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有效地将时滞信息引入到软测量建模过程中,同时实时跟踪过程动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曲线分析(FCA)估计过程时滞参数的新方法,用离线条件下得到的时滞参数集对软测量建模的数据进行重构;对于新的输入数据,基于一定时刻之前采集的历史变量值,采用时间差—高斯过程回归(TDGPR)模型对当前时刻主导变量值进行在线预测.通过对脱丁烷塔过程的仿真研究,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2.
针对软测量建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软测量建模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脱丁烷塔底部丁烷组分含量以及硫回收装置尾气中SO_2和H_2S含量的软测量建模,分别采用BPTT算法、RTRL算法和EKF算法对Elman网络进行训练。在同等条件下,通过与传统的梯度下降算法以及其他软测量建模方法对比表明,EKF算法能够获得较好的离线估计结果,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较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善软测量模型的估计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分类算法和关联向量机的多模型软测量建模方法。采用贝叶斯分类器对样本数据集进行分类,并对不同类别的输入数据分别建立关联向量回归机子模型,用“切换开关”方式组合作为最终的软测量模型输出。将该方法应用于双酚A生产过程的质量指标软测量建模,仿真结果表明:与单模型支持向量机相比,该方法估计精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集成学习已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软测量建模框架,但是建立高性能的集成学习软测量模型依然面临特征选择不当、基模型多样性不足、基模型估计性能不佳等诸多挑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堆栈自编码器多样性生成机制的选择性集成学习高斯过程回归(selective ensemble of stacked autoencoder based 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 SESAEGPR)软测量建模方法.该方法充分发挥深度学习在特征提取方面的优势,通过构建多样性的堆栈自编码器(stacked autoencoder, SAE)网络,建立基于隐特征的高斯过程回归(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 GPR)基模型.基于模型性能提升率和进化多目标优化对SAEGPR基模型实施两次集成修剪,以降低集成模型复杂度、保持甚至进一步提升模型估计性能,最后,引入PLS Stacking集成策略实现基模型融合.所提出方法显著优于传统全局和全集成软测量建模方法,其有效性和优越性通过青霉素发酵过程和Tennessee Eastman化工过程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5.
实际工业过程往往是一个多工况、非线性的大规模复杂系统,使得单一模型软测量建模方法难以充分挖掘数据信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密度峰(Density Peak,DP)聚类和随机森林回归(Random Forest Regression,RFR)的多模型软测量建模方法,从而对主导变量进行估计。首先,利用DP聚类算法对训练数据进行划分;其次,采用RFR方法建立各子类的回归子模型;最后采用开关切换的方法进行多模型融合。将提出方法应用于TE过程和丁烷蒸馏过程的软测量建模中,分别对产物G含量和丙烷含量进行估计。仿真结果表明估计精度得到提高,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仿射传播聚类和高斯过程的多模型建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单模型建模存在泛化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仿射传播聚类和高斯过程的多模型建模方法。该方法定义了一种新的相似度使仿射传播聚类算法把样本数据按照不同的工作点进行聚类,获得的子聚类样本数据再分别使用高斯过程建立相应的子模型,用"切换开关"方式组合作为最终模型的输出。将该建模方法应用到某双酚A反应釜出口丙酮含量的软测量建模中,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估计精度和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了充分利用实际工业过程中大量无标签数据中的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自训练算法的高斯过程回归(GPR)软测量建模方法。首先,利用相似度估计无标签样本缺失的主导变量值;然后,根据估计值对有标签数据集的影响,对估计样本集中的数据进行筛选;最后,将泛化能力强的样本加入有标签样本集中,得到重构训练样本集并进行软测量建模。通过脱丁烷塔塔底丁烷浓度预测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静态软测量建模方法无法反映工业过程动态信息,造成模型预测精度低、鲁棒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曲线和高斯过程的动态软测量建模方法.该方法采用模糊曲线法对输入数据进行处理,并利用处理后的数据构建新的数据集,最后采用高斯过程建立软测量模型.将提出的动态软测量模型应用于PTA氧化过程中4-CBA含量的预测,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运算速度快、预测精度高.  相似文献   

9.
目前,化工生产过程日益复杂,生产操作变量越来越多,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重要的过程参数无法通过直接测量的手段精确测得.通过软测量可实现复杂化工生产过程重要参数的精确测量,进而指导化工企业的生产,提高化工生产的产出效率,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效的方法.针对复杂化工过程软测量建模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极限学习机模型(improved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IELM).一方面将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方法应用到极限学习机(ELM)里,通过PCA对模型输入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不仅去除了变量间的线性相关关系,而且对高数据进行降维处理,最终降低了极限学习机的输入复杂性;另一方面利用相关系数判断输入主元数据与输出数据间的相关关系,从而得到正相关输入和负相关输入,依据这两类数据构造ELM模型,使得每类输入数据对网络的输出有同样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极限学习机的泛化能力.最后建立了PCA-IELM模型,首先用标准数据库的Triazines数据集验证该模型有效性,随后得出了基于PCA-IELM方法的精对苯二甲酸(purified terephthalic acid,PTA)溶剂脱水塔塔顶醋酸含量软测量模型,仿真结果表明PCA-IELM模型处理高维数据时较传统的ELM算法具有稳定性好,建模精度高等特点,为神经网络在复杂化工应用领域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由于发酵过程存在多相和多模态特性,不满足高斯分布假设,使得传统软测量模型预测精度较低。基于高斯混合回归(GMR)的软测量模型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然而,在确定混合高斯元数目上存在难度并且尚未得到解决。在本研究中,仿射传播聚类算法(AP)及其改进方法—自适应仿射传播聚类算法(ad AP)因其具有对数据空间进行自动划分的能力,被首次应用到基于高斯混合回归软测量建模数据预处理中。通过青霉素发酵过程仿真实验表明,仿射传播聚类方法和自适应仿射传播聚类方法都适用于高斯混合回归建模,但是后者对应软测量模型预测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