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单视图检测不能有效识别三维形状的缺陷目标,导致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是通过只检测某一最具代表性的视图或者依次检测每个面来实现低精度的检测要求,这带来了较大的时间成本和使用限制. 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残差网络(ResNet),并将其应用于三维形状的焊点缺陷检测. 该模型首先会一次性获取焊点的所有视图图像,再通过特征聚合和自适应学习模块,最终获得检测结果. 多视图焊点数据集来自高频电感元件,在所提出方法的识别精度达到了99.48%. 结果表明,改进的残差网络在同等网络层数的情况下有效提升了图像识别精度;对比单视图检测,多视图检测结构仅以较少的时间代价获得了较大的精度提升,能有效完成实际工业生产中的三维形状缺陷目标的检测任务.  相似文献   

2.
模型引导法是一种重要的由投影三视图重构实体的方法,它一般分为三步进行:视图分解;子体重构;子体组合。本文将子体间位置关系和不同子体投影特征线之间的关系引入到视图分解过程中,针对现有的视图分解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算法:源子体特征线法。该算法先由主视图的外轮廓线确定一个子体的主特征线,根据投影关系搜索识别到子体的从特征线,组成子体特征线组。将该组投影特征线所对应的子体作为特征线搜索的源子体,识别出与之关联的子体主从特征线。并从所有被识别出的子体特征线出发,搜索识别出与之相关的子体的主从特征线。从而完成对视图的分解。  相似文献   

3.
模块化产品族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产品族的四视图模型上,添加组合模型,得到由需求模型、功能模型、原理模型、结构模型和组合模型组成的产品族五视图模型.基于该模型,分别针对产品设计的三种类型,提出了三种模块化产品族的多视图模型.多视图模型中的每个模型都由通用块、变型块和定制块组成,且在结构模型中,综合考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因素,对产品族进行模块划分,得到了模块化的产品族模型.最后通过一个实例对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BOM视图多样性与数据一致性的冲突问题,对BOM多视图的结构映射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分析如何分类管理BOM视图与如何描述视图间关联关系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面向域的映射关系模型和转换空间模型。定义了关联关系七元组及其基本函数运算,分析了BOM的构成及视图转换时的实际映射对象,提出了基于单一数据源的产品BOM多视图结构映射方法。利用函数的映射实现了EBOM、PBOM及MBOM三个核心视图的结构转换,提高了该复杂过程的易理解性,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模具CAD设计中装配图绘制模块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该模块是以AutoCAD-12为工作平台,利用Autolisp为开发语言,采用平面优先级消隐算法。能绘制全剖面视图、半剖面视图和局部剖面视图,随机地对装配图中各个零件进行修改、移动、删除、比例缩放、方向变换、线型变换,随机调整各个零件之间的遮隐关系等功能。利用Autolisp编程,可直接实现装配图的自动生成,并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程序接口,大大提高了绘制装置图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6.
简介SolidWorks中将二维工程图生成三维模型的实现方法,提出一种以匹配线框为形状特征的视图识别和建模方法,并对在转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以往从弯曲件二维图来计算弯曲件毛坯尺寸主要依靠人工读图、手工计算的方法,自动化程度很低。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面的弯曲件毛坯展开方法,根据弯曲件二维图中各视图的对应关系,从中提取出弯曲件的特征面信息,自动计算出弯曲件的毛坯尺寸,并输出毛坯展开图,可大大提高弯曲件毛坯展开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8.
基于数字模型的三维正投影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变传统工程制图以二维视图表达三维形体的思维方式,突出由三维到二维思维认知过程,以求更真实、直观地反映三维实体模型与投影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一种基于Pro/E三维实体模型动态构建三面正投影体系的方法.应用该方法构建的正投影体系可在三维实体模型的形状发生变化时,所对应的三视图也同时发生变化,使三维实体转变为二维视图的过程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提高形象思维与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新的、有效地用于逆向工程中的多视曲面拼合算法,即点纹法.系统阐述了点纹法的思路,主要包括:在候选点云的基础上生成纹路圈,在某幅视图中取点p,并做出切平面,把这些纹路圈投影到切平面上形成二维点纹,其它视图也如此产生相对应的点纹,并进行基于二维轮廓的多视曲面拼合,阐述了改进的ICP算法和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数据融合算法.点纹法与其它多视曲面拼合算法相比,能够大大提高曲面匹配的精度,在模式识别和逆向工程中有现实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基于信息视图的飞机钣金零件编码方法,以全息特征树表示零件不同侧面、不同层次的信息及其关联关系,作为各种应用场合中零件信息组织和描述的基础和框架,以信息视图表示特定场合下的信息需求,并通过裁剪特征树描述。构造了飞机钣金零件的全息特征树,建立了信息视图的生成方法及基于信息视图的零件编码方法。给出了一个用于工艺规划的飞机钣金零件编码实例,证明了编码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UG的汽车覆盖件工艺补充面精细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高效、精细化地进行汽车覆盖件模面中的工艺补充曲面设计,通过参数化完成工艺截面线的设计后,将工艺补充面划分成3部分:紧接产品零件面、过渡面、侧壁面。对不同类型面,采用不同的曲面创建方法完成工艺补充面的设计。分析了引导线生成方式、截面线构成和曲面创建方法对生成的工艺补充面质量的影响,总结出一套实用设计方法,并采用基于UG软件平台的编程方法,开发出一个基于二维截面线库的工艺补充面的精细化设计模块。  相似文献   

12.
根据注塑产品开发的特点 ,建立基于多视图的注塑产品模型。在分析注塑产品模型的CAD视图和CAE视图关系的基础上 ,研究了注塑产品模型视图转换算法TCAD CAE,实现了CAD视图向CAE视图的转换 ;提出了TCAE CAD 算法 ,并实现了CAE视图向CAD视图的转换。  相似文献   

13.
基于AutoCAD的双三次B样条曲面数控加工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双三次B样条曲面造型理论,运用等参数线加工方法,给出了一种较为简便的曲面造型及三坐标数控加工偏置面生成方法,从而使刀具轨迹生成大为简化.以AutoCAD为平台,开发出了一套双三次B样条曲面造型和数控加工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4.
CAD/CAM在铸造模具设计和制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乔礼洪 《铸造》2000,49(8):495-497
运用CAD三维造型技术,结合铸造工艺因素,依据铸件产品图,设计出铸造模样的三维(3D)实体模型;结合加工中心数控加工的特点,生成数控加工的刀具轨迹;地刀轨程序进行后处理(post-processing),生成ASCⅡ代码(包括G代码和M代码),用于控制加工中心的运动,最终加工出铸造模样;利用模样的三维实体模型,可直接转换成模样的二维(2D)视图。  相似文献   

15.
裙边法是Creo 2.0模具模块所提供的一种快速生成分型面的方法,针对在设计一模多腔的模具时,使用裙边法一般的设计步骤无法完成设计的问题,提出了可以先按一般步骤组装一模多腔模型,然后通过分别创建坯料的方法,分别用裙边法创建单个塑件的分型面,最终把分型面合并,再进行分割体积块、模具元件抽取、生成注塑件、定义开模动作,能够快速简单地设计出一模多腔的模具。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大成形角板材件的数控渐进成形问题,提出一种面向板料姿态多方位调整的成形轨迹的生成方法。研究出通过板料姿态面与刀位面求交方式生成出能够调整板料姿态面的成形轨迹生成算法,并利用C++语言在Windows 7环境下完成了算法实现,并给出了算法应用实例。算法应用实例表明,该算法能够生成出可应用于板料姿态多方位调整的成形轨迹。最后,采用实际成形实验,对所提板料姿态多方位调整的成形轨迹生成算法进行了验证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该成形轨迹在数控渐进成形中能够多方位调整板料姿态,使得包含有大成形角的板材件能够顺利成形,最大厚度为0. 872 mm、最小厚度为0. 204 mm、平均厚度为0. 729 mm。  相似文献   

17.
郑利文 《模具工业》2006,32(11):50-50
2005年9月,CAXA借新闻发布PLM方案会之际,宣布新一代CAXA系列产品2007版全新上市的消息。其中包括:CAXA电子图板2007、实体设计2007和图文档2007。 CAXA电子图板2007在绘制、尺寸标注等方面做了多项改善,在原版的基础上增加:属性查看、样式控制、块的在位编辑等功能。特别是电子图板2007(企业版),它可直接将投影三维实体设计的数据并生成各种投影视图。  相似文献   

18.
李燕 《机床与液压》2007,35(5):200-201,207
利用Pro/E三维模型与二维图形双向关联功能可以快速生成工程图,但由于在视图表达上有些方面不符合我国制图标准而影响其有效使用.本文针对Pro/E制作工程剖视图时所存在的与制图国标不相符合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9.
滚珠丝杠副工艺卡是CAPP系统最重要的输出成果。为优化CAPP系统源程序模块,完善工艺卡输出效果,针对CAPP系统作模块化设计。运用MVVM(Model-View-View Model)设计模式,将CAPP系统分为模型(Model)、视图(View)及视图模型(View Model)三个层次。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式,按功能将CAPP系统划分为不同子模块,规定每个模块的输入输出方式,降低了模块的复杂度以及模块之间的耦合性。在该模式的应用下,对工艺卡输出模块着重进行优化,用Visual Studio下的第三方动态链接NPOI库,将生成的CAPP工艺卡导入Excel文档,克服原来通用性不强的缺点,提高了打印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20.
钢焊缝相控阵超声波探伤新技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李衍 《无损探伤》2002,26(3):1-5
介绍国外采用超声波相控阵技术检测钢焊缝的最新进展。此法采用电子扫描加机械扫查,能大大提高检测效率;结合相控阵TOFD法,可使面状缺陷的检出与定量更为精确,有效,在探伤结果的自动记录图上,除A型显示外,还有B型,C型和D型显示,提供了缺陷的三向视图,此技术在国内已用于西气东运长输管道焊缝的现场检测,并可望在近期用于锅炉压力容器焊缝的制造验收检测和在役定期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