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王丹  于榕  鲁映青  姚明辉 《金属学报》2004,9(9):1030-1032
目的: 观察孕酮和孕烯醇酮硫酸盐对东莨菪碱引起的小鼠记忆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东莨菪碱造成小鼠记忆损伤的模型, 应用被动避暗试验测定潜伏期以评价记忆成绩。结果: 小鼠给予东莨菪碱(1 mg·kg-1, ip) 后, 其潜伏期显著减少, 表明造成了明显的记忆损伤。孕酮(1, 10 mg·kg-1, sc) 和孕烯醇酮硫酸盐(1 mg·kg-1, sc) 均可以在被动避暗试验中减轻东莨菪碱引起的记忆损伤。结论: 孕酮和孕烯醇酮硫酸盐可改善记忆损伤。  相似文献   

2.
章杰兵  古卓良  周国华 《金属学报》2004,9(10):1165-1167
目的: 观察阿莫西林、甲硝唑和胶体次枸橼酸 铋联合使用对3 种大鼠胃溃疡模型的影响, 为临床 合理选用药物治疗消化道溃疡提供参考。方法: 用 大鼠做成水浸应激性胃溃疡、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及 乙酸烧灼型胃溃疡3 种模型, 试验组给予阿莫西林 (225 mg·kg-1) 、甲硝唑(112 mg·kg-1) 和胶体次枸橼 酸铋(56 mg·kg-1) 混合物;阳性对照组给予西咪替 丁(112 mg·kg-1); 阴性对照组给予2 %羧甲基纤维 素钠(CMC-Na) 。结果: 试验组呈剂量依赖性保护大 鼠水浸应激性胃溃疡形成, 有效剂量为 112 mg·kg-1;呈剂量依赖性保护大鼠幽门结扎型溃 疡形成, 有效剂量为56 mg·kg-1;呈剂量依赖性促进 大鼠乙酸烧灼溃疡的愈合, 有效剂量为 112 mg·kg-1结论: 试验组呈剂量依赖性对大鼠水 浸应激性胃溃疡显示保护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减少 大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的程度;呈剂量依赖性促进 乙酸烧灼溃疡的愈合, 但作用均弱于西咪替丁。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盐酸氮卓 斯汀(azelastine hydrochloride,AZ) 对豚鼠实验性哮喘的作用,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组胺和乙酰胆碱诱发在体豚鼠实验性哮喘模型, 观察AZ的整体作用;采用豚鼠离体气管螺旋条, 观察AZ对组胺所致的豚鼠离体气管螺旋条痉挛的拮抗作用。结果: AZ 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拮抗组胺和乙酰胆碱的引喘作用, 明显延长引喘潜伏期, 显著减少抽搐动物发生率, 其ED50为0.216 mg·kg-1,95 %可信限为0.214 ~ 0.219 mg·kg-1 。AZ 可剂量依赖性地拮抗组胺对离体气管平滑肌的收缩作用, 使组胺量效曲线平行右移, 其pA2 值为8.99 。结论: 预先给予AZ能显著拮抗组胺和乙酰胆碱所诱发的在体豚鼠实验性哮喘, 抑制组胺所致的气管螺旋条收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孕酮的还原性代谢产物四氢孕酮和地西泮抗焦虑作用。方法 C57小鼠腹腔注射四氢孕酮 、地西泮或赋形剂,20 min 后观察在架高十字迷宫试验中的表现,测定其自发活动 。结果 腹腔注射四氢孕酮 0.1mg·kg-1,明显缩短小鼠进入十字迷宫开臂的潜伏期[ 从(31.30±8.39)s 减少到 (8.80±6.00)s,P<0.001],并显著增加进入十字迷宫开臂的次数 (从 1.20±0.42 增到4.80±1.75,P<0.001) 及在开臂的滞留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 (从 7.13%增加到 32.50%,P<0.001) 。而腹腔注射地西泮 0.25 mg·kg-1的抗焦虑作用弱于四氢孕酮 。自发活动实验显示,0.5 mg·kg-1地西泮明显减少小鼠自发活动 (P<0.01),而 0.1mg·kg-1地西泮和 0.25 mg·kg-1的四氢孕酮均不影响小鼠自发活动。结论 试验结果提示神经甾体和地西泮对小鼠行为有不同的作用 。四氢孕酮具选择性抗焦虑作用而不影响自发活动,可望成为地西泮抗焦虑的代用品。  相似文献   

5.
杨迎暴  朴英杰 《金属学报》2002,7(3):193-196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后使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 对脊髓损伤(SCI) 早期脂质过氧化反应和活性氧水平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重物下落撞击法制备成年大鼠的SCI 模型, 于损伤后即刻腹腔注射给予Res 50, 100 mg·kg-1 和甲基强的松龙(MPSS)100mg·kg-1, 测定SCI 后1, 24, 48 h 时Res 组受损脊髓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和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物丙二醛(MDA) 及活性氧(ROS) 水平, 并与MPSS 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Res 50mg·kg-1与100 mg·kg-1均能够显著提高SCI 后损伤部位SOD 水平和抑制MDA 产生(P<0.01), 以48 h 为最明显;显著降低ROS 水平(P<0.01), 也以48 h 最大, 抑制率大于40 %;且有明显剂量依赖性, 作用与MPSS 相当或更优。结论: Res 可以有效抑制脊髓损伤后早期受损局部脂质过氧化反应和活性氧水平, 对脊髓损伤有潜在的保护与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桂英  龙超良  汪海 《金属学报》2004,9(3):253-256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种类的钾通道开放剂(potassium channel openers, KCOs) 埃他卡林(Iptakalim,Ipt) 和吡那地尔(pinacidil, Pin) 联用降压作用的特征。方法:用无创性套尾法观察药物对清醒大鼠血压和心率的影响。结果:Pin 在2.0 和4.0 mg·kg-1剂量下, 可剂量依赖性降低清醒大鼠的血压, 加快其心率。Ipt 在2.0, 4.0 和8.0 mg·kg-1剂量下, 可剂量依赖性降低血压, 但不影响心率。Ipt (2.0 ~8.0 mg·kg-1) 与Pin(4.0 mg·kg-1) 合用时, 其降压作用产生协同效应, 但加快心率的作用与Pin 相同。结论:Ipt 和Pin 降压特点不同, 二者联用的降压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7.
余丽梅  徐璐  姚明辉 《金属学报》2001,6(4):334-338
目的 观察大豆异黄酮对YAC-1 细胞及小鼠ESC艾氏肉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MT T 法测定大豆异黄酮对YAC-1 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和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刺激指数;LDH 释放法测定小鼠NK 细胞活性;称重观察肿瘤生长和脾指数和胸腺指数。结果 金雀异黄素和大豆甙元剂量依赖性抑制YAC-1 细胞生长, 并随时间延长作用增强;大豆异黄酮50、100、400 mg·kg-1 灌胃给药均明显升高雌性小鼠脾指数和淋巴细胞转化的刺激指数, 对雄性小鼠则无明显作用;大豆异黄酮100、400 mg·kg-1 明显抑制小鼠ESC 艾氏肉瘤生长, 同时50、100、400 mg·kg-1 均降低异常增高的脾指数, 增加NK 细胞活性。结论 大豆异黄酮明显抑制YAC-1 细胞和小鼠ESC 艾氏肉瘤的生长,同时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并可增强正常雌性小鼠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盛瑞  刘国卿 《金属学报》2001,6(4):330-333
目的 研究9-(4-乙氧羰基苯氧基)-6, 7-二甲氧基-1, 2, 3, 4-四氢吖啶盐酸盐(EDT) 对神经细胞缺血缺氧损伤的影响。方法 离体培养的PC12 细胞, 用连二亚硫酸钠造成缺氧/复氧损伤模型, 用NaCN 加缺糖造成拟缺血损伤模型, 通过MT T 微量比色、培养介质LDH 活力测定研究EDT 对两模型的保护作用。结果 在10-8~10-6 mol·L-1范围内, EDT 浓度依赖地降低两种损伤所致培养介质内LDH 的释放, 增加MTT 比色值, 同时10-6 mol·L-1 EDT 对两模型的保护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 48 h 达效应平台。结论 EDT 对PC12 细胞缺血缺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陈方  吴铁  傅玉萍  刘晓青 《金属学报》2002,7(4):299-301
目的: 观察人参茎叶皂甙(GSL) 促进氟脲嘧啶( 5-FU) 对小鼠S180 实体瘤的抑瘤作用。方法: 采用昆明种小鼠, 随机分组进行实验, 分别给予不同剂量人参茎叶皂甙与氟脲嘧啶配伍使用, 观察其对小鼠S180 实体瘤抑瘤率的差别。结果: 低剂量人参茎叶皂甙( 15 mg·kg-1) 与氟脲嘧啶( 1. 5 mg·kg-1) 组方对小鼠S180 实体瘤有显著的抑瘤作用( 抑瘤率达26. 90 %, P <0. 05), 对胸腺无抑制作用;阳性对照药5-FU( 25 mg·kg-1) 的抑瘤率为36. 61 %, 但其对胸腺有显著抑制作用;而人参茎叶皂甙( 100 mg·kg-1) 单用对小鼠S180 实体瘤抑瘤率为27. 44 %。结论: 低剂量人参茎叶皂甙( 15 mg·kg-1) 显著促进5-FU( 1. 5mg·kg-1) 对小鼠S180 实体瘤的抑瘤作用而无胸腺抑制作用, 可并减少5-FU 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闻智鸣 《金属学报》2004,9(10):1128-1133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和不同给药次数的链脲霉素(STZ) 诱发胰岛炎和损害α、β细胞的程度。方法: 将Wistar大鼠分成6组:对照组;A组:STZ 50mg·kg-1·d-11 次给药;B 组:STZ 50 mg·kg-1 ·d-连续2 d 给药;C组:STZ 50 mg·kg-1·d-1 连续3 d 给药;D 组:STZ 30 mg·kg-1·d-1 连续5 d 给药;E 组:STZ 80 mg·kg-1·d-1 1 次给药。观察各组大鼠的体重和末梢血糖变化, 择期摘取大鼠的胰腺制作成组织切片, 进行HE, Azan 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组织学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各组大鼠的胰腺均存在明显的胰岛炎, D 组胰岛的炎细胞浸润、空洞形成和组织纤维化较其他各组显著严重, 各组残留胰岛数量、胰岛平均面积、β 细胞面积和β 细胞面积/胰岛平均面积之比均显著减少, 尤其是C 、D 和E 组最明显;相反, 各组的α细胞面积和α细胞面积/胰岛平均面积之比因α细胞的显露而显著增大。结论: STZ 可同时诱发化学性胰岛炎和自身免疫性胰岛炎, 破坏α细胞和β 细胞, 使胰岛出现空洞形成和组织纤维化。STZ 80 mg·kg-1 ·d-11 次给药可造成最严重的胰岛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用于测定三七皂苷R1 血药浓度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 并研究三七皂苷R1在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Beagle 犬6 只iv0.7131 mg·kg-1 三七皂苷R1后采集系列血样, 利用LC-MS 联用系统测定血浆药物浓度, 并用3P97 软件拟合求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三七皂苷R1 浓度在5.0 ~ 2 000 μg·L-1 内, 线性关系良好(γ =0.9996) 。绝对回收率高于90 %, 日内、日间RSD 均小于15 %, 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6 只Beagle 犬iv 0.7131 mg·kg-1 三七皂苷R1 后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模型, 其分布和消除相的半衰期分别为38.59 min 和230.06 min 。曲线下面积(AUC) 、中央室分布容积(V) 和血浆清除率(CL) 分别为67353.75 mg·min·ml-1, 3.53 L·kg-1 和0.1068L·kg-1·min-1结论: 建立的LC-MS 联用方法专属性强, 灵敏度高, 可用于三七皂苷R1的体内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复方山菊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主动脉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SHR 35只,随机分为SHR(蒸馏水 5 mL·kg-1·d-1,n=7)模型组、复方山菊高、中、低(0.45、0.15、0.05 g·kg-1·d-1,n=7)剂量组、卡托普利(0.03 g·kg-1·d-1,n=7)阳性对照组,另设WKY(蒸馏水 5 mL·kg-1·d-1,n=7)阴性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16周,每天1次。尾袖法每两周测定大鼠动脉血压。16周后,HE染色观察主动脉病理组织学变化;Masson染色观察主动脉胶原纤维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主动脉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 随着复方山菊剂量的增加, 主动脉的病理损伤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主动脉中膜胶原面积逐渐减小,胶原纤维沉积逐渐减轻;主动脉TGF-β1蛋白表达逐渐减少,eNOS蛋白表达逐渐增加。结论: 复方山菊可明显减轻主动脉的病理损伤,减少主动脉胶原纤维沉积,下调TGF-β1及上调eNOS蛋白的表达,对SHR主动脉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雪峰  姚明辉 《金属学报》1998,3(3):161-164
目的 的研究谷胱甘肽合成抑制剂丁磺氨酸(BSO)对氮芥及环磷酰胺体内外细胞毒作用的影响。方法 利用改良MTT 法及瘤体称重法检测化疗药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在体外BSO明显降低人HL-60白血病细胞中谷胱甘肽的含量, 并显著增强氮芥的细胞毒作用, 剂量修饰因子为9.19 。在体内BSO能增强环磷酰胺对小鼠Hepa A肝癌及Lewis肺癌的生长抑制作用, 抑制率分别由26.1%升至51.5%, 和由22.6%升至32.3%。结论 BSO 可增强氮芥和环磷酰胺对肿瘤细胞的体内外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芝麻素(Ses)和维生素E(VE)联用对化学性肾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对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28只给予D-半乳糖(D-gal,180 mg·kg-1·d-1,i.p.)和三氯化铝(AlCl3,15 mg·kg-1·d-1,i.g.)20周建立化学性肾损伤模型。于造模第13周将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生理盐水,NS,5.0 mL·kg-1·d-1)、Ses组(160 mg·kg-1·d-1)、维生素E组(VE, 10 mg·kg-1·d-1)及Ses +VE组(160 mg·kg-1·d-1+10 mg·kg-1·d-1),按设定剂量分别灌胃给药8周,另设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NS,5.0 mL·kg-1·d-1,i.g.)。末次给药后称体质量(BW)和肾湿重(HWW);化学比色法测肾组织一氧化氮(NO)、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HE和Masson染色分别观察肾脏病理组织学和胶原纤维变化;免疫组化法测iNOS阳性细胞表达;Western Blot测eNOS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Ses、VE 和Ses+VE组能明显减轻肾脏病理组织损伤和胶原纤维沉积;降低肾匀浆NO、MDA含量,提高T-AOC、SOD活性;上调肾脏eNOS蛋白表达,下调iNOS蛋白表达,且疗效Ses +VE组优于单用Ses、VE组(P<0.05,P<0.01)。结论: Ses 联用VE对抗化学性肾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减少自由基产生,提高抗氧化能力,上调肾脏eNOS蛋白,下调iNOS蛋白,恢复eNOS/iNOS表达的异常有关,且疗效优于单用Ses和VE。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Beagle犬血浆中氧化苦参碱的LC-MS测定法,测定它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Beagle犬6只,随机分为2组,采用单剂量双周期自身交叉设计,分别给犬单剂量静脉注射或灌胃氧化苦参碱,用LC-MS法测定给药后的血浆中药物浓度。结果: 氧化苦参碱在2~5000μg·L-1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0),最低检出限达0.6μg·L-1,日内和日间误差均小于4.2 %,方法回收率大于96.7 %;氧化苦参碱的药-时数据符合二室模型,Cmax为2.42±0.97μg·L-1,Tmax为1.0±0.3 h,T1/2β为5.54±1.58h,AUC0→∝为6.12±1.08μg·L-1·h-1,绝对生物利用度为(19.4±9.01)%。结论: 该法灵敏、简单,专属性强;氧化苦参碱在Beagle犬体内绝对生物利用度较低。  相似文献   

16.
秦统鑫  帅训军  卜庆丽  艾登斌 《金属学报》2013,18(12):1388-1391
目的: 评价兰地洛尔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和QT间期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实施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的糖尿病患者,ASA分级Ⅱ级,随机分为兰地洛尔组(L组,n=20)和对照组(C组,n=20),比较插管前后心率变异性和QT间期的变化。L组在插管前 2 min 静脉缓慢注射兰地洛尔 0.1 mg·kg-1·min-1 1 min,然后以 0.04 mg·kg-1·min-1 的速度持续输注至插管后 5 min;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管即刻(T1)、插管后 1 min(T2)、插管后 3 min(T3)、插管后 5 min(T4)时HRV各参数、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QT间期的变化。结果: T1-4时,L组低频高频比(LF/HF)显著低于C组;C组QTLC显著长于T0时(P<0.05),且明显长于L组(P<0.05)。结论: 兰地洛尔可降低LF/HF,有效抑制交感神经活性,维持交感副交感神经相对均衡,缩短与气管插管有关的QT间期的延长,可能与其抑制交感神经活性,维持交感副交感神经相对均衡有关,可降低糖尿病患者麻醉期间心脏意外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溴泰君(W198)在Beagle犬体内毒代动力学,为临床试验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紫外或荧光检测方法测定Beagle犬静脉注射溴泰君、阿霉素以及溴泰君与阿霉素联合给药后生物样品中溴泰君和阿霉素的浓度。结果: Beagle犬静脉注射溴泰君15 mg·kg-1·d-1,第1次、第3次、第72次给药后的血清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AUC0-24h分别为 6.15±0.66、26.55±9.43 和33.63±2_31 mg·h-1·L-1。Beagle犬静脉注射溴泰君15 mg·kg-1,第1次和第3次给药后的血清药物 AUC0-24h分别为 0.70±0.21 和 1.19±0.19 mg·h-1·L-1。溴泰君与阿霉素联合给药时,溴泰君连续给药3次、阿霉素给药1次和溴泰君连续给药39次、阿霉素给药3次后溴泰君的血清药物AUC0-24h分别为 25.52±6.04 和 42.60±4.14 mg·h-1·L-1;阿霉素的血清药物AUC0-24h分别为 0.39±0.05 和 0.77±0.19mg·h-1·L-1结论: 溴泰君和阿霉素连续多次给药后药物在动物体内均有明显蓄积作用。联合给药后溴泰君对阿霉素的消除似有促进作用,揭示溴泰君可以使阿霉素的系统暴露量减低,有利于降低阿霉素的毒性。  相似文献   

18.
白云霞 《金属学报》2013,18(7):769-773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对高脂血症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的高脂血症模型,同时连续 i.g. 给予白藜芦醇(50 mg·kg-1·d-1)或空白溶媒 30 d,测定大鼠血浆TC 、 T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O、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OS)、P-选择蛋白、血栓烷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6-Keto -PGF),ADP诱导的血小板5 min最大聚集率。结果: 与高脂模型组比较,高脂饲料白藜芦醇组大鼠在连续 i.g. 给予白藜芦醇(50 mg·kg-1·d-1)30 d 后,大鼠血浆TG、TC、LDL-C含量均下降,分别下降19%、31%、51%,HDL-C含量增加 1.33 倍;SOD和eNOS活力升高,NO和6-Keto -PGF含量增加,MDA、P-选择蛋白、TXB2含量降低,ADP诱导的血小板 5 min 最大聚集率降低。结论: 白藜芦醇能有效降低血小板聚集,可能是通过降低血脂水平,防止脂质过氧化和保护内皮细胞完整,影响NO合成,维持血浆或组织中的TXA2和PGI2平衡及细胞内外的钙离子平衡等多环节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茶多酚对家兔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模型(C-BSA) 肾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按文献方法复制家兔C-BSA 肾小球肾炎模型, 并用3 种不同剂量的茶多酚 (30, 100 和300 mg·kg-1) 给C-BSA 肾小球肾炎模型兔灌胃, 每日1 次, 连续 14 d 。结果: 茶多酚不仅可以显著减少模型兔 24 h 尿蛋白分泌, 降低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 而且可以减轻肾小球病理损害, 并且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 茶多酚对家兔C-BSA 模型肾炎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