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通过真实实验室或工厂的实际操作训练获取化工实践知识的成本高昂,而化工虚拟仿真实验室则具有成本较低,不受时空限制等优点。包括化工单元操作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室、化工工艺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和化工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在内的化工虚拟仿真实验室能较好地满足课堂演示、仿真操作、综合实训、设计计算和科研创新等五个方面的需求,功能完备。  相似文献   

2.
为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的理解,并将理论知识与实验和计算程序相结合,从而将化学应用于真实的环境中,本文探讨了化学虚拟实验室(Chemistry Virtual Labs)应用于化学高等教育中的优点以及设计原则:在真实的环境中设置教学,将概念与科学实践相联系,将多种表现形式相联系,并使用形成性评估与反馈,对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发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制药工程专业部分真实实验不具备或难以完成的教学功能,四川轻化工大学制药工程教研室按照“虚实结合、相互补充、能实不虚”的原则构建了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专业知识更加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更加熟悉药品的工业生产过程,也更易掌握教学内容。本文通过分析我校制药工程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情况,详细讨论了虚拟仿真实验室对本专业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以期通过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构建机械工程网络虚拟实验室。仿真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机电与动力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实验中心真实实验室环境。该系统采用asp.net语言搭建网站总体框架,选用VRML为平台构造虚拟实验场景,在VC环境下实现虚拟实验控制及功能的扩展,并采用分布式架构,利用机电与动力工程学院计算机机房的服务器实现网站发布。  相似文献   

5.
杜蕾 《化工中间体》2023,(15):150-152
在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背景下,对工程技术人员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在分析地质工程专业传统实验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以及虚拟仿真技术的优势的基础上,探讨了创建地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必要性,通过分析国内高校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现状及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针对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培养的需求,提出了今后高校地质工程专业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设思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广州化工》2021,49(17)
近年来,实验室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为更好地发挥安全教育的实效性,结合目前高校实验室安全课程建设的现状,构建了以虚拟仿真体验为特色,集虚拟仿真教学学习、考试考核、安全准入认证的实验室虚拟仿真共享平台。期望今后通过平台的推广和实施,不断提升实验室安全培训实效性,并逐步建立和探索多元化、系统化的安全教育长效体系。  相似文献   

7.
构建中医药院校基于虚拟仿真交互系统的"互联网+"基础化学实验室,并通过平行班和实验班对比教学,以试卷和问卷为工具,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可为中医药院校其他化学类学科及专业学科教学做好准备,为构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虚拟实验室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虚拟实验室是一个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智能实验平台.随着多媒体教育在当代教学中被广泛应用,虚拟实验室也逐渐地被关注.虚拟实验室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自主性和共享性的特点,对虚拟实验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体现的优势进行简单的阐述,并对虚拟实验室的应用前景和不足之处做出总结.  相似文献   

9.
虚拟仿真实验可以很好的模拟现实工作环境。与传统实验室教学相比,虚拟仿真实验对培养学生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有很大帮助,同时对于教学效果也有显著提高。对于高校虚拟仿真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是保证虚拟仿真实验课程正常开出的关键。本文从明确并落实管理制度、实验室内部环境管理、实验室硬件和软件维护等方面探讨了高校虚拟仿真实验室的管理与维护。  相似文献   

10.
结合目前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工作中的难点,依托药学与化学虚拟仿真中心,构建了化学实验室安全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基于此平台,探索了以学生为中心,理论和实践相平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化学实验室安全教学体系。实践表明,化学实验室安全教学平台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学生对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为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工作管理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1.
In order to communicate colour, a requisite is the ability to specify colour appearance. Before this can be achieved, a systematic method of describing colour appearance is necessary. Several colour order systems exist, but their approaches are often quite different and their colour ranges limited. Rather than choose a single system for internationalstandardisation, Neville Smith and Fred Billmeyer argue that it would be better todevelop a wealth of user-specific systems that could be interconverted by a common intermediary notation.  相似文献   

12.
张伟党  唐国钢 《广州化工》2011,39(14):172-173
简要介绍了虚拟仪器的概念、特点,阐述了化学化工虚拟实验室的功能、组成及具体实施方案。虚拟仪器的引入,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解决了设备不足的矛盾,降低了实验成本,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学、科研迈上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14.
15.
The performance of a modified virtual impactor with a clean air core in the center of an aerosol flow is described. With this feature, the modified virtual impactor has overcome the inherent disadvantage of conventional designs which have fine particle contamination in the coarse particle fraction. Furthermore, the separation efficiency of this impactor can be predicted from the efficiency curve of the conventional type virtual impactor and the ratio of clean air flow to the total flow rate. With a higher clean air flow, the 50% cutoff Stokes number slightly increases and the efficiency curve has better separation characteristics. Internal wall losses in the impactor are a function of particle size and reach a local maximum near the 50% cutoff size.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虚拟现实的简单定义和特点,以及五种常见软件的各自特征,以方便开发工作者更好地选择和使用。  相似文献   

17.
A multistage virtual impactor has been designed and fabricated consisting of two separation stages yielding three particle size classes. Efficiency and loss curves have been experimentally determined at ambient conditions for each stage. The small physical size and ability to operate at low flow rates make the impactor very versatile. The uses for a multistage virtual impactor range from high pressure, high temperature applications to ambient personnel monitoring.  相似文献   

18.
19.
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在日常工作和生活日益普遍,许多的资料也都是由计算机生成、处理和存储的了。为了分类和存储方便,又有许多资料做成光盘镜像。为了读取光盘镜像的资料,有时需要刻录成光盘,操作不方便,本文介绍一种虚拟光驱软件,可以极大的方便对光盘镜像的资料使用。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虚拟技术和化学信息等概念、内容以及两者的关系。提出了化学研究的现代模式的理念。列举两种模式的分子设计流程,显示虚拟技术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应用虚拟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化学研究效率,降低研究过程中产生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