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农民是中国人口的主体.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当前大多数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极度贫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部分经济水平较差的农村.依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耕生活.农村贫困既是经济的贫困。又是文化的贫困,二者互为因果。因此.解决贫困问题不能囿于经济与物质的目标.而应同时重视文化与精神的  相似文献   

2.
农民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文化素质直接支撑着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目前农村的文化建设的滞后.使得农民的文化素质还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农村发展。因此。必须通过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断繁荣农村文化生活,进一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使之更好地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农民是我国劳动者中最大的群体。农民数量大、农民的科学素质低和就业技能差.是障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新农村建设“新”在哪里?不仅仅是修起宽敞的道路。建起漂亮的楼房,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更重要的是培养新型农民.有序地减少农民。只有农民群众的科学素质和就业技能提高了。人人都。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则。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农民的闲暇生活在逐步发生变化。农村的闲暇生活以娱乐消遣型活动为主,学习发展型、公共娱乐型活动较少。农村闲暇生活缺乏引导,闲暇活动异化特征明显。应整合农村传统文化资源、重塑农民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同时应对农民闲暇生活给予积极引导,渗入积极健康的现代化元素。  相似文献   

5.
目前农村“脏、乱、差”现象还普遍存在,农村生活垃圾到处乱扔,农村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农村散养畜禽粪便及规模化畜禽场尚未得到无害化处理,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影响农民生活质量,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急需改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深入开展清洁能源建设,着重在“三个方面”狠下功夫:  相似文献   

6.
农村能源既是农村经济、社会、环境持续发展,生态农业建设、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物质基础,又是广大农民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农村能源如何发展是关系到农业的持续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广大农民生活改善的重大问题,也是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云南省环保局自然生态保护处陀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婚嫁大操大办之风不断升级.给女方的彩礼.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200多元上升到八九十年代的5000-6000元。到近几年.已经上升到2万元左右。笔者有个本家兄弟.近期准备给儿子完婚,他粗略地算了一笔账:给女方的彩礼是1.98万元.购置摩托、冰箱、彩电、家具等需开销8000~9000元.请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加快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呈现出数量大、类别多、组成复杂、分布广泛的特点。若处置不当,将会严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的生活质量。该文分析了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的现状、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智能化、资源化、市场化、法制化、常态化和素质化对策。  相似文献   

9.
黄兴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290-16292
城市本位的城乡统筹加速了农村文化生活形态的嬗变,并招致了诸多负面问题,如引发了农民文化生活消费主义、剥夺了农民文化生活的乡土性、加速了农民公共文化生活的式微等。但城市不应该完全退出农村文化生活的建构领域,其前提是重视农民和农村的需要。农村文化生活形态重塑的内部动力主要在于农民活力的激发,要植根于农村文化传统,通过小渠道教育,依靠村民委员会和农民积极分子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
社会改革是农村经济得到发展,农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大幅提高。然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利益分配出现了深刻而广泛的变革各类纠纷矛盾不断凸显出来。其范围包括到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已成为影响农村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近日发出《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决定2007年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通知》中确定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对象范围,解决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来源,为使农民朋友详细了解该政策,本期焦点栏目特为您解读如下:  相似文献   

12.
清洁的家园、清洁的水源、清洁的田园,家居温暖清新化、生活环境舒适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这种农民盼望多年的田园生活城市化的好日子,今年在江苏沛县可以得到实现.据了解,该县将投入2500万元.实施农村“三清四化”工程,受益农户10000余户.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不断增加,其中只有少量生活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不仅造成农村环境和农村水源的潜在安全隐患,还加剧了淡水资源的危机,使耕地灌溉得不到有效保障,危害农民的生存发展。因此,深入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目标的必然选择,是目前杭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生活垃圾问题伴随着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已变得日益突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农村生活垃圾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管理和处置,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已成为影响农民生活生产、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该文介绍农村生活垃圾的排放现状、农村生活垃圾的危害,并据此提出了解决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正> 为了进一步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求知、求富、求乐的文化生活需求,扭转山区农村文化贫血的落后局面,我们保康县两峪乡在集镇和一些条件较好的村组,依托能人建起了农村科技文化书屋。但据笔者跟踪调查,农民群众对此反映冷淡。农村科技文化书屋的主人也对农村科技文化  相似文献   

16.
党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关系到农村未来可持续发展。但近年来,我国农村污染问题却越发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7.
农村水利工作要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个目标。因此要认真抓好农村水利建设管理工作。农村饮水安全解决了农村饮水的问题,保障了农民生产生活。本文针对农村水利现状提出了解决办法,从而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为农村生产生活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当前,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农村建筑和农民自建房的规划建设水平不断跃上新的台阶。特别是近年来,我省农村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示范村建设,农民自建房已从以前的平房或一楼一底发展到四五层的砖混或框架结构的建筑。为了提高村镇建设工程的整体质量,确保农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从设计、施工、验收、监督等方面对农村住宅建设的工程质量管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当代社会的重中之重.农村经济一共包括六个方面:一是粮食安全;二是特色农业;三是农业效益;四是农业发展后劲;五是农民收入;六是农村改革.本文分别从农村经济的六个方面分别阐述,如何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更是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群众身体健康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既是新农村建设中一个难题,也是农村环境治理的一个重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