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雷茂伟  魏雨田 《中外医疗》2016,(15):176-179
目的:探讨高分辨CT在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0月在该院收治的确诊的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6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肺功能检查和高分辨CT检查和评价。结果针对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高分辨CT确诊敏感性为85.7%显著性高于肺功能检查的确诊敏感性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肺功能检查指标FEV1、FEV1/FVCmax、TLC和RV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高分辨CT的定量指标全肺、右肺和左肺E/L值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分辨C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其应用价值明显高于肺功能检查,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诊断应用中进一步的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贵州省部分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予14C幽门螺杆菌检测后分为两组,Hp阴性组和Hp阳性组,比较两组间的肺功能(FEV1、FEV1%)。结果:Hp阴性组的肺功能参数显著高于Hp阳性组。结论:Hp感染可能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根治幽门螺杆菌,利于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探讨焦炉作业工人接触焦炉逸散物对肺部疾病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焦炉工和对照组工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肺功能检测并测定作业场所岗位焦炉逸散物浓度作统计分析。结果焦炉工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COPD)患病率高于对照组,焦炉工肺功能(VC、FVC、EFV1%、MVV、PEFR、V25等指标)低于对照组工人。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焦炉工人接触焦炉逸散物可能影响作业工人的肺通气功能,使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病率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城乡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状况。方法选择农村与城区男60岁、女55岁以上的老年人1467名采取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肺功能检查,筛选肺功能异常者,并随后进行胸片检查除外其他疾病。结果城乡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总患病率为16.29%,城区男性患病率高于城区女性,乡村女性患病率高于城区女性;总漏诊率为84.94%,乡村老年人漏诊率高于城区老年人;乡村女性患者生物燃料长期使用率高于城区女性患者。结论城乡老年人中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病率高,漏诊严重,而乡村老年女性更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好发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该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状况,探讨影响其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调查中抽样方法采用整群、不等比随机抽样方法,所有调查对象的年龄均在40岁以上,调查方式采用问卷调查,所有调查对象均检测肺功能,COPD诊断以肺功能为标准。结果调查中有COPD患者27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状况的影响因素有患者的年龄、居室内通风、生活燃料、是否吸烟、体重指数及其呼吸道个人史。结论与城市比较,农村具有较高的COPD患病率,COPD的发病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对于其防治应该提高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6.
彭小平 《西部医学》2011,23(11):2224-2225,2227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病率及危险因素,为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抽取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农村居民1784人进行调查,并进行体检和肺功能检测,对COPD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共检出COPD患者210例,总患病率为11.78%,其中男性为14%,女性8.2%,男性高于女性(χ2=26.87,P〈0.001);随年龄增高患病率逐渐上升(χ2=79.8,P〈0.001)。多因素分析表明,性别、年龄、吸烟、做饭频率、家族史、14岁以前经常咳嗽为COPD的危险因素。结论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农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较高,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以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焦炉作业工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功能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探讨焦炉作业工人接触焦炉逸散物对肺部疾病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焦炉工和对照组工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肺功能检测并测定作业场所岗位焦炉逸散物浓度作统计分析.结果 焦炉工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COPD)患病率高于对照组,焦炉工肺功能(VC、FVC、EFVl%、MVV、PEFR、V25等指标)低于对照组工人,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焦炉工人接触焦炉逸散物可能影响作业工人的肺通气功能,使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病率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北京市农村地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的患病率及其易患因素。方法对北京市延庆县5个自然村40岁以上1624人进行入户问卷调查。通过问诊、体检及肺功能检查筛选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对所有COPD患者进行X线正位胸片、12导联心电图检查。肺心病诊断采用1977年全国肺心病会议诊断标准。对肺心病发生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该地区检出COPD患者148例,总患病率为9.11%,其中男性为15.05%,女性为3.76%。148例患者中有139例进行了心电图检查,137例进行了X线胸片检查,通过心电图标准诊断肺心病21例,X线标准诊断4例,同时符合X线和心电图诊断标准的3例,共诊断肺心病28例。肺心病在COPD患者中的发生率为18.92%,占40岁以上人口的1.72%。肺心病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5.12±11.84)岁,男25例,女3例。26例患者肺心病处于心功能代偿期,2例患者有右心功能不全表现。研究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肺心病在调查人群中的发病率增加。最高年龄组为70~79岁,肺心病患病率达到55.24‰。COPD患者大多数肺功能为Ⅰ级~Ⅲ级,以肺功能Ⅳ级发生肺心病的比率最高(33.33%)。在无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的COPD患者中肺心病的发病率明显小于有呼吸道症状的COPD患者(P<0.01)。但在有症状COPD组肺心病的发病率与咳嗽、咳痰病程长短无明显相关。结论北京农村地区COPD患病率高,致使肺心病的发病率增加,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减少COPD的发病率,减缓COPD肺功能的下降,是预防肺心病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肺功能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进行肺功能检测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60例无呼吸系统疾病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两组人员均进行肺功能检测,并给予观察组患者进一步临床诊断进行确诊和COPD分级。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共有COPD 34例,其中误诊6例,漏诊10例,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COPD患者的FEV1(%)、FEV1/FV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功能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能够辅助COPD进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煤矿井下工人肠易激综合征(IRS)的患病情况及患病的危险因素,旨在为该群体功能性疾病研究与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问卷方法对764名煤矿工人、732名矿井附近普通工人进行IBS相关综合症状调查,有症状者进行结肠镜检查.比较两者IBS患病率差异,探讨IBS的危险因素.结果 煤矿井下工人IBS患病率为20.68%,地面普通工人IBS患病率为11.75%,2组IBS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井下作业年限越长,平均1次饮酒量越多,饮食不规律及心理状况越差,则IBS患病率越高.结论 井下环境、饮酒、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心理情绪异常是煤矿井下工人IBS患病的危险因素.该群体IBS患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应针对其IBS患病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对策,降低其IBS患病率.  相似文献   

11.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of Ligustrazini, hemorrheology, pulmonary hemody- namics and right cardiac function were studied in 49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or pulmonale. It was found after one course of treatment that Ligustrazini had the effects of decreasing 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 and pulmonary vascu!ar resistance, increas- ing cardiac output and improving right cardiac function and hemorrheologic quality.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Ligustrazini has the effects of vasodila- tion and improving hemorrheologic quality in advanc- ed cor pulmonale due to chronic obstructive pul monary disease.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分析成都地区城市和农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差异。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0年2~12月选取成都市城市和农村共4个社区,对被选人群中所有40~70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便携式肺功能检查。对气流受限者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再次测定一秒钟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小于70%者确诊为COPD。结果 在1931个样本人群中1579人完成了调查表和肺功能检查,应答率81.77%。成都地区COPD总患病率8.35%,城市患病率7.69%低于农村12.37%(\P\P\P\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吸烟量、文化程度、年龄和BMI是男性COPD危险因素。厨房烹饪燃料用煤、经济收入和BMI是女性COPD危险因素。结论 成都地区COPD患病率高,农村高于城市,主要危险因素有吸烟量、厨房烹饪燃料、BMI。  相似文献   

13.
对54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和7例对照组的尸检分析,认为慢性支气管炎(慢支)、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支扩)和肺血管床减少(肺纤维化)是导致肺动脉高压产生肺心病的主要原因,而肺结核病也是引起肺心病的重要因素。并认为肺心病的心脏病理诊断标准是:①心脏重量≥300g;②右心室壁厚≥0.5cm;③右心室腔扩张。“节瓣距”、右心室外弧长、肺动脉瓣和三尖瓣的周长均可作为右心室腔扩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在COPD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COPD患者分为2组,其中30例伴肺源性心脏病(CP)为Ⅰ组,30例不伴CP为Ⅱ组,测血清BNP水平,同时检测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通气功能测定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彩色多普勒测量肺动脉压(PaP);采用Spearman法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吸烟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测得PaO2、PaCO2,FEV1(%),FVC(%),PAP水平及检测BNP水平,其Ⅰ组均高于Ⅱ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BNP检测水平与PaP、PaCO2呈正相关,与动脉血PaO2、FEV1(%)、FVC(%)成负相关。结论检测BNP可为临床诊断COPD伴CP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presents 30 cases of cor pulmonale in children, showing that the condition has poor prognosis, progresses rapidly and death occurs in 40.0'/o within a short period of hospitaliz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most common causes of pediatric cor pulmonale are chronic pneumonia, bronchiectasis and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fter measles and whooping cough. The fundamental measures to be taken in the prevention of pedia- tric cor pulmonale are therefor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measles, whooping cough and other infectious diseases aiming at complete resolution of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6.
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心病患者膳食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肺心病患者营养不良与膳食营养物质摄入的关系,以提出相应的饮食治疗和支持措施。方法:采用24h膳食回忆调查法对北京地区和唐山地区共156例缓解期COPD和肺心病患者进行逐个入户调查。结果:热能和26种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锌、硒、镁、铜、锰、钠、钾、铁、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PP、维生素E和8种必需氨基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的摄入量与每人每天营养素标准供给量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只有铁和维生素E摄入尚足。同时,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供热营养素的产热百分比也存在明显不合理。结论:对缓解期COPD和肺心病患者进行正确的膳食指导和营养干预治疗是其综合治疗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调查了1978年5月至1985年4月贵阳、遵义地区3945例肺心病。发现该病住院患病率逐年提高,住院率占同期各类器质性心脏病的首位。年龄以61岁以上多见;原发病多为慢支炎并肺气肿;肺心病急发诱因以呼吸道感染最多见。住院病死率逐年降低,平均为9.98%,死因以呼吸衰竭占首位。本文就本病的一些实验室检查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旨在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治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方法对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2月收治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60岁,男性、文化程度低、吸烟、家族呼吸疾病史、粉尘接触史为影响COPD患病率分布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COPD发病危险因素复杂多样,且常多种危险因素并存。因此,针对COPD危险因素的特点,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降低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90例慢性肺心病。胸片及心电图符合国内诊断标准者分别为86例(95.6%)及75例(83.3%);64例行痰菌培养,60例有致病菌生长,其中 GNB55例,占受检64例的85.9%。COPD 患者所致肺心病及肺脑的住院病死率分别为6.3%及13.6%,均较目前国内报道为低。重点讨论肺部致病菌及抗菌治疗、呼吸衰竭的处理及肺心病与冠心病并存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具有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肺心病患者 2 1例、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 2 3例和 2 4例正常人血清 b FGF水平进行检测 ,以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测定肺心病和 COPD患者的平均肺动脉压 (m PAP)。结果 肺心病组 m PAP水平 (33.33± 7.0 3m m Hg)明显高于 COPD组 (13.13± 2 .34mm Hg) ,P<0 .0 0 1;肺心病组血清 b FGF水平 (6 9.84± 16 .2 9pg/m l)明显高于 COPD组 (43.94± 7.5 7pg/ml)和正常对照组(44 .6 4± 6 .31pg/m l) ,P<0 .0 0 1;肺心病血清 b FGF水平与 m PAP之间呈明显正相关 ,r=0 .730 ,P<0 .0 0 1。结论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清 b FGF水平明显升高 ,可能与其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