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针对道路网多尺度匹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小比例尺数据道路网眼约束下的多尺度道路匹配方法。首先,构建两幅不同比例尺数据的道路网眼;其次,在小比例尺道路网眼的约束下,提取出大比例尺道路中由若干道路网眼构成的复合网眼,并完成与小比例尺道路网眼具有多对一和一对一关系的网眼匹配;然后,实现不同比例尺道路网眼的多对多匹配;最后,由复合网眼与小比例尺道路网眼的匹配关系转化为多比例尺道路网眼边界道路之间的匹配和内部道路之间的匹配,完成整个道路网的匹配。试验结果证明,本方法能较好地实现多尺度道路网的匹配。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基于路网层次骨架控制的道路自动选取方法。首先,该方法以stroke为单位,利用中介中心性值对stroke进行层次结构划分;其次,采用结构特征识别完善道路层次骨架;第三,基于层次骨架间的连通关系建立逐层传递的stroke重要性计算模型;最后,通过该计算模型自上而下的逐层计算,得到stroke重要性,并据此完成道路网选取。采用3种典型道路网数据,对本方法与其他主要常规stroke选取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不但对语义的依赖性极低,同时消除了中介中心性在评价道路重要性时对边缘道路的不利影响,在保持道路网整体结构和层次性上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可适用于各种形态的道路网选取。  相似文献   

3.
道路网数据匹配是地理空间数据库进行变化探测和数据更新的重要前提,不同比例尺下的道路网之间的匹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本文总结和分析了道路网匹配的已有算法,针对不同比例尺道路网之间的匹配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难点,设计了一个融合多种匹配技术的算法。在考虑不同比例尺下道路网数据的特点基础上,改进了空间场景结构的评价方法;分析了stroke匹配算法在不同比例尺道路网数据下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可针对不同比例尺下道路数据存在变化与更新的stroke部分匹配算法。试验表明,文中所提出的方法能够适应不同比例尺下道路网的匹配,匹配效果较好,运行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车载GPS导航系统中GPS定位与道路匹配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车载GPS导航系统中GPS定位与道路的匹配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利用已有的道路网数据,建立了道路网络拓扑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网络拓扑关系和电子罗盘方位信息的快速道路匹配算法。通过车载试验证明,该算法能够实现GPS定位与道路实时、可靠、高精度的匹配。  相似文献   

5.
刘闯  钱海忠  王骁  何海威  谢丽敏  王成舜 《测绘学报》2016,45(12):1485-1494
同名道路或者居民地数据间由于数据一致性程度不高,往往存在较大的几何位置偏差,当对道路或者居民地单独进行匹配时,不利于提高匹配正确率和效率。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城市骨架线网的道路和居民地联动匹配方法。联动匹配即模仿人在读图时通过特征地物和空间关联寻找目标地物的思维过程,将匹配看作是一种特征目标寻找、信息关联传递的推理过程。首先,利用约束Delaunay三角网对地图构建城市骨架线网。然后,通过道路、骨架线、骨架线网眼和居民地之间的拓扑关系建立道路和居民地之间的匹配传递模型。最后,根据该传递模型实现通过道路匹配带动居民地匹配或者通过居民地匹配带动道路匹配的联动匹配。该方法优势在于只要有一种要素的数据一致性比较好,就能带动另一种要素取得很好的匹配效果,同时符合人类进行匹配时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6.
现有多源同比例尺道路网匹配方法中,大多只利用道路自身特征进行匹配,而较少顾及道路周边要素对匹配过程的影响和约束,从而影响了道路网匹配效果的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对系统误差改正后仍存在一定位置或旋转偏差的道路数据进行匹配时,这种影响尤为明显。本文借鉴人类对陌生环境的空间认知特点,提出了一种顾及邻域居民地群组相似性的道路网匹配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城市骨架线网确定与道路相邻的居民地群组,进而计算居民地群组空间关系和几何特征相似度来获得对应道路的匹配结果。其特点在于:对存在位置或旋转偏差的道路数据匹配,以其邻域空间内居民地群组的整体相似性指标来带动道路自身匹配,实际上是增加了周边居民地群组对道路匹配过程的约束,更具鲁棒性。试验及对比分析表明,本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系统误差改正后仍存在较大位置和旋转偏差的道路数据间的匹配问题,提高匹配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7.
刘闯  钱海忠  王骁  何海威  陈竞男 《测绘学报》2016,45(11):1371-1383
现有道路网匹配方法中,大多利用道路自身结点和弧段特征进行匹配,而较少注意道路邻域要素在道路网匹配中的重要定位参考作用,从而影响匹配效率和正确率的进一步提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顾及上下级空间关系相似性的道路网联动匹配方法,即模仿人在读图时通过特征地物和空间关联寻找目标地物的思维过程,将匹配看作是一种特征目标寻找、信息关联传递的推理过程。首先,运用Stroke技术将复杂道路网进行等级划分。其次,通过道路骨架关联关系树构建道路网联动匹配模型。最后,选取高等级骨干道路作为起始特征对象,计算道路间的上下级空间关系相似性,逐级迭代使匹配信息在道路网联动匹配模型中传递,从而得到匹配结果。试验表明,本文算法缩小了待匹配数据的搜索范围,能够有效提高匹配正确率和效率,尤其在数据位移较大、存在非系统性几何位置偏差的情况下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8.
地图数据缩编更新中道路数据匹配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比例尺1∶1万的道路数据缩编更新比例尺1∶5万的相应数据,需要建立不同尺度、不同时态的道路目标间的匹配关系,以提取变化数据进行更新。通过分析道路目标间存在的分解、基本以及抽象的三个匹配层次,利用缓冲区分析和拓扑关系等手段开发了系列算法,进而完成了各目标间的匹配。实验表明,该匹配方法正确率高,实用性强,能满足缩编更新道路数据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顾及结构和几何特征的道路网自动选取方法。综合考虑道路的度中心性、集聚系数和路划的几何长度等道路选取影响因素,提出一种道路重要性评价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很好地保持选取道路网的整体与局部结构、拓扑结构以及路网连通性。基于该方法,由大比例尺地图选取出的小比例尺地图与相应标准比例尺地图保持较高的一致性,表明该方法是稳定可靠的。  相似文献   

10.
蒙艳姿  徐柱  刘国祥  蔡国林 《测绘科学》2010,35(4):106-108,99
为了能从矢量地图中准确、快速地识别道路交叉口,本文将感知分组方法与道路交叉口的典型结构特征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感知分组和结构特征的道路交叉口识别方法。为检验算法的有效性,选取两块典型区域即简单道路网和复杂道路网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快速、准确地识别道路交叉口,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灵敏性。  相似文献   

11.
从遥感影像上提取道路信息是当前遥感技术应用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文中在详细分析航空遥感影像上道路特征及目前国内外关于道路提取技术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各种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特征的道路提取模型.在算法实现过程中,采用了自适应分块边缘检测、多尺度侦测道路中心点、自适应对比度调整、道路中心点综合判断准则等技术手段,保证了提取结果的稳健性、准确性.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快速、稳健地从航空遥感影像上提取道路中心骨架线.  相似文献   

12.
遥感影像上基于特征的道路提取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从遥感影像上提取道路信息是当前遥感技术应用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文中在详细分析航空遥感影像上道路特征及目前国内外关于道路提取技术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各种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特征的道路提取模型。在算法实现过程中,采用了自适应分块边缘检测、多尺度侦测道路中心点、自适应对比度调整、道路中心点综合判断准则等技术手段,保证了提取结果的稳健性、准确性。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快速、稳健地从航空遥感影像上提取道路中心骨架线。  相似文献   

13.
获取现势性的交通道路数据是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基于传统测绘的道路网更新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而基于众源数据及行车轨迹数据更新道路网近年来则倍受关注。首先提出了一种新的道路变化增量更新方法,该方法先对历史道路网建立面拓扑结构,生成由道路网组成的最小闭合面域(道路网眼);然后以道路网眼为基本控制单元,综合利用轨迹点上下文距离信息和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提取失配轨迹点和失配轨迹段;最后采用缓冲区分析和最大密度法对失配轨迹提取骨架线,创建新增道路,增量更新历史道路网。实验结果表明,以道路网眼为控制单元,利用轨迹点上下文距离分析和HMM捕获失配轨迹点,可提高失配轨迹点的提取效率,改善道路网更新效果。该方法可用于大规模路网的增量式更新。  相似文献   

14.
道路拨地的作业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讲述道路拨地在确定范围线时,为了解决矛盾所进行的三次修改,以及对在成果图中测绘范畴内不可解决的矛盾给与显示,以提示用地单位认真对待这些作业过程。  相似文献   

15.
采用弯曲进行道路化简冲突避免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道路化简后可能导致要素间空间关系前后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弯曲进行道路化简冲突避免的方法。首先,以弯曲为单元分析道路化简前后弯曲的形态变化规律,对化简过程产生的要素间空间冲突类型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其次,基于道路弯曲与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提出了相应的冲突判别规则;最后,利用弯曲化简的可控性和弯曲组的间接化简策略实现对化简冲突的避免。试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识别和避免道路化简产生的空间冲突,确保化简前后道路与其他要素空间关系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The Cartographic journal》2013,50(2):102-116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two independent tests undertaken by a broad sample of motorists in the selection of minimum time routes using both the experimental road speed map and the traditional road map as the basic information. The tests are described, the results analysed, and certain conclusions drawn.  相似文献   

17.
重叠街区结构是道路网络重要的拓扑特征之一,有助于分析及理解道路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通功能的差异。提出一种结合道路网络层次结构,以路网非重叠街区结构为起点,划分路网重叠街区的方法。把路划作为道路基本单元,把对偶图作为路网的网络模型,先采用蚁群游走和局部优化算法挖掘道路网中的非重叠街区结构;再结合道路网络的层次结构进一步对道路网络的重叠街区进行划分。通过4种典型模式的道路网络实验,并根据目视、扩展模块度指标、连通效率指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本方法适用于挖掘不同模式下道路网络的重叠街区结构。  相似文献   

18.
城市道路路名是一个城市文化、历史的直观反映,而道路方向与城市发展规划息息相关,是城市结构的体现。本文以ArcGIS、Matlab为技术手段,开展了对北京市的基于道路名称的道路分类及道路方向的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对北京市旧城保护、了解北京市路网发展及路网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展现道路路名、道路方向数据探寻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道路网矢量数据的遥感影像道路损毁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阳  李清泉  唐炉亮 《测绘通报》2011,(4):14-16,22
利用面向对象方法对地震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的道路进行多尺度分割和分类.通过融合地震前道路网矢量数据与地震后遥感影像,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模板的道路损毁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对损毁信息进行提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