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挤压铸造法制备了不同晶须含量的SiC_W/Al复合材料,并测试和分析了铝合金和不同晶须含量SiC_W/Al复合材料的力学和物理性能。结果表明,随晶须含量的增加,SiC_W/Al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明显提高,并且比强度和比刚度也有所提高;热膨胀系数和热传导率随晶须含量提高而降低,并且热传导率与热膨胀系数比值也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2.
复合材料断口分形维数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SiC晶须增强Al和碳纤维增强SiC复合材料断口的分形特征,分别用小岛法和垂直截面法测定了断口的分形维数。实验表明,这两类复合材料的断口具有典型的分形特征,小岛法测得Cf/SiC复合材料断口的分形维数为1.312;垂直截面法测得SiCW/Al复合材料断口的分形维数为1.099,表明可以用分形维数来定量表征复合材料的断口形貌  相似文献   

3.
采用示波冲击试验及断口形貌分析技术,对液态搅拌铸造SiCp/A359 复合材料的冲击断裂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体的塑性变形能力、界面结合情况及铸造缺陷都会影响SiCp/A359 复合材料冲击破坏抗力,而基体的塑性变形能力是决定因素。同时,讨论了在AW和AW+ T6 状态下SiCp/A359 复合材料不同的断裂机制  相似文献   

4.
对用急冷铝合金粉末制备的SiCp/LY12 复合材料,进行了时效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SiCp/LY12 复合材料的时效硬化效果随SiCp/LY12 含量的增加和时效温度的提高而增大。自然时效时,复合材料具有较低的时效硬化效果。差热分析表明,随着SiC颗粒含量的增加,SiCp/LY12 复合材料GP区形成的数量减小,而S′相形成的体积分数增加,分布更加弥散细小  相似文献   

5.
SiC_w∥Al复合材料的时效硬化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挤压铸造法制造晶须体积百分数为27%的SiC_w/6061Al复合材料,并采用硬度分析、DSC示差热分析及透射电镜分析方法对复合材料的时效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时效处理盾复合材料的硬度有所提高,其硬度高于6061Al合金,复合材料的峰时效比6061Al合金有所提前。同时发现复合材料在170℃时效出现双硬度峰,研究认为这与复合材料中析出由G.P.区向β相的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不连续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界面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Al2O3短纤维、SiC晶须、SiC颗粒、B4C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及其对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一种评价线性回归模型 △W=SC+ζ,ζ~N(0,σ^2Im) 参数C的估值精度的新方法-Bayes A-值方法。在回归系数C=(c1,c2,…,cn)具有先验分布N(0,σ^2Σ0)时,得出了 A^2i=Ec|△W(c^2i)/Ec|△W{E(Ci-Ci)^2},i=1,2  相似文献   

8.
粉末冶金真空热压法制备 WC/Cu 复合电阻焊电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用粉末冶金真空热压法制备WC/Cu复合材料,考察了WC含量对WC/Cu复合材料导电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WC的加入对Cu基体电导率的影响符合加和性复合定律,对硬度的影响满足线性回归曲线关系式。以WC/Cu复合材料为电极端部,以紫铜棒为电极基体制备的复合电阻焊电极具有较高的硬度和电导率,由于WC颗粒的加入使软化温度大幅度提高,达800℃以上。  相似文献   

9.
对用半固态搅熔复合铸造法制备的SiC_p/LC4复合材料的三种状态和三种试验温度的拉伸性能以及线膨胀系数进行了测定和研究,对其微观组织和拉伸断口也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法能够获得颗粒均匀分布的复合材料,其性能也得到了改善和提高,SiC_p/LC4界面结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用差热分析仪测定了铝基复合材料的化学相溶性,试验表明,6%SiCp/LD2在1200℃时未发生化学相溶;而10%Al2O3/ZL109在910~1033℃的放热峰,是铝热式反应,生成物是Mg3Al2(SiO4)3。用金相、扫描电镜测量了铝基复合材料的浸润性,试验表明,10%SiCp/ZL101在300℃×2h加热条件下有浸润。  相似文献   

11.
美国将进行AWACS/UAV试验美国空军和西屋公司将试验无人驾驶飞机(UAV)能否显著提高E-3空中警戒和控制系统(AWACS)飞机的情报收集能力。他们制定了采用两个平台(一个照射平台,一个接收平台)的双站雷达方案。AWACS飞机将起发射机作用,而在...  相似文献   

12.
流变铸造法制备SiC_p/Zn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流变铸造法制备了SiCp/Zn基复合材料,对该材料进行了弯曲强度、冲击韧性、压缩强度、硬度及耐磨性等性能试验,结果表明:SiCp的加入,使锌合金的压缩强度、室温和高温硬度以及耐磨性明显提高,其弯曲强度略有降低,而其冲击韧性下降3~5倍。最后还讨论了颗粒含量、颗粒直径以及基体特性对该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反应烧结碳化硅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系统总结了反应烧结SiC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Si/SiC复相陶瓷、Silcomp和连 续纤维增强Si/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与性能,提出了反应烧结SiC材料今后的研 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添加SiC的增韧莫来石陶瓷(ZTM/SiC)复合材料比基体的性能有较大的提高。该陶瓷在烧结过程中及高温下使用都伴随着SiC组分的氧化,从而影响陶瓷的烧结致密化并导致性能衰退。文中针对ZTM/SiC陶瓷在空气下烧结过程中出现的变化,探讨SiC组分的氧化过程及其对陶瓷烧结致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铝基复合材料的磨面磨屑与磨损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挤压铸造法制备的3Al2O3·2SiO2f/Al-Si复合材料的干滑动磨损特性。利用SEM和EDS分析了复合材料磨面、磨屑、磨损亚表层及其磨损机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磨面、磨屑的微观分析是揭示磨损机理的重要途径。随外加载荷增大,磨损体积增加,复合材料磨损机制由氧化磨损、磨粒磨损向粘着磨损、磨粒磨损和层离剥落转化。  相似文献   

16.
ZrO_2-MoSi_2复合材料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压法制备ZrO2-MoSi2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密度、抗弯强度、断裂韧性受第二相粒子ZrO2含量的影响;在合理的工艺条件下,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较基体MoSi2约可提高1~2倍,分别达到550MPa,9.1MPa·m1/2。研究认为,材料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ZrO2相变增韧及复合材料中存在的残余应力。  相似文献   

17.
WC对Cu/WC_P复合材料性能及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WC含量对WC/Cu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冷压-烧结法制备Cu/WC材料的适宜WC含量为10vol%左右。并就WC对该材料组织和再结晶行为的影响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短切碳纤维增强Li2O-Al2O3-SiO2玻璃-陶瓷基(以下简称Csf/LAS)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其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ZnO晶须与Ni-Zn铁氧体复合材料在1~1000MHz范围内的阻抗和对电磁波的反射能力。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阻抗随ZnO晶须含量增加先急剧下降,后趋于恒定,这是由于复合材料的导电网络形成后,其电导率就逐渐趋于恒定的原因。反射能力随低阻抗ZnO晶须的增加逐渐增加,且也因阻抗逐渐恒定而趋于恒定。  相似文献   

20.
合金元素影响铝/陶瓷界面润湿性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在基体中添加合金元素是目前国内外改善金属/陶瓷界面润湿性的最广泛的方法之一。本文综述了合金元素影响Al/Al2O3界面和Al/SiC界面润湿性的研究现状,着重分析了合金元素Mg、Si、Cu、稀土等对Al/Al2O3界面和Al/SiC界面润湿性的影响,讨论了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