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江苏南通“小豌”为我县农家传统豌豆品种,该品种在我县种植普遍,这个品种特点是菜肥兼用,荚尖兼用,既可作蔬菜,又可作经济绿肥.在植株个体利用上,既可食荚,又可食嫩尖。该品种节密荚多结荚性强,鲜荚皮薄肉嫩化渣爽口,嫩尖肥大,味道鲜美,质地优良。据1987年品比区测定:在7个参试品种中(本地的南通小豌、草豌、白玉豌以及四川的团结豌2号,无须豆尖1号、食荚大菜豌以及北京的中豌4号)无论在鲜荚产量,豆尖产量以及鲜草产量等方面均名列前茅。生产上一般鲜荚单产达200多公斤,鲜尖单产400多公  相似文献   

2.
通过试验、示范及推广,筛选出适宜贵阳市夏秋反季节栽培的硬荚豌豆品种:中豌4号、中豌6号、腾飞5号、腾飞7号,商品性状好,荚大,产量高。海拔1000~1300m的山区,一般在8月中下旬播种,每667m2播种量控制在10.O-12.5kg,合理密植,宽畦栽培,加强水肥管理,每667m。鲜青豆荚产量可达500kg。  相似文献   

3.
从豌豆品种、种植密度、栽培方式等技术措施进行了夏秋反季节豌豆增产潜力试验示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豌豆品种有不同的生产力,而不同品种又要求不同的密度。参试的4个豌豆品种商品性状好,荚大,产量高,均适合在贵阳高海拔地区推广栽培。作夏秋反季节栽培时,播种期均以8月中下旬为宜,中豌4号和中豌6号的适宜播种密度为12.5 kg/667 m2左右,而腾飞5号和腾飞7号的适宜播种密度为10 kg/667 m2左右。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适合广西种植的耐贮运长豇豆新品种,对在广西推广的5个长豇豆品种的条荚密度、种子与嫩荚鲜质量比、失重率、发泡率4个指标变化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农丰1号、农丰3号、农家宝2号嫩荚的耐贮运性明显好于春秋2号和丰成18号,适宜在广西作外销长豇豆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连豌1 号是蔓生品种P2 的变异单株经过系统选择育成的矮生食荚豌豆新品种。株型直立紧凑,株高67.68 cm,荚长70.62 mm,荚宽13.16 mm,鲜荚籽粒饱满,呈圆柱形,口感脆嫩,商品性好,每667 m2 鲜荚产量600~700 kg。种植区域广泛,简单搭蔓即可,易进行轻简化栽培。  相似文献   

6.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完成的“豌豆‘af’基因研究及超高产、优质豌豆新品种宝峰东8选育”成果于2003年10月26日通过河北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鉴定。 该项研究以普通型豌豆品种中豌6号为母本,法国新注册的半无叶型豌豆品种90-PE-10为父本杂交,对杂交后代用春、夏、冬一年三代选择培育法,历经多年育成了半无叶型高产、优质豌豆新品种宝峰东8。该品种比对照中豌6号  相似文献   

7.
淮鲜豆5号是以台湾75为母本、高雄5号为父本的杂交后代,采用改良单籽传法育成的菜用春大豆新品种。丰产、优质、中熟,出苗至采收鲜荚83d(天)。平均每667m~2鲜荚产量670kg。鲜荚灰毛、深绿色,二粒标准荚长5.6cm、荚宽1.3cm,鲜百荚重312.5g,鲜百粒重77.2g。口感甜糯。适宜在江苏省内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针对豌豆生产中品种单一、产量低 ,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状况 ,引进一批矮生、甜脆的秋豌豆品种进行比较试验 ,从中筛选出生长周期短、生产成本低、高产优质主栽品种作为反季节蔬菜推广应用。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品种 日本矮生、中豌四号、中豌六号、甜豌豆 75 - 1、蜜脆 5个引进品种 ,以当地栽培品种大荚豌为对照。1 .2 试验地点 试验地设在丰城市郊的丽村镇龙兴村 ,土壤为该地有代表性的砂质壤土 ,土壤pH值为 7.2 ,肥力中等 ,前茬为水稻。1 .3 田间设计 选择类型一致的连片田块作试验小区 ,随机排列 ,3次重复 ,四周设置…  相似文献   

9.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完成的“豌豆‘af’基因研究及超高产、优质豌豆新品种宝峰东8选育”成果于2003年10月26日通过河北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鉴定。 该项研究以普通型豌豆品种中豌6号为母本,法国新注册的半无叶型豌豆品种90-PE-10为父本杂交,对杂交后代用春、夏、冬一年三代选择培育法,历经多年育成了半无叶型高产、优质豌豆新品种宝峰东8。该品种比对照中豌6号  相似文献   

10.
云豌1号是以食荚90-17(无须蔓生品种)为母本,以食荚大菜豌(矮生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的矮生无须菜用豌豆新品种。植株直立矮生,株高50~60 cm,复叶无须(即卷须退化),营养体发达,叶片肥厚,嫩梢纤维少,幼苗质地柔软,食用品质佳,VC含量34.9 mg · kg~(-1),总黄酮含量3?290 mg · kg~(-1)。一般每667 m~2可产嫩尖850~1?200 kg,适宜云南省海拔1?100~2?400 m的豌豆产区或南方生境相似的秋播豌豆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陈家秀  田梅  黄琴 《中国蔬菜》2012,1(5):36-37
通过试验、示范及推广,筛选出适宜贵阳市夏秋反季节栽培的硬荚豌豆品种:中豌4 号、中豌6 号、腾飞5 号、腾飞7 号,商品性状好,荚大,产量高。海拔1 000 ~ 1 300 m 的山区,一般在8 月中下旬播种,每667 m2 播种量控制在10.0 ~ 12.5 kg,合理密植,宽畦栽培,加强水肥管理,每667 m2 鲜青豆荚产量可达500 kg。  相似文献   

12.
我国南方及部分北方地区人民喜食豌豆嫩尖,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湛时霖等于1979年用团结豌2号、本地无须豌、仁寿粉红豌、新华豌5号有性复合杂交育成一种主要用于烹食嫩尖(苗)的优质高产蔬菜品种——无须豆尖一号。本品种株高130厘米,白花,复叶,无卷须,茎秆粗壮,生长迅速,播种后20多天即可掐尖上市,优于从美国引进和国内普遍种植的有须豆尖品种。生育期190天,嫩尖上市时间近半年,可连续掐尖9~10次,在成都姜石黄壤土上种植亩产达1000公斤或  相似文献   

13.
食荚甜脆豌1号是以中山青为母本,食英大菜豌1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和多代定向选择育成的食英豌豆新品种,具有早熟,优质,丰产,商品性等优点,鲜英产量可害896.8kg/667m^2,比云南中棵增产153.1%,比食荚大菜豌1号增产25.1%。  相似文献   

14.
早熟豌豆新品种──中豌5号和中豌6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早熟豌豆新品种──中豌5号和中豌6号孙云越(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北京100094)中豌5号和中豌6号早熟豌豆新品种,是1981年以中豌4号作母本,4511豌豆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六个世代的单株选择和株系鉴定,于1986年育成。两品种早熟、高产...  相似文献   

15.
朱士忠 《蔬菜》2003,(2):3-4
豌豆是人们喜食的蔬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其嫩梢、嫩荚、籽粒均可食用。以往只在春季才能吃上鲜豆粒,经过我们多年的研究,如今做到了春夏秋冬四季都有青豌豆荚供应上市,满足了人们,特别是大中城市居民对蔬菜食品多样化、时新化、高档化的要求。广大菜农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一般每季每茬667m2产青豌豆荚400~1200kg,产值1000~2000元。一、选用优良品种豌豆是喜冷凉的长日照作物,要想四季种植就得筛选出对光照反应迟钝,耐寒耐热,早熟,抗逆性强的品种。经过多年的试验,从中豌系列、珍珠绿、白玉豌豆等8个品种中筛选出中豌4号…  相似文献   

16.
莆莱1 号是从莆田地方莱豆群体中系选出的优质、高产、抗性强的中熟莱豆新品种。植株蔓生,鲜荚单质量13 ~ 20 g,鲜豆百粒质量300 ~ 350 g。露地秋季种植,从播种至始收90 ~ 110 d(天),采收高峰期持续30 d(天)左右,鲜荚每667 m2 产量1 000 ~ 1 200 kg。  相似文献   

17.
以引进的4个国内外优良荷兰豆品种为材料,观察记载了各品种的物候期、生物学特性、产品商品性状及产量等,以期为荷兰豆生产筛选出专用新品种,支撑西北高原夏季荷兰豆产业的安全高效发展。结果表明:大荚荷兰豆品种"食荚大菜豌9号"嫩荚长、宽、板形较好、色嫩绿、商品性佳,产量为1 311.25kg/667m2,较对照("食荚大菜豌1号")增产14.04%,综合性状优良;小荚荷兰豆品种"美浓"嫩荚中长、板形正、色嫩绿、商品性佳,产量为1 083.41kg/667m2,较对照("合欢66")增产10.12%,综合性状优良。表明大荚荷兰豆品种"食荚大菜豌9号"与小荚荷兰豆品种"美浓"适宜在西北高原夏菜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不同豌豆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特点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 ,随着福建省豌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白粉病已成为福建省食荚豌豆的最主要病害。为了明确豌豆白粉病流行规律 ,笔者对福建豌豆白粉病流行特点及防治对策进行了研究 ,以期筛选出适合南方地区的抗病品种和耐病品种 ,配合各种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 ,有效地控制白粉病的为害。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品种 选取 12个品种 :黑龙江寒豆、山东红花、台中 11号 (福建主栽品种 )、二花荷兰豆 (饶平二花 ,福建主栽品种 )、改良 11号、中豌 6号、四川大菜豌、荷兰红花、荷兰白花、台湾 6 0 3、红大花、美国甜脆豆。在这 12个品种中 ,红大花植株长势…  相似文献   

19.
摘要:为了筛选适合海南三亚种植的优异毛 豆品种,对13份华南地区毛豆品种(系)进行比 较试验,分析不同毛豆品种(系)的农艺性状 以及产量。结果表明:闽豆7号单株荚质量最大 (67.8 g),九斤王单株分枝数最多(4个),南 鲜豆1号百粒鲜质量最大(96 g),这3个高产关 键因子使得3个品种的667 m2 产量较高,分别为 758.6、664.1、644.7 kg,3个品种更适宜在三亚地 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正>豇豆又名豆角、长豆角、角豆、带豆,黄石地区3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5月下旬至11月收获,是夏秋主要蔬菜品种之一,以嫩荚销售为主,还可腌制和加工干菜销售,对蔬菜周年供应,特别是对7~9月蔬菜淡季供应有重要作用。2020年江汉大学培育的豇豆新品种鄂豇豆12号和鄂豇豆14号开始在黄石地区试种示范,2个品种虽然有点差异,但均表现优秀,主要表现是鲜荚颜色深绿、荚长、粗壮、产量高、抗病性好、鲜荚易炒熟、口感柔嫩、鲜美。通过示范推广,成为黄石种植的当红品种,种植范围、面积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