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7 毫秒
1.
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提出了新的要求.智能电网是物联网的重要应用,输变电设备物联网是智能电网向其最基本组成单元.将物联网应用于输电设备状态监测中,可以充分整合电网设备信息资源,改善高压输变电设备状态信息的精细化、模型化和可视化程度,实现电网全景信息融合和输变电设备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相似文献   

2.
输变电设备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思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输变电设备物联网是一个以物联网为基础的输变电设备智能监测、状态评估和全寿命周期管理一体化系统。在分析输变电设备智能化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一个基本思路:通过研发输变电设备全景信息模型、感知体系、通信模型与接口规范、集成平台及全寿命周期管理等关键技术,建立与智能电网发展相适应的输变电设备物联网。最后,探讨了输变电设备物联网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物联网技术在输变电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变电设备是电网的重要构成元件,其自身可靠性是电网安全运行的基本保证.输变电设备的智能监测与评估管理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积极地引入物联网技术,有助于提升设备监测诊断、运行管理的水平,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文章总结了国内外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与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研究现状,结合物联网技术,详细介绍了物联网技术在输变电...  相似文献   

4.
针对物联网环境下输变电全景信息模型管理与维护工作复杂、困难的问题,在Eclipse建模框架下,提出对全景信息模型对象进行基于SAX的语义解析和动态加载,并在数据库中根据实际的物理模型进行存储转换的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全景信息模型与面向对象模型的自动转换和公共信息模型文件到数据库表的具体智能转换流程。研究结果表明:在操作过程中,该方法可对输变电设备全景信息模型规范性、完整性进行校验。在系统开发、数据接入和平台维护等方面,该方法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和全景信息模型的管理和维护效率。将其应用在基于物联网的输变电设备全景信息集成平台中,有效性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针对宁夏电网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结合宁夏电网实际情况,对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建设运行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提出了宁夏电网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总体架构,成功实现了系统的上线运行。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电网重要输变电设备的安全预警,为输变电设备运行管理提供了决策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6.
文章阐述了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和面向智能电网的物联网技术基本构架,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在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中的应用,最后探讨了基于物联网的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按照国网公司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要求,结合三集五大发展战略,依托生产管理信息系统(PMS),在公司范围内建立两级部署、三级应用的统一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规范各类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数据的接入,提供各种输变电设备状态信息的展示、预警、分析、诊断、评估和预测功能,并集中为其它系统提供状态监测数据,实现输变电设备状态的全面监测和状态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8.
针对山西电网状态监测信息分散的问题,分析了输变电设备状态量监测的新思路、新方法,设计实现山西电网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输变电状态监测中心,为输变电状态监测数据的集中有效统一管理、智能分析、实时诊断提供了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9.
现有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孤立运行、通信协议不统一,监测的数据无法共享,导致无法为电力设备状态检修以及其他电力业务提供决策建议。为了满足智能电网对全景信息的监测和共享需求,本文提出多层面、多维度输变电设备综合运维自动化系统,给出了系统的总体架构和硬件架构,对系统各层次功能以及系统接口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说明,并给出了运行实例,为各级电网公司运维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江西电网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目标框架和要求,依托生产管理信息系统(PMS),按照"两级部署、三级应用"的模式进行建设,规范各类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装置的数据处理、接入和控制,提供各种输变电设备状态信息的展示、预警、分析、诊断、评价和预测功能,并集中为其它相关系统提供状态监测数据,实现输变电设备状态的全面监测和状态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11.
油色谱在线监测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监测手段。但是,由于当前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感知层协议和物联模型尚未统一,数据交互困难,使得油色谱系统独立运行,无法与输变电侧其他子系统之间实现数据共享。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智慧物联体系下的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接入方法,实现系统的即插即用。首先分析智慧物联体系下油色谱系统数据接入物联管理平台的整体架构,阐明了系统数据的传输过程。接着构建基于国家电网公司公共信息模型(SG-CIM)统一规范的物联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本地通信的油色谱系统采集终端与边缘物联代理的通信方式和基于消息队列遥测传输协议(MQTT)协议下的Ⅲ型边缘物联代理和物联管理平台的交互方式,使得系统数据传输过程中具有统一的物联模型和通信协议,从而使得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接入到统一的物联管理平台。最后,以某省实际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运行情况为例,将上传至物联管理平台的数据与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中的原始数据做比对,验证了接入数据的及时性和完整性,从而验证了所提接入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的提出对实现输变电侧主设备数据的共享与联动,提升对输变电侧主设备运行状态的感知能力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大电网新型运行管理模式下,为满足省级、地级调度机构对紧急控制装置集中监控的需求,充分借鉴了调控一体化系统建设已经取得的成果,按照装置调管范围分层接入的原则提出了建设省地两级电网紧急控制装置协同监控系统的总体思路和基本框架。然后结合紧急控制装置特点和专业需求阐述了系统中数据采集、装置运行数据及状态监视、实时告警、运行管理、远方操作、数据纵向交互6个应用功能模块和实现方案。最后介绍了该系统在黑龙江和大庆两级电网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为加强变电二次设备专业管理、提高现场作业人员运维检修效率,对继电保护远程运维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与总结。电网事故快速分析、二次回路可视化、二次设备实景展示与远方操作、装置故障智能诊断及检修辅助决策等远程运维技术的应用,可实现调度端电网故障智能分析与远程指挥,检修端二次设备在线诊断与远程运维,运维端二次设备在线监视与远方操作。最终实现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精益管理,大大提高了设备检修运维工作效率及电网故障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14.
储能电站监控系统是储能电站的核心部分,实现了对储能站内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变流器、配电等设备的信息采集、处理、监视、控制、运行管理等功能。储能监控系统的体系架构直接影响储能电站对电网支撑作用的功效。首先总结了当前主流的三种储能监控系统架构技术特点。接着从层次架构、应用功能、性能指标、设备数量、信息交互、运维便捷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比对分析。针对储能监控存在的问题,提出储能电站协调控制解决方案。对其中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包含主备协调器切换机制、信息建模、一次调频及动态无功调节等。最后在实验室搭建了储能协调控制测试环境,经实验验证了储能协调控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paper,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smart grid in China are studied.By applying Internet of Things (IoT) technologies,various intelligent services can be created.The development of the smart gr...  相似文献   

16.
基于物联网的输变电设备监控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深入研究物联网及其体系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面向输变电设备监控体系的物联网应用方案,分析了方案中基于设备标识码的设备信息感知与监控。采用面向服务的全景信息集成及信息协同方法,构建了具有数据层、中间层和应用层的全景信息集成平台。采用功能模块化思想,设计了平台中的物联网中间件,并对其功能结构进行了设计说明。与传统监控方案相比,该体系方案具有确保设备信息感知与监控之间的信息可靠交互、全景信息的有效集成和精益处理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发展,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提上日程,这对提升变电站电力设备在线监测水平,推动智能电网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基于物联网的电力设备状态监测系统进行了研究,概括了泛在电力物联网在线监测系统的体系结构和特征。根据变电站电力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的需求,探索研究了红外热成像监测子系统和变电站环境监测子系统的系统构成,实现了对电力设备状态监测系统的优化设计。指导变电站电力设备状态监测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文章研究了电网全景展现与运行指挥系统在电网调度、电网监控管理、应急指挥等方面的实现方式。通过列举目前电网管理及无人值班变电站监控存在的不足,探讨多视角、多维度展现电网运行状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电网全景展现与运行指挥系统功能介绍,展示了该系统在电网全景展现、变电站统一视频监控和气象信息综合展现等方面的综合功能。该系统的建成将为电网公司实现"汇集信息、全面监控、专业联动、统一展现"的目标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