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苏南太湖地区乡镇工业水污染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苏南太湖地区迅猛发展的乡镇工业对水环境造成的污染,并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和意见:①利用水环境容量,合理布局乡镇工业;②合理调整行业结构;④积极开展生产全过程的排污控制;④认真进行废水治理,切实加强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2.
江苏农村地区能源消费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是中国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省份 ,为了研究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消费的变化规律 ,本文在大量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 ,对江苏农村地区乡镇工业、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能源消费水平和结构及其发展变化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农村地区能源问题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能源工业是我国的基础工业,也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同时又是重要的污染源。由于我国能源以煤炭为主,所以能源工业的污染主要是煤的开采利用带来的。因此,应当把煤炭开采、利用造成的污染作为防治重点,从节能降耗、提高燃烧效率、改善能源结构、消除煤炭开采、利用中产生的污染等几个方面入手,从根本上解决能源工业的环境问题,努力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和经济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4.
按提供产品的类别,乡镇尺度空间由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建设空间组成,这3部分空间共同承载着乡镇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任。坚持生态保护对发展的约束与支撑功能并存的理念,建立以生态约束为前提,并与开发建设协同推进的分区指标体系、技术方法及应用模式,是生态文明战略下空间功能分区的有益探讨。以南京市六合区雄州街道为案例,借助Arc GIS空间分析工具,采用互斥性矩阵分类法,通过对生态约束、农业发展、工业发展与人居环境等建设开发适宜性的单项与综合评价的集成,构建生态、农业和建设空间布局的总体架构,实现了街镇空间功能的整合与科学定位;划分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和已建设区等四大类功能区,并提出各功能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与产业发展导向,为实施区域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同推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苏南人口密集地区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江苏省南部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镇密集区,该地区在工业化带动下的乡村城镇化迅速发展,非农业人口比重大,隐性城市化人口多。城镇化过程中存在以下环境问题:耕地资源减少,环境承载力降低;水污染严重,环境容量减少;工业污染物集中,小城镇排放的污染物浓度大;城镇化后生态风险增大。近期苏南乡村城镇化正处于高峰期,针对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变化特点,应制定符合生态经济规律的小城镇规划,加强土地管理和环境管理,加快乡村城镇化进程,加快乡镇合并,实施乡镇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为基础,选取杭州市1995-2012年环境和经济数据,构建大气环境与经济发展库兹涅茨模型,分析杭州市大气环境和经济发展的曲线特征。结果表明,1995-2012年杭州市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与人均GDP之间呈"倒U"型关系,工业二氧化硫与人均GDP呈"倒N"型关系,产业结构调整、环保资金投入和环境管理的加强使杭州市大气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趋于缓和。  相似文献   

7.
一、自然保护是国际环境问题的热点自1972年斯德哥尔摩世界首次人类环境会议以来,世界各国都愈来愈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工业发达国家在环境污染防治方面已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发展中国家也加强了环境管理工作。十几年来,我国采取一系列强化管理措施,在经济发展翻番的情况下,基本上把环境质量控制在1982年前后的水平,避免了环境污  相似文献   

8.
我国乡镇工业企业的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协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发展与环境、资源关系方面的大问题。实行工农相对分离,组建乡村工业区,是提高乡镇工业企业素质、效益,强化乡镇工业企业优化组合、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是保护环境,实现资源有效利用的基础工作之一;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基础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9.
文章匹配相关空间栅格数据与乡镇经济统计数据,整理10 796个乡镇2013—2017年间的经济面板数据和2011—2017年间的环境面板数据,并基于2014年全国重点镇建设名单增补调整的政策冲击,评估了乡镇地区城镇化建设的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结果表明:第一,全国重点镇建设在提升乡镇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同时,加剧了其空气污染,即积极的"乡镇发展效应"与消极的"环境污染效应"并存。第二,乡镇的城镇化建设效果具有明显的区位异质性。城镇化建设的乡镇发展效应仅受到县级城市中心的辐射影响,而环境污染效应则主要限于远离地级和县级城市中心的较偏远乡镇。第三,城镇化建设的乡镇发展效应离不开工业化的配合,但却可能存在污染性生产活动向西部地区转移的"污染避难所"效应。因此,在推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坚持走兼顾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特别是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和远离区域经济中心的偏远地区,不可片面为了吸引产业和人口流入,而放松环境规制要求。对于污染端,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对高耗能高污染工业的改造力度,促进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64,自引:2,他引:62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循环经济的理论进展和实践意义;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指出发展生态工业,推行清洁生产环境管理,培育垃圾产业是循环经济的重点;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城市生活垃圾的生命周期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1997 年颁布的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本文对可持续城市生活垃圾生命周期管理进行研究,指出城市生活垃圾应在环境可持续性、经济可负担性及社会可接受性的原则基础上,通过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社会化管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12.
甘肃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城镇发展对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甘肃乡企业发展缓慢,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小城镇发展的区域互不干涉先天不足,从而造成甘肃小城镇整体规模偏小,产业结构单一,空间布局分散,对周边区域缺乏射带动作用,面向21世纪,甘肃小城镇应重视整体规划,加大奖金投入,发展物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改革管理体制,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动小城镇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环境行政管理:集中抑或分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形势的变化 ,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已对其缺乏适应性 ,并存在诸多问题 ,应进行环境行政管理模式的改革。为此 ,笔者联系世界各国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认为在横向管理权力地相对集中 ,纵向管理权力地相对分散的同时 ,建立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协调机构的管理模式将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意义及生态功能区段的划分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经济进一步与国际市场接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机遇和挑战同在。欧美各国近年大力推行的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对第三世界商品质量设置入关的环境门槛。长江产业带作为世界最大的内河产业带和制造业基地,现在世界通行的环境管理认证体系和环境标志产品的认证,对长江流域产业尤其是外贸出口产业有长远而深刻的影响。这种认证制度,一方面对我出口商品设置了新的障碍,另一方面又将环境保护压力直接施加到企业。重视流域生态环境将从政府行为、公民压力扩展到企业行动,由于流域生态环境的负荷愈来愈重,流域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和恢复功能大幅下降,引起了日益严重的流域性生态安全问题。根据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特征、不同的生态功能及存在的主要生态安全问题,将长江流域划性生态安全问题。根据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特征、不同的生态功能及存在的主要生态安全问题,将长江流域划分成以下五个不同的生态功能区段,即长江源地区、金少江段(直门达至宜宾)、长江上游段(宜宾至宜昌)、长江中游段(宜昌至湖口段)、长江下游段(湖口至入海口)。针对不同区段主要的生态安全问题,应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防范和整治措施。为保护与恢复生态功能服务。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生产要素投入端将环境污染引至索洛增长模型,理论考察工业经济结构、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非线性影响机制,基于1999—2014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SO_2排放量作为环境污染水平的代理变量,采用面板平滑迁移回归(PSTR)模型检验全国及分区域工业经济结构、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非线性影响效应及区域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产出及污染排放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但由于资本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使得这种增长趋势逐渐减弱,最终导致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增长趋于稳态,当污染排放增长率降低为负时,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作用由正向转变为负向。实证表明我国工业经济结构、经济增长与SO_2排放具有显著的产出水平门槛效应,随着经济产出水平由低区制平滑的过渡到高区制,经济增长对SO_2排放的影响由正向促进作用转变为负向减排效应,但工业经济结构对SO_2排放呈现逐渐增强正向促进作用,可见工业经济结构、经济增长对SO_2排放具有显著的非线性影响。此外,研究发现工业经济结构、经济增长对SO_2排放的非线性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东部地区经济增长与SO_2排放呈现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而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出逐渐增强的促进作用,中部地区的工业经济结构对SO_2排放的促进作用最大,西部其次,东部最弱,研究还表明,减排技术水平以及环境治理投资增加对SO_2污染排放具有遏制作用,能源投资的增加加速了SO_2的排放。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应摒弃传统"高投入、高消耗"的工业化模式,政府应实施创新管理,完善环境保护立法,鼓励企业发展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技术,避免以环境容量过渡为代价,追求工业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potential for sustainable regional development of the Caspian coastal zone, a study was made for the Khachmaz–Absheron zone of Azerbaijan. An evaluation was performed to assess the anthropogenic load on landscapes. Using the 8-point scale offered by Isachenko [2001, Ecological Geography of Russia, Saint Petersburg University Press, Saint Petersburg] for the indicators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urban and integral anthropogenic loads, we did a preliminary ranking of the provinces in the Khachmaz–Absheron zone of Azerbaijan for the each indicator taken separately. Vital statistics were used as a supplementary indicator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the region. By comparing the data for provinces with each other and the data on Azerbaijan average, we have classified the provinces into 4 groups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mbinations of the indicators. Each group of provinces has distinctiv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featur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classification makes it possible to develop certain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easures to be implemented within the Azerbaijan State Program on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Regions are also discussed. In the Khachmaz province, production of ecologically pure products is highly recommended. Special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recreational institutions in the Khachmaz, Khizi and Devechi provinces. Recommendations for these provinces includ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on the basis of modern safe technologies. The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networks should be reconstructed. The reconstruction will make it possible to reduce water loss and to increase the productivity of agriculture. In the Absheron province, Baku and Sumgait cities environmental systems are overloaded, and so the works at highly polluting enterprises must be stopped, the enterprises have to be re-equipped (old filters must be changed first of all) or relocated from the area (a decrease of environmental risk should be in the focus of attention). For improving of air quality, green areas should increase. There is a need to reduce urban traffic density and to reconstruct highways. Use of old vehicles must be forbidden or restricted, and transition to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fuel should be supported in every way possible. It is necessary to bring the waste management system and sanitary landfills up to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to improve the water supply and sewerage systems.  相似文献   

17.
利用有关的环境、经济指标体系,对上海市奉贤县21个乡镇有污染工业企业1992年的环境,经济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探明了各乡镇工业企业环境经济效益的总体状况以及在全县乃至全市所处的水平,找出了他们具有的优势,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提高环境经济效益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唐山市协调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创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山市作为一个传统的重工业城市 ,多年来一直以资源型工业为主体 ,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十分突出。本文以此为例 ,探讨了依赖于资源优势的工业发展过程应如何协调其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认为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 ,应作为一个持久努力的目标。目前应尽快通过技术转型和制度转型减少目前工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促使工业发展向生态工业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