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对比经食管心电生理检查与心内电生理检查测定房室传导功能的差异。方法:本组临床对照研究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在接受射频管道消融(RFCA)治疗后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在此后的1周内给予患者经食管心电生理检查,分别测定患者心房相对不应期,功能不应期、房室结有效不应期、有效不应期。结果:经食管心电生理检查与心内电生理检查两种测定方法在结果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食管心电生理检查这种测定方法同样能够准确检查房室传导功能,与心内电生理检查这一测定方式在结果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三维心内膜电生理标测导航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心脏射频消融诊断治疗领域,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今,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迅速发展,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现有技术存在很多的局限,常规的心电生理标测是在x射线影像指引下进行的,但因耗时较长,部分心动过速的标测受到局限,且其采集只是局部的电信号,无空间分辨、定位和记忆功能,对于复杂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如伴心房、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技术设备的更新,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已成为心脏病学科最为瞩目的进展之一。电生理检查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心电图学的理论,也为复杂的心律失常的认识及其发病机理的解释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本文简述了无创性心脏电生理检查的临床应用近况。  相似文献   

4.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危及人类生命的严重疾病,约50%的患者在泵血功能稳定状态下突然死亡,而死亡原因通常为突发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所致。稳心颗粒是一种治疗慢性心衰与心律失常的纯中药制剂,现代研究证明稳心颗粒能改善慢性心衰心肌细胞的电生理失稳态及细胞结构。本文主要从稳心颗粒改善慢性心衰心肌细胞的电生理失稳态及细胞结构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食管电生理窭房结功能测定与动态心电图(Holter)在不明原因晕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2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进行食管电生理窦房结功能测定并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82倒晕厥患者行食管电生理测定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2s者38例(46.3%),SNRT≥5s者1l例(13.4%)。82例患者Holter检查49例(59.8%)记录到各种类型心律失常,Holter检查中21例(25.6%)发生晕厥,18例记录到与晕厥有关的心律失常。在SNRT≥2s的38例患者中17例记录到窦性心动过缓伴窭性停搏,11例SNRT≥5s的患者9例记录到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搏。同时发现心电图RR间期与晕厥相关,发生晕厥的21例患者中RR间期≥3s的28次,而RR间期〈3s的198次中无1例发生晕厥,二者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不明原因晕厥诊断中食管电生理窦房结功能测定是有用方法,但患者痛苦,有一定危险性,Holter不失为有价值的筛选工具。  相似文献   

6.
临床电生理的发展,对心律失常诊断和治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过去10年内在心律失常电生理研究和心律失常起搏,药物治疗上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将有关进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对30例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和电生理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其临床症状是四肢疼痛、麻木、感觉减退等,肌电图(EMG)示均有神经源性损害。运动神经(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值(SCV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提示本病外周神经损害严重,电生理检查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一种以中文窗口为界面,对各种电生理参数及波形进行显示、存储的软件,它把各种单项生理参数检测仪得到的数据综合、对比、显示,帮助医生诊断。同时可以得到病人病情诊断报告。  相似文献   

9.
多焦视觉电生理是视觉电生理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与传统电生理相比,可诊断更早期的视觉系统病变及局部病变。同时也对系统的研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焦视觉电生理把视网膜分为61、103或241个六边形区域,分别同时进行信号提取,每个区域正常的信号幅度仅有500~700nV。因此对放大器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反复试验,  相似文献   

10.
滕云  段晋玲 《医疗装备》2007,20(7):62-62
动态脑电图(俗称脑电Hoher)是一项新的神经电生理检测技术,因为它可以作长时间的连续纪录,实时提供昼夜间脑电波节律的动态变化情况,全面反映脑功能状态,从而显著提高了临床诊断的阳性率与准确性。不仅广泛应用于癫痫、发作性与睡眠障碍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而且还用于手术麻醉病人、昏迷病人的脑功能监测与某些药物的疗效评估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在临床比较少见,属于一种慢性神经源性疾病,是导致人类残疾和死亡的重要原因。由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发病比较突然,在疾病早期阶段没有明显症状,等到病情严重后才开始显现症状,故早期发现和检查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方法:目前,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检查方法多样化,其中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诊断中有明显优势,能够提升肌萎缩侧索硬化的检出率。结果:鉴于此,本文通过概述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进一步阐述神经电生理技术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情况,最后分析神经电生理技术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相关学者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诊断方法提供参考依据。结论:未来随着科学技术、影像学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这些技术与神经电生理技术相结合会进一步提升肌萎缩侧索硬化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2.
<正>专家简介杨杰孚,卫生部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临床工作近30年,在心内科各种疾病的诊断及处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心律失常的诊断及治疗,心脏起搏、心脏电生理及  相似文献   

13.
凌云 《工企医刊》2010,23(5):86-88
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有的心律失常无临床意义,有的则影响健康并危及生命。因而要先考虑此心律失常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如需治疗,以选用何种药物为最佳选择。要熟知所选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及其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目前临床三维电生理标测与导航系统的原理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时胃肠电生理起搏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60例经胃镜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起搏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用铝碳酸镁咀嚼片治疗(1片/次,3次/d),起搏组用铝碳酸镁咀嚼片(1片/次,3次,d)加胃肠电生理起搏治疗(1次/d。60min/次),在治疗开始前和疗程结束后行胃电图检查。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及胃电图参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15d后,烧心、上腹痛、腹胀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起搏组症状积分降低更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搏组治疗后正常慢波百分比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电生理起搏可明显改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症状和胃电图参数,正常慢波百分比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神经电生理检查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与肘管综合征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疑似神经根型颈椎病与肘管综合征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神经电生理检查诊断.以手术治疗结果为金标准,分析神经电生理检查诊断准确率.结果:经检查诊断后发现,4例患者诊断为肘管综合征;6例患者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10例患者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合并肘管综合征.所有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手术证实与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一致,其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与肘管综合征的鉴别诊断中,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作为鉴别神经根型颈椎病与肘管综合征的首选诊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心脏电除颤技术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脏除颤器(Cardiac defibrillator)又名电复律器,它是一种应用电击来抢救和治疗心律失常的医疗设备。1 电除颤的作用机理 心脏除颤器产生较强的、能量可控的脉冲电流作用于心脏来消除某些心律紊乱,使之恢复为窦性心律。这种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称为电击除颤或电复律术。其电生理基础是由于存在多源性异位兴奋灶或心肌各部分的活动相位不一致,由于兴奋的折返循环而使心律失常呈持续状态,电击的目的是强迫心脏在瞬间几乎全部处于除极状态,造成瞬间停搏,使心肌各部分活动相位一致,这样就有可能让自律性最高的窦房结重新起搏心脏,控…  相似文献   

18.
美国St.Jude医械公司为扩展其电生理仪器系列产品,最近,以2.73亿美元购入美国Endocardial Solution公司。Endocardial Solution公司开发、制造和销售的EnSite装置,可对用于心层纤维性颤动(4F)切除术和其它电生理插管手术中的诊疗导管进行导引和定位。Ensite装置还可用来对异常心率进行诊断成像,以三维图形显示心脏的电活动。  相似文献   

19.
视觉电生理在职业性中毒临床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Nicolet公司的CompactFour电生理诊断仪对17例(34眼)铅中毒、21例(42眼)苯中毒患者进行视觉电生理(EOG、VEP和ERG)检测。与正常组相比,发现在眼常规检查未见异常的铅中毒病例EOG之Arden比值明显降低,VEP之P1波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ERG无差异。苯中毒组未见视觉电生理异常。我们认为是不同的工业毒物在视觉神经通路上的作用不同;视功能改变却早于形态学的改变;眼电生理检测对于早期铅中毒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皮肤交感反应(SSR乌)和标准电生理方法对诊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敏感性。方法选择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3例健康对照者,进行SSRs和标准电生理方法(神经传导速度、F波、H反射)检测。结果(1)SSRs的异常率为76.3%,标准电生理方法总的异常率为84.2%。(2)SSRs异常的患者中,有7例标准电生理方法各指标在正常范围内。(3)SSRs结合标准电生理方法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发现率为93.4%。(4)血糖控制差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范围更广、程度更重。结论SSRs和标准电生理方法是检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非常敏感的手段,SSRs可以早期检测出标准电生理方法尚不能发现的病变。两者结合可尽早发现临床或亚临床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有效预防伤残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