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7 毫秒
1.
分析了轧制压力、前滑、轧制单位长度和带钢宽度对太钢1549mm热连轧精轧机组工作辊磨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工作辊磨损预报模型。应用结果表明,用该模型计算的工作辊磨损值与实测值符合得较好,模型精度较高,适用于现场生产。  相似文献   

2.
热轧工作辊磨损模型的遗传算法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热轧精轧机组工作辊磨损非常严重,是板形控制中主要的干扰因素,也是板形研究的难点。分析了工作辊的磨损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建立了轧辊磨损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实用可靠,可用于工作辊磨损在线预报。  相似文献   

3.
Roey  JV 佟国杰 《国外钢铁》1997,22(4):51-55
带钢热轧机精轧机组调整和控制的模型保证带钢全长目标板形的小公差,而且还提高了带钢的平直度。模型采用了理论和实验方式,其中还包括大量确定工作辊和支承辊磨损,热凸度横向变形,蠕变瓢曲影响的子模型。  相似文献   

4.
CVC热连轧精轧机组的横移设定与板凸度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辊系弹性变形,工作辊热凸度,工作辊和支撑辊的磨损,板凸度调整和工作辊横移设定以及负荷分配模型,并在这些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来料板坯的原始凸度值和轧后板带的目标凸度值,开发了可以设定热连轧精轧机组的CVC工作辊横移量,同时计算各机架轧后板凸度,轧制力分布等参数的软件,采用所开发的软件对实际现场数据进行离线模拟计算,结果与现场数据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热轧精轧机组工作辊磨损分析及预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分析了热轧精轧机组工作辊的磨损机理;在大量实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影响轧辊磨损的几个主要因素,得出简单实用的磨损预报模型;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可用于在线板形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6.
根据宁波钢铁1780热连轧机精轧机组采用的"窜辊+辊型+弯辊"的技术方案以及设备特点,以板形和板凸度质量和轧辊使用寿命为前提条件,优化设计精轧机组的轧辊辊型曲线。工作辊采用燕山大学连家创教授VCSW专利辊型,支承辊采用平辊+辊端辊型,根据典型规格产品进行辊型优化设计计算。配合燕山大学设计的板形控制系统,经生产考核,带钢板凸度命中率达到96%以上,带钢平直度良好。  相似文献   

7.
根据轧制φ6.5mm盘条的工艺设计,研究了轧件在精轧机组中的轧制张力和轧件变形的关系,分析了辊径,孔槽磨损,进精轧机组坯料尺寸等因素对各架次轧制张力,轧件变形的影响。从而探讨合适的工艺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8.
精轧机辊缝设定计算的线性回归模型刘文仲(北京科技大学自动控制研究所100083)1问题的提出在轧件进入精轧机组以前,预先准确地设定轧机的辊缝(压下位置)是热轧带钢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关系到产品质量的好坏和生产能否正常进行。在以往的热连轧计算机...  相似文献   

9.
介绍泰钢950mm精轧机组过程控制的数学模型,通过精轧模型对所有的轧制参数进行设定计算,其中包括轧制力模型、力矩模型、温度计算模型、速度模型以及辊缝计算等.该系统应用后,产品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何安瑞  杨荃  刘文仲  郭宏伟  邢娟 《钢铁》2007,42(10):47-50
济钢1700 mm热连轧是新建投产的宽带钢生产线,其F2-F6精轧机组装备有工作辊弯辊和窜辊技术.针对这种典型机型,在大量有限元模拟计算的基础上,开发了相应的板形设定控制模型,包括工作辊综合辊形(初始辊形、磨损辊形和热辊形之和)计算模型、支承辊综合辊形计算模型、窜辊设定计算模型和弯辊力设定计算模型等.在经历了系统设计、程序编写、离线调试、在线调试后,板形设定控制模型投入稳定运行,所有考核规格的凸度控制精度超过96%.在同宽轧制长度超过70 km的轧制单位内,各机架弯辊力设定结果能够自动适应带钢厚度和钢种的变化,且凸度控制精度超过95%.  相似文献   

11.
介绍精轧机组的动态辊缝补偿值的计算原理及动态辊缝补偿的校正系数和补偿值的计算过程。指出实时修正校正系数,有效地提高了成品的厚度精度。  相似文献   

12.
弯辊装置的故障分析与结构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轧机组的工作辊,经常因为工作辊弯辊装置的液压锁紧缸动作异常,拖延精轧机组工作辊换辊时间,严重影响热轧厂的设备运转率.通过弯辊装置液压锁紧缸故障总结和工作辊弯辊装置原理、结构分析,对工作辊弯辊装置操作侧与传动侧液压锁紧缸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13.
为了降低热连轧精轧机组的工作辊报废直径,从各个角度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通过事例计算,在某厂成功地将工作辊的报废直径降低了5mm,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欧阳标 《武钢技术》2007,45(1):15-17
基于某高线精轧机组的现有孔型数据,确定适宜的宽展及前滑模型,以此为基础,确定配辊级差并对原配辊模型进行优化,现场生产表明优化后的配辊模型能有效减少堆拉钢事故。  相似文献   

15.
Roey.  J 程红利 《武钢技术》1996,34(10):30-34,16
配有精轧机组和控制装置的带钢热轧机模型可以使钢卷头尾目标断面指标得到高精度公差从而提高平直波,将理论和试验两种方法都用于该模型,使描述工作辊和支持辊磨损,热凸度横向变形,蠕变及翘曲等影响的各种子模型成为一体。  相似文献   

16.
由于装备水平低、系统润滑不良、液压系统控制不合理,精轧机出现窜辊卡阻、缸头脱丝等现象。采取将螺纹连接改为过盈连接、增加润滑量、调整液压控制方案等措施,工作辊窜辊功能的投用率由50%提高到90%,确保了精轧机组的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17.
ASP生产线是一种新型短流程热轧带钢生产线,其独特的生产组织方式和品种结构对精轧机组的板形控制能力要求较高,一套常规轧辊辊型很难同时兼顾所有品种带钢的板形。在2150ASP生产线,通过采用LVC工作辊辊型技术,ASPB支持辊辊型技术,制定合理的板形控制策略,配置切实可行的带钢板形自动控制系统等一系列手段,大大提高了精轧机组的板形控制能力,一套辊型可适应所有品种对板形的要求,并且在保证带钢板形控制能力的前提下,换辊周期明显延长,工作辊换辊周期达到了70~100 km,支持辊换辊周期达到了20万~40万t,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为2150ASP生产线实现自由程序轧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CVC热连轧精轧机组板形计算软件的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CVC热连轧精轧机组板形计算问题,采用影响函数开发了计算热连轧机轧后板断面厚度分布软件。根据CVC轧辊辊形的特点,采用实际轧辊凸度分布模,并利用轧机的反对称性质,计算轧垂直中心线一侧的板断面厚度分布、轧制力分布、辊间压力分布等,提高了板形计算和辊间压力计算的精度,模拟计算结果与现场数据相符。  相似文献   

19.
王晓东  李飞  王秋娜  李本海  李彬 《钢铁》2013,48(1):59-64,69
为了实现热轧宽带钢板形的高精度控制,根据宽带钢热连轧精轧机组上游机架控制凸度与下游机架控制平坦度的特性,在首钢迁钢1580 mm热连轧生产线的精轧机组开发并应用了成套辊形配置技术.在F1机架工作辊采用负凸度辊形,加强带钢轧制过程的对中;在F2到F4机架工作辊应用低轴向力CVC辊形,对带钢进行凸度调控;在F5到F7机架工作辊上采用负凸度辊形,辅以长行程的工作辊周期性窜辊,均匀轧辊磨损,控制带钢的平坦度;在所有机架的支撑辊上采用VCR变接触式辊形,增加机架的横向刚度.采用此辊形配置后,带钢的板形控制精度达95%以上,同时,改善了带钢轧制稳定性,延长了轧制计划长度,实现了一定范围的自由规程轧制.  相似文献   

20.
中厚板轧机生产工艺方案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常规中厚板生产线,采用单张钢板轧制方式,轧机布置型式有:落后的三辊劳特式轧机、单机架四辊轧机、双机架二辊粗轧+四辊精轧机、双机架四辊粗轧+四辊精轧机组;另外一种布置型式为卷轧中厚板生产线(炉卷轧机),是从上世纪8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即可单张钢板轧制,又可采用卷轧方式生产中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