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05年10月至2009年2月确诊的老年糖尿病合并CAP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给予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3d后改为口服;对照组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两组疗程均为10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病原学分布与清除率、药敏试验结果和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6%(43/45),对照组为77.8%(3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原体清除率为95.2%(40/42),对照组为78.0%(32/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3/45),对照组为11.1%(5/4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CAP疗效明确,病原体清除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可作为一线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左旋氧氟沙星与头孢呋辛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左旋氧氟沙星治疗组40例和头孢呋辛对照组40例。左旋氧氟沙星治疗组患者给予左旋氧氟沙星500mg静脉滴注,1次/d;头孢呋辛对照组给予头孢呋辛300mg静脉滴注,2次/d,10d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左氧氟沙星治疗组与头孢呋辛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5%与8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与7.5%,停用药物后无严重并发症。治疗过程中左旋氧氟沙星治疗组患者有6例需要更换抗菌药物;头孢呋辛对照组患者有8例需要更换抗菌药物。两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发作使用左旋氧氟沙星或头孢呋辛治疗均可得到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方法 92例MDR-T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3HZThT/12HZThT和3HZThTV/12HZThTV治疗,疗程15个月。结果治疗组痰菌转阴率与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MDR-TB疗效确切,可提高痰菌转阴率,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曲安奈德联合亚甲蓝混合液注射治疗肛门瘙痒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 1月-2022年8月收治的90例肛门瘙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联合组,每组45 例。参照组采用亚甲蓝注射治疗,联合组采用曲安奈德联合亚甲蓝混合液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瘙痒症状积分、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及复发率。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两组治疗后瘙痒程度、皮损范围、瘙痒频率积分、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 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参照组,住 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3个月复发率为2.22%,低于参照组的 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曲安奈德、亚甲蓝混合液注射治疗肛门瘙痒症可提高 治疗效果,缓解瘙痒症状,降低疼痛程度及复发率,促进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慢性肾盂肾炎病人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肾盂肾炎患者9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成西药组和中药干预组。西药组每天口服左旋氧氟沙星胶囊0.1 g,连续服用12周。中药干预组在西药组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生理盐水100 ml+黄芪注射液20 ml 2周,间隔2周后重复使用,共完成3疗程。结果:6周后西药组Ig G、Ig A、Ig M、Ig E、补体C3、CD4/CD8含量变化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干预组Ig G、Ig A、Ig M含量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g E、补体C3、CD4/CD8含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在Ig G、Ig A、Ig M的含量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周后西药组Ig G、Ig A、Ig M、Ig E、补体C3、CD4/CD8含量变化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干预组Ig G、Ig A、Ig M、Ig E、C3、CD4/CD8含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可以调节慢性肾盂肾炎病人免疫功能,减少感染发作频次。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感染疾病科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份收治的成人CAP患者共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及对症等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喜炎平注射液静脉点滴。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92.86%,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有效率为76.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459,P=0.03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喜炎平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符合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扶他林缓释片合加味四妙散内服,疗程一周,并与单纯用扶他林缓释片口服的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后中西药组患者的症状体征积分与单纯西药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两组在临床治愈率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积分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扶他林缓释片合加味四妙散内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的作用,疗效优于单纯扶他林缓释片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轻中度急性喉炎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65例轻中度急性喉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抗病毒药物、抗生素和对症治疗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观察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9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8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0.63%,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喉鸣、声嘶、犬吠样咳嗽等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轻中度急性喉炎直接作用于局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9.
探究逍遥丸和氢醌乳膏联合艾灸对黄褐斑皮损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上海市罗店 医院2022年6月-10月收治的74例女性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 每组37例。参照组采用维A酸乳膏治疗,试验组采用逍遥丸、氢醌乳膏联合艾灸治疗,比较两组皮损积 分、中医证候评分、激素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皮损积分及中医证 候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治疗后FSH、E2及LH水平均低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高于参照组的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 <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0%,低于参照组的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黄褐斑患者经逍遥丸、氢醌乳膏与艾灸联合治疗能有效调节性激素水平,减轻皮损,可改善其临床 症状,且具有一定的治疗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86例细菌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应用加替沙星治疗,疗程均为7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6%,显著高于对照组83.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加替沙星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疗效显著,且抗菌谱广,抗菌活性高,耐药性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左氧氟沙星对男女单纯性膀胱炎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8年~2011年在本院泌尿外科利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的不同性别的膀胱炎患者(男156例,女147例),对氧氟沙星的疗效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痊愈、显效、无效的病例数/率在男性组分别为107(68.6%)、l5(9.6%)、34(21.8%)例,在女性组分别为76(51.7%)、35(23.8%)、36(24.5%)例.男性、女性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2%和75.5%,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男性患者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对男性单纯性膀胱炎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66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欣母沛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例数为32例,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总有效例数为25例,总有效率为75.76%,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h及24h出血量分别为(223.1±47.5)mL和(298.4±58.1)mL,对照组产后2h及24h出血量分别为(345.3±55.5)mL及(457.2±71.2)mL,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汗,1例患者出现面部潮红,1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9.09%,观察组有1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0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盐酸雷莫司琼(Ramosetron hydrochloride,RH)对外科手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的预防效果。方法 2012-03—2013-03,选择外科实施开腹手术的胆道结石患者98例作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分成三组,即RH组(35例)和昂丹司琼组(32例),以及对照组(31例)。RH组在麻醉诱导之前的5 min静注0.3 mg RH。昂丹司琼组静注4 mg昂丹司琼。对照组单纯予以10 ml生理盐水。对比各组患者不同时间MAP及HR水平,术后恶心和呕吐分级情况以及PONV总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RH组与昂丹司琼组及对照组在不同时间的MAP及HR水平方面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H组的PONV总发生率为5.71%(2/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71%(1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709,P=0.001)。但与昂丹司琼组的9.38%(3/3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24,P=0.569)。各组间不良反应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RH药物对外科手术后的患者实施预防性治疗,可有效减少不良症状,降低PONV发生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不同给药途径对肺癌患者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疗效。方法 80例肺癌接受化疗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按地塞米松不同给药途径分为静脉注射组与穴位注射组。静脉注射组于化疗前30min静脉推注地塞米松针5mg,而穴位注射组化疗前30min于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地塞米松针各2.5mg;两组均于化疗前15min及化疗后4h分别静脉推注恩丹西酮注射液各8mg以及行护胃、补液等综合治疗。记录两组化疗后第1、2、3d的恶心、呕吐情况。结果第1d两组恶心、呕吐的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3d两者的恶心、呕吐的反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注射组恶心、呕吐的反应更少;完全控制率分别为40%与50%、17.5%与37.5%、40%与70%,第ld两组完全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3d两组的完全控制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穴位注射组完全控制率更高。结论地塞米松穴位注射比静脉注射对控制肺癌患者化疗后的胃肠道反应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共纳入82例入住我院诊断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罗红霉素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临床疗效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6%及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出现恶心、呕吐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症状,同时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在胆囊复杂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胆囊复杂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行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B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出血量[(86.4±11.6)ml]显著高于A组[(44.9±16.1)ml](P<0.05)。B组7例中转开腹,8例术后发生并发症;A组1例中转开腹,术后1例发生并发症,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患者间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中转开腹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复杂胆囊病变可减少术中出血,有效避免中转开腹,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对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回顾分析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治疗组)的直肠癌患者的资料,并与接受非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对照组)的患者生活质量、保肛率、术后并发症、3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功能子量表积分均较治疗前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子量表中疲倦、恶心欲呕吐、疼痛、食欲丧失、便秘、腹泻积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积分增高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保肛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3年生存率及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可以提高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为比较序贯放化疗及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回顾分析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采用序贯放化疗(22例,序贯放化组)及同步放化疗(24例,同步放化组)的46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资料,并对其疗效及毒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序贯放化组采用化疗一放疗化疗交替治疗,共放化疗6周期;同步放化组放疗的第1、4周同时接受化疗2个周期,同步放化疗结束后,再接受4个周期化疗。结果显示,两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放化组(25.3个月)较序贯放化组(18.7个月)延长了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中位总生存时间(OS,28.5个月和22.5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放化组和同步放化组1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7.3%和95.8%,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1.8%和54.2%,1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0.9%和100%,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0.9%和75.0%。疾病进展主要为远处转移。两组毒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WBC下降、腹泻及神经毒性,均较轻,未见Ⅳ级毒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均能耐受,从而顺利完成治疗。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除腹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外,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果表明,同步放化疗缩短了治疗周期,延长了PFS,提高了生存率,虽部分加重了毒副反应但均可耐受,具备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改良保留前叶技术在二尖瓣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和体会,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方法 纳入2005年5月至2012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采用改良保留二尖瓣前叶的瓣膜置换术128例患者,作为改良组,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14例;其中男49例、女79例,年龄(45.0±12.3)岁。同期纳入行常规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128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55例、女73例,年龄(48.0±8.4)岁。两组患者术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 改良组无围手术期死亡,6例开胸止血,4例出现低心排血量,5例并发肺部感染,1例行气管切开,3例出现肾功能衰竭。对照组早期死亡5例,3例死于左心室后壁破裂,2 例死于严重低心排血量。5例开胸止血,12例出现低心排血量,4例并发肺部感染,6例出现肾功能衰竭。术后6个月心脏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显示改良组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收缩期末内径均较对照组有改善,其中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收缩期末内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前、术后射血分数、舒张期末内径、收缩期末内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术后舒张期末内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射血分数和收缩期末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改良保留前叶的二尖瓣置换术近期效果良好,方法简便易行,适合各种类型的二尖瓣病变,尤其是退行性病变和感染性心内膜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