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承志  李克安 《分析化学》1997,25(7):759-764
在PH6.8-8.8的酸度范围内,小牛胸腺脱氧核糖核酸,鱼精子脱氧核糖核酸以及酵母核糖核酸分析与8-羟基喹啉和Sc(Ⅲ)形成的三元体系受264-270nm紫外光激发将发出490-496nm的荧光。  相似文献   

2.
稀土-8-羟基喹啉-核酸体系的荧光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了钪、钇、镧等三价离子在核酸存在下与8羟基喹啉(8HQL)形成三元体系的荧光特性,对比核酸和稀土离子的种类对荧光发射的影响。结果表明有鱼精子DNA(DNAfs)>小牛胸腺DNA(DNAct)>酵母RNA(RNAy)的荧光增强顺序;稀土离子与8HQL的摩尔比随稀土离子的种类发生变化,与RE3+8HQL配合物的摩尔比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新试剂7-(2,4-二羟基-5-羧基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简称DHCBAQS)与铝(Ⅲ)形成的络合物的荧光性能。在pH4.62的NaAc-HAc体系中形成1∶1型强荧光配合物,其λex=510nm、λem=572nm,铝(Ⅲ)含量在0~0.08mg/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1.04×10-10mol/L。本方法用于茶叶、淀粉及水样中痕量铝(Ⅲ)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在pH7.6 ̄7.8和低离子强度条件下,中性红(NR)与小牛脱氧核糖核酸(ctDNA)作用产生以535nm为特征的共振光散射增强(ERLS)光谱。机理研究表明,这种ERLS是由于DNA诱导中性红的聚集所致。确定了最佳聚集条件,考察了聚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在pH4.5的 0.015 mol/L HAc-NaAc介质中,In铟(Ⅲ)-7-(1-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钠(BQ)在滴汞电极上于-0.665-0.70 V(vs.SCE)电位处得到络合物的吸附还原波,其一阶导数峰电流I'p与In(Ⅲ)浓度在4.0× 10~(-8)~3.5 × 10~(-6)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6 × 10~(-8)mol/L In(Ⅲ).应用该法测定了铅粉和氢氧化铝样品中的微量铟,结果令人满意。对电极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邻菲罗啉-水杨基荧光酮荧光熄灭新体系测定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聚乙烯醇(PVA)存在下Ag(I)与水杨基荧光酮(SAF)及邻菲罗啉(o-phen)形成异配位体配合物使水杨基荧光酮的荧光熄灭。在pH6.4~7.3,HAc-NH_4Ac或NH_3·H_2O-NH_4Ac的介质中,λ_(ex)=400nm,λ_(em)=510nm,体系的荧光熄灭程度最大,线性范围为0~0.6mg/L,检出限为0.009mg/L。方法用于阳极泥中银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应用荧光光度法研究了Tb^3+与牛胰脱氧核糖核酸酶(BPD),枯草杆菌α-淀粉酶(BSα-A)的络合发光现象,实验表明,BPD和BSα-A分别在PH=7-8和5-6范围内与Tb^3+络合,并发射Tb^3+的特征荧光,Tb^3+与BPD和BSα-A的络合比分别为2:1和4:1。并应用Forster理论测定了Tb^3+与BPD和BSα-A之间能量传递的距离R分别为1.39nm和1.48nm,其临界距离  相似文献   

8.
在pH6.1~6.7的磷酸盐介质中,钯(Ⅱ)与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于室温下反应,生成水溶性和稳定性皆佳的紫色三元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00nm,对比度为70nm,表现摩尔吸光系数为9.48×10 ̄4L.mol ̄(-1)’cm ̄(-1),桑德尔灵敏度为1.12×10 ̄(-3)μg.cm ̄(-2),钯含量在0~7.0μg/10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据此提出了一个灵敏、简便分光光度法测定钯的新方法,用于合成试样和贵金属合金中微量钯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侯明  金广丽 《分析化学》2000,28(9):1103-1106
在pH3.1~5.2的HCl-NaAc缓冲介质中,溶液中的铁(Ⅲ)与过氧化氢(H2O2),水杨基荧光酮(SAF)和溴化十六烷基三发(CTMAB)反应产生一多元混合络合物,使水杨基荧光酮溶液的荧光明显猝灭,据此建立了测定痕量铁的荧光猝灭分析法,该体系的激发波长λex=435.8nm,发射波长λem=540nm。铁的浓度在2~100u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0.41ug/L。该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存在下,PH6,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铝与新试剂3,5-二溴-4-偶氮8-羟基喹啉苯基荧光酮形成红色三元胶束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64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1.35×10^5.mol^-1.cm^-1,铝浓度在0~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拟定的方法用于铝铁黄铜中微量铝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镓(Ⅲ)-向红菲咯啉络合物极谱吸附波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秀玲  周长利  卢燕  曹伟  杨锋 《分析化学》1998,26(4):451-453
在 PH=4.2的 0.07 mol/L HAc-NaAc介质中,Ga(Ⅲ)-向红菲咯啉络合物在单扫描极谱仪上于-0.98 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吸附还原波,其二阶导数波灵敏度高,波形好,峰电流 Ip与 Ga(Ⅲ)在 8.0×10-8~3.0× 10-6mol/L的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0×10-8mol/LGa(Ⅲ)。用该法对粮食中的镓进行了测定,并对电极过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试剂2-[(5’-氟2’-砷酸基苯)偶氮]-1,8-二羟基-3,6-萘二磺酸与硼的荧光性能.硼与试剂形成1:2的强荧光配合物,其λex/λem=234 nm/380 nm, B(Ⅱ)含量在 0~360μ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06μg/L,据此建立了测定微量硼的新方法。该方法应用于茶叶、铝合金及粮食等样品中微量硼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黄承志  李克安 《分析化学》1997,25(9):1052-1056
报道了非离子型卟啉meso-四卟啉与脱氧核糖核酸的作用。在PH4.9-5.4范围内,DNA能与聚合态的THP作用,产生不规则的电子吸收光谱。但如果体系中含有30%(V/V)乙醇,DNA与THPP作用产生459.0nm和700.0nm两个新峰。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以2′,7′-二氯荧光素(DCF)为指示剂,荧光法间接测定痕量酚的新方法。在0.5mol/LH2SO4介质中,Br-和BrO-3反应生成Br2,Br2与2′,7′-二氯荧光素反应,使2′7′-二氯荧光素荧光猝灭,当加入酚时,酚的溴代反应使体系荧光增强。pH4.0~6.0范围内,该体系激发波长,发射波长分别为λex505nm,λem520nm。酚浓度在1.6~52n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6ng/L。本法选择性好,用于环境水样中酚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新合成的试剂7-(2,4-二羟基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简称DHB─8Q5S)荧光光度法测定铝(Ⅲ)的反应条件,铝(Ⅲ)与试剂在pH5.00~5.75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形成1+1型配合物并呈现荧光,其最大激发波长/发射波长λ_(ex)/λ_(em)=522/570(nm),检测下限为3×10~(-8)μg/mL,考察了共存离子的干扰,并用于样品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测定微量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pH4.1~4.6乙酸盐缓冲介质中,碲(Ⅳ)与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5′-NSF)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反应形成组成比为1:4;4的水溶性和稳定性皆佳的红色三元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42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02×10^5L.mol^-1.cm^-1,桑德尔灵敏度是1.25×10^-3μg.cm^-2线性范围0~0.40mg/L,据此提出了测定碲的灵敏,简便的分光光度分析新方法,直接  相似文献   

17.
于pH10.0~11.0的NH3-NH4Cl缓冲介质中,在TritonX-100存在下,铊(Ⅲ)与2-羟基-3-羧基-5-磺酸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HCS-DAA)形成组成比为1∶3的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和对比度分别为510nm和8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52×105L·mol-1·cm-1,线性范围为0~0.70mg/L,室温下显色反应立即完成,配合物至少稳定2h。方法用于水样、烟叶和煤灰中痕量铊的分析,回收率为90.0%~101.4%,5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4.6%。  相似文献   

18.
在pH4.0的介质中,Mo(Ⅵ)与新试剂4-(5-溴-2-噻唑偶氮)邻苯二酚(5-Br-TAPC)和二苯胍(DPG)反应形成稳定的三元离子缔合物,其组成比Mo(Ⅵ):5-Br-TAPC∶DPG为1∶3∶2。该三元缔合物氯仿萃取液的λmax为536nm,对比度为119nm,表观ε为6.33×104L·mol-1·cm-1。钼(Ⅵ)含量在0~0.80mg/L范围内遵从比耳定律,并探讨了离子缔合物的结构。将在最佳显色条件下拟定的分析方法用于合金钢中小量或痕量钼的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一种基于形成杂多核配合物的荧光增敏效应的研究(Ⅱ)──钴(Ⅱ)-7-(8-羟基-3,6-二磺基萘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硼(Ⅲ)三元体系的荧光性质及其分析应用熊国华,刘虹,俞英,黄坚锋(九江师范专科学校化学系,九江,332000)(江西大学实...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新显色剂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5'-NSF)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存在下与铬(Ⅵ)的显色反应。在pH5.5~6.7的磷酸盐缓冲介质中,Cr(Ⅵ)与5'-NSF反应生成组成比为1+4的水溶性和稳定性皆佳的紫色配合物,吸收峰波长λmax=586nm,对比度△λ=63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586=1.74×105L·mol-1·cm-1,桑德尔灵敏度是3.0×10-4μg·cm-2,Cr(Ⅵ)浓度为0~0.21μg/mL时服从比尔定律。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能够消除许多金属离子的干扰。方法用于水样中微量总铬、Cr(Ⅵ)和Cr(Ⅲ)的测定,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