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了乳液微封装技术制备不同直径空心聚苯乙烯微球的工艺技术,着重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电解质、水溶性聚合物对多重乳液的稳定性、微球的直径以及微球表面光洁度的影响。在选定的实验参数下,制备得到直径150~3000μm,壁厚0.8~15μm,表面粗糙度Ra约为4nm,微球同心度≥95%的空心聚苯乙烯微球。  相似文献   

2.
利用辐射乳液一步法将聚苯乙烯引入到水凝胶中,合成载有聚苯乙烯纳米微球的复合水凝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了材料的化学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表征复合水凝胶的表面结构;通过对水和生理盐水的吸收能力来评估复合材料的吸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辐照形成的聚苯乙烯纳米微球被成功地复合到水凝胶的框架结构上,获得的复合水凝胶具有优异的吸水和吸盐水性能。  相似文献   

3.
本工作研究放射免疫检测用的聚苯乙烯球珠辐射接枝丙烯酰胺的情况,並观察经化学处理的球珠(改性球珠)结合免疫球蛋白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接枝反应在3h内基本完成,接枝温度60℃左右接枝率最大,高剂量率辐照接枝率较低,吸收剂量和单位浓度增加,接枝率也增加,辐照时生成的过氧化物在室温下的分解半衰期约50h。改性球珠结合免疫球蛋白的能力大于原球珠,並随接校率的增加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5.
聚苯乙烯塑料微球高压充氢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要介绍了微球高压充氢原理及聚苯乙烯塑料微球高压充氢系统.该系统充入压力高达1×108 Pa,并利用调节液氦流速来控制系统温度.利用该系统,实验研究了高压氢气在低温下的相变行为及球壳材料的低温形变.  相似文献   

6.
浮液法制备惯性约束聚变靶用聚苯乙烯空心微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惯性约束聚变靶用聚合物微球制备方法及常用聚合材料的特性。以聚苯乙烯为成球物质了乳液法制备PS空心微球的制备民溶液配方,并对影响产品微球产率及质量等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该法制得的空心塑料微球样品的主要技术指标均已达到ICF制靶要求。  相似文献   

7.
MeV金离子辐照聚苯乙烯微球的各向异性形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低温条件下用Au离子辐照法实现了聚苯乙烯(PS)微球的各向异性形变.PS微球在离子辐照下呈现出不同于SiO2微球的形变特点.照后PS微球整体收缩,在平行于离子入射方向上收缩尤甚,使照后PS微球呈长轴垂直与离子入射方向的椭球.采用加掩膜辐照法,在同一晶体上特定区域实现微球的形变.此工作为重离子辐照在光子晶体中引入可控缺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乳液法制备惯性约束聚变靶用聚苯乙烯空心微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介绍了惯性约束聚变(ICF)靶用聚合物微球制备方法及常用聚合材料的特性。以聚苯乙烯(PS)为成球物质,详述了乳液法制备PS空心微球的制备工艺和溶液配方,并对影响产品微球产率及质量等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该法制得的空心塑料微球样品的主要技术指标均已达到ICF制靶要求。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微米级的磺化交联聚苯乙烯(SCPS)微球,并作为种子微球,将其分散在水/苯乙烯二元混合体系中,经过单体溶胀后,再利用60Co?-射线引发聚合,得到具有粗糙表面的聚合物微球。研究了SCPS种子微球中交联剂(二乙烯基苯)含量和磺化度对最终微球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SCPS种子微球的磺化度和交联度较小时,形成类似核桃型微球,随着这两者的增加,将转变成类似话梅型微球,并且微球形貌在一定范围内与剂量率无关(44-108 Gy·min-1)。本工作为可控制备具有粗糙表面和比表面积的聚合物微球提供了一种高效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利用在临界胶束浓度以下进行苯乙烯辐射乳液聚合,制备粒度单分散的聚合物胶乳。发现聚合条件(单体浓度、剂量率、乳化剂浓度、温度)对胶乳的粒子直径影响很大,合成出的胶乳粒子直径一般在600×10~(-10)m~4000×10~(-10)m范围内,通过聚合条件可以控制所获得的聚合物胶乳粒子的直径。在我们的实验范围内,得到一个胶乳粒子直径与聚合条件的关系式:logD=0.28[log([M]/(E~(2.14)I~(0.5)+0.0143T]+2.03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探讨细乳液稳定机理,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种可聚合型的非离子乳化剂丙烯酸羟乙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单甲基聚乙二醇(HEA-TDI-PEO),该乳化剂的亲水性和溶解度可通过改变PEO链分子量和总分子量进行调节。通过在苯乙烯辐射细乳液聚合中的应用研究发现,HEA-TDI-PEO在作为乳化剂的同时也能起到助稳定剂的作用,其聚合动力学符合细乳液液滴成核的特征,但聚合速率慢,转化率低。当PEO分子量为2000时,用HEA-TDI-PEO乳化剂配制的细乳液体系最为稳定,粒子形貌均一。这种可聚合的乳化剂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在工业生产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硫代苯甲酸存在下辐射引发活性自由基聚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二硫代苯甲酸(PhCSSH)存在下,用^60Coγ射线辐射引发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丁酯(BMA)聚合,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聚合物结构和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子量分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PhCSSH存在下,由辐射引发St、BMA聚合具有活性聚合特征:聚合物具有较窄的分子量分布,分子量随转化率线性增加,聚合物分子链中含有活性端基。并对聚合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study, hydrogels of P(NIPA-co-NVP)/clay were synthesized by γ-ray radiation. Different thermo-sensitive hydrogels were made under different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such as dose, monomer ratio, and content of clay. X-ray diffraction shows that the layer distance between Na-clays is changed from 1.6 to 2.7 nm because Na-clay pieces can be intercalated or exfoliated by HTMAB, and that between P(NIPA-co-NVP)/clay pieces is 3.4 nm. The swelling property tests show that the LCST of P(NIPA-co-NVP) is higher than PNIPA. With the increase of NVP content, LCST is higher. As the ratio of NIPA/NVP is 95/5, hydrogel shows the best swelling property and LCST is 37℃. LCST of P(NIPA-co-NVP)/clay hydrogel is not changed, but the strength and swelling properties are better.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以OP-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乳化剂,γ射线引发甲基丙烯酸十二酯与少量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丙烯酸乳液聚合制备高吸油性树脂。分别采用红外,SEM和TG表征了聚合物的成分、结构和热性能。SEM显示乳液胶束粒子尺寸均一,粒径约为170nm。聚合物在300℃以下时热稳定性良好。研究了反应条件如吸收剂量、剂量率、固含量、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用量等对聚合物的吸煤油性能的影响。聚合物对煤油、氯仿、二甲苯的最大饱和吸油率(g儋)分别为18.1、19.5和15.3。  相似文献   

15.
分别以体积比为1∶1的异丙醇/水、甲醇/水混合溶剂作为接枝溶剂,通过调节丙烯酸单体浓度得到不同接枝率和不同表面接枝链分布的接枝膜,用接枝膜诱导形成了不同形貌特征的硫化镉.研究表明,接枝率越大,硫化镉在聚乙烯接枝膜表面的分布越密集;与甲醇/水为混合接枝溶剂相比,在异丙醇/水为混合接枝溶剂的接枝膜上的硫化镉颗粒分布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16.
黄原胶辐射接枝丙烯酰胺及其应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60Co γ为辐射源,在氮气保护下对黄原胶(Xanthan gum,XG)和丙烯酰胺(Acrylamide,AM)进行共辐射接枝,制备出了黄原胶,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Xanthan gum-graft-Acrylamide,XG-g-AM).研究了反应条件对样品接枝率和单体转换效率的影响规律,利用元素分析(Element analysis,EA)、傅立叶红外光谱(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热重分析(Thermal gravimetric analysis,TGA)对接枝产物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XG浓度为10 g/L,AM与XG质量比为3:1,吸收剂量为6.0 kGy,其最佳产品接枝率为128.5%,单体接枝效率为80.4%.同时对接枝共聚物的絮凝效果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7.
粒度对建材制品的氡释放水平影响较大,当粉碎的粒径为5 mm时氡的释放量最大,粒径变大或减小时氡的释放水平都逐渐减小.温度对建材制品中氡的释放也有显著的影响,从20℃开始几乎每升高5℃,氡浓度就会增加一倍,尤其是在25℃以后,氡的浓度上升更快.测得温度对粉煤灰试块氡释放影响的活化能Ea=77194.19 Jmol-1,指前因子为A=4.54×1015 s-1.氡的浓度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36 h后,氡的释放和衰减达到平衡,这时氡浓度波动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1%.本方法应用于防氡涂料的防氡率测定时相对标准偏差为3.8%,用于功能基元材料防氡砂浆和防氡腻子的影响研究,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8.
重点研讨通过改变探测器偏压,进而改变探测器的PN结(有效探测灵敏区)厚度,实验对带电粒子的种类和能量鉴别的实验方法及其实际应用。实验测量了3MeV质子和6.05MeVα粒子在金硅面垒探测器Si(Au)中的能损与探测器偏压关系曲线。同时利用刻度过的探测器鉴别氚离子束轰击氚钛(TiDx)靶发射的带电粒子能谱。在很强的本底情况下通过调节探测器偏压(灵敏区厚度)实现了对能量相近的不同带电粒子的有效鉴别和测  相似文献   

19.
We show that the numerical code used in the above mentioned paper does not take into account the multiple scattering effects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s properly and is, therefore, incorre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