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我国现行桥梁抗震设计规范未对钢混组合斜拉桥明确其阻尼比的取值,并且对所有振型阻尼比取为相同常数。该文以独塔斜拉桥赣江二桥主桥为对象,对不同常数阻尼比下反应谱分析结果进行比较,说明结构阻尼比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程度,提出了用瑞利阻尼进行动力时程分析以校核动力分析结果的方法,为类似的钢混组合斜拉桥抗震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位于8度地震区某主跨163 m独塔混合梁斜拉桥的抗震设计,采用mida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主桥结构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与抗震性能验算。通过设置阻尼器、改变支座类型等措施限制主桥的横向地震位移、降低主桥地震响应,从而达到优化主桥抗震性能、降低工程造价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多塔矮塔斜拉桥抗震结构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江松花江特大桥是一座位于地震烈度Ⅷ度区的多塔矮塔斜拉桥,对主桥的抗震结构体系进行详细研究,确定了一个主墩固结,其余桥墩设置滑动支座及横桥向弹塑性阻尼器的抗震结构体系,采用多振型反应谱法和非线性时程法对选定的抗震结构体系进行了两阶段抗震性能动力分析.  相似文献   

4.
以某越江大跨度混凝土斜拉桥为实际工程背景,研究非线性粘滞阻尼器对混凝土斜拉桥抗震性能的影响。利用动力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对非线性粘滞阻尼器的阻尼系数和阻尼指数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并与未设置粘滞阻尼器情况的地震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主桥纵桥向设置非线性粘滞阻尼器后,通过选择适当的粘滞阻尼器的参数可以有效地降低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关键部位的相对位移,同时也改善了结构构件的地震力。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一座钢-混组合结构蝶形斜拉桥的抗震性能,以武水大桥为工程背景,通过Midas/civil 2018建立了主桥上部结构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首先,选用子空间迭代法和多重李兹向量法对主桥上部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再运用地震反应谱分析法和动态时程分析法,对主桥上部结构在各向地震荷载作用下所产生的地震响应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蝶形斜拉桥分别在竖向以及纵向地震激励下所产生的地震效应较弱,而在横向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地震效应则较为明显,钢拱塔顶部的最大横向位移达66.581 mm,但完全满足设计要求。由此可知,主塔采用钢-混组合结构的蝶形斜拉桥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大跨度斜拉桥抗震性能,以深汕特别合作区望鹏大桥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反应谱法和非线性时程分析法,对双拱形桥塔钢-混组合梁大跨度斜拉桥在E1、E2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能够互相补充、印证,确保计算得到的结构内力和变形能够反映实际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反应;望鹏大桥主桥抗震性能满足预期目标,设置阻尼器能有效改善大跨度斜拉桥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7.
江湾大桥主桥采用主跨183 m的异型拱塔钢混组合梁双索面斜拉桥结构,主梁采用钢箱梁和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结合的组合梁,桥宽44.5 m,是目前国内桥面宽度最大的独塔钢混组合斜拉桥。对江湾大桥主桥的设计理念和结构体系进行了总结,可为超宽高拱塔同类钢混组合梁斜拉桥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宜宾长江公路大桥主桥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结合宜宾长江公路大桥斜拉桥的工程设计实例,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程序A N SY S,选取空间BEA M 4、LIN K 8及M A SS21单元建立动力计算模型。用子空间迭代法对宜宾长江公路大桥主桥的动力特性进行了计算,根据桥址场地地震动参数,用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进行地震反应对比分析,并按桥规对结构进行抗震性能验算。结果表明,宜宾长江大桥主桥抗震结构体系采用弹性索体系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9.
目前工程设计中对常规斜拉桥的地震性能研究较为清晰,但对于独塔非对称组合斜拉桥的抗震特性分析较少。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CIVIL,以独塔非对称组合斜拉桥曲池大桥为研究对象,利用反应谱法对不同塔梁连接刚度下结构的地震特性进行分析,得到了最适合曲池大桥的抗震结构体系,并研究了不同阻尼比常数条件下此斜拉桥的抗震性能,为类似的独塔非对称组合斜拉桥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郝超  李黎  牛远志  祝文澜 《桥梁建设》2006,(5):21-23,31
南仓道立交桥主桥采用联塔分幅、塔梁固结体系的独塔斜拉桥,跨径布置为2×150m,按照8度采取抗震措施。该桥跨越重要铁路干线,动力及抗震性能尤为重要,介绍该桥的构造特点、动力特性,对桥址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荷载计算等方面进行研究,采用反应谱法、时程分析法对其抗震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抗震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大跨斜拉桥空间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新林 《华东公路》2001,117(3):8-12
基于有限单元法,推导出多自由度结构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运动方程,并将其转化为增量形式,建立大跨斜拉桥的地震激励模型。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桥梁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程序NSRB。研究了某主跨360m的斜拉桥在自重及斜拉索初张力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并对其分别进行线性,非线性动力分析。,结果表明,大跨度斜拉桥的几何非线性影响因素不容忽视。通过确定性地震反应分析可知,该桥抗震性能良好,地震荷载不控制设计。  相似文献   

12.
以琼州海峡跨海工程2×1500m三塔斜拉桥设计方案为背景,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基于利用附加装置改善大跨径桥梁结构性能的设计思想,研究超大跨径三塔斜拉桥适宜的横向抗震结构体系。首先针对附加刚度和附加阻尼的设计参数进行优化分析,然后分析不同横向约束结构体系对超大跨径三塔斜拉桥横向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超大跨径三塔斜拉桥,选择适宜的横向弹性+阻尼组合体系能够更经济有效地改善结构受力性能,在降低主塔地震响应和主梁地震应力的同时还能较好地控制塔梁间横向相对位移,是超大跨径三塔斜拉桥较为理想的横向抗震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一座钢混组合结构斜拉桥在不同塔梁连接刚度下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M IDAS CIVIL对该斜拉桥建立空间梁格体系模型,并利用反应谱法对其在不同塔梁连接刚度下的地震响应进行计算,得到该斜拉桥在地震力作用下的内力及位移响应,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最后确定该斜拉桥在塔梁部位的连接形式,为该桥设计及今后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厦漳跨海大桥南汊主桥为主跨300 m的3跨连续组合梁双塔斜拉桥。从动力有限元建模、地震响应分析、抗震性能评价等方面对该桥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为类似桥梁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抗震设计中钢混结合点合理位置选取的问题,以主跨730m的重庆万州长江三桥为例,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主桥计算模型,引入边跨混凝土主梁长度与边跨跨度之比η变量,计算4种方案(η分别为1.01、0.96、0.79、0.75)下结构的地震响应,研究不同η对全桥结构及结合段的地震响应变化规律,对地震作用下钢混结合点的位置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改变钢混结合点的位置,边跨混凝土占比η减小时,塔根的地震内力响应减小、主梁跨中位移增大;钢混结合点的位置靠近桥塔和辅助墩时,钢混结合段的受力增大而变形减小;建议边跨混凝土占比η取0.94~0.96时为钢混结合点最优位置。  相似文献   

16.
雷凡  邓育林  何雄君 《公路》2015,(2):70-75
以一座典型大跨斜拉桥为研究背景,采用SAP2000Nonlinear有限元程序,考虑地震动行波效应以及主桥-引桥伸缩缝处碰撞效应的影响,建立了桥梁结构三维非线性计算模型,采用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法,分析了地震动行波作用下大跨斜拉桥主桥—引桥伸缩缝处碰撞效应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动行波作用下大跨斜拉桥主桥—引桥伸缩缝处碰撞效应对引桥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较大,与一致激励下主桥-引桥碰撞效应相比,不仅会在伸缩缝处激起更大的撞击力,而且会使得两侧引桥梁端位移、主梁-过渡墩相对位移以及固定墩地震响应显著增大,更易导致引桥桥墩破坏或梁体落梁。  相似文献   

17.
为对特殊桥梁进行抗震分析,以一座72.5m+62.5m不等跨预应力混凝土独塔双索面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建立全桥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在动力特性计算基础上,采用地震反应谱多维抗震分析方法,输入不同等级的地震动作用,对结构进行了抗震性能分析。分析采用基于纤维模型的截面弯矩-曲率弹塑性分析方法。计算结果表明,该独塔斜拉桥结构在E1和E2地震作用下具有良好的整体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8.
以西宁通海路跨越湟水河斜拉桥为研究对象,建立全桥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分别采用漂浮与半漂浮的结构体系计算了动力特征值,分析了不同结构体系对结构动力特性所产生的影响。考察了结构的刚度和边界条件设置情况,在动力特性计算基础上,采用地震反应谱多维抗震分析方法,考虑了拉索垂度的非线性影响及桩—土—结构相互作用,采用不同等级的地震动输入,考察结构的抗震性能,对结构设计提出了改进措施及建议,为较宽独塔单索面斜拉桥的地震力分析提供了工程实践经验及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斜拉桥是高柔度超静定结构,具有强烈的几何非线性行为。以一大跨度斜拉桥为例,使用MIDAS/civil2012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动力计算模型,并对其动力特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模型A(不考虑梁柱效应)和模型B(考虑梁柱效应),其均考虑斜拉索的垂度效应和结构的大变形效应。参考JTG/TB02-01-2008《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提供的反应谱数据,采用CQC振型组合方法对上述2组模型进行地震仿真分析并对其位移和内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梁柱效应对大跨度斜拉桥的动力特性有较大影响;由于梁柱效应,在地震作用下结构的位移和内力都有所增大,且纵桥向+竖向的地震作用比横桥向+竖向地震作用结构的梁柱效应明显。研究结论可为以后大跨度斜拉桥动力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黄融  王志强 《世界桥梁》2004,(Z1):42-44
针对东海大桥主桥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基于两水准设防、两阶段的抗震设计思想,对主桥进行了抗震分析.同时考虑了支座的非线性、拉索的几何非线性和墩柱的非线性等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东海大桥主桥的抗震性能满足预期的设计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