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了解迷你临床能力测评方法评价八年制医学生临床轮转教学效果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迷你临床能力测评方法,评价参加临床轮转的12名八年制医学生的临床能力,比较临床轮转第一年和第二年的医学生的评分结果.结果 临床轮转第二年的八年制医学生的面谈技巧、身体检查、专业素质、临床判断、谘商技巧、组织效能、整体表现的平均得分均高于第一年临床轮转的学生,但专业素养两组得分均较低.结论 迷你临床能力测评方法可以量化评估医学生的临床能力,有助于八年制医学生临床轮转教学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我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本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及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工作情况,通过对2005年和2007年药物咨询内容比较,分析3年来本院临床药物咨询内容的发展趋势,在强调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必要性的同时也剖析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并对药学服务工作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恩施州临床用血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恩施州近5年临床血液用量变化特点,为科学预测临床血液用量、计划采血及合理储血提供依据。方法对恩施州2005~2009年临床红细胞类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来临床红细胞类用量增加了19783.5U,上升了123.57%。其中,2005年上升5.96%,2006年上升28.5%,2007年上升22.81%,2008年上升15.16%,2009年上升23.06%。结论恩施州临床红细胞类用量呈逐年大幅度递增态势,采供血不平衡将持续存在,必须做好血液的开源节流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药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价值。方法:为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我院临床药师于2014年8月开始指导临床用药。指导活动至2015年7月结束。对比临床药师指导临床用药前后用药合理性情况。结果:统计分析,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期间,共收集到药品不良反应报表124份,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收集药品不良反应报表22份,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合理性用药中,药师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作用,临床药师指导临床用药,可提高用药的有效性、合理性与安全性。结论:临床用药中,药师可促进用药的合理性,及时纠正临床用药的不合理性,规范用药行为,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提高用药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5.
自2002年国家卫生部明确提出在我国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度以来,临床药学工作日益受到广大医院药学工作者的重视。2006年,全国共设置第一批19个临床药师培训基地,一批优秀的临床药学工作者走上工作岗位,我国的临床药学工作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04年至2011年,《药学服务与研究》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全国药学服务与研究学术论坛"。四届学术论坛的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柳州市血小板及红细胞类制剂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对2001-2012年柳州市各医院血小板及红细胞类制剂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12年柳州市各医院使用血小板制剂比例呈增长趋势(P〈0.05),红细胞类制剂比例呈下降趋势(P〈0.05)。2001-2012年临床使用血小板制剂由622 U/年增加至5 782 U/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2.47%;临床使用血小板制剂的比例由1.39%增加至6.85%;临床使用红细胞类制剂由43 986 U/年增加至78 596 U/年;临床使用红细胞类制剂的比例由98.61%降低至93.15%。结论临床使用血小板制剂的比例逐年增长,红细胞类制剂比例呈下降趋势是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临床微生物标本检验的阳性率对比结果。方法选取在2014年1月~5月938份临床标本和2014年6月~10月935份临床标本,对其细菌阳性率进行检测。结果2014年1月~5月938份临床标本中的血液标本、呼吸道标本、尿液标本阳性率13.8%、48.9%、39.2%均显著高于2014年6月~10月935份临床标本的9.0%、41.0%、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1月~5月938份临床标本中痰液标本阳性率20.2%同2014年6月~10月935份临床标本的19.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时间段的医院临床标本微生物检测阳性率为流行病学提供科学依据,并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8.
临床细菌检验的正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耀群 《中外医疗》2011,30(35):10-11
目的探讨细菌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为提高临床检验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至2010年3年间收集到的临床材料的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8年收集临床材料946例,阳性检出率为22.73%;2009年共收集临床资料1140例,其阳性检出率为24.56%;2010年收集临床资料1408例,阳性检出率为27.20%。结论近年来,随着检验技术的不断提高及检验材料数量的增加,病原菌的检出率明显增加,检验结果的正确性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规则抗体在临床配血过程中的影响,从而确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对本院2009年至2010年2年期间10645例临床申请输血患者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确定阳性检出者对临床配血的影响。以及对2009年至2010年2年期间13301例无偿献血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以确...  相似文献   

10.
廖学峰 《当代医学》2021,27(14):150-151
目的 研究质量控制在临床免疫检验中的现实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进行临床免疫检验实验的患者90例.根据实施质量控制前后分为对照组(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实施前)和观察组(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实施后),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免疫检验,观察组对临床免疫检验实施质量控制.比较两组临床免疫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观察组乙肝五项指标(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临床免疫检验准确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质量控制后可显著提高乙肝五项检验准确性,对临床免疫检验进行质量控制,可保证检验质量,提升临床诊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马丽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6):269-270
临床药师制度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有八十年的发展史,实践证明,临床药师可以在协助医师合理用药,防范药害事件的发生,降低药品费用等很多方面发挥很好的作用。我国卫生部2002年第24号文件提出要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度,我院于2003年开始尝试药师下临床,现将几点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李大伟  李大光 《吉林医学》2009,30(17):2020-2020
我科2002年~2006年就诊106例牙周炎牙松动Ⅰ-Ⅱ度患者,通过临床应用光敏树脂牙周夹板技术治疗,经过1~3年临床观察,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输血病历的检查,对临床输血病历中存在的缺陷加以分析并督促临床医务人员改进,以达到合理用血及减少医疗纠纷的目的.方法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及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为依据,制作输血病历检查表,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成员每月对临床输血病历抽查,现对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8月临床输血病历进行检查分析.结果 我院输血管理委员会成员对2010年10月~2012年8月临床输血病历834份进行检查,无缺陷病历588份,占70.5%;缺陷病历246份,占29.5%.结论 通过对输血病历的检查,找出临床输血病历在书写中易出现的错误,督促临床科室进行整改,增强了临床医护人员对临床输血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提高了医护人员对临床输血的风险意识,从而避免和减少了临床输血风险.  相似文献   

14.
刘俊侠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6):845-846
卫生部于2002年1月21日颁布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突出了临床药学工作,强调了培养临床药师,改变工作性质,深人临床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2005年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医院管理年活动,进一步要求要转变药师的职能,正确合理地使用药师资源,充分发挥其特长。  相似文献   

15.
丁德茂  谢栋栋  张涛  王毅  陈磊  闵捷  邹慈 《安徽医学》2011,32(12):2001-2003
目的通过对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临床路径实施情况的分析,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临床路径实施组(2010年4月至2011年6月实施临床路径患者)与对照组(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未实施临床路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了临床路径的患者与未实施临床路径的患者相比,平均住院时间缩短,平均住院费用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并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输尿管结石实施临床路径,能够减少住院时间,降低经济费用,并加快医院床位周转率,显示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周安祥 《吉林医学》2011,(29):6155-6156
目的:了解临床输血及血液成分的使用趋势,对临床输血的规范性、科学性及合理性进行了分析。方法:统计2001年~2010年临床各种血液制品的使用数量,抽查565例输血患者的病历资料,对输血前后相关检查结果及记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10年来临床用血量呈"V"形变化,2006年达到最低点,年用血量的变化与医院住院患者数量呈正相关,成分输血率在逐年提高,特别是血小板用量有明显上升趋势,全院各科临床用血较为规范、科学、合理。结论:加强医务人员的临床输血培训,转变输血观念,是规范临床输血和促进输血事业发展的关健。  相似文献   

17.
杨敏  陶晨  刘霞  孟元光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0,31(11):1077-1078,1089
目的探讨卵巢颗粒细胞瘤(Granulosa Cell Tumor,GCT)的临床特点、诊治经过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临床分期处理、治疗经过及预后。结果临床Ⅰ期患者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89.5%,Ⅱ期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80%和60%;高分化者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88%,中分化者分别为91%和81%,低分化者分别为80%和60%。结论GCT的临床分期和组织分化程度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微生物检测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方法:对2012年检验科临床微生物检测的相关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在此基础上对2013年检验科的相关记录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3年检验科的临床微生物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明显较2012年减少。结论:2012年检验科在临床微生物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经改进可避免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进行药学干预的效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记录的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的药学干预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由于2014年药师没有对临床用药进行药学干预,2014年临床的不合理用药率为49.3%。2015年药师进行了药学干预后,2015年的不合理用药率仅为15.4%,干预前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进行有效的干预,不仅可以降低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几率,加快患者的康复,还可以为临床医师的合理用药提供重要依据,提高医疗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本地区临床用血的特点,总结成分输血的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北京市平谷区临床用血情况。结果:2001年成分输血率仅为0.20%,通过开展科学合理的临床用血宣传,成分输血的使用率2006年为76.5%。结论:输血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极为常用。开展科学、合理的临床用血,是解决用血紧张、减少经血传播传染性疾病和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