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春大白菜一般2~3月播种,5~6月应市,单产4000kg/667m~2左右,是经济效益很可观的一种反季节蔬菜栽培方式。但春季的气候特点是前期温度低,后期温度高,与大白菜的生长习性相反。要成功栽培春大白菜并获高产重点在于选择适当品种、播期和栽培方式,防止苗期低温导致未熟早薹、防止幼苗顶芽坏死后侧芽丛生等等。1 选择适宜播期与栽培方式 大白菜属种子春化型作物,苗期在2~10℃条件下经过10~15天即可通过春化,10~15℃时通过春化缓慢。因此选择适宜的播期与  相似文献   

2.
一、栽培技术1、品种选择选择种子纯度高,抗病能力强并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2、适期播种大白菜属种子春化型作物,苗期在2~10℃条件下经过10~15d即可通过春化,10~15℃时通过春化缓慢。因此,选择适宜的播期,保证苗期温度高于13℃是避免早  相似文献   

3.
反季节栽培大白菜未熟抽薹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白菜反季节栽培的主要问题是未熟抽薹。本试验选出的反季节栽培杂交种春大将、高冷地是冬性强、合抑类型的早熟、优质品种。确定大白菜适宜播期是防止未熟报薹的关键,春季气温上升到12℃以上时,露地播种为宜,保护地栽培的棚室温度也不要低于12℃,温度愈低,抽薹率愈早,抽薹率愈高。青鲜素100-200倍液喷洒2次,可有效抑制大白鼠未熟抽薹。  相似文献   

4.
春大白菜对播期要求严格,若播种过早,由于低温春化易引起先期抽薹,使生产蒙受经济损失;播种太迟,则在生长后期遇到高温,导致包球不实或叶球腐烂。选择适宜的播期是决定春大白菜栽培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探讨铜陵地区春大白菜生产适宜播期,于2011年春开展了春大白菜播期试验。结果表明,铜陵地区小拱棚育苗、露地栽培春大白菜可在2月底至3月上中旬播种,最适宜播期为3月上中旬。从3个播期看,春大将耐抽薹性,抗病性、丰产性表现均最好,是适合铜陵地区春大白菜栽培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5.
<正>1.播种过早春大白菜播期要求严格,早播,温度低不但容易春化,出现未熟抽薹,而且幼苗有遭受冻害的危险。春大白菜栽培适当晚播,能有效防止过早抽薹,但是播种过晚,后期温度高,不能形成紧实的叶球,而且雨季来临,易发生软腐病,严重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6.
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是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作物,生产中早薹是限制其产量的重要因素,而春化是引起早薹的根本原因。在冬贮期对当归苗分别进行-5、0和5℃持续及各温度间的定期转换处理,次年栽植至产区大田以分析不同低温冬储对当归春化早薹的影响。结果表明0℃持续处理早薹率最高,而-5℃处理早薹率最低;-5℃初始短时处理可以促进当归的早薹,而栽前的5℃处理可加快当归芽的发育和生长;在适宜温度下,当归的早薹率与处理日数呈正相关。因此,-5℃持续冬储可抑制当归苗的春化而减少早薹,当归春化是与处理日数相关的连续性事件,这项研究对当归苗冬储和栽培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春大白菜露地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大白菜露地生产,因其生产周期短(50~60天)、成熟于蔬菜淡季、商品性好而倍受菜农和消费者的青睐.但常因前期温度低,易使植株通过春化而未球先薹;后期遇高温、阴雨则易引起叶球腐烂而导致种植失败.现根据伊川县多年栽培经验,把春大白菜露地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归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白菜为叶菜类蔬菜,一旦抽薹,就会影响到产量和品质,而春栽的结球白菜很容易发生未熟抽薹的现象。所以防止大白菜未熟抽薹,是春季栽培的关键。1春栽结球白菜未熟抽薹的原因在白菜不同的生育期内如遇到2℃~10℃低温都能迅速完成春化过程而抽薹;在10℃~15℃的条件下,时间较长也能完成春化作用,另外不同品种  相似文献   

9.
从适宜品种选择、科学选地、播种方式选择、及时整地与适期早播、合理密植、苗期管理、中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采收等方面总结了博乐市酱用番茄的栽培技术,以期促进该地区番茄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10.
 以大白菜自交系03s205,03s206为试材,研究了温度对大白菜抽薹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2℃种子春化时间的延长,从播种到开花的时间缩短,叶片数减少。从春化开始到现蕾的总计天数来看,春化15 d的处理所需时间最短。而未经春化的对照处理则不能开花。在8℃和10℃条件下,03s205和03s206均能通过春化,但10℃条件下要求更长的持续时间。8℃处理15 d就可开花,而10℃处理要25 d才能通过春化。苗期35℃的持续高温可使春化15 d和24 d的材料发生春化逆转,但对苗龄大于12 d的植株无效。而18 h 23℃和6 h 35℃交替温度下,春化15 d的大白菜不发生春化逆转,仍能够开花。  相似文献   

11.
<正>1.选用适宜品种。可选用抗病87-114、早熟87-114、夏洋303等,这三个品种适合全国大部分地区种植,生长也很容易,消费者大多能接收。2.早整地。大白菜早熟栽培,要求要早备地、早翻耕、早做好播前准备。以防遇到阴雨天不能及时整地而耽误播期。并尽可能选择前茬非十字花科作物,排灌良好的肥沃地块。3.重施底肥。早熟大白菜因生育期极短,加上密度大,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12.
<正> 在早熟大白菜的栽培中,优良的早熟品种只有在适宜的时期进行播种,才可能获得较好的收成。目前生产上存在着盲目提早播种期,以图早种早收,但往往因病虫害发生严重而造成大幅度的减产甚至绝收,给早熟大白菜生产带来了不应有的损失。几年来的播期试验及生产实践证明,适期播种是早熟大白菜高产稳产的关键措施之一。一、大白菜对温度条件的要求栽培早熟大白菜所用的早熟品种生长期在70天以下。因为大白菜,既不耐酷暑也不抗严寒,生长期适宜的温度范围为5°—25℃,当温度超过25℃时生长不良,故应选择具有早熟和较好抗热性的品种。大白菜在各个生长时期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发芽期和幼苗期为20—25℃,莲座期为18—20℃,结球期为12—18℃。以发芽期和幼苗期对温度的要求较高。但要适期播种,过早幼苗期和莲座期的叶片徒长瘦弱,抗病力低下。因此,应根据幼苗期对较高温  相似文献   

13.
克服春大白菜先期抽薹的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大白菜栽培技术性较强,特别在苏南地区,春季温和时间较短,种子发芽期和幼苗期的外界温度都具备通过春化阶段的条件,一旦掌握不当,极易先期抽薹,降低商品价值。因此解决春大白菜先期抽薹,成为其栽培的技术关键。本研究着重探讨不同冬性强弱类型的品种、播期、生育期温度、植株营养生长与抽薹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对产量的影响,为克服春大白菜先期抽薹提出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了摸索江汉平原地区玉米连作种植的适宜品种和播期,进行了春玉米—秋玉米连作模式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春玉米—秋玉连作模式中,春玉米最早要待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土壤表层5~10 cm温度达到10~12℃时播种,参考潜江市历年3月和11月气温资料,地膜覆盖的可提前到3月10—15日播种,露地播籽的可提前到3月20日左右;春玉米播期不宜迟于3月30日,秋玉米播期不宜迟于7月30日。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山地春大白菜错季栽培的适宜播期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贵州春大白菜错季栽培管理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气候学依据,利用贵州省85个气象台站1989-2018年逐日平均气温数据,并结合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多年生产试验数据,研究贵州省春大白菜晚秋及早春适宜播期的精细化区划。结果表明:1)晚秋播种,冷积温(LJW) 0~15℃·d主要分布在罗甸、望谟和赤水等县(市)等低热河谷地带,适宜播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 15℃·d LJW≤46. 5℃·d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兴仁、安龙和贞丰等县的低海拔区域,适宜播期为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 46. 5℃·d LJW≤84. 8℃·d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南部、东部及中北部的中低海拔区域,适宜播期为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 84. 8℃·d LJW≤140. 0℃·d主要分布在中部一线及遵义、黔东南和铜仁等市(州)的中海拔地区,适宜播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下旬; 140. 0℃·d LJW≤188. 0℃·d主要分布在毕节(大部)、开阳、瓮安和习水等市(县)的中高海拔区域,适宜播期为9月中旬至10月上旬; 188. 0℃·d LJW≤208.8℃·d主要分布在威宁、赫章、钟山和水城等县(区)的高海拔地区,适宜播期为9月上旬至下旬。2)早春播种,西南部、南部边缘及西北部的低热河谷地区适宜播种期为1月下旬至2月上旬,西南部大部和东南部边缘的低海拔地区适宜播种期为1月下旬至2月中旬,中西部和南部的中低海拔地区适宜播种期为2月上旬至下旬,中部、东部和北部的中海拔地区适宜播期为2月中旬至下旬,西部、中部和东北部中高海拔地区适宜播期为3月上旬至中旬,西部高海拔地区适宜播期为3月中旬至下旬。贵州春大白菜早春及晚秋播适宜播期与海拔高度及纬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随着海拔及纬度的升高,早春播种的适宜播期推迟,晚秋播种的适宜播期提前。  相似文献   

16.
《山西农业科学》2019,(12):2177-2181
为了解大白菜病毒病的发生流行规律,找出病毒侵染和蚜虫传毒的关键时间节点、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选择山西省主要大白菜产区,以科萌夏秋王、金娃娃F1、晋春一号、901春大白菜品种和四季王(感病品种)、9812、龙2001、金皇60秋大白菜品种作为材料,对其病毒病的发生流行规律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了蚜虫、温度与大白菜病毒病病情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大白菜幼苗期,病毒病较易发生,另外,调查当年春季前期雨水较多,5—6月比较干旱,蚜虫大量发生,病毒病发生较重;在栽培上,春大白菜晚播比早播病毒病发生严重,秋大白菜晚播比早播病毒病发生较轻;蚜虫的发生量、平均温度与大白菜病毒病的病情指数呈正相关,其直接影响着田间病毒病的发生和流行。研究结果可为北方地区生产上制定大白菜病毒病防控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四季薹韭菜属叶、薹兼收型蔬菜.10℃以上可长年连续抽薹.-5℃能正常生长,比普通韭菜早15天上市。栽培一茬,受益4~5年,是一种高产高档高效益蔬菜。  相似文献   

18.
<正>白菜的供应期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此时果类蔬菜尚未大量上市,出售大白菜经济效益高,同时对调剂市场、丰富蔬菜花色品种有很大的作用。但春季气温前低后高,不利于大白菜叶球的形成,往往产量较低。为此,要成功栽培春大白菜并获高产,必须狠抓配套栽培措施。1白菜栽培技术要点1.1掌握适宜播种期根据试验和生产实践,利用大棚和日光温室育苗的春大白菜播种期比较稳定,韩国阳春、春大将等品种3月8~15日播  相似文献   

19.
为更好地预防春大白菜生产中的抽薹现象,提高春大白菜生产水平,本研究选用23个适宜不同季节栽培的大白菜品种,利用电子数据采集记录仪研究了春季气温、地温变化特点及其对春季大白菜抽薹的影响,并比较了人工春化大白菜种子和田间直播两种方法鉴定大白菜耐抽薹性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田间实测的24 h最低、最高温度与天气预报存在较大差异,增大了田间管理的难度。根据田间实测温度及其变化特点将春季气温、地温分成3个时间段,并根据其特点相应地提出了春大白菜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业信息》2004,(8):37-37
大白菜又称结球白菜,我国南北各地普遍种植,产量高,管理省工,耐贮运,供应期长,适于大面积种植。大白菜属于半耐寒蔬菜,生长适宜温度为10~22℃,低于5℃停止生长,贮藏适宜温度为0~20℃。返青和抽薹期的适宜温度为12~16℃,开花结荚期最适温度为17~20℃。属长日照作物,要求中等强度的光照。大白菜是一种高产蔬菜,技术性较强,因此必须抓好每一个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