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水平井排水采气工艺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川渝地区大多采用水平井开采天然气,井筒积液是气藏开发普遍存在的问题,而水平段的积液对气藏开发的影响更大。近年来国内外石油科技工作者针对以上问题,研发了一系列新型适用的水平井排水采气工艺,如:电潜泵排水采气、有杆泵排水采气、橇装小直径连续油管排水采气、气举排水采气、泡沫排水采气、分体式柱塞等工艺技术,这些新技术提高了气田产量。  相似文献   

2.
三种排水采气新工艺实用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外气藏大多属于封闭性的弹性水驱气藏,在开发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地层出水,产出水若不能及时排出会使得气井产量降低,严重时还会对地层造成极大的污染和伤害,快速有效地排液复产是保持气井产能、高效开发气田的关键.近年来石油工作者通过科研攻关已开发出一系列新的排水采气工艺,如气体加速泵技术、单管球塞连续气举工艺、分体式柱塞气举等。综述并比较上述新工艺的原理、应用现状、优缺点,根据开发实例进行了探讨,得出了规律性认识,即气体加速泵适合用于具有一定自喷能力的产水气井。在气举排水井实施气体加速泵排水后,能明显降低注气压力和注气量及提高气举排水效率;单管球塞连续气举工艺显著降低了气举过程中的液相滑脱损失和井底流动压力,增大了气井生产压差并提高了气井产量;分体式柱塞气举工艺技术的最大优势是节省了普通柱塞气举所需的关井时间,可以连续作业。通过对比,为排水采气工作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胡天豪  邹浪 《石化技术》2022,(10):99-101
气田在产水气井生产中,井筒积液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当气井产量下降,气体流速低于临界携液流速时,气井井筒就会发生积液。气体无法把产出水全部携带出井筒,水会回落到井底并聚集成液柱,堵塞炮眼,增加气藏回压,急剧降低气体流速,导致气井产量大幅度下降或是将气井压死。解决气井井筒积液的措施方法有很多,本文介绍了某海上平台根据现有流程,通过降低井口压力,增大生产压差,提高天然气在井筒中的流速大于临界携液流速,以达到排出气井井筒积液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新型柱塞-分体式柱塞,研究了其工作原理、适应的工作环境、工作动态模型,以及在油田现场应用的效果。将此种柱塞应用于排水采气工艺,可明显的改善井底状况,气井的产量可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5.
赵一心  孟遥  李洋  李泽 《石化技术》2024,(3):185-186+181
低压低产气井是指井底流体压力较低、产气量相对较小的天然气井。这类气井常存在着排水和采气难度大的问题,因为井底压力低和产气量小导致气体上升能力不足,使得天然气无法顺利上升到地面。基于此,分析低压低产气井排水采气的工艺特点,并对低压低产气井排水采气工艺进行技术分析,提高采气效率。  相似文献   

6.
气田开发进入中后期,随着产水的逐步增多,井筒积液成为制约气井生产的一大问题。当地层能量衰退,井液举升阻力加大时,气井产量逐步开始下降,最终导致气井停产。如何将井内积液带出,恢复甚至提高气井产量,一直以来都是困扰老气田生产的一大难题。针对川东地区老气田气井进入生产中后期,多数单井生产带液出现问题,井筒积液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开展新的井下涡流排水采气。通过分析井下涡流工具的技术特点、相关参数,技术优势、主要用途、工艺适用性,以及该工艺目前在现场的运用情况和该工艺在川东地区老气田的运用前景,结论认为,井下涡流排水采气工艺有效地改善了气井生产状况,提高气井排水能力,稳定了老气井的生产能力应用前景较好,可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港油田气藏不断开发,含水逐渐增高,产水量多,易出现井底积水,为提高气井排水采气效果,最大限度提高气层采收率,研制了旋流排水采气技术。且利用钢丝下入一支或多支无运动件的井下旋流工具,通过井下旋流工具改变流体介质流动的运动方式,增加气体携水量。该技术具有一次投入费用低,无需日常管理和后期再投入,耐磨性好,使用周期长,有效延长采气周期以及操作简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气井环境是天然气能否顺利开采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想确保天然气的开采效果,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开采工艺。本文在对各种开采工艺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节流器的具体措施,以达到提高气井携液能力的目的,从而为优化采气工艺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毛细管注剂排水采气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毛细管柱将地面的泡排剂直接注入到井底积液内部,克服了井口加注泡排剂只与积液界面浅层部位混合,起泡少、药剂浪费的现象,使井底积液充分与起泡剂混合,丰富起泡,大大减少了积液对井底的回压底增产显著。通过对毛细管排水采气技术在国内外应用和发展的研究,全面分析了毛细管注剂排水采气所需配套设备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从选井、泡排剂优选、操作流程以及影响因素分析等方面对毛细管注剂排水采气技术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尹强 《钻采工艺》1999,22(4):34-37,48
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的数据管理系统,是对多种排水采气工艺井分散复杂的数值进行收集,整理,规范化,建立气井相应的生产中数据库,工艺井基本参数库、设计参数库,效果分析库以及用于该工艺技术的配套设施库,地面工艺流程库。  相似文献   

11.
深抽排水采气工艺的关键技术及新型装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抽排水采气工艺的泵挂深度超过2000 m,它是用加深泵挂、排出井筒积液、合理增大生产压差的方法来恢复或提高气井单井产量的,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气田的中后期生产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文章综述了有杆泵深抽排水采气工艺近年来在材料、装备、方法各方面的新发展,总结了深抽要达到增产目的所必须遵循的技术关键,它们是:①采用长冲程的抽油泵和抽油机,并以低冲次工作;②改进油泵柱塞与泵筒间隙的密封结构,尽量减少液体漏失量;③采取技术措施,减少管杆柱的伸缩变形和油泵冲程损失,增大泵的有效行程;④合理利用管杆柱的纵振现象,努力使抽油泵能够实现超冲程工作;⑤在增强抽油机工作能力的同时,设法减少其悬点载荷,为进一步深抽创造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王四凤 《钻采工艺》1999,22(2):28-30
根据川南地区排水找气井的现状,分析产层井口压力、气水产量变化等生产特征,指出要解决川南地区地层压力下降快,自喷期短等矛盾,可以采取在产层距气水界面较近的井,控制井口生产量,建立稳定生产制度;对远离气水界面较远的井,采用油套环空强排水,气井出现异常情况,可增加外力助排措施等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有水气藏动态特征具有特殊性,其气水分布模式多样,同一水动力系统可能存在多个含气圈闭,正确认识气藏地质背景和水体驱动能量非常重要。气藏出水井可能出现在气藏任何位置,对于裂缝发育、构造平缓和高含水等气藏,更是如此。不同类型有水气藏,出水特征不同。产水气井动态特征可归纳为孔隙水产出、异层水产出和边水产出特征。地层水一旦获得必需的驱动力,比天然气更容易通过多孔介质,根本原因是水分子和天然气分子的物理特性不同,在一定驱动力下,水比烃类流体更具通过性。有水气藏在开采过程中发生水侵危害是必然的,合理布井、合理工作制度有利于延长气藏无水采气期和自喷生产时间。排水采气应该是降低地层水危害,提高开采效果的首选措施。有水气藏开采对策直接影响开采效果,开采对策应兼顾近期生产目标和远期开采效果,以提高气藏采收率为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4.
冯小红 《钻采工艺》2005,28(3):58-59
气井由于地层水、工艺措施等影响,瞬时产气量可能很不稳定,现场依靠双波纹差压计用常规的计算方法难以准确计量产气量,导致输差大大超过允许范围。这种输差将对气井动态分析研究和管线监测造成误导。深入分析现场常用的计算方法,指出其造成较大输差的原因,并介绍能满足现场计量精度要求的实用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井下涡流排液采气是一项新技术,目前缺乏对井筒涡流场临界携液流量的理论研究。根据两相流体动力学理论,对井筒涡流场中的液滴进行受力分析,得到液滴沿轴向和径向的运动方程,然后通过量级比较,忽略虚拟质量力和Basset力,建立简化的液滴垂向受力平衡方程,推导出涡流场临界携液流速与流量公式。现场实例分析表明:理论计算的涡流场临界携液流量比常规流场的临界携液流量平均降低26.4%;随着螺旋角增大,临界携液流量先增大后减小,存在一个使临界携液流量最小的螺旋角。井下涡流排液技术可使临界携液流量大幅降低,有效提高气井携液能力,排除井筒积液。  相似文献   

16.
榆林气田南区气藏开采中的地质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榆林气田南区各生产井的生产动态。根据研究结果,把该区20口生产井按实际生产能力与设计方案的关系分成了3类:超过设计方案的井、达不到设计要求的井和与设计相符的井。分析了出现这3种情况的地质因素,对产能较低的井提出了增产措施。通过对比分析各种等值线图,研究了榆林气田南区的生产特征以及地质因素对产能的影响,对榆林南区压力、产量变化中所出现的地质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洞穴-裂缝-孔隙型气藏具有既不同于均质地层,也有别于裂缝-孔隙气藏,具有特殊渗流机理.目前对洞穴-裂缝-孔隙型气藏生产过程中气井产量变化特征的研究还不多见.文章建立和求解了洞穴-裂缝-孔隙型气藏气井定井底流压生产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产量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及其敏感因素,为正确认识裂缝-孔隙型储层气井产量变化规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型天然气产量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气田进入开发后期,采气成本逐年增加,有必要加强天然气开采短、中、长期规划工作,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采气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了保证天然气开采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顺利实施、提高天然气产量预测的精确度,根据天然气开采过程中的产量变化规律,选取了广义翁氏模型和一次指数平滑模型这两种常规预测模型,并应用最优化理论综合考虑了其特征,建立了一种新型天然气产量预测模型--最优化模型。通过对实际生产数据的拟合分析,可以看出:该模型一方面保持了广义翁氏模型的特征,另一方面又弥补了一次指数平滑模型的不足,实现了二者的最优组合,且具有更好的拟合预测效果。从现场实际应用来看,该模型预测结果较准确,适用于天然气产量预测。  相似文献   

19.
牙哈2-3凝析油气田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大整装凝析油气田,采用循环注气开发,由于其凝析油含量高、相态变化复杂,给生产动态的预测带来了很大困难。为此,在对产量变化特征和影响产量的敏感性因素进行的基础上,预测了注气结束后凝析油的含量。研究表明:地层中析出的凝析油饱和度较低,不会形成气液两相流动;储层中的反凝析现象对天然气产量影响小,而凝析油产量则受反凝析和处理量的限制,凝析油含量下降符合指数递减规律。经综合分析后预测:到2009年注气结束时,凝析油采出程度将达到28.79%,高于开发方案所设计的25.89%。  相似文献   

20.
积液停产气井排液复产的新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气藏地层出水、作业压井,都可能造成气井的井筒积液停产,而长时间的积液浸泡往往会对气层造成极大的污染和伤害,因此,快速 有效地排液复产,是保持气井产能,高效开发气田的关键,文章在筒要对比分析液氮、气举、化排和机油等各种常规排液复产工艺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操作方便,复产快捷,长期有效的排液复产新方法-井间互联井筒激动排液复产工艺,该工艺通过一次性改造站内和井口流程,实现集气站内各井高压进站管线的永久互联。当气井发生积液停产时,切换站内井间互联流程,利用气藏内部高压气井的井口高压,将停产井井筒积液的一部分暂时压回地层,降低井筒液柱高度和回压,并通过开井 激动,提高气井的生产压差和自喷带液能力,使气井快速扰除井筒积液并恢复生产,经文23气田近30井次的试验和应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气井的排液复产周期由3-8d缩短到现在的3-5h,有效地降低了气井复产成本,保持了措施效果和气井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