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一个叠层板型堆芯元件实验模型的临界流速进行了理论、数值分析,将该结构视为多层平行梁与整体单梁的对接问题,根据各梁的挠曲线方程及对接处的连续性条件和平衡条件,建立了临界流速和失稳挠曲线方程系数的特征方程,并采用隐式迭代法对其进行数值求解。  相似文献   

2.
弯曲是梁变形的基本形式之一。本文论述了梁纯弯曲时变形的条件,由此导出梁变形的基本公式,用直接积分法及梁的变形条件、梁挠曲线变形连续条件推导梁弯曲时的挠曲线议程及转角方程。并举实例说明挠曲线方程与转角方程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求解超静定梁挠曲线的一种新方法,通过满足梁的边界务件求解基本方程,从而得到单跨和多跨超静定梁的挠曲线方程。  相似文献   

4.
在复杂载荷或变化抗弯刚度的情况下,直梁的挠曲线方程是分段的,这给使用带来了不便。本文首先讨论了利用适用于整个梁的近似挠曲线方程来代替分段方程的级数方法(三角级数和幂级数),并给出了例子来说明方法的应用。接着介绍了适用于电子计算机的挠曲线的数值计算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应用到工程力学的许多专题中去。  相似文献   

5.
阐述用待定系数法解梁的挠曲线方程,推导出待定系数的表达式,对于给定载荷的等截面静定梁,可直接由梁的弯矩方程推出挠曲线方程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求解超静定梁挠曲线的一种新方法,通过满足梁的边界条件求解基本方程,从而得到单跨和多跨超静定梁的挠曲线方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用待定系数法求梁的挠曲线方程的方法,推导出了待定系数的表达式。对于给定载荷的等截面梁,可直接由梁的弯矩方程得出挠曲线方程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8.
板状梁结构流致振动及其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研究了受非线性支承的板状梁结构的流致振动问题。采用二维不可压缩粘性流体模型,建立了板状梁运动的偏微分方程,并应用Galerkin方法把此偏微分方程转化成了常微分方程;以流体流速作为变化参数,运用稳定性理论分析了平衡点附近定常解的稳定性问题;应用WATLAB软件对该方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其结果与理论分析所求得的临界流速数值完全一致;最后分析了不同运动初值对临界流速时振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一个叠层板型堆芯元件实验模型的干模态固有频率和振型进行了理论、数值分析,作者将该结构视为多层平行梁与整体单梁的对接问题,根据各梁的振型方程及对接处的连续性条件和平衡条件,建立了确定固有频率与振型系数的特征方程,并采用隐式选代法对其进行数值求解.文中给出了部分固有频率与振型曲线的计算结果,其固有频率与实验测试结果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10.
基于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得到了梁发生纵横弯曲时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通过讨论非零解的存在性,研究了具有三个支座的超静定细长弹性杆在面内温度载荷作用下的稳定性问题,得到了三支座弹性杆的发生屈曲的控制方程,通过数值计算给出了临界载荷随中间支座位置变化的关系,以及中间支座为弹性支座时,其弹性系数同临界载荷的关系,研究表明:对于两端铰支的梁,中间支座位于梁长的正中时,临界载荷最大,梁的稳定性最好;而中间支座的弹性系数愈大,梁的稳定性愈好。  相似文献   

11.
就轴向流中两端固支大挠度弹性薄板的流固耦合振动特性,固支薄板的结构动力学方程用有限元法离散,流场采用不可压缩的二维粘性流体(N-S方程)用有限体积法离散,结合ADINA中的流体单元划分技术,建立了双向流固耦合作用下轴向流中两端固支薄板的二维仿真模型.通过模拟仿真分析研究了给定不同流速下固支板的流固耦合振动特征和大挠度系统的振动稳定性.分别得出了不同流速下固支板中点的挠度—流速曲线、挠度时程曲线及挠曲线图.结果表明:当流速小于固支板的临界流速时,板将处于稳定的直线平衡状态;当流速大于固支板的临界流速时,板将在新的位置达到弯曲平衡状态,以及在弯曲平衡位置附近发生极限环振动.  相似文献   

12.
应用增量谐波平法(IHB法)研究在不同轴向运动速度下运动梁的非线性振动。根据哈密顿原理建立梁的横向运动微分方程,采用分离变量法分离时间变量和空间变量,并利用Galerk in方法离散运动方程,得到了带3次非线性项的多自由度方程。典型算例获得了轴向运动梁横向非线性振动在不同速度下的频率-振幅响应曲线,讨论了出现内部共振的临界速度vc。  相似文献   

13.
调节阀内三维流动与启闭过程的数值模拟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CFD)对调节阀的定常与非定常水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定常模拟得到各种开度下的三维流场分布以及压降与流量的特性曲线,特性曲线与试验结果相吻合.非定常计算模拟了阀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流动特性的变化,得到流量和阀芯轴向力随时间变化曲线,并对启闭速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用DQ方法研究热荷载作用下功能梯度梁的稳定性问题.基于三阶剪切变形理论,采用能量原理推导梁屈曲问题的基本方程,采用DQ方法对所得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进行离散处理.数值求解固支边界条件下功能梯度梁的临界屈曲热载荷,并得到临界屈曲热载荷随梯度参数的变化曲线.三阶理论的方程很容易退化为一阶理论和经典理论下相应的方程.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5.
以研究蜂窝梁的挠度特征及其计算方法为目的,设计扩张比k=1.65的六边形开孔蜂窝梁,利用实验与有限元软件ANSYS探讨简支蜂窝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变化,获得了蜂窝梁的挠度变化规律、破坏特征,并将实验、有限元模拟及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给出的挠度公式,三者得出的临界荷载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实验及有限元模拟的结果与规范公式计算结果相差5%~10%,表明规范计算公式具有足够的计算精度。文中采用的ANSYS实体建模方法可以用于蜂窝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对层状结构顶板锚杆支护机理应用离散元模拟、物理模拟方法开展研究,表明锚杆支护回采巷道层状结构顶板形成组合拱梁结构,锚杆支护机理相应称为组合拱梁作用。物理模拟表明组合拱梁纵向载荷、横向载荷与挠度关系曲线存在峰值前和峰值后两个变形阶段,横向载荷首先达到峰值,破坏进一。步发展后纵向载荷达到峰值。锚固作用表现为组合拱梁层问离层和错动量减小,提高了组合拱梁峰值后承载力,可变形性得到改善。竖直方向地应力使顶板岩层形成铰接拱结构,水平地应力是拱铰压碎的主要力源。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悬臂梁、Arc型梁以及S型梁随着一无量纲参数的变化而逐渐演化的过程,求得了悬臂梁与基底接触形成Arc型梁以及S型梁的条件,并且通过最小势能原理,采用两种方法推导出了S型梁的临界悬空长度,通过叠加原理,求得了形成Arc型梁时基底的支持力.给出了随着无量纲参数的变化各种梁的挠曲线.这些分析对于工程设计,以及微机电系统、生物的毛细黏附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进行了3根剪跨比为3.58钢筋混凝土梁的落锤冲击试验和1个静力对比试验,重点研究钢筋混凝土梁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和冲击能量对钢筋混凝土梁残余变形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静力下发生弯曲破坏的梁在低速冲击下的裂缝形态以弯曲裂缝、弯剪裂缝为主,在高速冲击荷载作用下以腹剪裂缝为主.试验测试了冲击力、支座反力、跨中位移和跨中纵筋应变等动态时程曲线,通过分析其动态时程曲线结果,获得了钢筋混凝土梁的冲击破坏机理,即冲击作用下梁的破坏过程分为局部响应阶段和整体响应阶段.同时,还统计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冲击试验结果,通过比较分析钢筋混凝土残余变形-冲击能量关系实验数据,探讨了冲击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残余变形的经验公式的适用性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骨料粒径对无腹筋梁抗剪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骨料粒径对无腹筋梁抗剪性能的影响,完成了集中荷载作用下16根无腹筋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抗剪性能试验.主要试验变量为最大骨料粒径和剪跨比.根据试验结果分析试验梁的破坏形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荷载-位移曲线、裂缝面间的相对位移等内容,比较试验数据与已有无腹筋梁受剪试验结果,并将试验结果与GB 50010-2010,ACI318-08,EC 2-02和CSA 23.3-04等规范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骨料咬合作用是无腹筋梁剪切破坏的重要传力机制,抗剪设计方法应建立在充分考虑骨料咬合作用对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影响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