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及节约SNCR运行成本,通过对75 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烟气再循环燃烧技术改造,使烟气氧含量控制在4%~5%,低氧燃烧时氮氧化物初始浓度降低约25%,氨水消耗降低约30%,氮氧化物排放可以长期稳定控制在70 mg/m3(标态)以下,经济和环保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炼厂产生的烟气含有大量的有害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和颗粒物等.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对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的允许排放量限制日益严格.违反排放标准的炼厂将依照国家规定受到严厉处罚.炼厂环境控制技术是一项价值达数十亿美元的经营业务.相关的技术提供商为数众多,分布于世界各地.控制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的主要技术大部分掌握在美国、西欧和日本的企业手中.环境控制通用技术主要有用于控制硫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的烟气净化技术(再生器烟气洗涤器)、控制颗粒物的静电除尘器(ESP)系统、用于控制氮氧化物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技术、用于控制氮氧化物的低/超低氮氧化物燃烧器、用于控制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放空燃烧系统.炼厂催化裂化装置和硫磺装置专用的环境控制技术有借助添加剂降低催化裂化再生器的排放技术、降低硫磺装置硫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的技术(改进的克劳斯工艺——富氧克劳斯工艺、亚露点克劳斯工艺、直接氧化克劳斯工艺).炼厂应充分把握当前的污染防治和减排技术趋势及未来发展机会,根据技术的成本分析选择最佳技术,以最低的成本实现环保达标.  相似文献   

3.
为减少移动式注气锅炉烟气中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的排放,以11.5 t/h燃油注气锅炉为研究对象,通过撬装式脱硫脱硝装置的开发及现场试验,对注气锅炉烟气SO_2和NO_x的排放及现场环境因素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采用氢氧化钠和双氧水作为吸收剂的脱硫脱硝装置能明显降低烟气中的SO_2和NO_x的浓度,其中SO_2脱除效率高于95%,NO_x脱除效率在65%以上;通过余热利用可有效降低系统的运行费用。撬装模式的开发,可有效解决设备移动性差、占地面积大、浆液补给困难等影响注气锅炉运行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舟丹 《中外能源》2013,(6):39-39
2010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保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的通知》。推进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并首次明确提出多重污染物协同控制的要求。业内专家表示,这一通知表明我国在“十二五”时期大气污染防治因子将逐渐扩展,涵盖氮氧化物、臭氧、可吸入颗粒物、有毒有害物质.实现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的同时.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将成为我国“十二五”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这也进一步明确了对重点行业重点污染物防治的要求,电力行业要进一步强化二氧化硫总量控制制度。提高火电机组脱硫效率,同时加强氮氧化物污染减排,建立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新建、扩建、改建火电厂应按要求配建烟气脱硝设施,重点区域内的火电厂应在“十二五”期间全部安装脱硝设施.其他区域的火电厂应预留烟气脱硝设施空间。  相似文献   

5.
烟气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排放控制已成为炼油企业关注的重点。对加热炉烟气、催化裂化装置、硫磺回收装置和废酸再生装置的工艺废气的排放控制进行探讨,从操作优化与技术改造两方面提出应对措施。对氮氧化物排放不合格的燃气加热炉,采用低氮燃烧器进行改造,以满足特别限值排放地区NOx排放限值100mg/m3的标准;导致惠州炼化燃料气硫含量偏高的主要因素是催化/焦化干气硫含量偏高、气柜回收瓦斯未脱硫。通过提高干气脱硫能力、对火炬系统气柜回收瓦斯脱硫后再补入燃料气系统,可满足加热炉烟气二氧化硫排放标准。催化裂化装置通过加入脱硝助剂,催化烟气中NOx由640mg/m3降至85mg/m3左右,满足特别排放限值地区NOx排放标准。增上催化烟气湿法脱硫除尘措施,可满足催化烟气SO2排放标准。硫磺回收装置通过液硫脱气改造,并采用高效复配脱硫剂,可满足尾气SO2排放标准。废酸再生装置通过操作优化与增加尾气洗涤系统,其烟气可满足国家最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调查统计数据表明:截止到2018年初,福建省(含厦门市)燃气锅炉共计1 054台,以10 t/h以下小型燃气锅炉为主。燃气锅炉热效率区间为70%~95%,大多数燃气锅炉未加装脱硝装置,也未采取其它污染物减排措施。随着国家节能环保标准的日益严格,有必要通过控制过量空气系数和降低排烟温度等措施来提高燃气锅炉的热效率;采用低氮燃烧器、烟气再循环、烟气脱硝等措施进一步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浓度。  相似文献   

7.
利用氮氧化物控制技术治理大气污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锦余 《节能》2004,(5):41-44
氮氧化物控制技术是治理大气污染常用的方法。针对目前国内外的现状 ,介绍了燃煤过程中NOx的形成机理、低NOx 燃烧技术和现有的主要烟气脱硝技术 ,分析了氮氧化物控制技术的发展前景。通过对几种主要控制技术的原理、技术要点的介绍 ,为各燃煤电厂控制有害气体排放提供了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作为火力发电厂固定污染源排放监测的重要环保设施,其监测数据关系到火电厂 的污染源排放是否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由于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设备选型问题,某公司燃气轮机机组污染源监 测数据出现异常,甚至超出排放标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分析该公司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设备的工作原理,对 氮氧化物(NO*)、二氧化硫(S02)以及烟尘排放浓度超标原因进行了具体陈述,提出了设备选型建议。  相似文献   

9.
《火力发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33—2003)要求“火力发电锅炉须预留烟气脱除氮氧化物装置空间”。根据一些工程预留脱除氮氧化物装置和一些改造工程装设脱除氮氧化物装置的经验,编写了《燃煤电厂预留脱除氮氧化物装置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该文介绍了火电厂氮氧化物排放标准,火电厂脱氮氧化物的主要技术,特别介绍了采用低氮氧化物燃烧、采用选择性还原(SCR)NOx,降低NOx排放浓度的技术。 SCR技术已有20年历史,技术成熟,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易于操作,效率可达90%。被国内外一些电厂广泛采用。该文给出了SCR流程示意图。 该文重点讨论了预留脱除氮氧化物装置,设计应注意的确定脱硫氮氧化物工艺、与锅炉厂的配合、SCR反应器的布置位置、荷载及地基、空气预热器的防腐、防堵、引风机选择、液氮的贮存和计量、设计文件要体现预留了脱除氮氧化物装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对某热电厂75 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烟气再循环技术改造,改造后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随烟气再循环率从零增大到23%,炉膛料层、过渡区温度分别下降42和27℃,炉膛出口温度降低13℃,;NO_x排放量由451降至325 mg/Nm~3,脱硝效率为27.9%;尾部烟道出口烟气温度逐渐升高,氧量虽逐渐下降但趋势减小。本试验验证了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烟气再循环技术降低料层温度及氮氧化物排放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节能》2017,(11):49-52
针对日趋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及越来越严格的大气排放标准,控制燃煤发电厂氮氧化物的排放总量成为锅炉环保技术发展的方向。针对某660MW燃煤电厂低负荷时SCR脱硝系统无法投运的现状,通过对4种脱硝系统全负荷投运技术路线对比,推荐采用省煤器烟气旁路系统改造方案,同时对具体方案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12.
以基于烟气再循环的燃气炉为研究对象,通过燃烧实验分析其低氮氧化物排放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炉膛结构参数以及烟气再循环对氮氧化物排放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其中,增加炉膛直径,可有效降低锅炉氮氧化物排放量,综合考虑热效率及制造成本,4 t/h燃气炉炉膛直径最终确定为1 050 mm。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炉膛结构为烟气再循环结构,同时配合使用RS 410/E BLU FGR燃烧机,成功实现了30 mg/m~3(标态)以下的超低氮氧化物排放。  相似文献   

13.
随着燃煤电厂的发展,烟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将会相应增加,此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为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目前国内已开展燃煤电厂污染物超低排放工程的建设。面对我国以煤炭为主能源品种消费结构和日益艰巨的环保压力,浙能集团在全国率先实施超低排放示范改造,创新煤炭的清洁燃烧和清洁排放技术,将给整个燃煤电厂行业拓展了新空间,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主要对燃煤电厂污染物超低排放吸收塔改造设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垃圾焚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焚烧虽然能够实现能量回收,但会产生二恶英、粉尘、SO2、NOx、重金属等污染物。焚烧烟气的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因此,需要对垃圾焚烧过程进行排放控制,不同的控制技术相互配合组成污染物控制系统才能实现焚烧烟气的达标排放。总结了不同的污染物控制技术及三种常见的大气污染物控制系统,比较了我国及欧盟垃圾焚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我国垃圾焚烧污染物排放标准日趋严格,与欧盟排放标准差距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15.
我国燃煤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火电厂燃煤过程排放的污染物是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基于对我国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大量调研,回顾了"十五"以来我国燃煤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发展历程.着重介绍了石灰石-石膏法、烟气循环流化床、海水脱硫、氨法等脱硫技术,并简要介绍了每种技术的应用现状;对炉内氮氧化物控制技术及SCR、SNCR等烟气脱硝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概括.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目前脱硫脱硝行业的主要问题和开发重点.  相似文献   

16.
火电厂燃煤中排放的硫化物及氮氧化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经济且有效地控制燃煤电厂排放的SO2与NOx对中国这样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资源的国家显得尤为重要。分析了中国现今的脱硫脱硝技术并着重介绍了几种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分析它们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具有应用前景的脱硫脱硝技术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节能》2021,(2)
借鉴大型燃烧工程项目中通常使用的烟气再循环技术,通过试验数据的分析,研究再循环前后烟气的排放特性,并通过研究烟气再循环在降低燃气热水器氮氧化物排放的可行性,设计了烟气再循环自适应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8.
火电厂锅炉烟气排放中的硫化物和氮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随着环保问题越来越多的得到关注,脱硫项目在CFB锅炉生产运行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介绍了京海电厂33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在达到新环保考核要求过程中,脱硫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策略进行的分析设计与优化,包括主控制逻辑、串级控制系统前馈量的设计与分析、石灰石导料系统顺控以及计量方法等,并对改造前后SO2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了对比。对同类型机组脱硫自动控制设计和投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火电厂的烟气经过湿法脱硫系统处理后排放。排放烟气中携带大量饱和水蒸气,排放到大气后,在烟囱出口处形成了浓重的白色烟羽。上海、浙江、天津等多省市均要求火电行业对白色烟羽进行治理。分析白色烟羽形成的原因,从节能、环保的角度考虑,提出一种采用热泵装置对脱硫后烟气先进行冷凝除水,然后对烟气进行加热处理的技术路线,在尽量降低能耗的情况下,通过提高排烟温度来消除烟囱的白色烟羽,同时能够回收烟气中的大量水分,降低脱硫系统水耗。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天然气工业的迅速发展,以此种清洁能源为燃料的锅炉将会逐渐增多。与燃煤相比,燃烧天然气虽然排放的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的含量很少,减轻了对环境的压力,但燃烧后产生的大量水蒸气随高温烟气排放到环境中,造成了能量的严重浪费。而采用冷凝式锅炉将高温烟气中的显热和潜热予以回收,可以达到充分利用能源降低运行成本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