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在危重症患儿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1日~2018年5月31日收治的危重症患儿68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选取2018年6月1日~11月30日收治的危重症患儿69例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院内转运用时(CT室、手术室、ICU、普通病房)、转运中意外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家属干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CT室、手术室、ICU、普通病房转运用时、转运中意外事件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家属干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在危重症患儿院内转运过程中采取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能缩短转运用时,降低意外及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提高家属对护理服务认可度。  相似文献   

2.
王丹华 《当代护士》2022,(11):67-69
目的 探讨风险预警护理干预对危重症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6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接收的78例危重症新生儿,将2019年7月—2020年6月接收的39例危重症新生儿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2020年7月—2021年6月接收的39例危重症新生儿纳入观察组(给予风险预警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新生儿的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及家属新生儿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2.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08%(P<0.05);观察组家属的新生儿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风险预警护理干预应用于危重症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预防护理中,能够有效减少新生儿医源性损伤的发生,提高家属的新生儿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FOCUS-PDCA程序的集束化护理在神经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1日~2019年8月30日收治的60例神经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基于FOCUS-PDCA程序的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营养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达到目标喂养时间、存活者住ICU时间、ICU病死率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淋巴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达到目标喂养时间、存活者住ICU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FOCUS-PDCA程序的集束化护理能够改善神经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和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268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行机械通气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集束化护理组(实验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各134例。记录两组患儿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情况、机械通气时间、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和出院时患儿家属满意度(护理服务满意度、医院满意度)差异,并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与干预7 d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少(P0.05)。干预7 d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检测结果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检测结果较干预前下降(P0.05),且实验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实验组家属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预防行机械通气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可提升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机械通气疗效和家属满意度,对促进患儿康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老年危重症患者行无肝素连续性肾脏替代(CRRT)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行CRRT治疗的老年危重症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2组并发症发生率、滤器使用情况以及患者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感染、低体温、体外循环凝血、酸碱度失衡、出血、低血压、水电解质失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每个滤器使用时间、滤器使用总时间以及24 h使用滤器个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率91.49%,高于对照组的76.60%(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老年危重症患者行CRRT治疗的并发症,减少滤器更换,并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孟芳 《妇幼护理》2023,3(16):3943-3945
目的 探究集束化护理方式对于预防新生儿皮肤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9 年 6 月至 2020 年 6 月内我院收治的 56 例新 生儿,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28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方式。比 较两组的皮肤感染,家属满意度和生长发育。结果 观察组发生感染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28.57%)(P<0.05)。观察组 和对照组的满意度分别为 100%和 82.14%(P<0.05)。观察组新生儿生长发育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集束化护理 方式可以预防新生儿皮肤感染,提高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集束化综合护理在颈内静脉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日~2019年8月1日收治的95例行颈内静脉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干预前后心理状态[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HAMD和HAMA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SF-36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集束化综合护理能够有效降低颈内静脉置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集束化理论的护理干预对川崎病患儿的影响。方法:2017年2月1日~2019年2月1日,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52例川崎病患儿作为对照组,将实施基于集束化理论护理干预的52例川崎病患儿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干预后临床指标、并发症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C反应蛋白含量、白细胞含量、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患儿家长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川崎病患儿行基于集束化理论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临床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新生儿脐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52例行脐静脉置管术(UVC)的危重新生儿,2016年6月—2016年11月收治的74例患儿设为对照组,采用UVC常规护理。2016年12月—2017年5月收治的78例患儿设为观察组,采用依据UVC常见并发症的循证护理证据总结出的最佳集束化护理策略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体重增加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儿导管留置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20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27.0%。观察组患儿12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15.4%。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体重增加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UVC,可以减少导管留置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有助于患儿体重增加。  相似文献   

10.
杨玉梅 《当代护士》2021,28(5):148-150
目的 探讨集束化管理联合医院感染追踪管理评价表在危重症患者医院性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ICU收治的62例危重症患者为对照组,实施传统型护理干预;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ICU收治的60例危重症患者为观察组,应用集束化管理联合安全核查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性感染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医院性感染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士基础护理、护理服务态度、应急处理能力、危重物品准备、健康教育及文书书写等方面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集束化管理联合医院感染追踪管理评价表能有效提高ICU危重症患者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患者医院性感染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危重症患儿气管插管拔管后喉头水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51例气管插管拔管后喉头水肿患儿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自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51例气管插管拔管后喉头水肿患儿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2组护理方法对患儿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儿吸气性凹陷时间、声嘶或喘鸣时间、气促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总满意度96.08%高于对照组80.39%(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缓解危重症患儿气管插管拔管后喉头水肿症状,并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理念在糖尿病患者中预防低血糖和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6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糖尿病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6.4%)低于对照组(13.6%),对护理的总体满意度(93.6%)高于对照组(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够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并提高糖尿病科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期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30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8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31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分期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医生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治愈率。结果:观察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医生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分期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阻断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张文敏 《妇幼护理》2024,4(6):1371-1373
目的 探析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亚低温治疗中应用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2019 年 5 月至 2021 年 5 月钦州市妇幼 保健院诊治的 74 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根据不同干预措施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7 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 组行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家属满意度、症状及惊厥消失时间、哭闹及镇静药物使用次数。结果 观察组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 照组(P<0.05)。观察组的症状及惊厥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哭闹、镇静药物使用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亚低温治疗过程中实施集束化护理,能提升家属满意度,缩短症状持续时间,减少药物使用次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无创辅助通气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0例呼吸衰竭进行无创辅助通气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机械通气气道护理,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气道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气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无创辅助通气患者气道护理中,可有效降低气道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治疗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集束化体温管理在危重新生儿转运中的应用。方法 2016年8月至2017年5月,便利抽样法选择武汉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转运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2016年8-12月收治的转运新生儿(37例)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1-5月收治的转运新生儿(41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在转运过程中采用常规保暖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集束化体温管理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转运后的体温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转运后体温稳定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危重新生儿转运中实施集束化体温管理措施,能有效稳定患儿体温情况,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重要器官功能损害,保障新生儿的安全转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饮食营养干预联合强化风险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2月1日~2019年6月1日收治的100例肺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饮食营养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强化风险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营养指标[采用儿科营养不良评估筛查工具(STAMP)、白蛋白(ALB)和血清前白蛋白(PA)]、肺炎症状改善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STAMP评分、血清ALB和PA水平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炎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营养干预联合强化风险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患儿临床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能改善患儿营养状态,缩短肺炎症状消退时间、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还能提高家属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模式对小儿癫痫患儿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68例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4)及对照组(n=34),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预后情况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患儿治疗依从率、家属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癫痫发作频率、癫痫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认知功能、药物影响、生活满意度、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模式能有效提高癫痫患儿治疗效果,促进患儿预后,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痔瘘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20例痔瘘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心理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改善痔瘘术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颅脑损伤躁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神经外科收治的104例颅脑损伤躁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集束化组53例,对照组实施神经外科常规护理措施,集束化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方案。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集束化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或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减少颅脑损伤躁动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或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