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通过观察细胞因子TNF-α、IL-1β、IL-1Ra指标,研究丹参酮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免疫途径的干预作用。方法:将新西兰家兔12只,随机分为单纯缺血再灌注组(模型组)、丹参酮干预组(丹参酮组)。采用Zivin法改进复制模型,于造模前1h治疗;丹参酮组,腹腔注射丹参酮。模型组,不做治疗处理。各组家兔分别于治疗前、缺血30min再灌注后0.5h、1h、4h、8h、12h分别采家兔股静脉血。检测:血清TNF-α、IL-1β、IL-1Ra指标。结果:模型组,家兔血清TNF-α、IL-1β、IL-1Ra各时点均升高,与正常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酮组与模型组比较TNF-α、IL-1β降低(P<0.05);IL-1Ra升高(P<0.05)。结论:家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可导致家兔血清TNF-α、IL-1β、IL-1Ra升高。丹参酮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免疫途径的干预作用是通过降低TNF-α、IL-1β,升高IL-1Ra,从而对脊髓神经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丹参酮治疗存在时间窗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消栓通络胶囊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模型大鼠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以探讨其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测定大鼠脑组织中TNF-α和IL-1β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消栓通络胶囊大、中(1.68、0.84 g/kg)剂量组可明显降低MCAO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P<0.01),可明显降低MCAO大鼠患侧脑匀浆中TNF-α和IL-1β的水平(P<0.01)。结论:消栓通络胶囊可提高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活动能力,其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制可能与TNF-α和IL-1β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参芎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老龄大鼠炎症损伤的影响.将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通组、参芎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连续腹腔注射给药3d,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24h,神经功能评分,取脑TTC染色,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荧光实时定量PCR(RT-PCR)对海马区IL-1β,TNF-α,ICAM-1和MMP-9 mRNA的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参芎注射液可使脑梗死体积减少,明显改善神经功能,参芎注射液能减少IL-1β,TNF-α,ICAM-1和MMP-9 mRNA的表达量,并减少IL-1β和TNF-α的含量.表明参芎注射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脑舒通胶囊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及其对炎性因子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24h后断头取脑,HE染色和尼氏染色光镜下观察大鼠大脑皮层区细胞损伤程度,TUNEL法检测皮层区神经细胞凋亡,ELISA法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缺血侧脑组织和血清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结果: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神经细胞皮层区明显水肿,组织结构疏松,尼氏小体减少;凋亡细胞数增多;脑组织和血清中IL-1β和TNF-α显著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心脑舒通胶囊能明显减轻皮层区神经细胞水肿,增加尼氏小体,降低细胞凋亡;降低IL-1β和TNF-α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心脑舒通胶囊能减轻缺血再灌注脑组织损伤程度,降低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脑组织和血清内IL-1β和TNF-α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6.
陈素辉  孙华  徐虹  张亚敏  高扬  李沙 《针刺研究》2012,37(6):470-475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双侧脑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变化及针刺的干预作用。方法:以右侧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和针刺组,每组再按照再灌注后时间分12、24、48、72、96、144h6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大鼠,另设正常组6只。针刺组电针刺激"百会"和"足三里"穴,每日1次,每次20min。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双侧脑组织IL-1β及TNF-α的表达量。结果:IL-1β在脑缺血大鼠患侧脑区呈双峰表达,模型组峰值时间为48h和96h,针刺组为72h,针刺组IL-1β表达量显著低于模型组,但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组(均P<0.05);IL-1β在脑缺血大鼠健侧脑区表达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组,除72h组外,针刺组各个时间点的表达低于模型组(均P<0.05)。TNF-α在患侧脑区呈单峰表达,模型组和针刺组峰值时间均为72h,针刺组表达量显著低于模型组,但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组(均P<0.05);TNF-α在脑缺血大鼠健侧脑区表达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组(均P<0.05)。结论:针刺可通过调节脑缺血大鼠双侧脑组织IL-1β及TNF-α的表达,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及梗死灶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补中益气汤高剂量组、补中益气汤中剂量组、补中益气汤低剂量组,每组各10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0.003 m L·(g·d)~(-1),尼莫地平组给予尼莫地平混悬液0.003 m L·(g·d)~(-1),补中益气汤高剂量组、补中益气汤中剂量组、补中益气汤低剂量组分别给予临床用药量的25倍、20倍、15倍水煎浓缩液灌胃,用量均按人与大鼠体表面积等效剂量折算,各组等容灌胃每日2次,灌胃6 d后,第7天采用Longa等线栓法复制大脑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造模后12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测量脑指数,测定IL-1β、TNF-α含量,光镜下做脑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模型组大鼠脑指数降低、神经体征评分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大鼠脑指数降低、神经体征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大鼠脑组织IL-1β,TNF-α的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尼莫地平组比较,补中益气汤高剂量组脑指数明显降低,脑组织IL-1β、TNF-α的含量降低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神经细胞轴索肿胀、断裂等缺血样改变,给药组大鼠上述病变明显减轻。结论:补中益气汤能明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体征,可下调脑指数、降低脑组织IL-1β,TNF-α的含量,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有较强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观察首乌丹参方预处理后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心肌梗死范围及血中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观察大鼠心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首乌丹参方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共设7个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首乌丹参方高、中、低剂量组,对照药组(复方丹参滴丸、消心痛),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开放120min建立心肌I/R模型,观察I/R大鼠心肌梗死范围以及血中的IL-1β、TNF-α含量的变化;采用RT-PCR检测各组心肌iNOSmRNA的表达,同时电镜下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首乌丹参方高、中两个剂量组梗塞程度明显减轻,梗塞区重占全心脏及左心室的百分比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0.001),以首乌丹参方中剂量组为优;首乌丹参方给药后血中TNF-α、IL-1β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以高、中剂量组为优(P(0.01);假手术组心肌iNOSmRNA弱表达,I/R组呈现高表达,首乌丹参方可下调iNOSmRNA基因表达;电镜下I/R组心肌组织严重损伤,首乌丹参方用药后可见局灶性损伤和毛细血管狭窄,心肌轻度损伤。结论:通过首乌丹参方预处理,可以减轻TNF-α、IL-1β对I/R心肌的损伤,下调I/R大鼠心肌iN-OSmRNA的表达,达到保护心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川芎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面积及缺血脑组织单克隆抗体(ED1)、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川芎嗪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川芎嗪大、中、小剂量组,采用改良线拴法复制缺血再灌注脑梗死动物模型。川芎嗪大剂量组给予140mg/kg川芎嗪静脉注射,中剂量组给予120mg/kg静脉注射,小剂量组给予100mg/kg静脉注射。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从上述各组中取6只大鼠的脑组织取材制片、TTC染色、福尔马林固定后,采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评价川芎嗪是否能减少脑梗死面积;将各组另6只大鼠断头取脑制片后,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ED1、IL-1β和TNF-α的阳性表达。结果川芎嗪各治疗组可减少缺血90min、再灌注24h脑梗死面积,也可以减少脑梗死区域内的ED1、IL-1β和TNF-α的免疫阳性表达。结论川芎嗪可以减少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面积,其治疗效用可能与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和IL-1β、TNF-α的免疫阳性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BALB/c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不同时间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调控趋势。方法:RSV滴鼻感染BALB/c小鼠,白藜芦醇灌胃给药进行干预,并于首次滴鼻后24,72,144 h取各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ELISA法检测其中TNF-α,IL-1β,IL-6含量变化及Res的干预效果。结果:RSV感染BALB/c小鼠24 h后,BALF中TNF-α,IL-1β,IL-6表达较正常组均明显升高(P<0.01),而Res组TNF-α(P<0.01),IL-1β(P<0.05),IL-6(P<0.01)表达较RSV组明显下调;RSV感染BALB/c小鼠72 h后,BALF中TNF-α(P<0.05),IL-1β(P<0.01),IL-6(P<0.01)表达较正常组高,但TNF-α,IL-1β,IL-6总体表达量较24 h组下降趋势明显,Res组IL-1β,IL-6表达较RSV感染组降低(P<0.05),而TNF-α表达与RSV感染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RSV感染BALB/c小鼠144 h后,BALF中IL-1β(P<0.01),IL-6(P<0.05)表达较正常组高,而TNF-α表达较正常组无差异,Res组TNF-α,IL-1β,IL-6表达与RSV感染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白藜芦醇能显著抑制RSV感染BALB/c小鼠早期肺泡灌洗液内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的过度表达,且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能使TNF-α,IL-1β,IL-6的表达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定敖必德森古日古木-13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及显微鉴别法对方中的旋复花、红花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旋复花、红花可用薄层色谱鉴别,旋覆花、红花、草乌叶可用显微鉴别。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该药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保存不同时间的乌圆补血口服液中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含量的灵敏度。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保存多年的样品中二苯乙烯苷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二苯乙烯苷含量分别为(0.549±0.226)g/L和(0.250±0.150)g/L,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年度样品中二苯乙烯苷含量也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二苯乙烯苷灵敏度高于紫外分光光度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脂降宁片中葛根素、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水(B),梯度洗脱;流速1.0mlMmin;检测波长为250nm及320nm;枉温:30℃。结果:葛根素进样量在232—29μg范围内(r=0.9998),二苯乙烯苷进样量在220—19.5μg范围内(r=0.9997)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葛根素为97.2%(RSD:0.8%),二苯乙烯苷为97.6%(RSD=0.7%)。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分离度高,重复性好,可同时测定脂降宁片中葛根素、二苯乙烯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我科独创"三通四联"疗法与口服西比灵胶囊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为颈性眩晕的病人随机分为三通四联组与西比灵组,每组各30例,治疗一疗程后对两组病人进行疗效对比。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有效率,三通四联组的有效率高于西比灵组(P〈0.01)。结论:三通四联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优于口服西比灵胶囊。  相似文献   

15.
凉营清透除热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崇峰 《新中医》2006,38(10):6-7
在邪热深入营分的阶段,器官、组织等实质性损害成为病理变化的重心,邪毒炽盛,阴伤液耗,脏损络伤气滞成为其基本病理特点,热毒与瘀血交结成为重要的病变特征之一,治法以凉营清透为主。通过对古今文献的研究及临床与实验观察认为,以该治法为主的方药能有效改变热瘀交结的病变基础,减轻病理损害。而这一治法在临床中也可推广应用于一些出现类似病机的内伤杂病中,可扩大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葶苈降血脂片对高脂血症患者TC、HDL-C、TG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脂血症患者共130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00例,男61例,女39例,平均年龄47.5岁,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48.3岁,观察组口服葶苈降血脂片,每次3片,每日3次,30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血脂宁丸,1次2丸,每日3次,30天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药物对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的疗效,组内有明显差异(P<0.01),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观察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结论:葶苈降脂片可有效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且依从性好,服用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益气脱敏煎治疗过敏性鼻炎 6 9例[1 ] ,有效率95.6 % ,近期又治疗 5例 ,疗效满意 ,现将动物实验结果报告如下。1 淋巴细胞脂酶染色率影响  用ANAE染色法 ,取小鼠 2 0只 ,随机分为对照实验组 ,两组每天分别灌胃生理盐水、益气脱敏煎液 0 .2ml(2 g生药 /ml) ,连续 10天 ,末次给药后4h ,眶静脉丛穿刺取血 0 .5ml,置干净的载玻片上 ,迅速呈均匀的血涂片 ,并将片子用电吹风 (冷风 )迅速吹干。将片子浸入已预热 30min的孵育液中37℃孵育 3h ,用自来水冲洗 4min ,去掉沉渣 ,用滤纸吸干水珠。再将片子置入 1/ 15mol/L、p…  相似文献   

18.
自我保健推拿术对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自我保健推拿术对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采取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并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我保健推拿术对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有肯定的降压效果,可作为其非药物治疗的一个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4-羟基苯并恶唑-2-酮对HSC-T6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军  樊惠 《时珍国医国药》2011,22(10):2371-2372
目的研究4-羟基苯并恶唑-2-酮(HBOA)对HSC-T6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HSC-T6细胞分别在药物处理组(HBOA浓度分别为0.008,0.04,0.2,1,5 mg/ml)及对照组(单纯培养液)中体外培养32 h。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对照组和药物处理组HSC-T6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药物处理组HSC-T6细胞的增殖率均低于对照组,浓度为0.008 mg/ml的药物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别(P>0.05);其他药物处理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能显著地抑制细胞增值(P<0.05或P<0.01)。HBOA对HSC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均随着药物作用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升高;经吖啶橙染色后,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均可见细胞数量减少、体积缩小、核破裂、核浓缩等变化,且随着作用浓度的增加变化更加明显。结论 HBOA对HSC-T6细胞具有抑制增殖的功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痔瘘熏洗颗粒对动物实验性肛门溃疡愈合与抗炎、镇痛、抗菌的作用。方法在大鼠肛门外周粘膜注射冰醋酸制备大鼠肛门溃疡模型,采用小鼠耳肿胀、热板法和扭体法,外用给药观察药物促溃疡愈合、抗炎、镇痛作用,采用试管稀释法观察该药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痔瘘熏洗颗粒外用能明显缩小大鼠肛门溃疡面积和缩短肛门溃疡平均愈合天数,此外还具有对抗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提高小鼠热痛阈值、减少冰醋酸致小鼠的扭体数及体外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结论痔瘘熏洗颗粒具有促进大鼠肛门溃疡愈合、抗炎、镇痛和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