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超声荡洗治疗根管钙化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根管钙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n=40)。对实验组患者采取超声荡洗的方式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取注射器冲洗治疗。术后5 d,查看患者病情与疼痛发作频率,比较2组治疗结果。术后3个月进行电话随访。结果实验组患者完成手术的疼痛发生率为12.50%(5/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0%(15/4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10%(4/40),复诊次数超过3次30%(12/40),随访治愈率高达97.5%(39/4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根管钙化患者,采用超声荡洗方法进行治疗,在缓解患者手术后疼痛感以及减少治疗时间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荡洗对根管治疗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189例行根管治疗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根管预备后清洁方法分为对照组94例和观察组95例,分别给予常规注射器冲洗和超声荡洗。观察两组的术后疼痛评分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术后疼痛评分为(0.32±0.11)分,低于对照组的(1.81±0.23)分(P0.05)。结论:对接受根管治疗的患者在根管预备后进行超声荡洗可以显著降低其术后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根管预备后超声荡洗对根管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例2D07-20D9年口腔门诊牙髓病、根尖周病初诊患者,随机分为A实验组:100例.根管预备后做超声荡洗.B对照组:100例.根管预备后注射器冲洗.结果 两组按各自程序进行根管清理,术后疼痛反应无显著性差异.一年后复查180例,结果显示实验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两组病例有无超声荡洗,术后疼痛反应无显著性差异,一年后临床疗效观察显示.超声荡洗可以提高根管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4.
吴迪  王伟 《海南医学》2016,(5):818-819
目的:评价次氯酸钠配合超声荡洗对根管治疗约诊间疼痛(EIAP)程度的影响。方法临床选取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的患牙320颗:其中牙髓炎患牙160颗,根尖周炎患牙160颗。分为观察组(含牙髓炎患牙80颗,根尖周炎患牙80颗)和对照组(含牙髓炎患牙80颗,根尖周炎患牙80颗):观察组为超声荡洗配合次氯酸钠组,对照组为常规冲洗(过氧化氢)组。观察组牙髓炎病例标记为Y1,根尖周炎病例标记为G1,对照组相应标记为Y2、G2。比较两组根管预备一周后的疼痛反应。结果根尖周炎观察组(G1) EIAP的发生率为10.0%(8/80),低于对照组(G2)的27.5%(2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髓炎观察组(Y1) EIAP的发生率为20.0%(16/80),与对照组(Y2)的22.5%(18/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荡洗配合次氯酸钠冲洗可明显缓解根尖周炎患者的根管治疗约诊间疼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根管超声荡洗对牙髓炎患者术后疼痛及长期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口腔科治疗的98例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注射器冲洗,观察组行根管超声荡洗.治疗完毕后,比较患者术后6、24、48 h的疼痛情况,以及6个月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后6 h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24 h和48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管超声荡洗能有效提高牙髓炎患者根管治疗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6.
孙婷  孟庆楠 《中外医疗》2014,(34):51-52
目的探讨超声荡洗在乳牙根管充填治疗过程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患有乳牙慢性根尖周炎、需要做根管治疗的患牙112颗,根管预备时,观察组60颗患牙采用常规手动器械与复方氯几定超声荡洗配合,对照组52颗患牙采用常规手动器械与复方氯几定注射器反复冲洗配合,乳牙根管预备后均Metapex根管充填,比较两组术后1周的疼痛反应及1年后的根管充填效果。结果 1周后观察组较对照组的乳牙根管充填术后疼痛反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乳牙根管充填疗效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尚不能认为两组乳牙根管充填率不同。结论超声荡洗在乳牙慢性根尖周炎根管充填治疗中的应用,相比传统注射器冲洗能更有效地降低术后的疼痛,可能提高远期的充填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可行性,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根管超声冲洗技术对慢性根尖周炎患牙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340例患者352颗患牙按就诊次序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是常规一次性根管治疗,实验组用超声冲洗一次性根管治疗.观察随访患牙的疼痛发生率、临床疗效以及两组的根管预备时间.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牙根填充后疼痛发生率、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管超声冲洗后一次性完成根管治疗术对于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术后疼痛发生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AH Plus根管充填糊剂在根管治疗术中的疗效。方法选择临床286例需要根管治疗的根尖周炎的病人,年龄18-60岁,随机分为两组。根管治疗术中分别以AH Plus糊剂+牙胶尖(实验组)和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牙胶尖(对照组)进行一次性根管充填,比较两者疗效。结果根管充填1天、3天、1周后复诊,术后1天疼痛发生率实验组为10.49%,对照组28.67%;术后3天疼痛发生率实验组7.69%,对照组20.28%;术后1周疼痛发生率实验组为3.5%,对照组6.99%;1年后根管治疗术成功率实验组91.61%,对照组89.51%。结论AH Plus糊剂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比较,前者术后疼痛反应小,两者根管治疗术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AH Plus糊剂是临床一种值得推广的根充糊剂。  相似文献   

9.
万韬 《吉林医学》2013,34(15):2902
目的:探讨一次法根管治疗术在牙髓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牙髓病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一次法根管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多次根管治疗术。两组患者均在根管治疗1周后对患牙疼痛程度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周后轻度疼痛、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患牙治疗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病的疗效与多次根管治疗术疗效相似,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舍雷肽酶在预防根管治疗中疼痛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进行根管治疗术的6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术后当日即胶舍雷肽酶肠溶片10 mg,每日3次,连服3 d;同时选择60例未服舍雷肽酶肠溶片的根管治疗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2组病例发生根管治疗中疼痛,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舍雷肤酶用于预防根管治疗中疼痛有积极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根尖周炎采用两种不同的预备封药方法后疼痛的缓解情况。方法:选取单根管急性根尖周炎患者168例,患牙168颗,随机分为A组(标准法"H"锉预备封药组84颗)和B组(冠下法大锥度镍钛锉预备封药组84颗)。A组使用"H"挫预备后封樟脑酚,B组采用大锥度旋转镍钛锉预备、超声荡洗等现代根管治疗技术和药物,首诊完成根管预备并封氢氧化钙。观察两组患牙治疗后疼痛的缓解情况。结果:A组疼痛不缓解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锥度镍钛旋转器械、超声荡洗、氢氧化钙的使用等封药法可显著缓解急性根尖周炎疼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超声根管治疗仪与常规的人工根管预备治疗法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以选出较好的根管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8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98例需要进行牙髓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到患牙117颗,随机分为对照组(55颗)和超声组(62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人工机械操作预备根管,对照组采用超声根管治疗仪预备根管,预备好根管后进行一次性根管填充治疗。术后观察根管治疗的时间和术后疼痛发生率,对两种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超声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疼痛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相比传统人工机械操作治疗,使用超声根管治疗仪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患者的疼痛感,操作简便实用,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中的不同消毒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口腔科接诊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86例,分为两组,各43例。观察组以替硝唑溶液作为超声荡洗药物,再以盐酸米诺环素作为消毒药物;常规组以次氯酸钠溶液作为超声荡洗药物,再以氢氧化钙作为消毒药物。统计两组治疗前后患牙疗效与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5.35%)大幅优于常规组(8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根管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67%,常规组为93.00%,组间根管治疗水平差异显著(P<0.05)。结论:替硝唑溶液作为超声荡洗药物,盐酸米诺环素作为消毒药物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根管治疗中较有短期疗效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性瘘管性根尖周炎患牙一次性根充术近、远期疗效。方法 :选择单根、无牙周病的慢性瘘管性根尖周炎患牙 2 60颗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13 0颗。对照组按常规方法 ,将根管预备、根管消毒、根管充填分多次进行 ,实验组将上述步骤一次完成 ,观察两组首次术后 3w瘘管愈合情况及根管治疗期间疼痛发生率 ,并通过临床症状和X线牙片评价术后 1年疗效。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首次治疗后 3w瘘管愈合率分别为 91 5 %和 94 6% (P >0 .0 5 ) ,根管治疗期间疼痛发生率分别为 9 2 %和 10 8% (P >0 .0 5 )。两组术后 1年成功率为 :对照组 86 2 % ,实验组 89 2 % ,二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慢性瘘管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充术与常规根充术近远期疗效无差异。  相似文献   

15.
钟科  李明 《河北医学》2016,(6):948-950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预备热牙胶即刻充填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患者67颗患牙,采用抛掷硬币的方法分为观察组30例34颗患牙和对照组30例33颗患牙,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管预备热牙胶即刻充填治疗,对照组采用冷牙胶充填法治疗,比较二者根管充填时间、术后疼痛发生率、根管填充效果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根管充填时间及术后疼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行X线片检查评价根管填充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预备热牙胶即刻充填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缩短根管充填时间,降低术后疼痛发生率,远期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机用镍钛器械联合超声荡洗应用于根管治疗的临床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口腔科 2017- 11~ 2018-11 进行根管治疗的慢性根尖周炎病人 112 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 56)和观察组(n = 56)。根管预备阶段对照组给予机用镍钛器械治疗,不使用超声荡洗。观察组采用机用镍钛器械联合超声荡洗 进行治疗。术后两组常规封药,最终用热牙胶充填技术完成治疗。治疗后 2wk 对病人整体情况进行评估,比较 两组病人疼痛感、对比 1 a 后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数据均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2wk 后观 察组病人的疼痛人数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7.93%,高于对照组39.2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完成 1 a 后的数据表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93%,高于对照组82.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根管治疗中,采用机用镍钛器械联合超声荡洗的方法,会将根管内感染物质彻底清除,降低病人术后疼 痛感,提高病人治疗效果及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牙髓炎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3月~2011年3月我科收治的慢性牙髓炎患者72例,分成一次性根管治疗组(观察组)和传统多次根管治疗组(对照组)各36例,比较两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和治疗成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为(2.3±1.1)d,观察组为(2.1±0.9)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对照组患者术后成功率为91.7%,观察组为9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牙髓炎成功率和疼痛持续时间与传统的多次根管治疗相同,但是一次性根管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治疗时间和次数,缩短治疗疗程,应用前景广泛,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根管冲洗术治疗根尖周炎对患者局部炎症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根尖周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根管冲洗术,对照组使用手持K型锉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根管菌落数、干预前后根管内内毒素水平及患者疼痛程度,统计两组填充质量及临床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根管菌落数均显著少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根管菌落数少于干预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根管内内毒素水平及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根管内内毒素水平及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干预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适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未愈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根管冲洗术能有效的减少根尖周炎患者根管菌落数及内毒素水平,缓解患者疼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降低咬合对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92例急性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不采取降低咬合处理;观察组患者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进行降低咬合处理,使其患牙正中以及两侧的咬合部位均无咬合接触。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以及疼痛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根管治疗术后疼痛的第1、3、5、7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为52.17%,对照组为58.70%,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低咬合可以减轻急性牙髓炎患者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疼痛程度,缓解病人痛苦,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研究一次法与多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方法对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根尖周炎、牙髓炎患者65例的86颗患牙进行研究,随机分成两组,各43颗患牙。对照组选用多次根管治疗术治疗,观察组选用一次根管治疗术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治疗疗程和操作次数,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疼痛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3%,高于对照组的81.4%(P<0.05)。观察组的治疗疗程短于对照组(P<0.05),操作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疼痛发生率为11.6%,对照组疼痛发生率为13.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多次法根管治疗术相比,一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更好,且能缩短治疗周期、减少操作次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