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试验了用石灰石粉以不同掺量替代粉煤灰对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石灰石粉适当的替代粉煤灰在混凝土中应用时,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工作性,降低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力学性能得到提高,改善了混凝土密实性及耐久性。应用于高强度混凝土时,石灰石粉与粉煤灰复掺使用可以降低混凝土的粘聚性,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石灰石粉取代粉煤灰和矿渣粉对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石粉可以作为自密实混凝土的掺和料来使用,掺入石灰石粉后自密实混凝土有较好的工作性和耐久性,相比粉煤灰和矿渣粉,石灰石粉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改善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3.
将石灰石粉作为掺合料加入混凝土中,研究石灰石粉对其工作性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石灰石粉以适当的掺量在混凝土中应用,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工作性、降低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力学性能提高、增大坍落度而不泌水,应用于高强度混凝土时,可以降低混凝土的粘聚性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石灰石尾矿粉等质量替代0、10%、20%、30%、40%的水泥对全再生骨料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掺量的石灰石尾矿粉可以改善全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工作性;随着石灰石尾矿粉掺量的增加,试件的抗压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佳掺量为10%;10%掺量的石灰石尾矿粉可以改善全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和抗碳化性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石灰石机制砂石粉烧失量以及对混凝土减水剂的影响,总结了选择制备机制砂的石灰石矿的试验方法,分析了石灰石机制砂石粉对混凝土工作性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原因和机理。结果表明:不同矿源的石灰石机制砂石粉主要影响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减水剂掺量以及力学性能;优质石灰石机制砂石粉能明显改善混凝土界面过渡区,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6.
主要研究了单掺石灰石粉、石灰石粉与粉煤灰复掺及石灰石粉与矿渣粉复掺对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并探索石灰石粉在混凝土中的使用价值。研究表明:石灰石粉不但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石灰石粉单掺的效果最差,石灰石粉与粉煤灰复掺的效果最好,石灰石粉与矿渣粉复掺的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7.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砖粉掺量、石灰石粉掺量、水胶比、砂率对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和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优配合比。结果表明:采用25%的砖粉和10%的石灰石粉等质量替代35%的水泥,可以配制出性能优良的C35砖粉-石灰石粉混凝土,且与基准混凝土相比,其体积稳定性和氯离子渗透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石灰石粉在预拌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双梅  李建华 《混凝土》2012,(11):94-95,99
分析了河南省西峡县桑坪石灰岭石灰石在混凝土中应用的必要性,通过在粉煤灰混凝土中掺加石灰石粉取代部分粉煤灰,检验不同组成材料下的混凝土性能,研究石灰石粉对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的影响,进一步确定满足混凝土性能的石灰石粉的合理掺量,保证石灰石粉科学、有效地应用于混凝土工程中。  相似文献   

9.
开展了复掺石灰石粉与矿渣粉海工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渣粉较大的海工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较差,采用石灰石粉替代矿渣粉可改善海工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在复掺石灰石粉和矿渣粉掺量为70%的条件下,掺入10% ~30%石灰石粉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填充性、间隙通过性和抗离析性等工作性;28d抗压强度大于50MPa,56d的电通量小于1000C,90d扩散系数小于1.5 × 10-12m2/s,满足海洋环境下抗氯盐侵蚀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0.
李正士 《四川建材》2012,38(3):19-21
本文阐述了我国石灰石粉作为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首先从石灰石粉本身具有的微集料填充效应、微晶核效应、比重效应和分散效应阐明了石灰石粉作为混凝土矿物掺合料的可行性和科学性.然后分别阐述了石灰石粉的掺入对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研究进展,最后结合成功应用的工程实例,进一步说明石灰石粉作为混凝土矿物掺合料的可行性和在现行环境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将1800目超细石灰石粉等量取代胶凝材料应用于C60高强自密实混凝土制备,试验研究了其掺量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自生体积变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超细石灰石粉的掺入不超过10%可以显著改善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而对长期抗压强度几乎没有不利影响,同时其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抑制收缩开裂风险。  相似文献   

12.
在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日趋广泛的今天,掺入石灰石粉成为改善其工作性的重要措施,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加入到胶凝材料体系中的石灰石粉对体系和减水剂相容性的影响。该文从石灰石粉掺量、细度、不同减水剂种类以及石灰石粉和其他种类混合材料的影响差异4个方面总结石灰石粉对水泥和减水剂相容性影响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掺入超磨细锂渣、石灰石粉复合掺合料对混凝土工作性和强度的影响。研究证实,锂渣掺至15%时,可明显改善混凝土工作性,提高其强度,配制出坍落度272mm,坍落流动度731mm,工作性能优良的混凝土。在低水胶比下,混凝土3d抗压强度为59.5MPa,28d为79.0MPa,90d达98.5MPa。锂渣与石灰石粉复掺时,能置换45%的水泥,单方混凝土水泥用量仅330kg,且混凝土能达到自密实高强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是当前应用范围最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混凝土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矿物掺合料是现代混凝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分,不仅可以改善混凝土性能,还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成本。石灰石粉作为一种惰性矿物掺合料已经在水利水电等工程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本文主要介绍了石灰石粉对混凝土的工作性、力学性能、收缩变形性能和耐久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石灰石粉作掺合料的混凝土的工作性与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石灰石粉取代部分粉煤灰作为混凝土掺合料的思路,研究石灰石粉取代部分粉煤灰的可行性,为大规模石粉的回收利用提供生产可行性分析。从石粉细度、掺入量、混凝土的水胶比方面进行比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以石灰石粉取代粉煤灰作为掺合料,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指标均可达到甚至好于预期水平。  相似文献   

16.
基于正交试验方法,以粉煤灰、硅灰、微石灰石粉为矿物掺和料,同时以用水量、水灰比、砂率及减水剂掺量为因素,测试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及强度,并采用砂浆扭矩转速测试仪测试了水泥砂浆的流变特性。以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强度和砂浆的屈服应力为指标对混凝土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微石灰石粉对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和砂浆屈服应力影响最大,随着微石灰石粉掺量的增大混凝土的坍落度迅速减小、砂浆屈服应力增大,但对混凝土的强度影响不大。微硅灰对混凝土及砂浆的影响同微石灰石粉基本相同。水灰比仍是影响喷射混凝土流变性及强度的主要因素,随着水灰比的增大,坍落度逐渐增大,混凝土抗压强度及砂浆屈服应力随之减小。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石灰石粉的掺量(0、12%、18%、24%、28%、32%)对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和抗碳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石粉的掺入对混凝土的7 d抗压强度不利,但复掺适量粉煤灰和石灰石粉可提高混凝土的14 d、28 d和130 d抗压强度;混凝土的碳化深度随着碳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复掺适量的粉煤灰和石灰石粉,同时适当延长养护龄期,可保证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基本不变,甚至提高,建议石灰石粉的掺量不超过18%。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粒径、掺量的石灰石粉对水泥胶砂工作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石灰石粉掺量对清水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对比优选了清水混凝土施工脱模剂和模板。结果表明:水泥胶砂早期强度受石灰石粉细度和掺量的影响较大,在相同掺量时,粒径小的石灰石粉制备的胶砂流动性小、抗压、抗折强度大;清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着石灰石粉掺量的增加而增大,电通量和氯离子扩散系数则随着石灰石粉掺量的增加而减小;当石灰石粉掺量为15%时,清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最优;水性脱模剂的脱模效果优于油性脱模剂和模板漆,不锈钢模板的脱模效果优于普通钢模板。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标准碳化实验,研究石灰石粉掺量对石灰石粉混凝土碳化性能的影响及石灰石粉掺入对混凝土的pH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掺石灰石粉量不超过20%,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与未掺入石灰石粉混凝土相当.随着水胶比的增大石灰石粉混凝土的碳化能力变差,但是石灰石粉的掺入改善水泥基材的孔结构;同时,随着石灰石粉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pH值降...  相似文献   

20.
李立 《江西建材》2023,(8):15-17
研究了石灰石粉掺量对混凝土坍落度、力学性能、干燥收缩和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石灰石粉会使混凝土坍落度和7 d抗压强度下降。石灰石粉掺量为5%时,混凝土的28 d抗压强度最高。石灰石粉掺量小于15%时,能改善混凝土的干燥收缩,石灰石粉掺量大于15%时,随着石灰石粉掺量的增加,收缩值增加速度逐渐加快。掺入石灰石粉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表面质量,随着掺量的增加,混凝土表面的白度以及颜色均一性均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