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脾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结合部分国内外资料,分析讨论7例脾囊肿病例。结果7例均手术治疗,行全脾切除4例,其中1例保留了副脾,1例行脾片移植;行半脾及囊肿切除3例。本组均治愈。结论脾囊肿少见,目前病因仍未完全明了。其诊断主要依靠病史、BUS及CT检查。本病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方式应根据囊肿的部位、大小、性质,分别选择全脾切除,半脾或脾部分切除。  相似文献   

2.
脾囊肿的诊断与治疗(附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脾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1995—2001年收治的9例脾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脾囊肿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行全脾切除7例,其中保留副脾l例,2例行脾片网膜囊内移植;2例行囊肿及部分脾切除。本组均治愈,经随访11个月一lo年,均未发现有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脾囊肿少见;诊断主要依靠B超及CT检查;以手术治疗为主,可选择全脾切除、半脾成脾部分切除,尽可能行保脾手术。  相似文献   

3.
��ǻ����������Ƣ����7������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介绍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脾囊肿的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自1994年1月至2003年6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7例脾囊肿。囊肿位于脾下极3例,脾体中间部2例,脾上极2例。行囊肿去顶引流3例,脾切除4例。结果手术均成功,3例囊肿开窗引流术手术时间分别为25min、30min及55min;4例行脾切除者手术时间分别为45min、55min、55min及80min。囊肿开窗引流术术中几乎无出血;脾切除术术中出血量均不超过50mL。所有病人术后第1天均可恢复饮食并下床活动。行开窗引流者术后2~3d出院,脾切除者术后住院4~5d。3例开窗引流者分别随访8年、7年、1年,未见囊肿复发。结论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脾囊肿,具有术后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有望成为脾囊肿外科治疗的首选措施。  相似文献   

4.
脾肿瘤5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脾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4年间56例经手术治疗并病理证实的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良性39例,其中确诊为脾囊肿25例,血管瘤9例,错构瘤3例,血管淋巴管瘤1例,炎性假瘤1例,其中4例脾囊肿、1例脾血管瘤和1例脾错构瘤行脾部分切除术,其余均行脾切除术;除5例失访外预后均良好。原发性恶性肿瘤12例,其中淋巴瘤2例,血管肉瘤2例,网织细胞肉瘤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平滑肌肉瘤1例,恶性神经鞘瘤1例,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未分型1例;其中1例行坏死感染引流术,1例行脾胰体尾联合切除,其余均行脾切除或加脾门淋巴结清扫术;获随访者8例中生存5年以上者3例,3年存活1例,4例手术后1年内死亡。脾脏转移癌5例,行脾切除或联合脏器切除术。结论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脾肿瘤的主要方法。脾良性肿瘤主张行脾部分切除术。脾恶性肿瘤应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脾破裂49例保脾治疗体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总结脾破裂保脾治疗经验。方法 有选择的对 49例脾破裂行保脾治疗。其中非手术治疗 2 2例 ,手术治疗 2 7例。单纯缝合 11例 ;缝合 +脾动脉结扎 2例 ;填塞 +缝合 4例 ;全脾切除 +自体脾片移植 10例。结果 全部治愈。手术组无再手术病例。结论 正确掌握非手术治疗指征和合理选择术式是保脾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脾切除与开腹脾切除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从1993年11月至2005年3月共对56例血液病患者实施腹腔镜脾切除,其中全腹腔镜脾切除39例,腹腔镜辅助脾切除15例,手助腹腔镜脾切除2例,均获成功。1988年7月至1993年8月行开腹脾切除治疗血液病患者22例,现将两种手术方式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脾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治疗:附6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脾肿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脾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良性脾占位性病变31例(45.59%),包括脾囊肿15例,血管瘤12例,淋巴管瘤3例,脾脓肿1例。恶性37例(54.41%),包括转移癌24例,血管肉瘤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淋巴瘤11例。术前B超诊断为占位性病变者57例(83.82%),CT诊断为占位性病变者62例(91.18%)。59例行脾切除,6例行脾部分切除术,2例行脾囊肿穿刺引流术,1例行穿刺活检术。良性肿瘤22例获13~114个月随访,均生存良好。恶性肿瘤23例获12~79个月随访,8例淋巴瘤生存时间为14~7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33个月,其他恶性肿瘤15例中,仅3例生存>2年,其余均在3~12个月内死亡。结论:B超和CT检查是脾肿瘤的主要诊断手段,治疗上应以手术治疗为主。良性肿瘤无论行脾切除术或脾部分切除术,术后均无需特殊处理;恶性肿瘤应以手术为主,恶性淋巴瘤在脾切除术基础上行辅助化疗对延长生存期有意义,对转移癌患者尚需在术后行相应的辅助性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体脾泥移植在创伤性脾破裂全脾切除术中的疗效。方法:对11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行全脾切除及自体脾泥组织大网膜内移植术,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1例因合并严重肺损伤术后死于呼吸衰竭,1例继发腹腔感染失败,9例治愈;术后3个月复查B超或CT有移植脾存活,血清IgM,IgG恢复正常范围,无脾切除后暴发性感染(OPSI)发生。结论:对创伤性脾破裂行全脾切除患者,自体脾泥大网膜移植是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保脾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脾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特点和治疗对策. 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脾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超声和CT是诊断脾占位性病变的主要方法.68例脾占位性病变中良性48例,恶性20例.手术治疗47例,其中脾切除37例,脾切除加胰尾切除2例,脾部分切除3例,脾切除加脾窝引流4例,单纯脾囊肿去顶减压1例.1例脾脓肿行脾切除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 1例脾脓肿行脾切除术后,发生脾窝脓肿,感染严重,被迫再次开腹行脓肿引流术,其余良性病变经手术治疗后效果好; 恶性病变术后效果差.结论 脾占位性病变良性多见,恶性少见;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脾占位性病变的主要手段.脾切除对成年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良性预后好,恶性预后差; 对儿童、青少年脾良性病变,脾部分切除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治疗非寄生虫性脾囊肿3例附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非寄生虫性脾囊肿的可行性.方法: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为3例脾囊肿患者行腹腔镜脾囊肿去顶减压术,用超声刀切开囊壁,完全暴露囊腔,在囊壁与正常脾脏组织交界0.5cm处切除囊壁,并直接取出.结果:3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脾囊肿去顶减压术,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分别为45min、30min、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