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关系,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2型糖尿病有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0例、无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0例和对照组30例的血浆Hcy水平以及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并把有周围神经病变组分为单纯感觉神经病变组和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均病变组2个亚组进行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型糖尿病有周围神经病变组Hcy水平高于无周围神经病变组,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均病变亚组Hcy水平高于单纯感觉神经病变亚组。结论高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伴发周围神经病变相关,并随着病情进展Hcy水平浓度进一步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2型糖尿病有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2例、无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6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血浆Hcy水平以及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型糖尿病有周围神经病变组Hcy水平高于无周围神经病变组;血浆Hcy水平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高Hcy与2型糖尿病伴发周围神经病变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2014-01—2015-12江苏省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42例(观察组)与单纯糖尿病患者42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抽取所有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浆hs-CRP、Hcy、空腹血糖、血清中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病程、空腹血糖、TC、TG、LDL-C和HDL-C等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Hb A1c、Hs-CRP和Hcy等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 A1c、Hs-CRP和Hcy均是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浆Hs-CRP和Hcy水平监控有利于及早预防、发现和延缓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和进展,并提供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一氧化氮及内皮素水平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一氧化氮(NO)及血浆内皮素(ET)水平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变化。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60例,其中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0例,无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0例,另选健康对照组24例,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其血浆ET水平和酶法测定血清NO水平。结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NO水平显著低于糖尿病无并发症组(P<0.001),后者NO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ET水平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P<0.001),后者ET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相关分析显示NO与ET呈负相关,r=-0.795,P<0.001。结论:正常人以及糖尿病无并发症组相比,一氧化氮及血浆内皮素的水平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中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 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选取50例和55例单纯糖尿病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糖尿病组和周围神经病变组,另选取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研究对象血清Hcy、Cys C、hs-CRP水平,并对患者行神经电生理检查,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模型分析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血清Hcy、Cys C、hs-CRP水平和上述检查结果的相关性。结果周围神经病变组和糖尿病组血清Hcy和hs-CRP水平均远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糖尿病组血清Hcy和hs-CR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Cys 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显著低于周围神经病变组(P0.05);糖尿病组和周围神经病变组正中神经(MCV)、腓肠神经(SCV)、运动转导波幅、正中神经F波潜伏期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周围神经病变组各项指标检查结果均低于糖尿病组(P0.05);周围神经病变组血清Hcy和hs-CRP水平均和神经电生理检查各项指标存在明显负向相关性(P0.05),而血清Cys C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Hcy和hs-CRP水平与MCV、SCV、运动转导波幅、正中神经F波潜伏期均存在负向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脑梗死复发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31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将315例患者分为初发组(242例)与复发组(73例),每组再分为2型糖尿病亚组及非2型糖尿病亚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浆Hcy水平及高Hcy血症比率.结果 糖尿病初发脑梗死亚组47例,血浆Hcy水平为(15.55±6.56)μmol/L,高Hcy血症的比率为25.5%(12/47);非糖尿病初发脑梗死亚组195例,血浆Hcy水平为(11.56±3.93)μmol/L,高Hcy血症的比率为13.3%(26/195).糖尿病复发脑梗死亚组21例,血浆Hcy水平为(19.46±7.63)μmol/L,高Hcy血症的比率为71.4%(15/21);非糖尿病复发脑梗死亚组52例,血浆Hcy水平为(12.86±4.43)μmol/L,高Hcy血症的比率为34.6%(18/52).初发糖尿病脑梗死亚组的血浆Hcy水平和高Hcy血症比率均高于初发非糖尿病脑梗死亚组(P均<0.05);复发糖尿病脑梗死亚组的血浆Hcy水平和高Hcy血症比率均高于复发非糖尿病脑梗死亚组(P<0.05,P<0.01);复发糖尿病脑梗死亚组血浆Hcy水平及高Hcy血症的比率高于初发糖尿病脑梗死亚组(P<0.05,P<0.01).结论 血浆Hcy水平升高可能是2型糖尿病脑梗死复发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常规治疗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以入院病例号为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将12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同时静脉滴注前列地尔。30 d后,观察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TCSS)、Hcy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 0%(51/60),高于对照组为71. 7%(43/60),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SNCV分别为(49. 9±1. 6) m/s和(40. 8±2. 6) m/s,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MNCV分别为(45. 5±3. 4) m/s和(40. 3±2. 4) m/s,高于治疗前水平和对照组相关指标水平(P 0. 05);观察组TCSS评分(7. 8±0. 7)分,低于对照组(11. 4±0. 5)分(P 0. 05);两组多伦多保肢评分(TE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Hcy水平均降低,观察组Hcy(13. 9±1. 8)μmol/L,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SOD和T-AOC水平升高,观察组分别为(86. 8±2. 8) nu/m L和(14. 5±2. 4) u/m L,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常规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程度,改善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提高TCSS评分,可能与降低患者Hcy和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依帕司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本院内分泌科住院部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5)、观察组(n=35)。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予以依帕司他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Cys-C检出值以及腓总神经、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以及感觉传导速度的差异。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Hcy、Cys-C检出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cy检出值、Cys-C检出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帕司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确切,可以降低患者的血清Hcy、Cys-C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宁静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7):6508-6509
目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血小板活化的关系。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T2MD)患者分为2组: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5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30例,以我院健康体检正常者30例为对照(NC)组。分别测定Hey、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CD63水平。结果:T2MD患者CD62p、CD63、Hcy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DR组CD62p、CD63、Hcy明显高于NDR组(P<0.01)。Hcy与CD62p呈正相关(r =0.623,P<0.05),与CD63呈正相关(r=0.542,P<0.05)。结论:T2MD患者血浆Hcy水平升高、血小板活化与DR有密切关系。血浆Hcy升高、血小板活化可能在DR的发病机制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作用及其致病机制。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58例,糖尿病不伴微血管病变患者21例;健康对照组25例。利用高压液相微柱层析法测Hcy,硝酸还原酶法测一氧化氮(NO)。结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Hcy、HbA1c、血糖显著高于糖尿病无周围神经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而NO则显著下降。结论Hcy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重要危险因子,机制可能是通过NO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联合依帕司他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铜川市人民医院诊治的8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依帕司他,观察组联合应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双下肢腓总神经及胫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临床症状评分(T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血浆Hcy水平和T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联合依帕司他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DECS)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DPN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1)与对照组(n=31)。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DEC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症状评分系统(TSS)评分、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0%(P0.05);治疗后两组胫腓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SNCV)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SS评分、血浆Hcy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DECS联合甲钴胺治疗DPN疗效显著,可显著增加微循环血流量,改善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降低血浆Hcy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胫神经、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胫神经、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SF-36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通络抗麻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通络抗麻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2组均在控制血糖基础上,治疗组44例运用自拟通络抗麻汤治疗,对照组36例用西药甲钴胺片及常规对症处理。1个月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运动神经与感觉神经速度、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①临床疗效比较,2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②血流变学变化的比较,治疗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和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变化(P<0.05)。③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的比较,2组治疗后的运动神经与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腓总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中、腓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络抗麻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维生素B1、B12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成药川芎嗪注射液,治疗2周;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及有效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改善(P<0.01或P<0.05),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有效率93.33%,对照组有效率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能明显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之间的关系. 方法 测定45例2型糖尿病(DM)患者及19例健康对照者(CON)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4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17例)与无视网膜病变(NDR)组(28例),比较各组间血浆总Hcy的水平;再将17例DR组分为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9例)和背景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BDR)组(8例),比较两组间血浆总Hcy的水平. 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中DR组的血浆总Hcy水平高于NDR组及CON组(P<0.01),NDR与CON组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在DR组,PDR组的血浆总Hcy水平显著高于BDR组(P<0.01),以正常对照组的血浆Hcy均数+2个标准差作为高Hcy血症的诊断标准,PDR组高Hcy血症的发生率高于BDR组(P<0.05).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视网膜病变者血浆总Hcy水平升高,其中PDR组的血浆总Hcy又高于BDR组.血浆总Hcy水平升高,可能是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铺灸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10月本院分泌科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甲钴胺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痹症组方的铺灸治疗。记录患者通过神经肌电图测定治疗前后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并调查统计患者的SF-36生活质量表(BP)评分、VAS评分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VAS评分、BP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BP评分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的VAS评分、BP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铺灸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凸显了中医优势,减轻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的损伤程度,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甲钴胺联合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震动感觉阈值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甲钴胺,观察组联合采用甲钴胺、硫辛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周后的疗效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感觉阈值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CV及SCV均显著增加,感觉阈值、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MCV、SCV显著高于对照组,感觉阈值、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较好,可有效的改善神经电生理及震动感觉阈值,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在临床上可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4例为周围神经病变组,另选同期就诊的单纯糖尿病患者70例为糖尿病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结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与糖尿病组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 (Hcy)与心脑血管病及肾病的关系。方法 :比较 132例糖尿病 (单纯 2型糖尿病、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及肾病 )患者与正常人群血清 Hcy的水平 ,并观察叶酸对其治疗的效果。结果 :单纯 2型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及糖尿病合并肾病组的血清Hcy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0 1)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及糖尿病合并肾病组的血清 Hcy水平也均明显高于单纯 2型糖尿病组 (P均 <0 .0 0 1) ;单纯冠心病或单纯脑梗死组血清 Hcy水平均高于单纯 2型糖尿病组 (P均 <0 .0 0 1)。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及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与单纯冠心病及脑梗死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0 1)。应用叶酸治疗 ,高 Hcy水平明显下降 (P<0 .0 0 1)。结论 :高 Hcy是 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及肾病的危险因素 ,小剂量叶酸对治疗高 Hcy血症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