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构造分布式P2P环境下抗攻击信任管理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推荐机制的抗攻击的P2P信任管理模型,该模型采用可信度加权各个推荐信息,并给出了普遍适用的、具体量化可信度的数学方法。考虑到节点的自主行为及恶意节点的存在,节点的信任度计算被分为两部分,即信誉值和惩罚值。本文还提出了抑制诸如诋毁、合谋欺诈等恶意节点攻击的措施。后续实验证明了本模型较已有的一些信任机制在系统成功交易率、模型的安全性等问题上有较大改进  相似文献   

2.
在开放的P2P网络环境中,由于资源类型的繁多,交互双方的需求各异,交互者不能准确选择自己的服务对象,存在交互风险.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资源类型分组的P2P信任模型.该模型引入了角色分组思想,将交易资源类型进行分组,结合全局信任度计算方法,在直接信任度与推荐信任度计算中叠加组内组间因素,评估欲交易节点的可信度以用于交易决策.文中还引入反馈机制来激励诚信节点,惩罚欺骗节点.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减少与恶意节点的交易次数,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保证交易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对等(P2P)网络信任模型大多假设在一种理想的环境中,很少考虑节点内部和外部环境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偏差因子的信任模型(TMDF). TMDF通过引入内部能力和外部能力的概念,构造多维评价向量,参考了社会网络中信任关系的建立方法,分别从2个方面计算节点的可信度,通过引入偏差因子计算推荐节点的推荐可信度,最终根据直接信任和推荐信任计算综合可信度. 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提供更为真实的信任服务,并对抵制诋毁、共谋等恶意行为具有良好的抗攻击性能.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时域上的P2P网络信任模型,在进行节点信任值计算时,考虑了时间因子对信任值的影响,距离当前时间越远的交易行为在信任值计算时的参考价值越小。当交易失败或发生欺骗时,目标节点会受到惩罚,激励节点提供好的服务。最后,使用JXTA技术实现了该模型,并将它与LiXiong提出的信任模型进行了比较。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能很好的反映节点的当前状态,并能抵御虚假推荐进行的欺骗。  相似文献   

5.
P2P电子商务中一种基于交易标的额 的信任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信任评价机制是P2P电子商务中一种能够识别恶意节点并确保系统正确性和可用性的有效机制。信任评价机制的准确性依赖于信任值的计算方法。目前大多数信任评价机制中没有考虑交易金额对信任值的影响,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交易标的额的信任评价模型,并给出了一种动态信任阈值设定机制,实验表明该信任模型能有效防止节点的恶意行为,可以很好地应用于P2P电子商务中。  相似文献   

6.
P2P网络环境下的推荐信任模型方案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P2P网络的匿名性和动态性带来了许多安全问题,传统的信任管理模型并不能很好的适应对等网络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推荐的P2P网络信任模型,将节点提供服务和推荐的能力进行区分,用信誉值表示节点的推荐能力,根据节点的直接信任值、其它节点的推荐信任值和相应的惩罚值来计算节点的信任度,节点依据信任度选择交易对象。仿真实验表明,基于推荐的信任模型能有效的评估节点的信任度,在交易成功率上要优于传统的信任管理模型。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信任模型网络消耗大、交易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缺陷,改进了一种基于可信群的信任模型TCTM。通过对可信节点关键值的计算,将网络中一些相关的节点加入到特定的可信群中,通过多个参数来选择一个综合性能最高的节点作为超级节点。引入交易时间、交易规模、交易次数和惩罚项来进行信任值的计算。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提高交易的稳定性和抗共谋攻击能力。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新的P2P网络环境下的综合信任模型。明确区分了服务质量和反馈质量,不是简单地将节点的信任度作为推荐权重,而是通过节点推荐可信度来计算节点的推荐信任度,并且通过动态权重因子平衡自身交互历史经验和其他节点的推荐信任来计算节点的综合信任度,同时为每个节点引入信誉积分属性以鼓励节点提供服务和推荐信息,提高节点参与网络活动的主动性,给出了信任模型的实现算法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信任模型能准确计算节点信任度,并且能抵抗恶意节点的夸大、诋毁、协同作弊等恶意行为,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在自身经验和其它节点推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Peer-to-Peer的分布式信任模型,该模型计算出相关节点的全局信任度,依据计算结果选择信任度高的节点进行交易,并给出了模型的数学实现方法.分析表明,该信任模型算法简单适用,在模型的安全性等问题上有较大改进.  相似文献   

10.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网络用户数量的海量增长,传统的CDN网络根本无法满足广大网络用户的网络需求。P2P网络的出现,为系统在低运营成本的基础上,实现高可扩展性带来了契机。虽然P2P网络有效地缓解了网络用户海量数据需求紧张问题,但是,由于P2P网络自身的系统设置问题,致使该网络中节点的可信度较低,"搭便车"现象严重,因此也严重地制约了P2P网络的快速发展。信任机制能够对系统中的节点可信度进行有效判断,降低交易风险。文章重点探索P2P网络合作节点信任机制。  相似文献   

11.
在对等网络中,通常使用声望机制来建立实体间的信任关系,以指导用户选择可信的协作实体.本文给出的声望模型同时使用可信和不可信来评估实体的正面和负面行为,并分别可以表示为多个级别,模型也引入了信心指数来表达对声望评估结果的确定程度.并给出了一个基于声望的实体选择方案.分析及仿真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抑制网络中典型的安全攻击,改善网络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对等网络中基于模糊集的信任和声望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等网络中,信任可以用于指导实体的协作决策,当前信任建模已成为一个研究焦点.该文提出了一个基于模糊集的信任和声望模型,模型根据实体的经验和其他实体的推荐信息构建对目标实体的信任.模型使用了语义标签来刻画不同的信任级,并能够综合评判不同方面的信任值.实体在采纳信任推荐时,模型利用模糊贴近度来表达推荐的正确度,并据此调整推荐者的影响.使用该模型的文件共享网络仿真实验可以正确地表达对实体的信任,促进具有相同偏好的实体群组的形成,提高交易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的P2P网络的信任管理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点对点(P2P)网络中,由于不存在可信中心,实体间的信任关系无法使用传统方式建立.针对这一问题,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P2P网络信任管理模型. 该模型基于模糊理论构建服务行为评价,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定制. 该模型通过将历史行为分组,并赋予不同的权值,提供了一种简捷有效的时间相关性算法. 该模型使用分布式存储的方法来处理推荐信息,降低了搜集推荐信息的消耗.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评价离散度敏感的P2P电子交易系统信任模型,该模型引入了基于推荐节点数量和推荐信息离散程度 的全局声誉信度概念,以及直接声誉的相对信度概念,并给出了基于信度的信任度计算方法。通过仿真实验和分析,验证了 该信任模型的有效性和抗恶意节点能力。与EigenRep进行比较,表明该文模型在抗恶意节点攻击能力上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对BitTorrent(BT)类型的P2P系统进行了建模与性能分析。详细地分析了系统中的peer行为。考虑到文件片段对系统的影响,建立了peer模型和seed模型以及文件片段模型、感兴趣与阻塞模型、peer选择模型等。对peer在BT子系统中对邻居peer的感兴趣概率、被邻居peer阻塞的概率以及选择上传peer的概率进行了分析。应用这个模型对peer的上传行为发生的概率与BT子系统peer总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上传行为发生的概率随着BT子系统peer总数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6.
对等网络泛洪DDoS攻击的防御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Gnutella协议的P2P网络中DDoS攻击,提出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节点标识识别和节点流量实时检测过滤的自适应性DDoS攻击防御机制。通过在节点本地构建的信任和信誉机制对恶意节点主动阻断及对消息包的DDoS攻击特征的实时检测策略,实现对DDoS攻击的防范。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制能有效地隔断网络中75%恶意消息数,节点能阻断80%的恶意消息数的转发,提高了网络抵御DDoS攻击的效能。  相似文献   

17.
BitTorrent类型P2P系统模型研究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BitTorrent(BT)类型的P2P系统进行了建模与性能分析。详细地分析了系统中的peer行为。考虑到文件片段对系统的影响,建立了peer模型和seed模型以及文件片段模型、感兴趣与阻塞模型、peer选择模型等。对peer在BT子系统中对邻居peer的感兴趣概率、被邻居peer阻塞的概率以及选择上传peer的概率进行了分析。应用这个模型对peer的上传行为发生的概率与BT子系统peer总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上传行为发生的概率随着BT子系统peer总数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8.
将社会网中的信任机制引入到无结构对等网络中,通过社会网相关理论在节点间构建信任关系.把网络中每个节点同时拥有的"服务贡献者"和"服务消费者"这两个不同角色,分别采用不同的信誉值进行衡量与评估,并以此构建激励模型.在推荐信誉值的评估中,进行了针对恶意节点虚假推荐值的去噪声处理,提高了信誉值评估的抗干扰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抑制搭便车和恶意节点等不合作节点的行为,在保障系统公平性的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与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