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土壤有机碳同位素组成(δ13C)记录的环境信息对研究气候与环境变化至关重要,然而高海拔地区土壤δ13C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尚不明确。对青藏高原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地区(海拔3 500~5 100 m)的36个表土样品进行了δ13C系统分析,并讨论了其对气候因素的响应。结果表明:表土δ13C值分布在-24.6‰~-15.2‰范围之间,平均值为-20.8‰,指示了地上植被为C3/C4混合植被类型。随着海拔的升高,C4植物比例减少,C3植物比例增加,这种比例变化主导了该区域表土δ13C的组成差异。海拔每升高100 m,δ13C值偏负0.5‰。进一步分析说明,生长季温度可能是影响该区域表土δ13C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降水、大气压等对δ13C值的贡献较低。  相似文献   

2.
植物-土壤有机质转化过程中的碳同位素组成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有机质的碳同位素信息反映了上部的植被和气候状况,但植物体在被微生物分解、利用、转变为土壤有机质的过程中会产生碳同位素的分馏。本研究探了高山草甸和典型草原两种不同气候、生态环境条件下,植物转变为土壤有机质过程中的碳同位素组成变化。结果显示:在太白山高海拔地区的4个采样点,表土的δ13Corg值均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偏正,到距离地表10-15cm左右时,土壤的δ13Corg值基本稳定。经过长期分解稳定以后的土壤有机质的δ13C值要比其源植被约偏正1.65‰-2.27‰左右,平均约偏正1.9‰左右。在内蒙草原样地的4个采样点,亦表现出与太白山相似的变化:土壤样品的δ13Corg值从地表开始,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偏正,到约距离地表10cm左右深度后,δ13Corg值逐渐达到稳定,在距地表10-16cm间基本稳定不变。在该深度土壤的δ13Corg值比它上面生长的植物的δ13C值要分别偏正1.3‰、1.4‰、1.4‰、1.2‰,4块样地平均偏正约1.3‰左右。本研究表明,在运用土壤有机碳同位素反淀古植被和古气候变化时,应考虑到不同气候、生态环境中植物转化为有机质过程中的碳同位素分馏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简单了解研究区的植被、气候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内蒙古锡林郭勒和青海海北两种典型草地食草动物牙齿的δ^13C值,测定了采样点表土有机质的δ^13C值。锡林郭勒的表土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略分散,义与植被和微环境密切相关。海北的表层土壤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比较集中。两地的碳同位素组成都偏轻,是植被中以植物含量少的反映。两地放牧动物的珐琅质δ^13C值分别比当地植物偏重12.9‰和13.5‰,或14.1‰和14.7‰。火灾等高温过程对动物牙齿的碳同位素组成可能没有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简单了解研究区的植被、气候状况的基础上 ,分析了内蒙古锡林郭勒和青海海北两种典型草地食草动物牙齿的δ1 3C值 ,测定了采样点表土有机质的δ1 3C值。锡林郭勒的表土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略分散 ,且与植被和微环境密切相关。海北的表层土壤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比较集中。两地的碳同位素组成都偏轻 ,是植被中C4植物含量少的反映。两地放牧动物的珐琅质δ1 3C值分别比当地植物偏重 12 .9‰和 13.5‰ ,或 14 .1‰和 14 .7‰。火灾等高温过程对动物牙齿的碳同位素组成可能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北部植物叶片碳同位素组成的空间特征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25  
测定了青藏高原北部13个地点101份草本植物叶片碳同位素组成(δ13C值), 结果发现, 植物叶片δ13C值的分布范围在-29.2‰~-23.8‰之间, 平均值约为-26.89‰, 明显低于全球高海拔植物叶片δ13C值(-2.6‰) ; 而植物叶片δ13C值随海拔和经、纬度的变化趋势与其它同类报道相似:随着海拔的升高和经、纬度的降低, 植物叶片δ13C值呈现升高趋势. 叶片δ13C值也随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土壤含水量越高, 土壤温度越低, 植物叶片δ13C值越小, 但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不具统计学意义. 初步分析表明, 大气压力 (CO2分压)和温度的协同变化导致了叶片δ13C值随着海拔变化的分布格局, 而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变化是引起叶片δ13C值的经、纬度效应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6.
以贵州两种主要土壤类型石灰土和黄壤为例,分析了森林植被下植物优势种、枯枝落叶、土壤有机质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土壤有机碳含量、pH值和粘粒含量.结果显示,两种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和δ13C值的剖面分布具有显著差异石灰土剖面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大于10 g/kg,最大值为表层土(71 g/kg);黄壤剖面中有机碳含量为2.9~44.3 g/kg.剖面自上而下,石灰土剖面有机质δ13C值为-24.1‰~-23.0‰,黄壤剖面有机质δ13C值为-24.8‰~-21.9‰.土壤类型、土壤pH值、粘粒含量对贵州山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和δ13C值剖面分布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天然气成因机理复杂,鉴于在高-过成熟阶段烷烃气碳同位素系列倒转普遍存在,而高-过成熟阶段有机质中常富含芳环结构,利用芳香烃(甲苯)热裂解实验探讨高-过成熟阶段烷烃气碳同位素系列倒转成因.甲苯热裂解实验表明随着模拟温度的增加,烷烃气产率逐渐增大;模拟产物中H2产率也随着模拟温度的增加而增加.甲苯裂解产物中δ13C1、δ13C2和δ13C3分布区间分别为-31.8‰~-27.7‰,-31.0‰~-20.4‰和-31.0‰~-20.4‰.在甲苯热模拟实验450℃时,出现了烷烃气碳同位素系列的部分倒转(δ13C1>δ13C2 < δ13C3).发现无论是煤成气还是油型气,在高-过成熟阶段都会出现烷烃气碳同位素系列的倒转,结合本次模拟实验结果,认为芳香烃脱甲基作用可能是烷烃气高-过成熟阶段出现碳同位素系列倒转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上古生界海陆过渡相页岩及页岩气地球化学特征,选取临兴地区页岩样,开展薄片鉴定、全岩和黏土含量、扫描电镜、有机碳、岩石热解、干酪根显微组分和干酪根碳同位素测试,分析页岩解吸气的气体组分和碳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临兴地区过渡相页岩矿物组分主要是石英和黏土矿物,含少量方解石、斜长石、钾长石、白云石和黄铁矿等。受矿物成因、沉积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不同矿物组分与有机质赋存方式各异。石英与有机质存在2种赋存方式,黏土矿物存在3种赋存方式,黄铁矿存在4种赋存方式。有机质类型为Ⅱ2–Ⅲ型,有机碳含量平均值大于2.0%,干酪根碳同位素介于–24.5‰~–23.2‰。镜质体反射率介于0.92%~1.30%,tmax值介于427~494℃,有机质热演化达到成熟阶段。页岩气中烃类气以甲烷为主,含有少量乙烷、丙烷,总体属于干气。甲烷碳同位素均值为–40.0‰,介于海相页岩气和陆相页岩气甲烷碳同位素之间;乙烷碳同位素值介于–26.8‰~–22.56‰,均大于–29‰,整体呈现出δ13C1<δ13C2<δ13C3正碳序列。研究认为,该区页岩具备大量生成页岩气的潜力,页岩气主要来源于上古生界偏腐殖型页岩,属于由干酪根裂解而生成的有机热成因煤成气。   相似文献   

9.
黄陵矿区属于煤油气共生矿区,区内多个工作面发生底板气异常涌出。为探明底板异常涌出气体的成因类型,采集煤层底板气样44个、2号煤层气样12个,进行甲烷碳同位素(δ13C1)、乙烷碳同位素(δ13C2)及甲烷氢同位素(δDCH4)等地球化学参数测试。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煤层底板异常涌出气不是来源于2号煤层,其甲烷碳同位素(δ13C1)测值为-52.20‰~-42.80‰,乙烷碳同位素(δ13C2)值为-37.20‰~-29.01‰,成因类型属油型气。通过对区域烃源岩分布及地层裂隙系统的分析,认为黄陵矿区底板异常涌出气可能来源于三叠系延长组烃源岩。   相似文献   

10.
湘鄂西地区位于中扬子板块,研究区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的有机质类型以Ⅱ1型为主,Ⅱ2型次之,TOC含量高,有机质热成熟度高,页岩矿物以脆性矿物为主,黏土矿物次之。通过分析三个实验阶段(20 ℃、65 ℃、90 ℃)解析气样发现,气体中CH4含量较高(90.34%~99.64%),含有少量非烃气体。龙马溪组页岩气CH4碳同位素值为-41.9‰~-30.8‰,C2H6碳同位素值为-42.3‰~-36.2‰,δ2HCH4为-193.4‰~-156.0‰,随着成熟度的增加,CH4碳同位素、C2H6碳同位素以及CH4氢同位素都有升高的趋势。烃类气体碳同位素具有明显的倒转现象,即δ13C1>δ13C2。根据解析实验三个阶段的气体同位素特征和测得的各阶段含气特征建立游离气与吸附气所占比例的计算公式,进一步推算出解析过程总含气量中所含有的游离气量以及吸附气量。  相似文献   

11.
黄土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有关黄土高原历史时期原生植被类型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土壤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δ13Corg)是区域植被中C4/C3植物相对丰度的灵敏指示器,对黄土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的研究可以部分地重建过去的植被类型变化历史,并可探讨与此有关的气候、环境问题。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古土壤发育阶段δ13Corg偏正于黄土沉积阶段,表明随气候由冷干向暖湿转变黄土高原C4植物相对丰度上升,然而在C4植物相对丰度上升的主要驱动因素上仍存在夏季风和温度两种观点。相应的在空间上,C4植物的相对丰度无论冰期还是间冰期都是由黄土高原东南向西北递减。而基于黄土δ13Corg的研究认为黄土高原历史时期一直以草原为主,不存在大面积的森林。尽管已有的研究对黄土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分布和变化的一般性规律取得了共识,但在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黄土δ13Corg变化机制上还存在争议,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The stable carbon isotope composition in surface soil organic matter (δ13Csoil) contains integrative information on the carbon isotope composition of the standing terrestrial plants (δ13Cleaf). In order to obtain valuable vegetation information from the δ13C of terrestrial sediment,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δ13C value in modern surface soil and the standing vegetation. In this paper, we studied the δ13C value in modern surface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standing vegetation in arid areas in China, Australi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isotopic discrepancy between δ13Csoil and δ13Cleaf of the standing dominant vegetation was examined in those different arid reg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δ13Csoil values were consistently enriched compared to the δ13Cleaf. The δ13Cleaf value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δ13Csoil,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interference of microorganisms and hydrophytes on the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surface soil organic matter during soil organic matter formation could be ignored in arid regions. The averaged discrepancy between δ13Csoil and δ13Cleaf is about 1.71%in Tamarix L. in the Tarim Basin in China, 1.50% in Eucalytus near Orange in Australia and 1.22% in Artemisia in Saratoga in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the results of other studi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iscrepancies in the δ13C value between surface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standing vegetation were highly influenced by the differences in geophysical location and the dominant species of the studied ecosystems. We suggest that caution should be taken when organic matter δ13C in terrestrial sediment is used to extract paleovegetation information (C3/C4 vegetation composition), as the δ13C in soil organic matter is not only determined by the ratio of C3/C4 species, but also profoundly affected by climate change induced variation in the δ13C in dominant species.  相似文献   

13.
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活性,是影响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机质代谢和土壤质量的关键因素.磷脂脂肪酸(PLFA)是一类可有效表征活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生物标志物,而其单体稳定碳同位素(δ13C)水平对土壤微生物植物碳代谢具有独特的指示作用.本次研究以土壤PLFA为对象,分析了我国位处纬度梯度带上(24°N~47°N...  相似文献   

14.
鲍园  韦重韬  王超勇 《地球科学》2013,38(5):1037-1046
通过数理统计前人公开发表的国内外21个盆地或地区的324组煤型气地化数据, 分析不同成因类型煤型气地层分布和稳定碳、氢同位素组成及空间分布特征, 提出多个煤型气成因类型判识图版, 并以实例论证这些图版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 与煤层相关的生物成因气不同于常规生物气, 最显著区别在于前者δ13C(CH4)上限值低, 即生物成因气δ13C(CH4)<-60‰, 热成因气δ13C(CH4)>-40‰, 混合成因气δ13C(CH4)介于二者之间.随着有机质演化程度增强, 从生物成因气至热成因气, δ13C(CH4)、δ13C(CO2-CH4)、δ13C(C2H6-CH4)及CH4/(C2H6+C3H8)具有变重趋势且相关性明显, δ13C(CH4)与δ13C(CO2-CH4)、δ13C(CH4)与δ13C(C2H6-CH4)及δ13C(CH4)与CH4/(C2H6+C3H8)是划分煤型气成因类型最可靠的图版.   相似文献   

15.
对淮北煤田祁东煤矿6个煤层的24个煤样和12个气样的稳定有机碳同位素分析,分别研究了煤和瓦斯中碳同位素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为不同煤层及瓦斯源分析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祁东煤矿煤的δ13C为-25.11‰~-22.76‰,6-1煤层至9煤层碳同位素均值呈波动变化,可能受当时成煤时期沉积环境的影响;瓦斯的δ13C1为-63.65‰~-52.51‰,表现出次生生物成因气的变化特征,二氧化碳碳同位素特征(-22.61‰~-17.96‰)表明其均是煤热解而来。   相似文献   

16.
选取采自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区海马冷泉,管状蠕虫区(ROV06站位)和贻贝区(HM101站位)的2个表层沉积物柱状样品,提取其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对其种类和稳定碳同位素进行了测定,用以探讨海底表层沉积物中的有机质来源、微生物种群分布及其对冷泉渗漏活动的响应特征. 两个站位的沉积物中均发现了大量与甲烷厌氧氧化古菌(ANME)有关的生物标志物,如2,6,11,15?四甲基十六烷(crocetane)、2,6,10,15,19?五甲基二十烷(PMI)等类异戊二烯烃,古醇(archaeol)、sn2?羟基古醇(sn2?OH?Ar)等,以及来源于硫酸盐还原菌(SRB)的异构/反异构脂肪酸iso?C15和ai?C15等. 这些生物标志物均具有极低的碳同位素特征(古菌生标δ13C值低至-126‰,硫酸盐还原菌生标δ13C值低至?89‰),表明沉积物中发生了甲烷厌氧氧化作用(AOM). ROV06和HM101站位沉积物中均检测到了crocetane,大多数sn2?羟基古醇/古醇大于1,同时ai?C15/iso?C15脂肪酸比值小于2,这说明两个站位沉积物中的甲烷厌氧氧化古菌主要以ANME?2/DSS为主,指示甲烷渗漏强度较强. ROV06站位的表层沉积物含有crocetane,但sn2?羟基古醇/古醇小于1,且ai?C15/iso?C15脂肪酸比值大于2.1,指示了ANME?1/DSS和ANME?2/DSS混合存在的种群特征,说明ROV06站位顶部甲烷渗漏强度有减小的趋势. 根据古菌种群ANME?2化合物对甲烷的碳同位素分馏(Δ:-50‰)及古菌生物标志物(PMI、古醇、sn2?羟基古醇)的平均δ13C值,计算得到甲烷δ13C值(-58‰~-53‰),显示甲烷为热成因和生物成因混合气. 虽然ROV06和HM101站位的甲烷具有相近的δ13C值,但ROV06站位的SRB生物标志物比HM101站位要更加亏损13C(Δδ13C:18‰),这可能与管状蠕虫的共生菌(硫氧化菌)吸收硫化物并释放出硫酸盐有关,因为其不断释放出的硫酸盐很可能极大地增强了甲烷厌氧氧化作用,使沉积物中含有更多13C亏损的无机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