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患者,女,47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不适2个月于2010年11月22日入院.患者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均正常.超声检查:右肾上腺区见2.6 cm×1.8 cm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无血流信号;左肾周(包绕左肾背外侧大部分)见14.3 cm ×7.6 cm的高回声为主的混合回声团块,部分边界清,局部与左肾背外侧分界不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见星点状血流信号,提示:右肾上腺腺瘤,左肾上腺巨大髓样脂肪瘤.  相似文献   

2.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增生性肌炎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患者男,65岁,发现右上肢肿物伴疼痛10天。查体:右上肢三角肌触及约10.0cm×8.0cm×7.0cm肿物,质硬,边界不清,无红肿、破溃,有压痛,活动度差,左上肢未见明显异常;双侧桡动脉搏动正常;四肢无肌肉萎缩;肩关节无畸形,活动度正常。超声示右上肢三角肌区肌肉组织明显增厚,见10.4cm×5.6cm×3.1cm不均匀低回声区,边界欠清;CDFI见其内血流略丰富(图1A)。超声诊断:右上臂肌层不均匀低回声团块,性质待定。于超声引导下行右上肢肿物穿刺活检,病理示大量梭形细胞巢呈片状分布,排列疏松,细胞胞浆较丰富,核无明显异型及分裂象,见嗜碱神经节样  相似文献   

3.
间叶性软骨肉瘤为罕见的软骨细胞恶性肿瘤,而发生于肾脏的间叶性软骨瘤,目前国内尚未见报道.我院于2000年2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17岁.因反复右腰部隐痛8个月,血尿1个月入院.病程中无伴随症状,平时可照常上学.体检:右肾区稍饱满,右肾下极可触及,质硬,表面光滑,不活动,局部有叩击痛.外院CT显示右肾中上部有一约8 cm×6 cm实性占位性病变,密度不均,CT值31.5~86.2 Hu.彩超显示右肾形态失常,体积增大,其中上部有一约8 cm×6 cm实性、边界欠清、内部回声不均的团块影,其内可见点状强回声,并见肾盂肾盏受压,肾静脉及下腔静脉内未见等回声充填.CDFI未见异常血流信号,右肾上腺显示不清,肝、胆、胰、脾、左肾及左肾上腺未见异常.入院诊断为右肾肿瘤.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40岁。因左下腹隐痛3个月于2001年5月14日住院。查体:左下腹可扪及一约5cm×4cm大小的包块,质硬、不光滑、边界清晰、活动度差,无触痛。钡灌肠检查未见异常。腹部肝、胆、胰、脾、肾B超均未见异常,左肾下极前可见一约6.4cm×6.0cm×4.0cm大小的低回声结节,边界清,考虑左腹膜后占位。腹部CT示左侧腹膜后肾下极前方水平见一4.5cm×5.0cm大小的类圆形肿块影,密度不均,内见低密度灶,边缘较清,部分边缘与空肠关系密切,未见肿大淋巴结,考虑腹膜后占位性病变。5月18日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距屈氏韧带约100cm处的空肠系膜上有一约拳头大小的…  相似文献   

5.
病人女,58岁。因发现下腹部包块2个月于2009-06-15入院。入院查体:左中下腹可及一6.0cm×5.0cm×7.0cm包块,边界较清楚,质较韧、硬,移动度大,无压痛、波动及搏动感。腹部彩超示:下腹部低回声团块,大小4.3cm×4.2cm,边界清,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CT检查示:盆腔偏右侧类圆形软组织团块影,大小约5.0cm×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女,54岁。体检发现双肾肿瘤于2009年7月24日入院。B超示右肾下极10.5 cm×7.7cm混合性回声,右肾上极1.5 cm×1.6 cm稍高回声;左肾内探及多个稍高回声,大者1.5 cm×1.2cm,边界清,无包膜。CT示右肾下极有10.0 cm×  相似文献   

7.
<正>附睾横纹肌肉瘤临床罕见,我们发现并治疗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15岁,因右侧阴囊坠胀不适3个月于2014年4月10日以"右附睾占位"收住入院。曾在外院予抗炎等治疗症状无缓解。查体:右附睾可触及一直径约4 cm大小球形质韧包块、无触痛,包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超声提示右阴囊探及一40 mm×37 mm大小稍强回声团块、边界欠清、内部回声不均。血清结核抗体(-),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 52岁, 因"发现右乳肿块2个月余"来门诊检查。查体:双乳正常大小, 对称、无溢液, 右乳外上可触及6 cm×2 cm大小肿块, 质韧, 边界不清, 活动欠佳, 与皮肤肌肉无粘连, 左乳未触及肿块。双侧颈部、锁骨上、腹股沟未触及肿大淋巴结。乳腺超声示:右乳上象限触及"肿块"处见范围约5.7 cm×1.6 cm低回声团(图1), 水平位生长, 形状不规则, 边界尚清, 边缘欠光整, 内部回声尚均, 未见钙化, 后无变化, 病灶周围组织未见明显异常回声。CDFI:内部可见丰富血供, 流速19.62 cm/s, RI:0.53, 弹性评分2分。双侧腋下见数枚淋巴结回声, 左侧大者2.9 cm×1.2 cm, 右侧大者3.1 cm×1.1 cm, 大部分皮质增厚, 皮髓质分界清, CDFI:血流信号增多。提示:右乳低回声团, BI-RADS 4A类。乳腺钼靶示:右乳上象限见团片状非对称致密影(图2), 范围约4.0 cm×2.3 cm。右侧腋下见多枚肿大淋巴结, 左侧腋下未见明显肿大的淋巴结。提示:右乳团片状非对称致密影, BI-RADS 4A类。血清IgG:53.8 g/L, 血清...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10岁.因颈前无痛性肿物10年,于2007年4月11日入某院.体查:颈前甲状软骨上方可扪及一约3.5 cm×1.5 cm大小包块,质硬,表面光滑,边界清,与皮肤无粘连,无明显压痛,蒂小,随吞咽上下运动.颈部B超所见:颈部探及一个稍强回声团块,约36 mm×11 mm,较光滑,回声均匀,未见液性暗区,边界清楚(无描述甲状腺情况).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74岁.无痛性肉眼血尿半年,超声检查示左肾占位入院.B超示左肾中上方见一圆形无回声区,大小约58 mm×57 mm×76 mm,形态欠规则,略呈分叶状,边界清,见包膜回声.超声造影检查:上方无回声区未见增强.KUB IVP示左肾未显影,内见钙化灶.CT示左肾中上极占位,直径约75 mm,肿瘤经造影后增强,肾周未见肿瘤侵犯,未见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11.
正病例1,男,31岁。因颈部肿物进行性增大就诊。数年前发现颈部右侧肿块,无明显不适。7天前行颈部彩超检查提示右侧颈动脉后外侧可见3.2 cm×.6 cm低回声包块,外院CT平扫见右颈总动脉后方、甲状腺右叶外侧病灶,大小约2.1 cm×1.4 cm×2.8 cm。体格检查:右颈部可触及一肿物,大小约3 cm×cm,质软,边界清,触之无压痛。入院后行颈部增强CT检查结果提示:右侧锁骨上区颈内动脉后方见类圆形低密度灶,较大横截面积约2.2 cm×1.4 cm,增  相似文献   

12.
<正>患儿男,4岁,玩耍时摔倒后左上腹部疼痛不适,伴恶心、呕吐。专科检查:体温36C°,血压、脉搏无明显异常,左肾区叩击痛(+),左输尿管走行区压痛(-)。超声:左中上腹部探及15.3cm×9.4cm×11.5cm稍低回声不均质团块,边界尚清晰,大部分包膜尚完整,其内可见血液分布及小片状液性暗区(图1A);诊断为左肾肿瘤。CT:左侧腹腔内巨大类圆形低密度影,密度不均;左侧肾脏影显示不清,胃、脾脏受压变形,右侧肾脏未见异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43岁,发现右侧腹股沟肿块2周,于2007年4月10日入我院。自诉入院前两周无意发现右侧腹股沟有一肿块,无压痛等不适,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肋边缘下未触及,全腹无压痛,未触及肿块,右侧腹股沟区可触及一包块,质硬,无触压痛,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大小约2cm×2cm,入院后血常规、血生化未见异常,胸片正常,B超右侧腹股沟区近阴茎根部见大小2.3cm×0.8cm×2.6cm的椭圆形实性低回声团,边界清,内部回声不均,可见点状强回声,附睾睾丸未见异常,肝、胆、脾、胰、双肾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性,41岁.发现右乳肿块6年.查体:右侧乳房明显大于左乳,无橘皮症、乳头内陷,扪及约10cm×10cm大小的包块,质软,活动,与周围组织分界清,与皮肤无明显粘连.乳腺彩超示右侧乳腺结构欠清楚,腺体层内见9cm×9.5cm×2.7cm中等回声团块,提示右侧乳腺实性包块.术中见包块位于腺体层内,约10cm×10cm大小,包膜完整,质软.  相似文献   

15.
患者,22岁.因左阴囊隐痛6个月,加重1 d于2009年4月16日入院.查体:腹股沟淋巴结未扪及肿大,阴囊无肿胀及积液.直肠指检:前列腺Ⅲ度肿大,质硬无压痛.超声检查:前列腺大小5.0 cm× 4.4 cm×4.4 cm,其内见3.2cm×3.2 cm呈稍减弱回声团块.CT检查:膀胱右下方6.0 cm×6.5 cm×5.5cm大小占位病变,与周围结构分界不清,相邻直肠腔及膀胱壁增厚改变.实验室检查:PSA 0.71 ng/ml,f-PSA 0.39ng/ml.前列腺穿刺病理报告:梭形细胞瘤.静脉复合全麻下行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膀胱颈右后侧、直肠前方卵圆形包块,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  相似文献   

16.
卵巢碰撞瘤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患者女,65岁,绝经11年,查体发现盆腔包块。妇科检查示子宫后方触及质硬肿物,形态不规则,活动差,边界欠清,双侧附件区触诊不清;CA125升高(53.46 U/ml)。超声于子宫后方探及2个混合性、边界清回声,其一6.8 cm×5.6 cm×6.1 cm,内见中强回声及无回声;另一7.0 cm×5.4 cm×6.4 cm,内以无回声为主;子宫上方探及无回声区,边界清,内见光带分隔;CDFI于混合性回声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MRI:子宫前上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50岁.因左腰部胀痛不适3天入院.无发热及肉眼血尿,无尿路刺激征.体检:左肾区轻叩痛.血常规白细胞10.9×109/L,中性粒细胞0.765.B超显示左肾中上部探及一大小约3.4 cm×2.8 cm低回声团块,边界清晰,内部有稍强回声,诊断为左肾占位性病变(性质待定).  相似文献   

18.
肾脏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MFH)临床罕见,患者生存期短,死亡率高.2008年至2010年我院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 例1,女,55岁.因右侧腰痛2年,血尿3d于2008年11月入院.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B超检查:右肾上极6 cm×5 cm低回声团块,边缘不规则.增强CT检查示右肾上极较大混杂密度肿块影,不均匀强化,边界欠清,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全麻下行右肾肿瘤根治性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肾脏中上部,大小为6.5 cm×4.0 cm ×3.5cm,侵及肾被膜,肾周未见肿大淋巴结.<作者简介>=10.3760/cma.j.issn.1000-6702.2012.04.009  相似文献   

19.
患儿,女,3岁.因体检发现右侧异位肾积水3个月于2009年10月26日入院.查体:右下腹8 cm×5 cm不规则肿块,边界清,移动度小,无触痛.B超检查未探及右肾,右下腹见约8 cm×5 cm混合回声肿块,肿块右下部分见约35 mm液性暗区,提示右肾异位合并积水.CT泌尿三维成像(CTU)检查显示:右肾位于右侧腹盆交界部,肾门中下部见4根输尿管,向下汇成一根总输尿管.  相似文献   

20.
患者 ,男 ,74岁。于 1年前体检时发现左肾有占位包块生长 ,未予重视。 1年来反复肉眼血尿 2次 ,均在门诊对症治疗缓解。 3d前再次出现肉眼血尿 ,对症治疗无效 ,行B超检查后以左肾癌收入院。体检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左肾区叩痛 ,未触及包块。B超示 :左肾外形失常 ,上极探及 5 .0cm×5 .0cm的实质回声团块 ,边界欠清楚 ,形态规则 ,内部回声均匀 ,团块内未见血流信号。CT扫描见左肾约 4.0cm× 4.0cm× 9.5cm ,混杂密度软组织影 ,内见不均匀强化及脂肪密度影 ,边界可见。提示错构瘤可能性大。实验室检查 :肝、肾功能正常 ,血脂、血糖正常。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