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针刺治疗慢性疼痛所致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研究证实针刺治疗慢性疼痛所致抑郁症的有效性及优势。方法:针刺治疗组、西药组分别接受针刺、抗抑郁药进行抗抑郁治疗。两组患者均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疼痛模拟评分(VAS)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周末进行评定。结果:1.针刺组治疗前后HAMD、VAS评分、HAMD减分率比较均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2.西药组治疗前后HAMD、VAS评分、HAMD减分率比较均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3.治疗后1W,针刺组和西药组组间比较HAMD评分*、HAMD减分率*及VAS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4.治疗后2W、4W针刺组和西药组组间比较HAMD、VAS评分、HAMD减分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5.治疗前后针刺组无不良反应,西药组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刺治疗慢性疼痛所致抑郁症有确切疗效,疗效和西药组相当,起效较西药组快,无副作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龟龙灵健汤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1例采用龟龙灵健汤加美多巴、百忧解治疗,对照组30例使用关多巴和百忧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AMD、UPDRS评分的改变及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HAMD评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UPDRS评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HAMD、UPDRS评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龟龙灵健汤是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的有效验方。  相似文献   

3.
林冰  夏进 《新中医》2011,(8):36-37
目的:观察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30例采用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西药组30例口服氟西汀治疗。用药前及用药8周时采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药物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有效率中药组为83.3%,西药组为76.6%,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HAMD、SDS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HAMD、HAMD减分率、SDS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抑郁症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且与氟西汀相当。  相似文献   

4.
头部穴位留针治疗中风后抑郁3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头部特定穴位长久留针刺激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4例,2组均接受脑血管病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加用头部穴位长久留针刺激治疗,疗程均为4周。分别对2组疗效、治疗前后汉密尔顿(HAMD)抑郁量表评分、HAMD抑郁量表部分因子评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HAMD抑郁量表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HAMD抑郁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HAMD抑郁量表中,精神焦虑、躯体焦虑、全身症状、抑郁情绪、工作兴趣5项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迟缓、激越、入睡困难3项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部穴位长久留针对中风后抑郁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疗效体现在对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迟缓、睡眠障碍等因子的改善上。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单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SSRIs)抗抑郁药与针刺联合SSRI类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伴慢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9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针刺联合西药治疗)和药物组(单用西药治疗),每组45例.药物组采用西药治疗,根据病情选用SSRI类抗抑郁药,如氟西汀、帕罗西汀等;针药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针刺百会、印堂、神庭、风池等穴.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4周末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版本)、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及Asberg氏抗抑郁剂副反应量表(SERS)评分来评价两组患者的抑郁症状、疼痛症状及抗抑郁药副反应方面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前HAMD、VAS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针药组治疗第1、2、4周末HAMD评分、VAS评分明显较药物组低(均P<0.01).针药组治疗第1、2、4周末SERS评分亦明显较药物组低(均P<0.01).结论:针刺对SSRI类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伴慢性疼痛有临床增效作用,并可减轻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盐酸阿米替林片、甲钴胺片,同时加服中药方(组成:当归、赤芍、生地黄、川芎、柴胡、枳壳、牛膝、红花、桃仁、甘草)。对照组29例,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67%,对照组75.86%,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均可有效的改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瘙痒感评分(P〈0.01,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瘙痒感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前后烧灼感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烧灼感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通腑开窍法针刺治疗伴便秘的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伴便秘的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对照组37例,分别采用石学敏中风单元疗法中常用的通腑开窍法针刺进行治疗。结果:第一疗程后排便间隔时间、排便速度、排便难度积分改善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第二疗程后各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治疗第一及第二疗程后便秘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通腑开窍法针刺治疗伴便秘的出血性中风患者具有改善通便,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龙氏手法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锦添  周晓平 《新中医》2006,38(12):53-54
目的:观察龙氏手法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按随机方法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龙氏手法结合针刺,对照组采用单纯龙氏手法。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23%,对照组为88.57%,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量表(VAS)及疼痛强度(PPI)评分上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龙氏手法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在减轻临床症状和缓解疼痛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配合针刺治疗心肌梗死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3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纽36例和对照组17例,在常规心脏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口服通心络胶囊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予口服盐酸舍曲林治疗,均治疗4周。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同时观察治疗期间2组患者心绞痛复发次数,治疗前及治疗4周末静态心电图、体重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末时,2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心绞痛复发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心肌缺血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体重增加情况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配合针刺的方法能够治疗心肌梗死后抑郁症,对体重影响方面优于抗抑郁药物的使用,同时能明显改善心肌缺血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康复技术治疗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影响。方法:观察41例肩手综合征住院患者,随机抽术分为两组:治疗组(头、体针结合康复)、对照组(体针结合康复).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上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并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l、治疗组和声照组治疗后均能明显提高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但两组组内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对Fugl-Meyer运动功能治疗作用优于对照组。2、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均能明显降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组组内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对神经功能缺损治疗作用优于对照组.3、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均能明显提高Activity of Daily Living评分,两组组内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治疗组对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治疗作用优于对照组.治疗前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对Activity of Daily Living治疗作用优于对照组。4、治疗组治疗肩手综合征疗效确切,总有效率达90.0%,对照组总有列率达61.8%,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头体针结合康复技术是一种治疗肩手综合征积极有效、操作简便、安全适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