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郑亚男  蔡旭  邓艾平 《中成药》2023,(12):4102-4108
目的 优化双水相体系提取荔枝壳多酚工艺,并考察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制备6种双水相体系提取荔枝壳多酚,筛选最佳的双水相提取体系。通过单因素试验、响应面法对乙醇体积分数、硫酸铵浓度、液料比、超声时间、提取温度进行考察,获得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结合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稳定性评价,探讨双水相提取荔枝壳多酚的技术优势。结果 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31%,料液比22∶1,超声时间42 min,荔枝壳多酚得率为8.54%,含量高达88.2%。消化前后,乙醇-硫酸铵双水相提取的荔枝壳多酚具有良好的DPPH、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虽然乙醇-硫酸铵双水相提取的荔枝壳多酚结构不稳定,但其含量、抗氧化活性更高,优于乙醇提取的荔枝壳多酚。结论 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对抗氧化活性较强的荔枝壳多酚具有良好的提取能力,是一种高效快速提取天然活性成分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成药》2020,(7)
目的优化衢枳壳总黄酮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为影响因素,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考察总黄酮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料液比1∶30,提取时间2.0 h,提取温度80℃,总黄酮提取率6.21%。总黄酮质量浓度为250μg/mL时,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维生素C相当;为1 000μg/m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88.537%,呈量效关系。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提取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的衢枳壳总黄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方法提取的石榴皮总多酚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测定不同方法提取的石榴皮总多酚对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来确定石榴皮总多酚抗氧化活性的强弱。结果微波处理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及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控温电磁搅拌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浸取等方法获得的石榴皮初提物和乙醇水溶液单相体系浸取的石榴皮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均比市售的药用维生素E胶丸和国产分析纯没食子酸强。结论微波处理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中乙醇层提取的石榴皮总多酚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化小构树总黄酮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美白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总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检测总黄酮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90%,液料比35∶1,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80 min,总黄酮得率为55.14 mg/g。总黄酮对DPPH、ABTS自由基及酪氨酸酶单酚酶、二酚酶的IC50值分别为151.70、242.20、24.37、15.64μg/m L。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提取具有良好抗氧化、美白活性的小构树总黄酮。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乙醇-硫酸铵双水相提取陈皮黄酮工艺。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硫酸铵用量、超声时间为影响因素,芸香柚皮苷、橙皮苷、川陈皮素、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橙皮素总提取率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硫酸铵用量33 g,超声时间32 min,黄酮总提取率74.83 mg/g,与预测值一致。结论双水相体系对陈皮黄酮的提取率较高,而且工艺简单、可靠、节能,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成药》2016,(3)
目的以广豆根为原料,利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研究其中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然后进行抗氧化活性测试。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提取时间、液料比为考察因素,进行3因素5水平星点试验设计,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广豆根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DPPH法研究纯化前后总黄酮的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80%,提取时间30 min,液料比20∶1(mL/g)。在此条件下,黄酮得率为12.71 mg/g,与模型预测值相符。而且,纯化前后的广豆根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结论该工艺简单、可行,而且总黄酮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7.
半枝莲乙醇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半枝莲乙醇提取物及不同极性溶剂萃取后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乙醇提取半枝莲黄酮类化合物,以石油醚、乙酸乙脂、正丁醇分别萃取得各部分化合物,200~750 nm吸收光谱扫描,进行ABTS+、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结果半枝莲乙醇提取物具有明显抗ABTS+、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活性,不同极性溶剂萃取半枝莲黄酮对其抗氧化能力有不同程度影响。结论半枝莲乙醇提取物具有明显抗氧化活性,分类萃取可降低其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微波萃取葛根总黄酮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葛根总黄酮的微波萃取工艺,测定所得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响应面法,考察液料比、醇浓度、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对微波萃取葛根总黄酮效率的影响,采用比色法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微波萃取葛根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液料比43:1,、醇浓度42%、微波功率828 W、萃取时间23 min;葛根总黄酮对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达81.7%,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达74.4%。结论建立的微波萃取总黄酮模型可靠,所得葛根总黄酮含量为11.74%,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党参抗氧化活性组分的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党参为原料,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党参抗氧化活性工艺条件,并追踪检测其活性成分——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党参抗氧化活性最优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乙醇浓度85%、提取温度90℃与提取时间70 min,其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可达(99.93±0.03)%,总黄酮得率也明显提高。结论: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党参抗氧化活性提取液对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O2-自由基均能展现优良的清除能力,表明该工艺能高度富集党参的抗氧化活性组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化赶黄草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并分析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设计法对影响总黄酮得率的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及料液比进行优化,同时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赶黄草总黄酮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26倍量60%乙醇于50℃下超声提取20 min.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4.14%,试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符.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赶黄草总黄酮具有较强的还原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清除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能力.结论:该优选工艺方便、快捷、高效;赶黄草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文冠果叶总黄酮微波辅助酶提取工艺,并考察其抗氧化、抑菌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微波功率、微波时间、乙醇体积分数为影响因素,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然后,检测抗氧化活性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最佳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0.20%,料液比1∶20,微波功率600 W,微波时间6 min,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率9.90%。总黄酮对DPPH·、ABTS·的IC50值分别为12.23、14.59μg/mL,略低于维生素C,但明显高于芦丁;该成分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抑菌圈直径大于茶多酚和95%乙醇。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微波辅助酶提取抗氧化、抑菌活性良好的文冠果叶总黄酮。  相似文献   

12.
《中成药》2016,(5)
目的优化超声提取藏药刀豆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并考察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单因素法和响应面设计法,优化超声提取藏药刀豆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并测试提取物清除氧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能力。结果最优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88%,料液比1∶20.71,温度72.32℃,该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0.675%。而且,提取物具有清除超氧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能力,并与总黄酮含有量呈正相关性。结论该方法可用于藏药刀豆中总黄酮的提取,而且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定香薷根及地上部分中总黄酮含量,考察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优化总黄酮提取工艺,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总黄酮的抗羟自由基及DPPH自由基的活性。结果香薷根及地上部分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1.4%及12.5%。总黄酮对·OH、·DPPH的IC50分别为73.13μg·mL-1、62.59μg·mL-1。结论香薷总黄酮具有显著的体外抗氧化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具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对粗榧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探究其生物活性。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粗榧叶总黄酮的含量,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粗榧叶总黄酮的提取过程中的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液料比等因素进行考察,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同时以维生素C作为阳性对照,测定最佳条件下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粗榧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2%,超声时间42 min,液料比37∶1,总黄酮得率为(7.51±0.13)%。粗榧叶总黄酮具有良好的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清除能力。结论: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后超声提取粗榧叶总黄酮效果较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为粗榧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优化千斤拔中总黄酮乙醇回流提取工艺条件,并探讨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 通过单因素实验、响应面法优化千斤拔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采用优化后的提取条件对千斤拔进行乙醇回流提取,提取液减压浓缩以水分散,依次用等量的石油醚、环己烷、乙酸乙酯,以及正丁醇萃取,通过冷冻干燥得到各萃取物。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各萃取物的总黄酮含量,采用1,1-二苯基-2-苦肼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清除实验、羟基自由基清除实验和铁离子还原能力实验(FRAP法),对千斤拔总黄酮粗提物中不同极性组分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 提取温度91.75 ℃、提取时间127.79 min,料液比1∶19.6 g·mL-1,体积分数80%乙醇,为千斤拔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在此条件下总黄酮的得率为0.366 08%,与预测值0.366 138%相接近;千斤拔总黄酮提取物的不同极性组分均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各组分抗氧化活性的顺序为:正丁醇>水相>乙酸乙酯>石油醚>环己烷。结论 本实验所建立的千斤拔总黄酮乙醇提取工艺,方法稳定、高效;极性萃取物抗氧化活性的高低与其黄酮含量相关,正丁醇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强,该研究可为千斤拔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石榴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为该部位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功率、超声时间为考察因素,石榴叶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根据BoxBehnken设计原理,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石榴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通过DPPH和·OH的清除能力考察石榴叶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石榴叶总黄酮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59.8%,料液比1∶16.3,超声功率221 W,提取时间33.45 min;石榴叶总黄酮提取率0.433%,与理论值偏差很小。当样品质量浓度为0.6~1.0 g·L-1时,对DPPH和·OH清除率较高,与维生素C接近。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提取率高,石榴叶总黄酮抗氧化性能较强,为该部位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选鳄嘴花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条件并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考察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温度、料液比3个变量对鳄嘴花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同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42倍量67%乙醇于53℃提取30 min;总黄酮提取量12.15 mg·g-1,与预测值12.38 mg·g-1的偏差1.86%。鳄嘴花总黄酮还原力的C(吸光度为0.5时样品质量浓度)179.03 mg·L-1,对DPPH,ABTS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89.72,51.92 mg·L-1,对H2O2诱导的大鼠红细胞溶血的IC50237.22 mg·L-1。结论:鳄嘴花总黄酮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确定酶法提取香椿叶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正交试验法对香椿叶总黄酮的酶法提取工艺进行优选,选用L16(4^5)进行正交试验,以总黄酮的得率为主、提取物以黄酮计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次参考指标,考察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pH值、提取温度对香椿叶总黄酮提取量和提取物以总黄酮计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的影响。结果:优化的工艺条件为:25g原料、175mg纤维素酶和200mLpH值为4.0的HAc-NaAc缓冲液混匀,在50℃下在150r/min的摇床中酶解2h后,加入400mL95%的乙醇在70℃浸提1h,过滤,滤渣再加入400mL体积分数65%乙醇浸提1h,共提取5次。此条件下黄酮提取量为:24.7086mg/g香椿叶,提取物以总黄酮计的清除DPPH的IC50为28.0907。结论:该工艺是酶法提取香椿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化新疆昆仑雪菊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以单因素试验结果为依据,以雪菊总黄酮含量与浸膏得率为综合指标,采用响应面法,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的影响。通过测定总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还原力及抑制自发性脂质过氧化的作用研究其抗氧化作用。结果雪菊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为60%,料液比为1∶67,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21 min。雪菊总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为7.16μg/ml,雪菊总黄酮浓度为100μg/ml时吸光度为1.75,雪菊总黄酮浓度为200μg/ml时脂质过氧化抑制率为25.13%。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以用于雪菊总黄酮的提取,体外抗氧化试验证明雪菊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化仙草总黄酮提取纯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总黄酮提取量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以总黄酮吸附率、解吸附率为指标,考察不同型号大孔树脂对纯化效果的影响。然后,通过测定总黄酮DPPH清除能力考察纯化产物抗氧化活性。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50,提取时间1.5 h,总黄酮提取量1 335 mg。X-5型大孔树脂最适合纯化总黄酮,吸附量为12.73 mg/g,解吸率为58.84%,最佳纯化条件为0.3 mg/m L、p H 2~4的粗提物静态吸附24 h,以2 BV/h速率用10%、20%、30%、40%乙醇进行梯度洗脱。纯化后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增强,IC50为21μg/m L。结论该工艺稳定可靠,仙草总黄酮纯化后抗氧化活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