ICTV所承认的植物病毒已达15科、72属,共909种。  相似文献   

10.
百合病毒病原的检测诊断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应用电镜和ELISA检测查明浙江丽水和杭州栽培的百合受到黄瓜花叶病毒(CMV)及多种线状病毒侵染。寄主反应测定显示侵染百合的植物病毒寄主范围都很窄,不能通过汁液摩擦接种侵染昆诺藜、苋色藜、普通烟、心叶烟等6科12种指示植物。在64个ELISA检测样品中有26个受到CMV侵染,侵染率达40.6%;在75个负染色检测样品中有58个观察到线状病毒,侵染率达77.3%;在40个被线状病毒侵染的样品中有27个观察到细胞质风轮状内舍体,表明受到马铃薯Y病毒属成员的侵染,侵染率达67.5%。从不同线状病毒粒子形态及所引起的细胞病理变化来看,可能分属于马铃薯Y病毒属、麝香石竹潜隐病毒属和马铃薯X病毒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