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徐妍  黄馨睿  徐敏 《护理学杂志》2023,28(17):121-125
目的 对移动医疗在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中应用的研究进行范围审查,识别移动医疗的要素及应用效果,为未来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的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以范围综述指南为方法学框架,检索PubMe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Scopus、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移动医疗在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中应用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3月20日。对纳入文献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 共纳入18篇文献,包含13篇随机对照试验和5篇类实验研究。移动医疗在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中应用的类型主要有应用程序、可穿戴设备、远程康复系统、网络信息化平台及社交媒体;居家康复内容涉及运动功能康复、语言功能康复、吞咽功能康复及心理康复;结局指标包括康复效果指标、生活质量、自我管理及患者体验。结论 移动医疗在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中的应用可行,且具有积极效果。未来应探索合适的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服务规范,在多学科团队协作的基础上,开发出具有专业性及普适性的移动医疗设备,提升移动医疗在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中应用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杨湘君  邱星  曾琪雅  严谨 《护理学杂志》2023,28(11):117-121
目的 系统分析乳腺癌生存者重返工作岗位干预方案的相关研究,识别干预的具体内容、结局指标和干预效果,以期为医护人员开展相关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范围综述的研究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CINAHL、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国内外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6月22日。对纳入文献进行归类和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11篇为RCT,1篇为前瞻性纵向研究。重返工作岗位干预方案包括职业康复干预、运动干预和多学科团队职业康复干预。干预形式包括线下干预、线上干预以及线上线下结合干预。干预频率多为1~3次/周。干预时长多为6或12个月。干预对重返工作结局、心理状态、临床结局等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 目前的重返工作岗位干预具有综合性、个性化、干预效果尚不明确的特点。未来研究应明确更有效的干预策略、制定统一规范的评价标准,依据乳腺癌生存者的身体功能状态和返岗意愿,制定科学、合适的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3.
状。方法 以范围综述方法学框架为指导,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5月18日。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其中9项研究调查了脑卒中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参与率,5项研究分析了相关影响因素。脑卒中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参与率较低,主要受人口学因素、疾病相关因素、社会支持及心理相关因素的影响,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是否影响临床决策的结论并不一致。结论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在脑卒中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未得到重视,需要进一步研究明确影响因素及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加速康复外科(ERAS)联合中医治疗对胃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有关ERAS联合中医治疗对胃癌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0年6月.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后提取数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9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实施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在我院住院诊断开治疗脑卒甲忠有120例.由康复治疗师每周1次应用Barthe1指数和Fugl-Meyer积分评定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结果:脑卒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93%.结论:脑卒中患者心理护理在机体全面康复中起主导作用.早期、及时、合理的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肢肢体功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居家康复锻炼方案,促进患者术后居家管理。方法 以知识行动框架指导方案构建,系统检索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居家康复锻炼的相关文献并评价质量,提取及汇总最佳证据形成锻炼意见;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咨询,确定居家康复锻炼内容;通过患者、实践者、管理者访谈,分析实施证据的促进因素和阻碍因素;采用专家小组会议制定居家康复锻炼内容实施的行动策略。结果 共纳入23篇文献,筛选24条锻炼意见并细化为术后2~26周的居家康复锻炼内容;确定3个促进因素与4个阻碍因素;最终形成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居家康复锻炼方案,并制定康复锻炼评估与实践流程图。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居家康复锻炼方案的制定遵循实施科学的知识行动框架,纳入最佳证据,结合专业人员判断、患者意愿及可用资源,可为患者进行居家康复锻炼提供规范系统的干预指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取并汇总国内外卒中患者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康复护理及管理的最佳证据,为制订适合我国的卒中患者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康复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循证资源“6S”模型,系统检索国内外各数据库及指南网关于卒中患者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的证据,包括临床决策、指南、证据汇总、系统评价、专家意见/共识、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对文献进行整体评价,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纳入并提取证据。结果 共检索文献3 314篇,去除重复、结果指标不明确或不相关、质量不达标及不完整的文献,最终纳入19篇,包括指南4篇、证据总结3篇、系统评价8篇、随机对照试验4篇。总结的最佳证据包括评估、干预计划、干预时机、干预频率、干预前准备、参数调整、注意事项、效果评价和健康教育9个方面23条推荐意见。结论 该研究总结的卒中患者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康复方案最佳证据具有一定的前沿性与科学性,可以为临床医护人员实施机器人步态康复训练提供相应的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8.
张卓雅 《护理学杂志》2024,39(2):105-109
目的 检索、评价并总结发音障碍患者嗓音康复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开展嗓音康复护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按照“6S”证据金字塔模型检索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各大指南网、数据库及专业协会网站中关于发音障碍患者嗓音康复的相关证据,检索时间为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5月16日,涵盖临床决策、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等文献类型,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证据提取整合、等级评价和推荐级别确定。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包括临床决策2篇、指南3篇、专家共识2篇、系统评价7篇和1篇证据总结,整合为发音障碍患者嗓音康复的多学科协作、嗓音评估、干预措施、随访4大方面,共17条证据。结论 总结的发音障碍患者嗓音康复的最佳证据可指导临床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嗓音康复训练,促进发音障碍患者的嗓音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失能老人家庭病床智慧管理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相关研究与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以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国内外数据库中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6月30日,对纳入文献进行提取与分析。结果 纳入8篇文献,智慧管理方案包括移动医疗和远程保健2种形式;内容要素涵盖临床诊疗、建立患者健康档案、设备使用指导、警报管理;策略要素涵盖组建多学科团队、明确团队成员职责、入床前综合评估、全程动态等级评估;评价要素主要包括患者健康结局、智慧医疗依赖性、患者满意度评价、管理方案依从性和可行性。结论 失能老人家庭病床智慧管理研究呈现多样性、有效性;缺乏规范统一的管理评价标准及高质量研究数据。需加强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研究,以提供高水平证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微信小程序作业法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居家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慢性病患者居家延续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将2021年1~6月入院治疗的43例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期患者设为对照组,2021年7~12月入院治疗的4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后随访,观察组实施微信小程序作业法随访。比较出院后1个月内两组患者居家进食并发症发生率及康复锻练依从性;同时分别于入院及出院后1个月对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随访;观察组作业完成达标率为82.61%;两组出院1个月后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居家进食并发症发生率、吞咽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微信小程序作业法运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居家延续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居家进食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 康复锻炼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欧唐燕  马秋平 《护理学杂志》2022,27(10):103-105+113
目的 构建医养结合机构脑卒中失能患者长期照护需求指标体系,为脑卒中失能患者的长期照护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文献研究法初步拟定医养结合机构脑卒中失能患者长期照护需求指标,结合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对养老管理、老年护理研究、老年护理教育等专业领域的19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根据咨询结果调整指标并采取优序图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 构建的指标体系包括医疗服务和养老照护2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57项三级指标。其中医疗服务和养老照护2项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0.409、0.591;排在前三的二级指标依次为医疗康复0.211、日常生活照料0.185、健康指导和环境安全并列第三0.148;排在前三的三级指标权重依次为认知功能康复0.078、辅助用餐和长期照护经费的来源和支持并列第二0.052、呼吸功能康复0.032。结论 构建的医养结合机构脑卒中失能患者长期照护需求指标体系较可靠,可为推进医养结合机构脑卒中失能患者长期照护服务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醒神解语操改良方案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与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将91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干预1组30例和干预2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干预1组联合醒神解语操训练,干预2组联合改良醒神解语操训练。观察干预前、干预4周后患者吞咽功能、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4周后,三组患者标准吞咽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洼田饮水试验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实施改良醒神解语操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肢体功能锻炼八步操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12例脑卒中患者按住院单双日分为干预组(110例)和对照组(102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肢体功能锻炼八步操进行康复锻炼。结果两组患者干预28d后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和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改善(均P0.01);干预组干预后3项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肢体功能锻炼八步操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神经功能的的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脑卒中患者出院安置现状并探索其预测因子,为临床医护人员实施出院准备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法抽取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38例,对患者一般资料、疾病相关资料、身体功能资料及出院安置情况展开调查。结果 84例(35.3%)患者出院安置发生改变;居家照护、基层医疗机构与康复机构3种安置类型的患者ADL功能、步行功能、带管情况、合并症指数、经济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ADL功能、压力性损伤风险与居住状况是出院安置的预测因子(P<0.05,P<0.01)。结论 脑卒中患者出院安置改变发生率较高,入院时ADL功能差、压力性损伤风险高或独居患者更易发生出院安置改变。临床医护人员应结合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活动功能、照护支持、经济状况为其出院安置选择提供指导意见,同时出院后医疗卫生服务与转诊制度建设亟需加强。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Long-term cognitive impairment occurs in up to 60% of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survivors. Early use of functional and cognitive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s, while patients are still in ICU, may reduce cognitive decline. We aim to describe the functional and cognitive interventions used during the ICU stay, the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providing interventions, and the potential impact on functional and cognitive rehabilitation.

Method

In this integrative systematic review, we will include empirical qualitative, quantitative, mixed- and multiple-methods studies assessing the use of functional and cognitive rehabilitation provided in ICU. We will identify studies in relevant electronic databases from 2012 to 2022, which will be screened for eligibility by at least two reviewers. Literature reported as narrative reviews and editorials will be excluded. We will assess the impact of interventions evaluating a cognitive and functional function, quality of life, and all-cause mortality at 6–12 months after ICU discharge. The Revised Cochrane risk-of-bias Tool will be used for assessing risk of bias in clinical trials. For observational studies, we will use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Quality Assessment tool for Observational Cohort and Cross-Sectional Studies. Furthermore, we will use the critical appraisal skills programme for qualitative studies and the mixed methods appraisal tool for mixed methods studies. We will construct four matrices, including results describing which ICU patients and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were engaged in rehabilitation, which interventions were included in early rehabilitation in ICU, the potential impact on patient outcomes of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s provided in ICU and a narrative synthesis of themes. A summary of the main results will be reported using modified GRADE methodology.

Impact

This integrative review will inform the feasibility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 tes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 complex intervention targeting functional and cognitive rehabilitation for patients in ICU.  相似文献   

16.
Exercise improves objective measures of physical function in individuals on hemodialysis, but its effect on 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PROs) is largely unknown. We performed a scoping review to characterize the existing knowledge base on exercise and PROs in dialysis patients to make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We searched Medline, Embas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CINAHL, and SPORT Discus from inception to November 28, 2018 and then screened results fo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comparing aerobic/resistance exercise, or both, with no exercise in individuals on dialysis that reported results of any PRO. Of 1374 eligible studies, 25 studies met inclusion criteria. Study interventions included aerobic exercise (11 intradialytic and 3 home‐based trials); intradialytic resistance exercise (seven studies) and combined aerobic and resistance exercise (six intradialytic and one facility‐based trial). The PROs measured include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n = 19), depression (n = 6), anxiety (n = 3), symptom burden (n = 4), sleep quality (n = 2), restless legs syndrome (n = 2), disability (n = 2), and self‐reported physical activity level (n = 4). Only five studies included a PRO as a primary outcome. Studies primarily used broad/generic measures of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effect of exercise on symptoms remains relatively unexplored, particularly in peritoneal dialysis populations. Although limited, the role of exercise in improving restless legs was consistent and is a promising outcome for future study. A critical step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research on this topic includes the use of validated and consistent PRO measure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老年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护理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地提出社区康复护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山东省3个城市共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服务的495名脑卒中老年人进行慢性病患病情况、生命质量、日常生活能力(ADL)、社区康复护理方面的调查。结果 老年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护理服务总需求得分为(72.87±11.32)分,各维度得分率从高到低依次是健康教育86.67%、康复护理技术66.03%、一般治疗技术56.90%。多重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独处时间、经济收入、就医距离、EQ-VAS评分是老年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 脑卒中老年人的社区康复护理需求较高。在社区护理工作中,应分析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需求,从政府、社区、医院、家庭、市场等多个维度制定综合性的预防、控制和护理措施,提高脑卒中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口腔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2年7月 于我院实施口腔修复治疗的50例患者,以所实施护理措施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常规组(n=25)和观察组 (n=25)。常规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治疗依从度以及生活 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常规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 察组依从度为100.00%,高于常规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功能、情 感职能、身体疼痛、活动、社会功能、精神健康以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口腔修复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方式的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 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