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O157∶H7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致病菌,主要通过被污染的食物传播,引起出血性结肠炎,建立其快速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EHEC O157∶H7保守的rfbE基因序列,设计4条引物,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成功建立了EHEC O157∶H7LAMP快速检测方法 ,60min内即可完成致病菌检测。结果利用该LAMP方法对30种共38株细菌进行检测,所试EHEC O157∶H7均为阳性结果 ,说明该方法具有高度特异性。本方法对纯培养的EHEC O157∶H7检测限为12CFU/mL,污染食品中EHEC O157∶H7的检测限为18CFU/g。实践应用表明,对1121份进出口肉类、奶类制品及人工污染样品等进行检测,检出57份LAMP阳性,与采用AOAC标准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100%。结论该LAMP方法操作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H7的快速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首次检出O157:H7大肠埃希氏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4.
大肠埃希菌O157出血性肠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肠出血大肠埃希菌 (E .Coli)主要包括O157:H7和O2 6 :H11,其中O157:H7是出血性肠炎的主要致病菌 ,由Riley等人于 1982年在美国一次出血性肠炎爆发流行时最先分离出。现对大肠埃希菌O157出血性肠炎作简要综述。  大肠埃希菌O157出血性肠炎的病原学E .ColiO157革兰染色阴性 ,直杆状 ,约 1.0 μm×2 .0 μm大小。典型的E .ColiO157不发酵山梨醇 ,缺乏 β 葡萄糖醛酸酶 (GUD)的活性。在 pH 2 .5~ 3.0、温度 37℃时能耐受 5h而不失去活性 ,在低温下存活时间较长 ,不耐热 ,在 75℃时 1min即失去活性[…  相似文献   

5.
大肠埃希菌O157:H7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2年,在Michigan和Oregon因进食污染的汉堡包发生的47名血性腹泻患者粪便中第一次分离出E.coliO157:H7,回顾性研究发现它与1975年一名自限性的急性血性腹泻患者粪便培养的大肠埃希菌为一类,并且1973~1982年间发生的3千多份出血性肠炎E.coli培养中均见O157:H7血清型[1].它可产生一种与志贺氏毒素(Shigatokin,ST)极相似的毒素,故称之为类志贺氏毒素。又因它对培养的Vero细胞具毒性作用,故又称之为"Vero毒素"。该菌因引起出血性腹泻而得名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苗(enterohemorrhagicE.coli,EHEC)。近年来,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 ,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到流行病学之中 ,形成了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分子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中重要的一点是利用合适的分型方法对分离到的病原进行分析。所以分型方法便显得十分重要。一种方法是否能应用于分子分型以及其分型效果如何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分型力 :是指分析的每一分离株得到明确的阳性结果的能力 ;不可分型的分离株指对分型得到一种阴性或不能解释的结果的菌株。2、重复性 :是指当重复测试相同菌株时得到相同结果的能力 ,这个标准可能受到特定方法的结果对时间的变化或者被测菌特征的稳定性的变化的影…  相似文献   

7.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的基因同源性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江苏省徐州地区O157:H7的病原学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对O157:H7菌株毒力基因谱进行检测,同时用脉冲凝胶电泳(PFGE)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法对O157:H7菌株的同源性分析比较。结果 流行地区分离的O157:H7菌株,100%携带Hly、eaeA基因,95.35%携带SLT2基因,11.63%携带SLT1基因。脉冲凝胶电泳图谱表明流行地区分离的O157:H7菌株与日本分离的O157:H7菌株有明显差异,为不相关菌株;与国内标准菌株882364为近似型(相似,但不相同)。流行地区患者分离菌株与外环境家畜家禽粪便及昆虫肠道分离菌株的脉冲凝胶电泳图谱完全相同。结论 携带O157:H7菌株的家畜家禽可能是导致疫情发生的传染源。脉冲凝胶电泳方法用于O157:H7病原学分析,对流行病学研究有重要意义。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方法用于O157:H7病原学分析,技术简便、省时。  相似文献   

8.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质粒图谱分析,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多位点可变数量串联重复序列分析、多位点测序分型等技术被先后应用于O157∶H7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本文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9.
从熊猴肺脏中检出大肠埃希氏菌O157:H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市动物园于1998年7月5日死亡熊猴1只,从送检标本熊猴肺脏中分离的菌株经生物学及血清不窒面鉴定,证实为大肠埃危机 氏菌O157:H7。该菌是引起熊猴死亡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10.
基因芯片检测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设计和制备快速、特异、灵敏的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基因芯片。方法选择O157∶H7特异的rfbE、fliC、SLT1和SLT2基因,设计引物和探针,并制备检测芯片,通过两次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制备荧光标记的靶序列,并与芯片进行杂交,检测O157∶H7菌株和非O157病原体。结果O157∶H7菌株在采用单一和多重PCR两种方法制备的荧光标记靶序列与芯片杂交,均在芯片相应探针处出现阳性信号,非O157杂交结果均为阴性;芯片检测灵敏度比PCR检测高。结论基因芯片可以快速、灵敏、特异地检测O157∶H7,为建立快速灵敏的检测细菌病原体和鉴别诊断的自动分析系统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浦东新区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的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上海浦东新区腹泻病人、宿主动物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杆菌(E. coli )O157:H7携带情况以及市售食品的污染状况,为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方法 于2003~2006年的5~10月,在设置的监测点与超市采集家禽和腹泻病人粪便及禽畜肉制品;应用免疫磁珠富集,山梨醇麦康凯平板和Chromager O157显色平板分离培养E. coli O157:H7,生化和血清学反应进行鉴定. 结果 E. coli O157:H7阳性率分别为:腹泻病人粪便0.24%,鸡粪2.95%,鸭粪3.83%,家畜肉15.05%,家禽肉2.25%.检出的67株E. coli O157:H7中,仅1株来自腹泻病人的E. coli O157:H7具有毒力基因. 结论 浦东新区腹泻病人、宿主动物及其肉类食品中存在E. coli O157:H7感染或污染,存在E. coli O157:H7感染流行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2.
从奶牛粪便中检出1株O157:H7大肠埃希菌,但未发现人与其他家禽、家畜感染及食品污染。  相似文献   

13.
在奶牛粪便中检出O157∶H7大肠埃希菌的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奶牛粪便中检出1株O157∶H7大肠埃希菌,但未发现人与其他家禽、家畜感染及食品污染。  相似文献   

14.
西安市动物园于 1998年 7月 5日死亡熊猴 1只 ,从送检标本熊猴肺脏中分离的菌株经生物学及血清学全面鉴定 ,证实为大肠埃希氏菌 O15 7∶ H7。该菌是引起熊猴死亡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省区分离的大肠埃希菌O157∶H7菌株特异基因和毒力基因携带特点及在不同动物宿主来源的菌株分布情况。方法采用PCR对分离菌株的O157、H7抗原特异基因rfbEO157、fliCH7以及stx1、stx2、eaeA和hlyA四种毒力基因进行检测。结果在1992-2006年收集的O157及H7抗原阳性的345株大肠埃希菌株中,rfbEO157、fliCH7特异基因均为阳性,eaeA和hlyA的阳性率分别为99.4%和99.1%,stx2的阳性率为91.9%,stx1阳性率仅为13.3%,stx1+stx2的阳性率为13.0%,来源于病人和动物菌株的stx2阳性率均高于stx1。检测菌株中毒力基因型以eaeA+hlyA+stx2为主。携带毒力基因的O157∶H7菌株在羊、牛等动物宿主中广泛存在。结论 stx2是病人及羊、牛等动物来源的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O157∶H7携带的主要毒素基因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设计和制备快速、特异、灵敏的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基因芯片。方法选择157:H7特异的rfbE、fliC、SLT1和SLT2基因,设计引物和探针,并制备检测芯片,通过两次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制备荧光标记的靶序列,并与芯片进行杂交,检测O157:H7菌株和非O157病原体。结果O157:H7菌株在采用单一和多重PCR两种方法制备的荧光标记靶序列与芯片杂交,均在芯片相应探针处出现阳性信号,非O157杂交结果均为阴性;芯片检测灵敏度比PCR检测高。结论基因芯片可以快速、灵敏、特异地检测O157:H7,为建立快速灵敏的检测细菌病原体和鉴别诊断的自动分析系统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外膜蛋白A基因重组质粒,研究其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情况. 方法 用RT-PCR法从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菌株克隆OmpA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ET-30a (+)-OmpA,经双酶切及基因测序鉴定后在E.coli BL21(DE3)原核表达系统中诱导OmpA的表达,通过蛋白质电泳技术检测蛋白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和分析免疫反应性. 结果 获得的目的 基因为1 041 bp,与预期值相符,测序结果与GenBank公布序列的同源性达100%,重组质粒pET-30a (+)-OmpA在原核系统下可表达OmpA, Western blot分析His-Tag单抗能与OmpA(His-Tag)发生免疫反应. 结论 OmpA重组质粒构建成功,表达产物具有抗原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外膜蛋白A基因重组质粒,研究其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用RT-PCR法从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菌株克隆OmpA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ET-30a(+)-OmpA,经双酶切及基因测序鉴定后在E.coliBL21(DE3)原核表达系统中诱导OmpA的表达,通过蛋白质电泳技术检测蛋白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和分析免疫反应性。结果获得的目的基因为1041bp,与预期值相符,测序结果与GenBank公布序列的同源性达100%,重组质粒pET-30a(+)-OmpA在原核系统下可表达OmpA,Westernblot分析His-Tag单抗能与OmpA(His-Tag)发生免疫反应。结论OmpA重组质粒构建成功,表达产物具有抗原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衢州市家禽、家畜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带菌情况和菌型分布特征,以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6月份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采集动物粪便标本,对O157:H7菌株进行分离培养,并用PCR方法检测其毒力基因。结果共采集动物粪便标本300份,检出O157:H7菌16株,总带菌率为5.33%,其中牛、羊、猪带菌率较高,分别为20.83%、12.70%和3.61%。经PCR检测,检出的所有菌株均携带SLT2毒力因子,而SLT1与hly阴性。结论衢州市分离到带有毒力基因的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对人群健康构成了威胁,应加强O157:H7的综合监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O157:H7脂肪酸组分及DNA指纹图谱特征。方法用气相色谱(Gaschromatography,GC)及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yi cDNA,RAPD)对2株大肠埃希菌O157:H7和其他6株大肠埃希菌全细胞脂肪酸组分及DNA指纹图谱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O157:H7不仅含有15:0和17:0脂肪酸组分,不含或仅含微量14:02OH和19:0w8c脂肪酸,而且sum4和sum7脂肪酸峰值也明显高于其他菌株,DNA指纹谱也显示了其独有特征。结论大肠埃希菌O157:H7脂肪酸组分及相对含量和DNA指纹图谱特征与O26:H11及其他大肠埃希菌显著不同,与大肠埃希菌O26:H11等在遗传进化关系上存在一定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