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强化浸出降低氰化钠用量的试验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宝胜  邓尧增  刘万志  谭丽萍 《黄金》2001,22(11):39-42
对含铜和盐的金精矿使用氨氰化作为浸出剂,明显强化金银浸出,并降低氰化内的用量,可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浸出过程的理论基础及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浸出过程就是在水溶液中利用浸出剂与固体物料如矿物原料、冶金过程的固态中间产品、烟尘、渣等作用,破坏其中某些组分(特别是有价元素)的稳定矿物的结构,并使有价元素和主要伴生元素或杂质分别进入不同的相(如水相和渣相)以达到初步分离的目的,例如黑钨矿的NaOH分解就是通过下面反应  相似文献   

4.
符岩  宋床双 《有色矿冶》2000,16(4):29-31
本文阐述了目前湿法炼铜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其中包括细菌浸出、氯盐浸出,并介绍了溶剂萃取的应用,随民环境的要求,铜的湿法冶金将有更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以常规湿法炼锌工艺锌浸渣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常压酸浸和加压酸浸条件下锌浸渣的酸性浸出减量化效果,以及渣中锌、铜和铟等有价金属的浸出率。结果表明,在常压酸浸条件下,渣量可减少65%以上,渣中锌含量可降至3%左右,锌、铜和铟的浸出率均在91%以上;在加压酸浸条件下,渣量可减少40%以上,渣中锌含量可将至2%以下,锌和铜的浸出率达到95%左右,但铟浸出率仅为70%左右,相对较低。常压酸浸过程锌浸渣中的铁绝大部分浸出,有利于铟的浸出;加压酸浸过程锌浸渣中的铁大量以铅铁矾的形式留在渣中,阻碍了铟的浸出。常压浸出液中铁含量较高,达到25 g/L以上;加压浸出液中铁含量较低,小于2 g/L,有利于后续浸出液中铜、铟的回收。常压浸出渣量少,有利于渣中铅、银的富集,可单独销售;加压浸出由于铁沉淀入渣,致使渣中铅、银富集比低,适合于铅锌联合企业返回铅熔炼炉。  相似文献   

6.
Salmita生物浸出中间工厂含砷尾矿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almita生物浸出中间工厂含砷尾矿的稳定性R.P.Hackl前言作为处理含砷和其之类型难处理金矿石的生物氧化法。因其简单、廉价、有利于环境保护而被许多人所推荐。生物氧化法支持者们认为。该法的优点之一是砷可作为不溶性的砷酸铁被除去,因为砷酸铁在尾矿...  相似文献   

7.
我国南方某稀土矿浸出动力学与传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君  尹敬群 《稀有金属》1996,20(5):330-333,342
研究了南方某稀土矿浸出动力学及传质过程,考察了浸出反应温度及矿石粒度对浸出速率的影响;研究了淋浸流速、矿石粒度、原矿品位与浸出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其浸出动力学可用收缩未反应芯模型表达,属内扩散控制;其浸出传质过程可用色塔板理论和Van Deemter方程进行分析。找到了淋浸流速、矿石粒度与浸出效果之间的规律,为高效、低耗、优质、合理地浸出南方某稀土矿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8.
9.
锌精矿常压浸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dams  RW 游力挥 《株冶科技》1990,18(3):120-128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综述了溶浸采矿法在回收报损铜矿资源方面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地下开采中损失的残矿和露天矿山剥离的低品位矿的最佳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2.
富氧浸出提金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文建 《黄金》1997,18(2):41-43
  相似文献   

13.
含锗渣浸出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直接浸出、双氧水氧化浸出、焙烧氧化浸出对锗的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双氧水氧化浸出工艺,锗浸出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刘志亮 《黄金》1996,17(8):45-46
加大浸出充气量稳定金浸出率刘志亮河北省张家口金矿1前言自引进炭浆法提金工艺对张家口金矿选矿工艺进行技术改造,于1987年5月完成投产后,选矿工艺由原来的混汞-浮选工艺变成为混汞-炭浆工艺,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自1993年6月起,浸渣品...  相似文献   

15.
16.
黄铜矿原地氨浸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矿务局研究人员正在按今后原地浸出的条件,对黄铜矿的氨/氧浸出进行研究。在某篇评述性文献中指出两个主要问题:(1)提供充足的氧化剂可以推进浸出反应;(2)由于在矿物表面形成一层Fe2O3的反应产物,故会降低浸出动力学。初步性能研究在2L、充分搅拌的高压釜中进行,包括自动取样及数据采集,利用统计实验设计确定了从较纯黄铜矿样品中浸出铜的最重要参数,即温度、氧化剂浓度、氢氧化铵浓度、以及温度与氢氧化铵浓度之间的相互制约作甩。结果表明,为了评估氧化剂进人原地矿体的情况,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并表明,添加某些有机化合物(例如单糖、聚乙烯醇)至少能使溶液中已反应的某些铁得以稳定,从而减少由于Fe2O3包裹作用造成的钝化作用。为了确认这种方法的实用效果,已研究了几种类型的有机添加剂、添加剂对铁较合的程度以及控制螯合铁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锌精矿氧压漫出的工艺过程、工艺特点和工艺优势。  相似文献   

18.
19.
黄铜矿的湿法冶金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介绍了黄铜矿湿法冶金的最新进展及工艺特性,探讨了黄铜矿湿法冶金的发展前景。Dynatec加煤粉流程和CESL二段浸出流程很好地解决了中温压力氧化酸浸过程中单质硫的影响,对材质的耐腐蚀性要求低,在低能耗下获得了高的浸出效果,对于主要分布于黄铜矿中的含金铜精矿,可获得很高的金回收率。Intec和Hydro Copper工艺在常压低温氯化介质中很好地浸出黄铜矿精矿,并能同时回收伴生的贵金属.生产的中间产品铜粉可直接加工高附加值产品,能耗低,回收率高,是复杂铜精矿湿法冶金的途径.Geocoat工艺的诞生使得高品位黄铜矿精矿大规模高温细菌氧化浸出成为现实,它克服了细菌浸出对设备要求高的缺点,利用堆浸的优势,以低的运行成本获取高的黄铜矿浸出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