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黄冠新 《微创医学》2003,22(6):918-920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是指原因不明并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一种慢性炎症性间质性肺疾病,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肺泡炎、肺泡单位结构紊乱和肺纤维化.IPF治疗的理论依据是基于炎症导致损伤和纤维化.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并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现有的治疗手段并没有使患者的生存率有所改善。因此对现有治疗方法进行回顾与总结,积极探索新的治疗途径已成为IPF治疗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主要病理特点为肺间质和肺泡腔内纤维化和炎细胞浸润混合存在。病情呈持续性进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弥漫性肺泡炎、肺泡单位结构紊乱和肺纤维化为特征性病变的过程,并最终导致心、肺功能衰竭。近年来,西医学者提出了以肺泡上皮和成纤维细胞为主要治疗靶点的抗纤维化治疗、基因治疗及肺移植等新方法、新技术,但上述治疗手段很多还处于研究观察阶段,疗效尚不能肯定。  相似文献   

5.
以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为代表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HPs,一直是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难点和研究热点.该病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和肺间质纤维化为病理基本病变,以渐进性劳力性呼吸困难、X线胸片弥漫性浸润阴影、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和防止肺进一步纤维化,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简称IPF)是慢性间质性肺病原因不明类中的一种,也是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慢性炎症性肺疾病,其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伴有刺激性干咳,并最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虽然关于IPF的确切发病机制仍不是很清楚,但根据现有的资料,仍然可以将IPF的发病机制归纳为肺泡炎、肺实质损伤、过度的修复和纤维化几个阶段。目前,针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机制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效应细胞、细胞因子及其相关基因调控的研究,其前提是学术界对肺纤维化的形成过程是涉及到细胞、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ECM)等因素的复杂过程已经具有共识。西医目前的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作为首选药物,但是只适用于20%的IPF患者,免疫抑制荆和细胞毒性药物也被用于IPF的治疗。近年来,随着关于中医药治疗和预防肺纤维化的作用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工作的开展,它的作用已被广泛重视。现分别从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两个方面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现代研究进展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7.
红花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19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特发性肺纤维化 (IPF)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 ,占间质性肺病的 6 5 %左右。预后不良 ,生存期一般≤ 5年。我院1997年 7月— 2 0 0 2年 7月用红花注射液治疗IPF 19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情况  19例均为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 ,男 12例 ,女 7例 ,年龄 4 8~ 72岁 ,平均 6 0 .5岁 ,均符合临床诊断[1] ,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刺激性干咳、消瘦、乏力等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X线胸片示两侧中下肺野网状阴影 ,高分辨率CT表现为双侧周围肺区斑片…  相似文献   

8.
肺间质纤维化治疗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间质疾病虽然有诸多病因,但发病机制、病理改变、自然演变和预后均有不同,但肺间质纤维化是许多病因不同的肺间质疾病的最终结局。肺间质疾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渐进性劳力性气急、干咳、双下肺吸气末捻发音,弥散功能减退,X线胸片示双肺弥漫性网格状阴影,最终可导致严重的双肺间质纤维化及呼吸衰竭。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E)是间质性肺病的代表性疾病,系指病因不明,局限于肺部的肺纤维化。也称为Hamman-Rich综合征,隐原性致纤维化肺泡炎(Scadding),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intersititial pneumonia,IIP),特发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等。本病的早期为肺泡炎,但随之出现的肺间质纤维化贯穿整个历程。以往大多数文献以特发性间质性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命名,但近10年来对肺纤维化的病理和发病机制进一步研究,认识肺纤维化的病理经过:各种不明的致病因子→肺泡炎症→上皮基底膜遭致破坏→肺泡腔内纤维化→最终肺泡结构破坏→形成肺纤维化和囊泡蜂窝肺。在肺纤维化形成和发展,细胞因子介导的肺泡炎及其后的肺纤维化中起了重要作用,如能针对起关键作用的细胞因子并加以阻断,有可能改善目前传统肺间质纤维化治疗不尽人意的现状,开辟治疗肺纤维化的新途径。本文报告有关肺间质纤维化治疗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原因不明的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一种慢性间质性肺疾病,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肺泡炎、肺泡单位结构紊乱和肺纤维化。近年来IPF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呈上升趋势.IPF确诊后平均存活率为2-4年,平均5年存活率低。与癌症的预后相似。其治疗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为主,但疗效甚微甚至无效。新近研究表明干扰素(IFN)-γ具有抗纤维化作用,能改善IPF的病情。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二院呼吸科自2002年9月至2006年3月应用IFN-γ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IPF患者13例,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而最终导致肺纤维化为特征的进行性下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伴刺激性干咳,胸部X线示双中下肺野网状阴影,肺功能为限制性通气障碍,病情持续进  相似文献   

11.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临床常采用尼达尼布或吡非尼酮等进行治疗,但易出现耐药性且具有较多不良反应。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关于中药复方对特发性肺纤维化干预机制的相关文献,发现补阳还五汤、十枣汤、补肺汤、麦门冬汤、血府逐瘀汤、养肺活血方等对IPF具有一定干预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与调控TGF-β1/Smad、PI3K-Akt、NF-κB等信号通路,抗炎和调节氧化应激反应等有关。该文归纳了近五年中药复方对IPF干预机制的实验研究情况,总结了出现频次较高的药味及其功效分类,为深入探索中药抗IPF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特发性肺纤维化(简称IPF),又称陷原性致纤维化肺泡炎。本文搜集我院自1990至2005年经住院治疗,有完整病史并经病理证实的1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病因不明、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纤维化为特征的进行性下呼吸道疾病.这类疾病因病因不明、发病机制不清,至今尚无特效治疗,并且对其相关研究甚多.本科自2005年元月至2007年元月共收治三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特发性纤维化(IPF)是一种病因不明,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纤维化为特征的进行性下呼吸道疾病,为临床不常见病。各年龄组均可罹患,以40-50岁发病,男性多于女性,近年来发病率及病死率逐年升高。现将我院1995年1月至2002年5月的12例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E)是一组原因不明的肺间质病,占DPLD尤其是IIP的大多数,它是一种不明原因的肺间质炎病性疾病,原因不明的肺泡纤维化和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均为其同义词.在欧洲,IPF常被隐原性致纤维化性肺泡炎 (CFA)名称所替代.2000年ATS/ERS达成共识,将IPF的内涵局限于UIP,在大家再提到IPF时,指的是预后差的UIP,而不包括AIP、DIP、RBILD或NSIP.从此,IPF局限为UIP的专用名词,而不包括其他间质性肺炎.由于特发性肺纤维化所占比例较大,现以IPF(UIP)为代表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6.
高洁主任医师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是指原因不明并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一种慢性炎症性间质性肺疾病,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肺泡炎、肺泡单位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  相似文献   

17.
正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ILD)的常见类型,多数IPF患者起病隐匿,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肺泡炎、肺泡结构改变、肺间质纤维化,其病因尚不明确,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吸烟、金属粉尘等环境暴露均会导致IPF,同时IPF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特征,而也有研究证实年龄是IP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1-2])。IPF目前尚无法治愈,临床上主要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缓肺纤维化进展、延长生存期为主,因此对IPF患者病变程度进行评估对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至关重要~([3])。  相似文献   

18.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和影像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间质性肺疾病,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而最终导致肺纤维化为特征,本病为一种独立的高致死性疾病,其预后与肺癌相同,有待于深入研究以揭示其致病病因和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9.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原因不明并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慢性炎症性间质性肺疾病,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肺泡炎、肺泡单位结构紊乱和肺纤维化;除了具有典型临床影像表现的IPF病例外,其确诊依赖于外科性开胸肺活检病理证实[1].  相似文献   

20.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间质性肺疾病,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其病理实质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1],现就我科近4年来收治的25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选取2001年3月~2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