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环锭纺竹节纱捻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张梅 《棉纺织技术》2004,32(2):12-15
对纱线粗细不匀造成成纱捻度分布不匀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对环锭纺竹节纱的捻度进行测试,分析了竹节长度、竹节间距和竹节倍数三个基本参数对竹节纱捻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竹节倍数和竹节长度对竹节和基纱的捻度变化影响较大,竹节间距影响不大,可以通过增加竹节长度来减少竹节纱的捻度不匀;竹节纱追加捻度后,竹节处捻度增加较少,不能有效提高竹节纱强力,可以通过合理设计竹节纱规格参数来改善竹节纱强力。  相似文献   

2.
《毛纺科技》2021,49(6)
为丰富纱线产品种类,满足市场对服装材料多样化的要求,提出了一种高支全毛短竹节纱的生产方法。将环锭细纱机前罗拉胶辊进行异形化设计,以100%澳毛为原料,以20 tex纱线为基纱,竹节长度分别设置为20、25和30 mm,竹节间距分别设置为90、95和100 mm,竹节倍率分别设置为基纱的2.0、2.5和3.0倍,纺制7组不同品种的平均线密度20~30 tex的高支全毛短竹节纱,分析成纱外观特征和性能,优化成纱参数。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纺制的全毛竹节纱可以灵活控制纱线线密度和竹节长度,产品风格优异;一定范围内,高支全毛短竹节纱竹节过渡长度与竹节长度、竹节间距成正比,成纱强度、毛羽数量与竹节长度、倍率成正比,与竹节间距成反比;当高支全毛短竹节纱存在固定位置强力弱节时,竹节参数对成纱强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针织竹节纱的技术特征及纺纱工艺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针织竹节纱的特点和技术要求.针织竹节纱与针织用普通纱相比,既要求成纱细节少、捻度小,同时要求竹节分布适宜针织物的组织要求;针织竹节纱分为有规律分布竹节纱和无规律分布竹节纱.有规律分布竹节纱包括一组参数有规律和多组参数有规律.竹节纱的竹节参数包括竹节粗度、竹节长度和竹节间距,其不同组合直接影响针织物的风格.  相似文献   

4.
采用图像法测量竹节纱捻度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准确测定竹节纱的捻度,了解捻度在竹节纱基纱和竹节部分的分布情况,采用图像法及纤维示踪法对10种竹节纱样品的基纱和竹节部分的捻角进行了测试,分析了捻度分布与竹节纱规格的关系.结果表明:采用图像法和纤维示踪法可以较为准确地测量竹节纱基纱与竹节部分的捻度;基纱和竹节部分的捻度的大小及分布受基纱号数、节长、节距及竹节倍数的影响.在竹节倍数增加时,基纱捻度增加而竹节捻度减少;在竹节纱循环周期内,竹节长度增大,竹节捻度增大,基纱捻度也增大,基纱与竹节纱捻度差减小;当竹节长度占竹节纱周期长度一半时,基纱与竹节纱捻度差又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5.
环锭纺竹节纱捻度分布及其对强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环锭纺竹节纱在加捻过程中的扭应力分布状况,采用杆件扭转模型,建立了竹节纱加捻扭转的数学模型。借助这一模型分析了竹节纱的4个参数(基纱直径、竹节直径、竹节间隔以及竹节长度)对捻度分布的影响。分析表明,竹节部分的捻度总小于设计捻度,主要受竹节直径与基纱直径比值的影响,比值越大,减少越明显;基纱部分的捻度总大于设计捻度,主要受竹节长度与竹节间隔比值的影响,比值越大,增加越明显。在捻度分布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竹节纱捻度分布对强力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验验证。一般情况下,竹节部分的捻度下降对强力的影响不及竹节部分纱线截面内纤维根数增多的影响,因而竹节部分的纱线强力高于基纱部分的强力,竹节纱强力的大小与捻度和基纱捻度相同的普通纱强力极为接近。  相似文献   

6.
竹节纱的生产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竹节纱主要参数与布面风格的关系 竹节纱参数包括基纱的线密度、竹节粗度、竹节长度及竹节间距等。由于竹节纱的特殊结构,布面风格与竹节纱的这些参数密切相关。竹节纱的主要参数共同决定了竹节纱布面的特殊风格。其方法主要有如下4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竹节纱捻度的影响因素以及分布规律,介绍了三通道数码细纱机纺制竹节纱的原理以及数码纺竹节纱的纱线结构。分析了竹节纱的捻度分布机制,借助于竹节纱杆件模型,从理论层面分析了竹节纱捻回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规律。基于数码竹节纱的螺旋状结构,测试了不同竹节倍率、不同设定捻度及不同竹节长度与基纱长度比值下的竹节两端每厘米内的捻回数,实验揭示并验证了不同影响因素对竹节纱捻回分布的影响规律,即竹节部分的捻回数小于设定捻度,基纱部分某一位置会出现较高捻度,然后趋于设定捻度。实验出发现:基纱部分容易出现过捻现象,因此竹节纱生产时,在保证竹节部分强力条件下,捻度应偏低设置。  相似文献   

8.
在EJM128K细纱机上加装了ZP—20D型智能变支、变捻纱控制系统,开发生产了多种变支变捻竹节纱。通过合理设计竹节周期、捻度、竹节长度、粗度和竹节密度等工艺参数,使产品风格更加多样化。  相似文献   

9.
探讨竹节牛仔织物布面风格的影响因素和解决措施。根据竹节纱设计的内容及注意事项,分别讨论了竹节参数设计、竹节纱断头率、纬向竹节规律性条干、织物伸长率和经纬密差异等因素对竹节牛仔织物布面风格的影响。指出:在竹节循环中,范围较大、跨度较大,且有较大的节距存在时,应该适当缩短大节距的长度,以避免出现节距与节距聚集的情况;通过增加基纱号数,保证竹节个数和节粗不变,可以降低竹节纱断头率;在做纬向竹节纱时,从试样到批量生产尽量使用同一机型细纱机和竹节纱装置;在竹节规格一致的情况下,竹节风格变化与织布伸长率和经纬密有关。认为:科学合理的调整竹节纱工艺可以满足用户对竹节牛仔织物布面风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分析竹节纱强力弱环分布的影响因素.通过对比竹节纱与对应捻度常规纱强力的方式,判断竹节纱断裂发生的位置.分析结果表明,当竹节纱基纱线密度较小时,纱线的断裂容易发生在基纱部位;基纱线密度较大时,纱线的断裂易出现于竹节部位;当节长小于纤维主体长度时,可有效提升竹节部分的强力.认为在竹节纱生产过程中,强力弱环分布在基纱部位的竹节纱可通过设计捻度来控制纱线整体强力;强力弱环分布在竹节部位的竹节纱可通过减少节长及增加设计捻度等手段提升纱线整体强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竹节纱外观信号的观察,根据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对信号奇异性检测的原理,识别出竹节纱竹节部分并实现竹节与基纱分界点的定位。为了提高定位的准确性,通过交替投影算法实现对竹节纱的信号重建,同时分析了纱线条干不匀和棉结对竹节识别的影响,设定阈值在算法设计中消除两者对竹节识别的干扰,最后设计出竹节长度、竹节间距、竹节倍率和基纱细度这4个外观参数的计算公式,为新型竹节纱检测仪器的开发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周期型段彩竹节纱的纺制原理和纬编织物的编织原理进行研究,根据段彩竹节在纱线上分布的规律,对不同循环周期的段彩竹节纱在确定幅宽条件下的纬编织物图案形成规律进行探讨,发现在幅宽一定的条件下,段彩竹节纱纬编织物的图案形成受周期内段彩竹节的长度、数量影响,同时受基纱段长度影响。通过改变周期内基纱、段彩竹节的长度和数量,可以形成多种图案。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竹节纱清纱参数设置的合理性,建立了简化的竹节模型,分析了竹节纱节长、节粗和节距对设置主要清纱参数,如短粗、长粗和长细参数的影响。得出:竹节纱清纱参数设置应在充分掌握竹节纱节长、节粗和节距的基础上,将各清纱参数的粗度和长度结合起来进行设置。认为,竹节纱清纱参数的合理设置可以平衡竹节纱质量和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50 tex 40/30/30粘胶/锦纶/棉半精纺竹节纱的基纱段捻度与竹节段捻度进行测试,分析讨论了半精纺竹节纱的捻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竹节纱的竹节倍率、竹节间距、竹节长度这3个结构参数对竹节纱捻度分布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结合对B583型毛纺细纱机进行改造,并在改造后的细纱机上加装竹节纱装置,开发了竹节纱系列产品,通过工艺试验,分析了影响竹节纱质量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合理设计竹节纱捻度、竹节长度和竹节粗度等工艺,能提高竹节纱质量,使织物风格独特.  相似文献   

16.
竹节纱外观参数识别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竹节纱外观参数的自动检测技术.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下,采用Visu言开发了竹节纱外观参数识别系统,通过运用自动识别和滤波技术对纱线横截面的粗细变化数据进行采集与预处理,采用不同的算法对所得数据进一步处理,得出竹节长度、竹节间距、竹节倍数、基纱号数等参数.实际检测结果表明:竹节纱外观参数识别系统可以实现快速检测,竹节间距、竹节长度的误差范围控制在2 mm以内,指出识别系统还需要确定竹节与基纱分界点的准确度及检测抗干扰能力方面做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7.
为开发CJ 14.5 tex竹节纱、CJ 9.7 tex竹节纱,在FA502型细纱机上配套安装了SCV-Ⅲ型竹节纱装置进行纺纱实践.分析了竹节纱竹节粗度、竹节间距及竹节长度规格参数的设计方法,对实际纱号、前罗拉速度、竹节纱捻度、产量进行了计算和设计.指出:设计竹节周期和竹节间距等工艺参数时,应反复验算不能出现倍数关系或接近倍数关系,避免出现竹节的规律性排列,以提高竹节纱产品的布面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竹节纱的主要参数节长、节粗的测定方法和竹节织物的竹节密度、平均节距、竹节百分数等参数的计算方法.提出织造中竹节分布规律的设计原则以及应注意的问题,还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是竹节纱面料自动识别系统的开发。  相似文献   

19.
我厂于1992年8月经市场调研,开发并生产了C58tex+C73tex/C42tex256/1652/1右斜色织竹节牛仔布。竹节牛仔布的主要特征:C73tex有规律的竹节纱和C58tex纱按一定比例排列作为经纱,布面上竹节分布均匀,条路清晰。制成服装后,销往美国、日本等国家。一、原料选择经纱采用纯棉58tex和纯棉73tex竹节纱按竹节纱占总经根数36%均匀排列,要求竹节均匀有规律,竹节饱满但非竹节处木能特细,纬纱采用纯棉42tex转杯纱。二、组织规格(见表1)三、钢路的选择该品种地组织为2/1右斜纹,3根经纱穿一篇,开始选用81.5号钢筋,在织造中发现经纱…  相似文献   

20.
文章提出了针对竹节纱竹节分布CAD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功能开发,详细介绍了在竹节分布模拟过程中各个影响参数在竹节分布计算过程中的计算方法,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将竹节纱织物的竹节分布逼真地再现于计算机之上。实验证明,该系统可以准确地模拟竹节纱织物的竹节分布,可以指导实际生产,大大缩短竹节纱织物的生产开发周期,提高企业的反应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