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肥胖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绝经前妇女的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高雄激素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雄激素的增加源于胰岛素抵抗及内脏脂肪组织代谢活性物质导致的高胰岛素血症.30%~75%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重过高.肥胖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表现类型有显著影响,且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不孕相关,也增加了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该文就肥胖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相互影响的病理生理机制、肥胖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表现类型的影响,肥胖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及目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患者治疗的新方案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瘦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疾病,其临床常见代谢异常的表现,包括超重或肥胖,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减低或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增加.瘦素是一种新型的脂肪源性的肽类激素,其与肥胖、不孕和胰岛素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肥胖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瘦素水平改变,瘦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及2型糖尿病间相互影响,多囊卵巢综合征血脂异常及并发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瘦素也有变化.所以,瘦素可能参与了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代谢,引起多囊卵巢综合征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3.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人类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诊断标准中,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以高雄激素症状为特征,而没有把胰岛素及代谢参数的评估纳入,大多数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肥胖、高脂血症等代谢综合征的特征.多囊卵巢综合征与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但是否为心血管疾病的诱因还不太清楚.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中强调胰岛素抵抗的重要性,不仅能使诊断更有说服力,而且能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进行代谢症状的综合评价,有助于识别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并进行恰当的治疗.对于肥胖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改变生活方式仍然是首选方法,但通常这些患者很难减轻体重.胰岛素增敏剂是长期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和唯一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孕妇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特征和发病因素。方法选取10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待产的10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糖代谢异常的发生情况,并对肥胖孕妇和非肥胖孕妇发生糖代谢异常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糖代谢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肥胖孕妇发生糖代谢异常比例更高(P<0.05)。肥胖孕妇的糖代谢异常发生率较非肥胖孕妇明显增高(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对胰岛素产生抵抗,其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较高,肥胖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力加强,因此,应对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孕妇加强监护。  相似文献   

5.
张慧娟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6):4093-4094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对超重或肥胖孕妇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1年5月在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3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超重或肥胖孕妇的围产结局资料,并与同期的38例没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超重或肥胖孕妇的围产结局资料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产后大出血发生率、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早产发生率上具有统计学差异(χ2=10.91,P<0.05)。结论: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超重或肥胖孕妇早产的发生危险明显高于非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临床上要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6.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紊乱疾病,现已成为导致女性代谢综合征的一个潜在原因.多囊卵巢综合征个体存在代谢危险因素,其已引起医学界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与代谢综合征之间存在相关危险因素的重视,并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广泛地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症状常伴有肥胖,而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已成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和代谢综合征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改变的关键环节.高雄激素血症作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内分泌特征,已经成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和代谢综合征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该文就多囊卵巢综合征与代谢综合征之问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内分泌特征及治疗预后。方法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92例中肥胖型42例作为观察对象(肥胖组),非肥胖型50例(非肥胖组)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健康组)均作为对照,比较各组的内分泌代谢指标并观察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治疗预后。结果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以及空腹胰岛素、促黄体生成素、睾酮水平明显升高,促卵泡刺激素、雌二醇明显降低,与健康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肥胖型患者更为严重(P<0.05);盐酸吡格列酮口服治疗3个月后以上各指标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更为严重,临床针对性治疗可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及内皮功能的作用。方法4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检测二甲双胍治疗前后患者的血脂谱、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内皮依赖性舒张(EDV)功能的变化。结果肥胖组的血脂谱和HOMA-IR明显高于非肥胖组,肥胖组的ISI和EDV明显低于非肥胖组。经过16周二甲双胍的治疗后,肥胖组和非肥胖组的血脂谱和HOMA-IR明显下降,ISI和EDV明显上升。结论二甲双胍可以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及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9.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在育龄妇女中常见,是无排卵性不孕症中的常见原因,临床以高雄激素血症,排卵障碍或无排卵,卵巢多囊样改变为特征,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肥胖.二甲双胍为胰岛素增敏剂,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近20年来,二甲双胍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二甲双胍应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对国内外研究成果做以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和健康妇女血清内皮素-1、C反应蛋白水平的检测对比,分析两者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不同分组中的水平,以期将其作为预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心血管疾病等远期并发症风险的指标.方法 选择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68例,同时选择65例同龄健康女性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记录一般资料,检测血清内皮素-1、C反应蛋白水平及其他相关实验室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组的体重、身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Ferriman-Gallwey评分及痤疮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t值分别为8.38、7.16、5.58、10.17、11.10、14.40、8.64,均P<0.01);②多囊卵巢综合征组的血清内皮素-1、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4.20、7.68,均P<0.01);③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肥胖组血清内皮素-1水平较非肥胖组显著升高(t=18.81,P<0.01),而C反应蛋白水平无显著性差异;④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胰岛素抵抗组血清内皮素-1、C反应蛋白水平较非胰岛素抵抗组显著升高(t值分别为12.66、7.71,均P<0.01).结论 内皮素-1、C反应蛋白可能影响了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进而影响其预后和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故该病患者应定期检测血清内皮素-1、C反应蛋白水平及糖代谢情况,对伴胰岛素抵抗和/或肥胖者更应密切关注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