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野外特种作业与训练对环境实时监测与感知的迫切需求,设计了便携式环境多参数一体化的环境监测系统,应用于野外特种作业与训练各种场景的环境多参数实时监测与记录.对各个传感器的原理及算法进行研究分析,设计了下位机的电路及上位机的人机交互界面,在上位机中实现数据可视化、超限警示、历史查询与对比、数据储存、设置等功能.通过实验...  相似文献   

2.
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声发射源特征识别的风电机组碰摩故障检测方法。同时为了对风电机组实时远程监控并实现分布式网络化管理,设计了一种基于ARM嵌入式系统的风电机组振动监测系统。系统有24通道的模拟信号采集电路,并借助于FPGA对周围电路进行逻辑控制和数据的实时采样;FPGA与ARM通信应用EDMA技术,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可满足高速率采样的数据传输要求;此外,上位机与目标板之间的数据通信采用TCP/IP协议。通过实验观察上位机输出结果,验证了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达到了对风电机运行的状态信息监测和故障诊断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风电机组实时远程监控并实现分布式网络化管理,设计了一种基于ARM嵌入式系统的风电机组振动监测系统。系统有24通道的模拟信号采集电路,并借助于FPGA对周围电路进行逻辑控制和数据的实时采样;FPGA与ARM通信应用EDMA技术,极大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可满足高速率采样的数据传输要求;此外,上位机与目标板之间的数据通信采用TCP/IP协议。通过实验观察上位机输出结果,验证了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达到了对风电机运行的状态信息监测和故障诊断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以低功耗微处理器STM32为硬件控制中心,LabVIEW 2014为上位机软件开发平台,设计了一个多路温度采集系统。由DS18B20温度传感器同时对室内外多点温度进行采集、处理与整合,通过RS232串行口将采集的温度信息上传到上位机,上位机LabVIEW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存储、显示及处理、分析,实现了室内外多路温度的实时监测。经实际验证,该系统运行情况良好。该系统设计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有着准确、实时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传统数据采集器通信接口单一,功能较少,操作复杂等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多端口数据采集器。该系统由上位机和下位机构成,上位机LabVIEW应用程序负责接收、显示和处理由下位机发送的采集数据,并实现对下位机的运行控制;下位机数据采集模块主要实现对模拟信号的采集,以及与上位机基于USB和以太网通信的数据交互。测试表明,多端口数据采集器能够对低频模拟信号量进行实时准确的采集,设计方案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6.
《现代电子技术》2016,(19):95-98
在气体钻井中,为实时了解井下的真实工况,及时处理井下安全风险,需要对井下近钻头扭矩参数实时监测。因此,研究设计了一种采用电阻应变式测量扭矩技术和微波随钻数据传输技术的扭矩测量无线传输系统,该系统采用C8051F3XX系列单片机为主控制器,完成了数据采集、数据存储和数据传输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设计,使用信号中继传输的方式大幅提升微波通信距离,测量井深达到3 000 m,并开发了配套的上位机监测软件,实现了井下扭矩的随钻监测。实验结果说明系统无线传输时延短,能实时采集、传输、显示扭矩,满足气体钻井中井下扭矩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现代电子技术》2019,(13):122-126
拟设计一款水质监测系统,用于对水体多个参数进行实时监测。系统采用STM32控制器为核处理器,通过控制ADS1256分别对水体温度、电导率和pH值三个参量进行数据采集,并设有过压量程自动转化电路,提高数据采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水体参量测量数据可存储于本地铁电存储器中,并同时通过串口实时传输到上位机,通过LabVIEW进行串口数据接收和显示,整个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可直观实时显示当前测量参数的曲线变化及实时数值大小,有较强的人机交互功能,能应用于水质监测等环境监测领域。  相似文献   

8.
考虑到传统温度监测系统能耗高、成本高、体积大、线路复杂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ZigBee的无线温度监测系统。该系统在正常情况下由锂电池直接供电,在振动环境中通过压电微能源收集环境振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给锂电池充电。利用低功耗芯片CC2530和外围器件搭建硬件电路,使用IAR Embedded Workbench软件并借助TI公司的Z-Stack编译软件,通过Lab VIEW软件进行上位机的设计,借助小体积倒F天线(IFA)进行温度数据收发。经测试,该系统在空旷区域传输距离80 m,能实时通过上位机读取需要监测区域的温度,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果园环境远程实时监测的需求,设计了MCU芯片MSP430F149、射频芯片nRF2401及各种传感器接入电路构成的具有多种果园环境信息监测的无线传感网络节点。该节点系统采集果园微气象信息(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通过节点之间的无线通信,以多跳的方式传给上位监控机,可实现果园环境信息的远距离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10.
基于FPGA的多路数字量采集模块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测控系统中监测信号较多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多路数字信号采集模块设计。采集数字信号的高低状态和测量其中一路信号的频率,并采集脉冲信号的脉宽和时延,通过FPGA将数据编帧上传给上位机。结合FPGA、大容量FIFO的特点,设计了光电隔离电路、FIFO电路、FPGA配置电路等。实现了USB2.0与上位机通信,通过上位机应用软件和驱动程序实现模块与PC机实时通信和控制。该设计方案结构灵活、控制简单、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磁约束激光放电的气体动力学过程,对放电空间气体绕磁场轴切向旋转速度进行了推导计算,阐述了这种气体旋转流动对稳定激光放电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2.
李岩  朱建华 《电子质量》2012,(6):58-60,63
气体腐蚀防护对电子产品的电性能及可靠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混合流动气体腐蚀试验,是一种评估电子产品材料和元器件的抗腐蚀能力的有效手段。该文基于Yamasaki制造的GH-180型气体腐蚀试验设备,探讨了一些种类的气体腐蚀的作用机理和影响试验结果的一些因素,重点分析了试验过程的关键要点,以保证试验的连续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微米量级微间隙的电击穿性能进行了研究,在制作出微间隙试样的基础上,改变微间隙所处环境气氛以及间隙距离,测试了不同条件下的击穿电压V相对于气体压强P关系曲线,系统研究了N_2、O_2、Ar、He、Ne等环境气氛以及间隙距离对微间隙击穿性能的影响。对微间隙的静电击穿机制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半导体代工厂的特气供应系统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彭志辉  黄其煜 《半导体技术》2005,30(8):38-40,44
对在半导体晶圆代工厂中应用的特种气体及气体的不同特性进行了分类和讨论,进而对特种气体在晶圆厂的主要供应流程及其要点进行了阐述,并且对在晶圆厂有着重要作用的关键管件及重要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王冰  徐平 《半导体技术》2008,33(7):606-609
为了能够对低浓度的CH4进行灵敏探测以减少煤矿生产过程中瓦斯爆炸的概率,通过热蒸发SnO2和活性炭混合粉末的自组装制备方式直接在Cr-Au梳状交叉电极上合成了一层SnO2纳米棒气敏层,从而研制出自组装型SnO2纳米棒气敏传感器.经测试,发现此传感器对于浓度为10×10-6~500×10-6的CH4具有非常好的探测灵敏度,继而从气敏机制、自组装制备方式、SnO2纳米棒的比表面特性及SnO2纳米棒的尺度低于德拜长度等角度解释此传感器对CH4具有高气敏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燃气轮机的发展历史,提高燃气轮机发电功率和效率的途径,STIG循环式燃气轮机系统的优点和国内研究现状。应用STIG循环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对于我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建设来说是一个新的良好选择。采用STIG循环系统建设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原理技术可行,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密封元器件的残余气氛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简要介绍了密封元器件内部残余气氛分析的概念,以及生产厂家和使用方了解产品内部残余气氛分析的意义和作用。如何进行内部气氛分析,了解残余气氛可能造成的失效模式。如何进行产品的工艺调整,改进生产工艺以控制水汽含量,有助于提高密封元器件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提高酒精传感器的探测灵敏度,通过热蒸发SnO2和活性炭的混合粉末的自组装方式直接在Cd-Au梳状交叉电极上制备了一层SnO2纳米棒气敏层,从而构成了SnO2纳米棒气敏传感器,经测试,此传感器对于超低浓度范围(2×10^-6~10×10^-6)的酒精具有0.83~1.33的高探测灵敏度。继而从气敏机制、自组装制备方式、SnO2纳米棒的比表面特性及SnO2纳米棒的尺度(低于得拜长度)等角度解释此传感器对超低浓度酒精具有高气敏特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集成电路生产中废气的污染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集成电路生产中产生各种废气的种类,废气中有害物质浓度及其危害性,并依据工程实践,评述了各类有害废气的各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我国控制大气污染的主要任务是减少烧煤的SO_2和NO_x的排放。为减少我国SO_2排放和在2000年把SO_2的年排放量控制在1995年水平,需要做很大的努力和综合治理。应该在燃烧前对原煤进行洗选,以脱除所含的黄铁矿;采用掺有脱硫剂的型煤和增设能脱硫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易于实现且能更大量减少SO_2排放的是在烧煤发电厂装设烟气脱硫装置。为了减少烧煤设备的烟气脱硫装置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应开发新型的低费用脱硫(SO_2)和脱硝(NO_x)技术,例如烟气脱硫剂内循环技术和各种低NO_x煤粉燃烧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