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笔者于1980年6月~1988年3月,辨证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瘢5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52例中,男24例,女28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53岁,以18~40岁居多,其中原发性19例,继发性33例。病程最短15天,最长9年。血小板计数均<60×10~9/L(6万/mm~3),最低15×10~9/L(1.5万/mm~3)。  相似文献   

2.
临床资料患儿年龄为5~14岁。体温39~40℃者23例,37.5~38℃者27例。均伴有咽疼、轻度咳嗽。其中20例伴有腹痛便秘,5例伴惊厥者,颌下淋巴结炎伴咽部明显充血.两侧扁桃体肿大Ⅰ°者8例,Ⅱ°者24例,Ⅲ°18例,均有脓性分泌物.白细胞总数15×10~9/L~22×10~9/L32例,12×10~9/L~15×10~9/L18例,中性粒细胞呈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3.
王×,女,20岁,医生,1990—7—7初诊。自述:一年来自觉头昏、疲劳、乏力、足跟及左手指疼痛。近两天嗓子痛,我院五官科医生疑为“上呼吸道感染”,检查血象发现血小板1343.0×10~9/L,引起重视,去上级某医院检查,血小板为1530.0×10~9/L,并做髂后骨穿刺,骨髓片:核细胞极度活跃 M/L 比值明显增多(86.4/76=11.4∶1),巨核细胞显著增生、占295/3.0×1.5cm、血小板成堆多见,血小板1530.0×10~9/L。诊断:“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相似文献   

4.
<正> 自1979年以来,我科运用中医中药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8例,疗效尚为满意,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8例,均经西医明确诊断,其中住院患者19例,门诊29例;男18例,女30例;年龄最大者42岁,最小者7岁;病程最长者3年,最短者6个月;鼻衄为主者15例,齿衄者15例,肌衄为主者8例,月经淋漓不断者9例;血象检查:血小板均在60×10~9/L以下,其中12×10~9/L者4例,35×10~9/L者8例,40×10~9/L者11例;血红蛋白19例在90g/L  相似文献   

5.
王义评  张民景 《江西中医药》1992,23(2):30-30,33
我县已故名医于廉溪,对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有独到见解,所立参茸四子荣血汤,经验证疗效显著。现将原经其治疗、资料较为完整的6例分析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6例中男2例,女4例。初发年龄最小者14岁,最大61岁。全部病例均经过县级以上医院骨穿检查明确诊断,并排除其他引起全血减少的疾病,其中1例符合急性再障的诊断标准。治疗前血红蛋白30g/L以下者1例、30~60g/L5例,白细胞计数均在1~3×10~9/L,血小板计数均在20~60×10~9/L之间。全部病例均有疲乏无力、少气懒言、心悸头晕、面色苍白无华、舌质淡、苔白腻、脉不同程度的虚弱等临床见症。出血病程3个月到4年。其  相似文献   

6.
<正> 近5年来,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阑尾周围脓肿68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68例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8~14岁2例,15~60岁59例,61岁以上7例;从发病到入院时间最短48小时,最长12天;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0~15)×10~9/L9例,(15~20)×10~9/L48例,20×10~9/L以上11例,最高达32×10~9/L;体温37.5℃以下4例,37.5℃~39℃54例,39℃以上10例,最高达41.5℃;右下腹部包块,最小4.5cm×4cm×2cm,最大10cm×6cm×4cm。  相似文献   

7.
保元汤治疗白细胞减少症12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临床资料120例中男性51例,女性69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8岁;疗程最短半年,最长9年,有放射线接触史者9例,用解热镇痛剂、磺胺、抗甲状腺药物等11例,放疗、化疗后13例,无确切病因者87例。治疗前白细胞数:(0.5~1.0)×10~9/L 4例,(1.0~2.0)×10~9/L 22例,(2.0~3.0)×10~9/L 58例,(3.0~3.9)×10~9/L 36例,120例中45例骨髓穿刺,骨髓像除5例有粒系增生减低伴成熟障碍外,其余40例骨髓像大致正  相似文献   

8.
1989年1月至1991年12月,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胆囊炎、胆石症65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在入院时均有典型病史、症状、体征、并经B超检查确定.其中胆囊炎28例,胆石症并发胆囊炎37例;男性29例,女性36例;年龄最小者16岁,最大者73岁,以青壮年为多;病程1年~2年11例,3年~4年13例,5年~10年16例,10年以上8例.临床主要症状:发热者44例,其中:37~38℃13例,38~39℃19例,39℃以上12例.胆绞痛者65例.黄疸者21例,其中指数在10μ以下7例,10~30μ9例,31μ以上5例.周围血象:白细胞在10×10~9/L以下者16例,(10~15)×10~9/L者25例,(15~20)×10~9/L者18例,20×10~9/L以上者6例.  相似文献   

9.
笔者十年来以益气养阴法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 0例 ,收到满意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 ,男 5例 ,女 15例 ;年龄最小12岁 ,最大 4 7例 ;病程最长 6年 ,最短 6个月 ;伴有鼻衄、齿衄 7例 ;血小板在 ( 30~ 50 )× 10 9/ L7例 ,( 60~80 )× 10 9/ L5例 ,( 80~ 10 0 )× 10 9/ L8例 ;门诊治疗 13例 ,住院治疗 7例。1.2 治疗方法 :全部门诊患者只服用中药 ,住院患者注射能量合剂 ,口服维生素 ,有发热感染者加用抗生素 ,以益气养阴法组方。组方 :黄芪 30 g,党参 30 g,鳖甲 30 g,生地 30 g,阿胶 (烊化 …  相似文献   

10.
例1:再生障碍性贫血。王某,男,23岁。住院号:32708。因头昏乏力、间断发热月余,于1957年2月26日收住院。入院后,血象化验报告:红细胞0.99×10~(12)/L(99万/mm~3),血红蛋白20g/L(2g/d1),白细胞2.9×10~9/L(2900/mm~3),中性68%,淋巴36%,网织红细胞0%,血小板计数30×10~9/L(3万/mm~3)。骨髓检查报告:再生  相似文献   

11.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肺炎89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詹锐文 《河北中医》1998,20(2):114-114
笔者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肺炎89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89例中,男41例,女48例;年龄60岁以上50例,59岁以下39例.临床表现为咳嗽咯痰,胸闷气喘,发热.体温37.4.~37.9℃31例,38~38.9℃49例,39.O℃以上9例.白细胞总数6×10~9/L~9×10~9/L6例,11×10~9/L~15×10~9/L43例,16×10~9/L~35×10~9/L40例.肺部均可听到湿罗音,所有病例均经X光拍片,诊断为肺炎.2治疗方法麻黄5~10g,桂枝10g,白芍药10g.细辛5g,法半夏10g,干姜10g,五味子10g,炙甘草7g,鱼腥草30g,黄苓15g,杏仁10g.寒痰粘稠加白芥子、紫苏子、旋覆花各10g,去黄苓、白芍药;痰热郁肺加石膏、川贝母各15g,去干姜、桂枝、细辛;体虚加人参.白术、当归、熟地黄各10g,去黄苓、麻黄.水煎服,日1剂.  相似文献   

12.
<正> 陈某,女,16岁。1991年4月13日初诊。患者于1990年2月月经初潮时量即偏多,尔后连续几次周期尚准但量仍多,未介意。1990年10月20日月经来潮后持续20天不止而去某医院诊治。血液化验:血红蛋白55g/L,红细胞2.3×10~9/L,白细胞5.0×10~9/L,血小板0.032×10~9/L,出血时间2分,凝血时间4分,诊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住院50天,使用止血敏、维生素K、强的松、肌  相似文献   

13.
<正> 尤文(EVans)综合征,(即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获得性溶血性贫血),临床上不常见,而伴有新型隐球菌脑膜炎者更少见,现结合病例加以讨论。 病例资料 患者,女,21岁。因全身皮下出血伴黄疸20天,第1次入院。全身皮下出血点和黄染,发热,无肝肾病史。查:T38.6℃,贫血貌,全身淋巴结无触及,巩膜明显黄染,胸骨压痛,双肺(一),心界不大,心率92次/分,心尖区舒张期奔马律。Hb 80g%,RBC 2.14×10~(12)/L,PC12~18×10~9/L,网织红30~150×10~9/L,BT>10′,CT1′,总胆红素34.2umol/L,1140u,  相似文献   

14.
从1977年3月至1987年3月间,我们自拟“阑尾丸”与“消炎散”,治疗急性阑尾炎并发腹膜炎320例,有效率为98.75%,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320例中,男性176例,女性144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64岁;11~50岁者260例,50岁以上60例。发病到入院时间:1天者105例,2天者120例,3天者60例,4天者15例;5天者20例。入院时体温38℃以下74例,38.1℃~39℃者165例,39.1℃以上者81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在10×10~9~15×10~9/L者105例,15×10~9~20×10~9/L者152例,20×10~9/L以上者63例。本组诊断为局限性腹膜炎者195例,弥  相似文献   

15.
<正> 我院自1990年1月~1994年12月,共收治阑尾炎病人1188例,其中老年阑尾脓肿4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42例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60~75岁,平均年龄为65.88岁。发病至入院时间最短48小时,最长5天。入院时体温:37℃以下7例,37℃~38℃18例,38℃以上17例。最高体温为39℃。白细胞计数:10×10~9/L以下12例,10×10~9/L~15×10~9/L13例,15×10~9/L以上17例,最高一例为24×10~9/L。右下腹包块在6cm以内24例,6  相似文献   

16.
<正>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其临床表现比较复杂,病程长、易复发。近年来我们应用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炎性包块),获得较好效果。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根据卫生部颁发“新药(中药)治疗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慢性盆腔炎”诊断标准。24~30岁34例;31~35岁14例;36~40岁3例。病程1~3年27例;4~6年18例;7~10年6例。月经正常29例,月经紊乱22例,并见不孕症25例,宫颈糜烂(中度以上)13例。白细胞总数(5~7)×10~9/L13例,(7.1~10)×10~9/L22例(11~13)×10~9/L16例。“B”型超声波监测发现盆腔炎性包块17例。  相似文献   

17.
<正> 本文收集两年来(1993年~1994年)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51例。现将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分析讨论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男41例,女10例,年龄16~63岁,其中30~50岁为43例,占84.48%。 临床表现:51例患者均有乏力、食欲减退,腹胀、尿少等症状。皮肤巩膜黄染20侧,肝肿大40例,脾肿大43例,腹水征41例,胆囊炎21例(B超证实),胸水2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7例,原发性腹膜炎8例。 实验室检查:血小板(Bpc)≤60×10~9/L者44例,WBC≤3.5×10~9/L者40例,血清钠(Na~(++))≤130mmol/L者36例,谷丙转氨酶(GPT)≥50u者23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型白血病获完全缓解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笔者用当归补血汤加味,配合小剂量三尖杉脂碱、利福平化疗,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型白血病(以下简称急非淋白血病)3例,均获完全缓解,现报告于下。方法:三尖杉脂碱1mg静滴,日1次,利福平450mg口服,日1次;当归补血汤加味:黄芪30g,当归6g,阿胶10g(烊化),麦冬10g,甘草6g。水煎服,日1剂,30天为1个疗程。例一赵某,女,28岁。贫血、乏力20天,妊娠80天。化验:血红蛋白65g/L,白细胞总数6.6×10~9/L,血小板70×10~9/L,外周血幼稚细胞41%;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原始加早幼粒细胞占73.5%,呈病理形态,红系、淋巴系均受抑。诊断: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M_2)合并妊娠。入院后经输血补液一般情况好转后,请妇科做人工流产术,手术顺利,中止妊娠。用上述方法治疗30天,贫血、乏力明显好转。查: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总数9.0×10~9/L,血小板170×10~9/L,骨髓增生活跃,原始加早幼粒细胞占2%,早幼粒细胞以下各期细胞均见,比值、形态大致正常,获完全缓解。1个月后  相似文献   

19.
<正> 本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53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53例中,其中:男25例,女28例。年龄7~60岁。发病自入院时间最短为70个小时;最长为12天。白细胞计数10~15×10~9/L20例;15~20×10~9/L15例;20×10~9/L以上18例。体温38℃以下17例;38℃~39℃15例;39℃以上21例。右下腹包块6cm39例;6~10cm14例。  相似文献   

20.
我们从1986年9月~1987年7月,对52例不明原因的少精子症和精子活力低下症,采用补中益气汤加氯菧酚胺治疗,患者年龄24~39岁;婚后1~13年未育,平均4年零7个月。患者均身体健康,性生活正常,副性征存在,外生殖器发育正常,睾丸、附睾、精索无异常,前列腺大小正常,无触痛。精液量在2~6毫升,精子密度在20×10~9/L以下者33例,其中21例同时显示精子活力低下;精子密度在20×10~9~70×10~9/L,活力显著低下者19例。52例患者中,精子活动能力在Ⅲ级以下者48例。(见表1、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